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一芦××,女性,25岁,于1990-11-3初诊。既往史:月经逾期而至(50天~3个月)。左少腹有一包块约(5.0×6.1cm)推之不移,少腹疼痛。请西医会诊,印象诊断为卵巢囊肿。B超显象为(4.8×4.8cm)的卵巢囊肿。婚后四年未孕。  相似文献   

2.
盆腔瘕是妇女多发病。笔者自1988年4月~1997年4月,采用消积聚汤治疗380例,其中子宫肌瘤28例,卵巢囊肿88例,炎症包块106例,液性占位15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80例中,已婚364例,未婚16例;年龄最大者64岁,最小者20岁,平均42岁;病程最长者15年,最短者3个月;子宫肌瘤最大为4.2×3.8×3.5cm,最小2.0×2.2×1.8cm,卵巢囊肿最大6.1×3.4×4.2cm,最小3.4×2.6×2.4cm,炎症包块最大4.3×3.5cm,最小为2.8×2.5cm,液性占位最大5.3×5.5cm,最小3.6×4.5cm。1.2 诊断依据 全部病例均经B超及妇科检查确诊,并伴有急…  相似文献   

3.
舌出不收验案1则邓汉华黎××,女,35岁,本市××公司职工,1993年5月27日初诊。该患者于5月25日因服食鱼虾等肥腻食物,引至胃肠不适,腹痛呕吐,大便每日数次,经西医诊断为急性胃肠炎,予对症治疗症状改善,腹痛、呕吐止,大便正常。然于26日晚自觉舌...  相似文献   

4.
王××女17岁学生住院号309838 住院日期:1986年5月13日。患者于半月前出现腹痛发热,检查发现下腹部有一包块约8×6×5cm,质中,压痛(±),经用抗生素治疗4~5天后,体温下降,包块缩小。妇科门诊诊断盆腔炎性包块,结核性待除外,收入院。病人自觉脐周刺痛,时轻时重,纳可,寐佳,尿频,便调,白带多,色黄质稠有味。舌质暗淡红,苔黄白腻,脉弦细滑。脐上有压痛,右下腹压痛(±),耻骨联合上方2指处可触及包块约3×4×3cm,质中,触痛(±)。血白细胞19400, 血沉:81mm/h,超声  相似文献   

5.
孙××,男,42岁。1987年10月30日诊。患者反复发作胃脘部疼痛十余年,近一年加剧,伴嗳气、纳呆、腹胀、失眠,身体逐渐消瘦,大便隐血(+++)。经四川医学院纤维胃镜检查:胃大弯侧近胃底可见一1.2×1.2×1cm~3息肉一样结构,有蒂,表面粘膜绛红色,无溃烂,周围无明显充血水肿。胃角可见一0.8×0.8×0.8cm~3新生物,有蒂,窦小弯、大弯和接近幽门0.5cm处分别可见一0.6×0.6×0.6和1.2×1.2×1.2及0.3×0.3×0.3cm~3新生物。病理活检结果:幽门、窦小弯,体小弯部少许浅表发炎。胃粘膜(窦大弯,体大弯,胃角)息肉。于1987年7月11日经成都军区总医院内窥镜切除。三月后复查胃角对侧,大弯偏后壁又可见0.2cm大小隆起(息肉)胃窦,近幽门右上方亦可见0.2cm大小息肉。  相似文献   

6.
笔者曾在江苏省中医院外科主任许芝银老师处进修,见其治疗甲状腺囊腺瘤常以破瘀化痰散结为主要治则,随症加减施治,收效较好。现归纳为四法,介绍如下。一、健脾益气,化痰软坚法。[例1] 金××,女,52岁,工人。1989年9月21日初诊。颈部两侧发现肿块半月。B超检查:右侧甲状腺内见2.6×2.2×2.2cm混合性包块见液性暗区,左侧有0.9×0.2cm低回声区。曾在某院行穿刺术,抽出褐色液体。诊断:  相似文献   

7.
患者朱××,男性,16岁,中学生。患者经确诊为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于1986年7月25日收住入院,当即在局麻下行阑尾切除术加置腹腔橡皮管引流。术后投红、氯霉素抗感染,经36小时拔除引流管。至第7日拆线,创口Ⅰ期愈合,体温正常。查血象:白细胞7.4×10~9/L,嗜中性0.68、淋巴0.31、嗜酸性0.01。第8日停用抗生素,只待引流闭合出院。8月5日下午,患者自觉畏寒发热,倦怠,纳差乏味,次日出现腹胀、腹痛、尿频,即给服复方新诺明。至8月7日由下腹部分别扪及6×8cm与5×7cm之肿块,上腹部亦扪及4×5cm肿块一个,均有明显按压痛,质地尚软。T38.4℃;白细胞16.8×10~9/L,嗜中性0.87、淋巴0.12、嗜酸性0.01。诊为阑尾术后  相似文献   

8.
于晓原  于映谋 《陕西中医》1994,15(11):510-510
<正> 白某,男,53岁。1989年6月13日因食生冷致上腹剧痛,发热与呕吐等。白细胞计数24.0×10~9/L,中性0.98,血淀粉酶128温氏单位,以急性胰腺炎住某院治疗2个月病情转危,仍有发热,上腹痛,呕吐,大便不通畅及虚弱无力等。同年8月12日遂住我院。B超:胰头厚3.2cm,体1.9cm,尾1.5cm,形态不规则,分布密集强光点。胆囊6.5×2.5×2.2cm,壁厚0.8cm,胆内散在光点浮动。肝脾图形正常。钡餐检查:十二指肠降段纤细、不规则,钡剂呈  相似文献   

9.
试题部分二、医疗文书改错 (10分 ,各专业都必须做 )住院病历姓名 :李某某      性别 :男 住院号 :××年龄 :2 7岁       婚况 :未婚职业 :工人       出生地 :长沙民族 :汉        国籍 :中国家庭住址 :×市×街×号 邮政编码 :××××××入院时间 :1999年×月×日×时×分病史采集时间 :1999年×月×日×时×分病史陈述者 :患者本人。  可靠程度 :可靠发病节气 :春分前 3天问诊 :主诉 :发热、恶寒、咳嗽 2天。现病史 :1999年×月×日 ,因外出衣着不慎而始感喷嚏 ,鼻塞流涕 ,微有咳嗽 ,恶寒发热 ,无汗…  相似文献   

10.
徐××,女,35岁。患者感冒后声音嘶哑两个月,于1986年12月20日诊。曾于12月6日来我院五官科检查:咽部慢性充血,左侧声带中点有一约0.1×0.2×0.2cm~3大小之肿物,诊断为“声带息肉”。服溶菌酶片、  相似文献   

11.
陈某,女,35岁,1991年7月26日就诊,患者于一个月前脖子自觉逐渐肿大,伴心悸、气促、怕热、出汗、劳动后加剧,曾到当医院诊治检查,诊断为甲状腺机能亢进。体检:两眼未见突出,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左侧4×3×1cm,右侧4×2.5×1cm,质软,心脏可闻及Ⅱ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心率快,肝脾未触及,四肢震颇,以手为甚,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中医辨证:瘿气—痰气瘀结化火。处方:王不留行,武靴藤各12g,念癀、威灵仙、八卦癀各9g,荆江母、麦穗癀、文头草、打扑草各6g。水煎日  相似文献   

12.
<正> 1.急性盆腔炎(左侧附件炎性肿块)金某,36岁,工人。1984年4月4日初诊。畏寒、发热、少腹疼痛8 d。患者1984年3月27日起突感症状持续加重,曾两次去市某院诊治,未效。乃于3月31日就诊我院。妇检:附件左侧肿块6×6×5 cm 大小,呈囊性,边界不甚清,不活动,轻触痛。B 超提示:左侧附件肿块(炎性,大小6×6×3 cm)。血象:WBC14.0×10~9/L,N0.79,L0.16,E0.05,ESR33mm/h。拟诊为急性盆腔炎、左侧附件肿块  相似文献   

13.
患者郭××,男,69岁,于1971年10月12日住院。住院号29339。患者于1968年起下腹和左臀部均起囊肿,逐渐长大,长期伴有尿频、尿急或尿潴留现象,于1969年9月,在××医院行囊肿摘除术。术中见囊肿为多房性,其内有黄色脓水、粪水等渗出。活检:见囊肿由胶元结缔组织所组成,其内可见散在的前列腺组织的腺体,诊断;腹膜后囊肿。于69年11月21日出院,出院时臀部尚有15cm大的空腔和瘘道,深度有7~8cm,出院后常需用消毒药液冲洗。深部瘘道长期不愈。  相似文献   

14.
噎膈验案一例北京联大中医药学院(100007)张淑敏,宋恩芬张××男54岁工人病历号438048。就诊日期:1988年9月6日。近一周来患者咽喉肿痛,音哑,吞咽困难,渐至不能进食,食入即吐,并伴有呛咳。于1988年9月2日到××医院诊治,X线食道钡餐...  相似文献   

15.
李合国  张峰 《四川中医》1993,11(10):36-37
王××,男,30岁。1993年3月9日患者因肝弥漫性损伤、脾大胁下10cm。于1992年9月3日在济南军区某医院脾切2/3,术后七天即出现上午大便稀薄、日3~4次,脘腹胀满、少腹隐痛,下午低热,于夜间9  相似文献   

16.
肝囊肿治验     
张某,女,74岁。1986年1月12日初诊。2个多月来,上腹部隐痛,右上腹可摸到一肿块,咳嗽时可引起剧痛。近半月疼痛难忍,腹胀满,饮食欠佳,多次服药无效。某医院B型超声诊断报告:剑突纵切面,肝左叶长14.3cm,厚6.6cm;肝右叶上界于第7肋、肋下4.5cm,斜径12.8cm。切面轮廓规整,其内光点分布欠均匀,血管纹理清晰,门静脉内径稍宽。于肝左叶内见有10×13.5×7.7cm液暗区显示。切面轮廓规整,边界清晰,后壁回声增强。提示:1、肝左叶内肝囊肿;2、肝右叶大小正常,质地欠均。望其形体消瘦,痛苦面容,面色黧黑。舌质紫黯有瘀斑,苔薄白,脉弦细;右上腹可触及一巴掌大肿块,推之不移,  相似文献   

17.
一、周××,男,47岁,干部,1974年6月22日初诊。患者于1973年出现“肝硬化腹水”。曾在××医院治疗半年,病情日益加重。肝功检查:麝浊28、锌浊28、脑絮卅、谷丙200、白蛋白2.85、球蛋白3.82,表面抗原(阳性)。超声波检查:肝大7.5cm、脾大8cm、密集微波。诊前经西南医院确诊为“晚期肝硬化腹水”。患者颜面黧黑,肌肉消瘦,腹大如鼓,  相似文献   

18.
视黄症治验1则林素菁蓝××,女,52岁,干部,1992年10月26日初诊。视黄2年,心下逆满1年。患者于199O年8月偶然发现视白色为黄色,自我观察2个多月,到佛山市××医院眼科检查,诊为老年性黄斑变性,经口服和静脉滴注血栓通等药物数月,视黄无改善。...  相似文献   

19.
张××,男,29岁,住院号:41695,1991年9月2日诊。于1980年10月底受凉感冒、咳嗽,未予治疗。半月后出现头晕,语言謇涩不利,恶心,行走不稳,步态瞒跚,经××海员医院CT、脑脊液等检查,考虑为:病毒性脑炎,不除外小脑疾患。治用地塞米松、青霉素、氯霉素等症稍减。又于××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诊为  相似文献   

20.
张文雄 《新中医》1993,(9):41-42
1 恶露不绝案祝××,女,31岁,助产士,1982年9月2日初诊。患者于1982年7月5日在×医院早产一7个月男婴,产后1小时未见胎盘娩出,且出血量多,即施行人工剥离术;但患者过去曾多次流产后清宫,宫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