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椎术后硬膜外血肿形成原因及预防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住颈椎手术患者256例,术后均给予观察病情、定期翻身、引流管护理、观察四肢感觉运动变化等措施。结果:本组中有17例出现引流管引流不畅,给予及时处理,未发生硬膜外血肿形成,其余病例均没有血肿形成。结论:颈椎术后硬膜外血肿形成的原因很多,而护理干预对硬膜外血肿形成的预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侧卧位预防颈椎后路手术后硬膜外血肿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有效方法。既往手术后患者未完全清醒时即回病房,常规采取仰卧位,但体位压迫可能致术后引流管阻塞,导致引流不畅,甚至引起硬膜外血肿(SEH)。既往我院已发生SEH11例,发生率为0.64%。为预防SHE的发生,我们对50例颈椎后路手术后患者改用侧卧位,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53.7±10.4)岁。脊髓型颈椎病36例,发育性椎管狭窄症14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症1例。术前各项检查均正常。均在全身麻醉下接受了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2…  相似文献   

3.
脊髓型颈椎病椎管成形术后硬膜外血肿3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椎管成形术后硬膜外血肿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3例脊髓型颈椎病椎管成形术后硬膜外血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8~24个月,平均16个月,1例左上肢功能未恢复至术前水平,2例脊髓功能达到或超过术前水平.结论 颈后路手术术前应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术中止血彻底,引流管放置长度适当,术后保持负压引流通畅,并注意伤口情况,一旦发现硬膜外血肿形成,应尽快复查MRI,确诊后即刻手术清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致椎管并发症的诊疗方法。方法:对9例硬膜外穿刺麻醉导致的椎管并发症的诊疗进行回顾性的分析。4例为硬膜外间隙感染,其中3例行椎管减压、病灶清除加灌注引流术,1例保守治疗;3例为硬膜外血肿,进行椎管减压、血肿清除术;2例发生全脊髓麻醉,术中抢救。结果:平均随访6个月,参照Frankel分级,4例椎管内感染均被控制,神经功能恢复至E级;2例硬膜外内血肿,恢复至E级,1例恢复至B级;2例全脊髓麻醉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硬膜外穿刺麻醉导致的椎管并发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颈椎术后并发脑脊液漏(CSFL)的原因探讨其处理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0-12-2009-12共行颈椎减压术632例,术后发生CSFL 10例。10例在术后1~3 d内发现CSFL后均持续引流并间断夹闭开放引流管治疗。结果 10例引流时间为7~15 d引流量每天为130~560 ml,平均345 ml,引流过程中4例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均给予补液对症处理症状缓解。术后随访3个月~2 a无切口感染及脑脊液囊肿形成。结论引流管持续引流并间断夹闭引流管及定时开放引流管治疗CSFL操作简单易行,是值得应用的非手术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脊髓硬膜外血肿(SEH),临床上很少见,尤其是颈椎管内的更为少见。目前国内外对陈旧性创伤性颈椎椎管硬膜外血肿急性出血方面的文献报道很少。本文通过一例陈旧性创伤性颈椎椎管脊髓硬膜外血肿急性出血和文献回顾,分析椎管内脊髓硬膜外血肿发病机制、临床和放射学特点及治疗方案。1病例资料患者,女,20岁,吉林省延吉市人。17岁时被木棍砸伤颈部,伤后双上肢麻木,未行任何治疗,于12天后症状消失。此后未出现任何临床症状。本次因  相似文献   

7.
汤胜芝 《天津护理》2004,12(3):184-184
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颈椎病常用的手术方法。但是由于某些因素,手术血管结扎线的脱落或术后引流不畅均可导致血肿的形成,尤其在术后12h内可引起颈深部血肿,压迫血管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此外,血肿也可压迫脊髓神经而出现术后症状反而加重甚至截瘫,严重影响了病情恢复。故术中彻底止血和术后充分引流十分重要。若发生血肿应立即进行血肿清除,解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颅骨钻孔微创手术治疗急性和亚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分析总结。方法:本组17例亚急性硬膜外血肿,在局部麻醉下头皮直切口并颅骨钻孔至血肿腔,用吸引器清除大部分血肿,留置硅胶引流管,并用2万U尿激酶注入后闭管,术后1h开始引流。结果:17例均治愈出院,拔管后再出血、感染、脑脊液漏情况。结论:运用颅骨钻孔微创手术治疗操作简单,侵袭性小,适用于无急性颅内压增高、硬膜外血肿较小的亚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颈椎"单开门"式椎管扩大术是颈椎后路减压的一种新手术,将椎板成形椎管扩大,以达到减压的目的。作者对1105例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治疗的病例进行了分析,围绕着这种手术治疗的特殊性,对术前、术后护理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心理护理,手术体位训练、围领选择与术后体位翻身方法、伤口引流观察及肢体功能训练等方面的护理方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引流管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 对我科32例颅内出血导致血肿形成的患者实施微创清除术引流管的护理。结果 32例穿刺引流成功,无一例因护理不当而并发颅内感染或低颅压综合征。结论 护士掌握不同患者的引流方法和要求,让患者保持最佳的引流位置,经常检查和保持引流管的通畅,认真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保持穿刺点局部清洁无菌,每天更换引流袋,为提高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引流成功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王丽花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1):F0003-F0003
脓胸形成后因脓液稠厚,尤其是食管术后吻合口瘘形成的脓胸,因其中混有食物残渣,易造成管腔小的引流管堵塞或引流不畅,必须植入胸腔闭式引流管连接水封瓶行胸腔引流。  相似文献   

12.
例1.男,38岁。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术中放置引流管4根,其中在胰腺前左下方放置蘑菇头引流胶管1根,于左上腹壁另截口引出、固定。病情稳定后,于术后1周拔管,但施力或旋转均拔不动蘑菇头引流管;故再次在硬膜外麻醉下,切开腹部,见引流管管头的4个管臂已塞满肉芽样组织,牵拉不动,剪断管臂,方松开管头,取出引流行。术后1周拆线,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颅骨锥孔置管引流治疗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安全性、疗效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80例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出血量约70-110ml,平均90 ml,出血时间4天-3周以上,平均21天。根据术前CT平扫、增强扫描、MRI图像分析,采用治疗计划系统制定引流管置入计划,按计划在CT引导下颅骨锥孔准确置入引流管。置入后即刻及术后1、5、15天CT平扫复查观察引流管在血肿内分布位置,有无并发症发生及疗效。结果:80例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颅骨锥孔置管引流均顺利完成,76例引流管置入部位、深度均满意,2例引流管置入较浅,于置管3天后病人不小心引流管外脱于血肿外,2例置入的引流管偏离血肿中心,发现后在CT机房即对引流管位置、角度调整为满意位置,8例合并血肿腔积气,经保守治疗积气吸收。80例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完全吸收78例,2例血肿延迟吸收好转。总有效率100%(80/80)。结论:在CT引导下颅骨锥孔置管引流治疗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微创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对南阳市中心医院近6年收治的13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采取局部麻醉+基础麻醉下行小切口锥颅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结果136例患者意识障碍、肢体无力及失语等症状均在术后6h内明显好转,4d左右均能下床活动,出院后生活自理,除38例患者留置2个引流管。术后3d内顺序拔除引流管,余患者术后48h内拔除引流管,26例患者存在少量硬膜下积液,8例患者术后引流欠通畅,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改良微创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1 病历摘要 例1:男,36岁。因右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三、四脑室铸型导致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而急诊行脑室外引流术。术后预防性给抗生素。术后经引流管向脑室内注射尿激酶液化引流血肿,因梗阻未能解决,引流管不能及时拔除,患者于术后11d出现颅内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并发胆漏的原因及其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1994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4860例LC的患者中,20例患者术后并发胆漏,回顾分析20例并发胆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中10例于LC术中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8例引流畅通,引流3~21 d后痊愈;2例引流不畅。引流不畅的2例患者以及未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的10例患者(共12例),均于再次手术后痊愈。随访2年,所有患者均无后遗症发生。结论:LC并发胆漏较为常见,应重视胆漏的预防。胆漏一旦发生,术中置有腹腔引流管的患者只要保持引流畅通多能痊愈;无腹腔引流或引流不畅的患者如确诊为局限性或弥漫性胆汁性腹膜炎,应立即再次手术,也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主要有:穿刺针偏离血肿中心5例、穿刺针针尾折断2例、再出血6例、癫痫1例、硬膜外血肿1例、颅内积气8例、钻颅伤口感染6例、颅内感染4例、脑脊液漏5例、血肿分隔引流不畅4例、低颅压2例、脑积水1例、拔除穿刺针时针尾断裂1例。结论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要有足够的认识,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精确定位,严格规范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8.
钻孔外引流法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方法简便,目前已成为治疗这种疾病的主流术式。手术的并发症有术区附近的急性硬膜外血肿、血肿残腔大量积气以至张力性气颅、引流管误入脑实质和癫痫发生等。2002年5月至2007年1月以来本院治疗CSDH113例,各种并发症1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患者均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照组术中采用丝线悬吊椎板,研究组术中采用微型钛板固定椎板,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颈椎曲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可取得显著效果,以微型钛板固定椎板能够减轻远期术后颈椎疼痛、维持颈椎曲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经肌间隙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处理措施。方法选择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经保守治疗无效需行第3~7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手术治疗患者共30例,均采用经肌间隙入路。从术前MRI检查明确病变范围和手术方案制定,术中病变节段探查和累及周围组织,经肌间隙入路的注意事项及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个体化要求,术后的并发症预防角度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136.7±25.8)min,术后住院时间(7.5±2.3)d,术中出血量(286.4±56.7)ml,术后引流量(356.8±66.5)ml。术后7 d 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9)。JOA评分改善率为(78.6±13.2)%,其中优10例,良12例,中5例,差3例。所有患者均无感染、脑脊液漏、神经和血管损伤。随访1年共出现轴性症状3例(10.0%),第5颈椎神经根麻痹1例(3.3%),经对症处理后明显缓解或治愈。颈椎前凸26例,后凸4例(13.3%),经手法矫正后明显缓解。结论经肌间隙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MCSM安全、有效,术中仔细辨认不同肌群平面,准确分离肌间隙是手术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