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livopontocerebellar atrophy,OPC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多系统萎缩(MsA)的三种不同临床亚型之一,以桥脑、小脑萎缩为特征,出现运动性共济失调,表现为行走不稳、双下肢无力,病变累及疑核可有鼾声、喘鸣、睡眠呼吸暂停。2007年12月。本院收治1例OPCA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患者置气管套管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对58例多系统萎缩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评估,结合临床特点,在安全防护、物理疗法的配合与护理、饮食指导、饮水呛咳与吞咽困难的护理、心理疏导、卫生宣教、预防并发症等7个方面提出了护理对策,认为实施周密综合护理措施,是改善病情、延长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为原因不明的一组散发的进行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病,其主要临床症状较复杂,表现有体位性低血压、大小便功能障碍、共济失调、平衡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2003年7月我科收治1例此类患,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巧珠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9):128-128,F0003
多系统萎缩是指一组迄今原因未明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不全和帕金森综合征等症状,病因不明,病理改变主要为弥漫性神经元萎缩、变性、消失,反应性胶质增生。我科收治了1例多神经系统萎缩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以下简称MSA)是指一组迄今原因未明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1],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早期的临床明确的临床诊断比较困难,且MSA患者生存时间仅7~9 a[2],而合理的护理方法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影响较大.2011-05-06我科收治1例MSA患者,经过科学护理后病情稳定,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符雪彩  苗凤茹  王桂华 《现代护理》2007,13(12):1174-1176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atrophy,MSA)是一个与夏伊-德雷格综合征(Shy-Drager,SDS)、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livoponto-cerebellar atrophuy,OPCA)和纹状体黑体变性(striatonigral degeneration,SND)相重叠的综合征,临床表现包括帕金森综合征、小脑征、椎体束征和植物神经功能损  相似文献   

7.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个与夏伊-德雷格综合征(Shy-Drager,SDS)、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livoDonto-cerebellar atrophuy,OPCA)和纹状体黑体变性(striatonigral degeneration,SND)相重叠的综合征,临床表现包括帕金森综合征、小脑征、椎体束征和植物神经功能损害,主要临床表现有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帕金森综合征和小脑共济失调三组症状[1-2].2006年7月17 日收治1例此类患者,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8.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组原因未明的侵犯锥体系、锥体外系、小脑、自主神经系统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病因不十分清楚,多发生在50岁左右,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无家族史。临床症状复杂,尤其在早期易与帕金森病等其他神经系统变性病的症状重叠,很难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多系统萎缩是一组成年期发病、散发性的神经变性疾病,病因不明,病理改变主要为弥漫性神经元萎缩、变性、消失,反应性胶质增生。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不全和帕金森综合征等症状。我科于2006年4月8日收治1例多系统萎缩患者,将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神经系统性病是指一组迄今原因未明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理上可见脑和脊髓选择性地成广泛、对称性地发生神经元退行性变性脱失.我科收治了1例多神经系统萎缩患者,经临床诊治和护理,收到良好疗效,现将护理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多系统萎缩(MSA)是一组病因不明少见的神经系统多部位萎缩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小脑征、植物神经功能损害、帕金森综合征和锥体束征。本文报告1例早期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以后逐渐出现多系统神经损害的MSA。1病历摘要患者男,47岁。因步态不稳进行性加重3年,构音不清2年伴颈以下无汗,一过性黑蒙半年,左手震颤3个月于1996年4月30日人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步态不稳,行走时两脚分开较宽,直线行走不能,转身时容易倾倒。1年之后出现讲话慢、口齿不清、饮水时易呛咳。近半年来觉颈以下皮肤发干无汗,卧位起立时常有一过性…  相似文献   

12.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种成年后起病的散发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两个亚型:MSA-P型和MSA-C型,前者是黑质纹状体变性,以帕金森样症状为主,后者是橄榄体脑桥小脑变性,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主。目前治疗本病主要是对症处理,尚无  相似文献   

13.
1 应用干细胞治疗多系统萎缩病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应用干细胞治疗多系统萎缩病的主要机制是:①干细胞本身所具有复杂精细的控制系统,存在着干细胞对自身组织的保护性反应.研究显示干细胞对于组织异常磷酸化、硝基化、糖基化翻译后修饰存在着相互作用,控制α共核蛋白和tau蛋白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正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一种影响运动神经元的慢性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最终病人会因呼吸肌麻痹或合并肺部感染而死亡~([1])。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抑制各类感染,维护病情稳定,延长存活时间。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科对2例运动神经元病合并呼吸衰竭病人气管切开后给予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给予气道护理、营养管理、皮肤护理、功能锻炼等护理,并辅以中医特色治疗护理,病  相似文献   

15.
袁斗  程鹤 《当代护士》2021,28(7):160-162
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是一种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耳廓、鼻、喉、气管、支气管及关节等软骨组织,反复炎症可致组织及器官永久性破坏.由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几乎半数患者发病初期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误诊率高.RP一般发病年龄为40~60岁,但也可在儿童期发病.有文献报道:儿童累及呼吸道发生率高,91%的患儿确诊时已有喉部受累,54%的患者已有气管切开[1].由于RP罕见,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指南,主要根据疾病活动性和器官受累程度进行经验性治疗[2].  相似文献   

16.
多系统萎缩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妙霞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0):1901-1902
多系统萎缩(MSA)是一组原因未明的成年起病的神经系统多个部位相继进行性萎缩的变性疾病或综合征。主要累及植物神经、锥体外系和小脑。其中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有:(1)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POH):体位变化或活动中可有头晕、视物模糊,亦可有晕厥、全身无力等症。晕厥前无一般晕厥所常见的面色苍白、恶心、多汗等症状;(2)括约肌功能障碍及性功能障碍:最早可出现尿频、夜尿多,可能与加压素分泌紊乱有关。也可先有性欲减退或阳痿,以后尿频、尿潴留或尿失禁,可便秘、腹泻等;(3)其他自主神经受累:出汗减少或无汗,皮温低,皮肤粗糙等。1一…  相似文献   

17.
刘友容  陈德智  赵俐红 《华西医学》2014,(10):1992-1993
1病例介绍 患者女,19岁。因腹痛2个月,双下肢疼痛无力1个月,且加重伴双上肢疼痛、无力20 d于2013年6月20日入院。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呈全腹持续性胀痛不能耐受,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给予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18.
<正>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组少见的、散发的包涵椎体外系、椎体系、小脑和自主神经系统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不明~([1])。本病隐匿起病,缓慢发展,逐渐加重,最终可导致各系统功能失调,预后较差。至止,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1998年Botez等~([2])提出"鸡尾酒疗法"有可能会使疗效提高。国内杨文明~([3])指出"鸡尾酒疗法"会针对神经变性病中的各种症状,优化组合治疗药物,使治疗  相似文献   

19.
多系统萎缩(MSA)是一组病因不明的累及锥体外系、小脑、锥体系、自主神经系统的神经系统变性病,可表现为以上各系统受累的运动症状的不同组合,伴有广泛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的非运动症状。目前尚无MSA的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对症和康复治疗,且国内外对MSA的康复治疗研究也较少。本综述系统地总结了MSA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的康复治疗方法,并探讨了未来MSA的治疗方向和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提高MSA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杨  朱宏伟 《现代护理》2006,12(11):1056-1057
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PS)为癌肿的远隔效应,是癌肿瘤对患者肢体远处组织、脏器非转移性损害的统称.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al syndromes,PNS)这一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是癌肿通过远隔作用引起的神经障碍,可不同程度地影响神经系统,而没有癌肿直接侵犯神经组织或代谢性、感染性及血管性并发症表现.恶性肿瘤发病率近年来升高,但早期诊断困难.约1%的癌肿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神经系统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可在肿瘤发现前,因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肌肉、血管等,使临床表现更加不典型、多样化,导致早期误诊.了解和认识“副肿瘤综合征”有助于肿瘤的早期发现,而症状护理在此病中减轻了患者的病痛,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