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了解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患儿肺表面活性蛋白-B(surfactant protein-B,SP-B)内含子4基因多态性的改变. 方法 对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45例BPD患儿(BPD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以及克隆测序法行SP-B内含子4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并以无肺部疾病的99例患儿为对照(对照组),分析其等位基因[野生等位基因、变异等位基因(插入等位基因和缺失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野生型、变异型(插入型和缺失型)]频率在2组间的差异.研究结果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或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BPD组与对照组野生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3.3%(75/90)和91.9% (182/198),变异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6.7%(15/90,其中插入等位基因8例,缺失等位基因7例)和8.1%(16/198,其中插入等位基因8例,缺失等位基因8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75,P=0.029).BPD组基因型频率野生型为71.1%(32例),变异型为28.9%(13例,其中插入型7例,缺失型6例),对照组野生型为85.8%(85例),变异型为14.1%(共14例,插入型6例,缺失型8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2,P=0.036). 结论 BPD患儿SP-B内含子4基因变异发生率高,提示SP-B内含子4变异可能与BPD遗传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检测103例GDM孕妇和97例正常孕妇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11426A>G及-11377C>G多态位点,并测定40例未经任何治疗的GDM孕妇FINS、FPG、TC、TG、HDL-C、LDL-C、脂联素水平,同时计算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1)GDM孕妇脂联素基因-11426A>G位点的AG、GG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822,P=0.012),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0.283,P=0.001)。-11377C>G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二组孕妇中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2)GDM孕妇脂联素-11426A>G多态性位点AG+GG基因型组甘油三酯水平高于AA基因型组(P=0.023),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AA基因型组(P=0.024)。结论:脂联素基因-11426A>G位点多态性可能与GDM的发生有关,G等位基因在GDM孕妇中分布频率增加,A→G突变可能通过降低血清脂联素水平参与GDM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褪黑素受体1B(melatonin receptor 1B,MTNR1B)基因rs1083096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 选择来自浙江省衢州市妇幼保健院的GDM孕妇87例(GDM组)和同期正常妊娠妇女91例(对照组),应用PCR扩增和DNA测序技术确定所有研究对象MTNR1B基因rs10830963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并比较2组之间rs10830963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差异.此外,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风险等位基因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的关系. 结果 GDM组rs10830963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和GG基因型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G等位基因携带者和GG基因型妇女发生GDM危险性分别是C等位基因和CC基因型的1.53倍(OR=1.53,95% CI:1.005~2.324,P=0.047)和2.16倍(OR=2.16,95% CI:1.052~4.434,P=0.034).利用Logistic回归校正年龄、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糖尿病家族史等因素之后,GG基因型妇女发生GDM的危险性仍然显著增加(OR=2.07,95% CI:1.048~4.372,P=0.02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风险等位基因G与空腹血糖(0.068 mmol/L,P=0.015)水平及HbA1c(0.073%,P=0.028)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 MTNR1B基因rsl083096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和GDM遗传易感性有关.rs10830963位点G等位基因为GDM发生的遗传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胎盘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rs4680、rs626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217例,其中子痫前期孕妇92例为子痫前期组,健康孕妇125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孕妇产后胎盘组织,提取胎盘DNA,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平台及MassARRAY-IPLEX技术对COMT基因rs4680及rs6269位点进行检测,分析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情况。结果:胎盘组织COMT基因rs4680位点基因型GG、GA、AA的基因型频率和G、A等位基因频率在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盘COMT基因rs6269位点GG、GA、AA 3种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且G、A等位基因频率在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82,P=0.012),A/G OR=1.707(95%CI=1.125~2.590)。胎盘COMT rs4680与rs626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孕妇血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胎盘COMT rs626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子痫前期发生相关,携带A等位基因是发生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胎盘COMT rs4680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子痫前期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骨保护素基因启动子区163A/G和950T/C位点的多态性与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7年7月-2009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就诊的成都市汉族孕妇共166例.其中重度子痫前期孕妇85例(重度子痫前期组),健康足月孕妇81例(对照组).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测定两组孕妇骨保护素基因启动子区163A/G和950T/C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对两组中不同等位基因孕妇的血压、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等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1)骨保护素基因启动子区163A/G、950T/C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孕妇中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163A/G位点的基因型为AA、AG、GG,等位基因为A、G;950T/C位点的基因型为TT、TC、CC,等位基因为T、C.(2)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163A/G、950T/C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重度子痫前期组中163A/G位点AG+ GG基因型孕妇血肌酐水平[(76±24)μmol/L]明显高于AA基因型孕妇[(56±18)μmol/L],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2040±721)g]显著低于AA基因型孕妇[(2520±810)g],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163A/G位点的AG+ GG基因型孕妇血尿素、血肌酐、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身长等临床指标与AA基因型孕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重度子痫前期组中950T/C位点的TT基因型孕妇收缩压[(153±16)mm Hg(1 mm Hg =0.133 kPa)]、24 h尿蛋白定量[(4.0±2.5)g]均显著高于TC+ CC基因型孕妇[分别为(145±17)mmHg及(2.9±1.8)g],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中950T/C位点的不同基因型孕妇各临床指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携带163A/G位点的G等位基因孕妇比携带A等位基因者更具有重度子痫前期遗传易感性;携带950T/C位点的T等位基因孕妇比携带C等位基因者也更具有重度子痫前期遗传易感性.提示骨保护素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6.
Jin X  Kang S  Wang N  Xing YP  Li Y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43(3):209-212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基因p21和p27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234例卵巢癌患者(卵巢癌组)和284例健康妇女(对照组)p21基因C/T和p27基因V/G SNP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结果 (1)对照组妇女p21基因的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4.2%、49.6%和16.2%,C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9.0%和41.0%;卵巢癌组患者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8.2%、53.0%和18.8%,C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4.7%和45.3%.两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基因型频率在4种病理类型的卵巢癌中的分布有明显差异(P=0.02),C/C基因型降低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病风险(OR为0.56,95%CI为0.32~0.98).(2)对照组妇女p27基因V/V、V/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8.4%、10.9%租0.7%,V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3.8%和6.2%;卵巢癌组患者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3.6%、5.1%和1.3%,V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6.2%和3.8%.两组基因型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9).与V/G和G/G基因型比较,V/V基因型增加卵巢癌的发病风险(OR为1.92,95%CI为1.02~3.63).结论 p21基因C/T多态性的C/C基因型可能降低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病风险,p27基因的V/V基因型可能是卵巢癌发病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南部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111例维吾尔族子宫颈癌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TNFα基因启动子区308位点及TNFβ基因第一内含子252位点的基因型以及等位基因频率,分析两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子宫颈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子宫颈癌患者TNFα-308 G/A杂合子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8.6%vs 18%,P0.01);等位基因A的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61.3%vs 19%,P0.01)。同时发现TNFα-308在新疆维吾尔族子宫颈癌组织中,分化程度越低,G/A基因型所占的比例越高(P0.05),而不同临床分期与TNFα-308基因型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TNFβ-252位点基因型以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NFβ-25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子宫颈癌不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NF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子宫颈癌的发生具有相关性,A等位基因可能是维吾尔族子宫颈癌的遗传易感基因,G/A杂合子基因型个体较易患子宫颈癌;TNFβ-252位点多态性与维吾尔族子宫颈癌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8.
尾加压素Ⅱ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基因rs22864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北方地区无血缘关系的70例GDM孕妇(GDM组)和7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的尾加压素Ⅱ基因rs228648位点(G—A)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1)两组孕妇尾加压素Ⅱ基因rs228648位点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榆验,具有群体代表性。(2)GDM组孕妇尾加压素Ⅱ基因rs228648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为70.7%,对照组为5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孕妇尾加压素Ⅱ基因rs228648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为29.3%,对照组为42.1%,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孕妇的G/G基因型频率比较(分别为52.9%和4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尾加压素Ⅱ基因rs228648位点的A/A基因型频率与GDM组呈负相关关系,经多因素logistie同归分析显示,其OR值为0.312,OR值的95%可信区间为0.108~0.900(P=0.031)。结论尾加压素Ⅱ基因rs22864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在GDM遗传易感性中起重要作用。G等位基因可能与GDM发生有关,而尾加压素Ⅱ基因rs228648位点的A型纯合子可能是GDM的重要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的免疫耐受学说,探讨转录因子FOXP3基因多态性与URSA的易感性。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检测FOXP3基因rs2232365A/G和rs5902434del/ATT多态性在146例URSA患者(URSA组)和11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中的基因型分布。结果:①rs2232365A/G的3种基因型在URSA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携带G等位基因明显增加URSA的风险(P=0.01,OR=1.61)。②rs59024343种基因型在两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2,P=0.10),但等位基因del缺失型频率URSA组较对照组高(χ2=4.40,P=0.036)。③单倍体型分析:G/del单体型明显增加URSA的发病风险(P=0.02,OR=1.53),而A/ATT单体型则对URSA的发病具有保护作用(P=0.02,OR=0.63)。结论:转录因子FOXP3基因启动子区rs2232365和rs5902434多态性与URSA的遗传易感性有关,携带G和del等位基因明显增加URSA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BDNF基因多态性与女性抑郁症帕罗西汀治疗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G196A多态性与女性抑郁症患者帕罗西汀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方法:检测63例女性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和113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和BDNF基因G196A的基因型,患者组治疗4周后复测HAMD,并根据患者对帕罗西汀的治疗反应分为反应组(Rp组,47例)和非反应组(non-Rp组,16例)。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和等位基因携带分布无显著差异。BDNF基因G196A多态性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等位基因携带Rp组和non-Rp组有显著差异。Rp组A等位基因携带(GA+AA)显著高于non-Rp组(χ2=6.336,P=0.012,OR=5.429,95%CI=1.593~18.502),两组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也有显著差异(χ2=4.608,P=0.0318,OR=2.500,95%CI=1.068~5.850)。结论:BDNF基因G196A多态性与女性抑郁症患者帕罗西汀治疗反应相关,A等位基因携带者对帕罗西汀的反应较好。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探讨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D2 receptor,DRD2)基因启动子区A-241G多态性位点与慢性抽动障碍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2004年1月至2005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发育儿科门诊确诊的84例慢性抽动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以同期来院体检健康的100名儿童为对照,均取得知情同意。提取静脉血白细胞基因组DNA,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技术检测DRD2基因启动子区A-241G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分析该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结果 DRD2基因启动子区A-241G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在慢性抽动障碍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将样本按性别进行分组比较后发现,慢性抽动障碍组和对照组不同性别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DRD2基因启动子区A-241G多态性可能与慢性抽动障碍无相关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的多态位点与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VEGF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病例-对照研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对VEGF基因的-634G/C(rs2010963)、+936C/T(rs3025039)、-2578C/A(rs699947)及-1154G/A(rs1570360)4个位点进行评价,累计病例组1945例,对照组207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VEGF基因的-634G/C位点,基因型CC发生复发性自然流产的风险高于基因型GG[P=0.03,OR=1.29,95%CI(1.03,1.63)];携带等位基因C妇女的发病风险高于携带等位基因G[P=0.02,OR=1.14,95%CI(1.02,1.27)]。+936C/T位点的CT、TT基因型及携带T等位基因发生复发性自然流产的风险高于CC基因型及携带C等位基因的女性[CT vs CC基因型:P0.0001,OR=1.40,95%CI(1.18,1.65),TT vs CC基因型:P=0.02,OR=1.72,95%CI(1.11,2.66),T vs C等位基因:P0.00001,OR=1.52,95%CI(1.30,1.78)];两组的-1154G/A、-2578C/A各基因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基因-634G/C(rs2010963)、+936C/T(rs3025039)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发生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卵巢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分析122例上皮性卵巢癌患(卵巢癌组)和151例同一地区的健康汉族妇女(对照组)MMP-1和MMP-3的基因型。结果 卵巢癌组MMP-1的2G和1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8.0%、32.0%,对照组分别为66.9%、33.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1G/1G、1G/2G和2G/2G3种基因型频率分布分别为16.4%、31.1%和52.5%,对照组分别为16.6%、33.1%和50.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1G/1G基因型相比,2G/2G和2G/2G 1G/2G基因型经年龄校正的卵巢癌发病的OR分别为1.05(95% CI=0.53~2.07)和1.00(95% CI=0.52~1.90)。MMP-3的5A、6A等位基因频率在卵巢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为17.2%、82.8%和20.2%、79.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A/5A、5A/6A、6A/6A基因型频率分布在两组间也无明显差异,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6A/6A基因型相比,5A/5A 5A/6A基因型经年龄校正的卵巢癌发病的OR为1.34(95% CI=0.81~2.23)。MMP-1的2G等位基因和MMP-3的6A等位基因存在完全连锁不平衡(X^2=56.53,P<0.01)。结论 MMP-1的1G或2G基因多态性及MMP-3的5A或6A基因多态性与卵巢癌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LA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31775与淮安地区汉族子痫前期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4年4月在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子痫前期患者392例,选择同期正常妊娠孕妇31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CTLA4基因rs231775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子痫前期组CTLA4基因rs231775多态性位点GG、AG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3%,39%和8%,等位基因频率G,A分别为72%和28%;而在对照组中GG、AG和AA频率分别为45%,41%和14%,等位基因频率G,A分别为65%和35%。经卡方检验rs231775位点在两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淮安地区的人群CTLA4基因rs231775位点的多态性与子痫前期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4个基因位点:-800G/A、-509C/T、+869T/C、+915G/C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构成的单体型与中国广东地区汉族女性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广东地区汉族女性240例(正常对照组120例,GDM组120例)。利用SNaPshot基因测序技术对各组TGF-β1的4个基因位点(-800G/A、-509C/T、+869T/C、+915G/C)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并对各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及其构成的单体型与GDM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GDM组与正常对照组TGF-β1的+915 G/C、-800G/A 2个基因位点暂未发现SNP多态性,而-509C/T、+869T/C 2个基因位点存在多态性。②GDM组+869T/C位点的CC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5.83%vs 32.50%、75.42%vs 54.58%),而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5.00%vs 23.33%、24.58%vs 45.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统计分析提示,CC基因型(OR 2.626,95CI 1.553~4.439)、C等位基因(OR 2.553,95%CI 1.731~3.764)可能是GDM的危险因素,TT基因型(OR 0.173,95%CI 0.069~0.435)、T等位基因(OR 0.392,95%CI 0.266~0.578)可能是GDM的保护因素。③GDM组与正常对照组-509C/T位点的CC、TT、CT基因型频率及C、T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单体型分析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869T/C、-509C/T 2个位点构建的C-T单体型在GDM组明显增加(65.83%vs 49.58%),而T-C和T-T单体型明显下降(19.58%vs 31.25%、5.00%vs 14.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统计分析提示,C-T单体型可能是中国广东地区汉族女性GDM发生的危险因素(OR 1.959,95%CI 1.356~2.830),T-C单体型(OR 0.536,95%CI 0.352~0.815)、T-T单体型(OR 0.319,95%CI 0.161~0.632)可能是其保护因素。结论:GDM发病是多个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TGF-β1+869T/C SNP位点和+869T/C、-509C/T两个SNP位点构成的C-T单体型、T-C单体型、T-T单体型可能和中国广东地区汉族女性GDM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4个位点-800G/A、-509C/T、+869T/C、+915G/C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构成的单体型与子痫前期(PE)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的广东地区汉族孕妇176例,其中PE患者88例(PE组)、正常妊娠88例(对照组)。利用SNa Pshot技术对TGF-β1基因4个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分析PE组与对照组的TGF-β1 4个SNP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并对+869T/C、-509C/T两个位点构建单体型分析。结果:(1)中国广东地区汉族妇女中存在TGF-β1+869T/C、-509C/T多态性,暂未发现-800G/A、+915G/C多态性。(2)PE组+869T/C位点CC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4.32%vs 27.27%,P=0.028,OR=1.935,95%CI为1.028~3.639;68.18%vs 56.25%,P=0.014,OR=1.667,95%CI为1.079~2.575),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则明显下降(5.68%vs 14.77%,P=0.040,OR=0.348,95%CI为0.118~1.021;31.82%vs 43.75%,P=0.014,OR=0.600,95%CI为0.388~0.927);两组CT基因型分布无明显差异(52.27%vs 57.95%,P=0.272)。(3)PE与对照组比较,-509C/T位点CC、CT、TT基因型分布无明显差异(14.77%vs 23.86%,P=0.090;47.73%vs 50.00%,P=0.440;37.50%vs 26.14%,P=0.072),而C等位基因明显下降(38.64%vs 48.86%,P=0.034,OR=0.659,95%CI为0.431~1.006),T等位基因明显升高(61.36%vs51.14%,P=0.034,OR=1.518,95%CI为0.994~2.318)。(4)单体型分析发现,由+869T/C、-509C/T两个位点构建的C-T单体型在PE组明显增加(62.79%vs 49.43%,P=0.008,OR=1.727,95%CI为1.125~2.651),而T-C单体型明显下降(31.40%vs42.33%,P=0.021,OR=0.618,95%CI为0.398~0.961)。结论:(1)TGF-β1基因+869T/C、-509C/T SNPs可能与中国广东地区汉族妇女PE发生有关,而暂未发现-800G/A、+915G/C多态性。(2)TGF-β1基因SNP+869T/CCC基因型、C等位基因,-509C/TT等位基因可能是广东汉族妇女PE的危险因素,而+869T/CTT基因型、T等位基因,-509C/TC等位基因可能是保护因素。(3)2个多态位点构成的C-T单体型可能是中国广东地区汉族妇女PE的危险因素,T-C单体型则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人群中解毒酶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基因MspI多态性、CYP1A1/MspI合并GSTM1基因缺失基因型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维吾尔族107例正常妇女与41例内异症患者、汉族105例正常妇女与80例内异症患者CYP1A1基因限制性内切酶MspI位点的3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结果:CYP1A1基因MspI位点基因型在维吾尔族正常对照组的分布频率为TT(48.6%)、TC(42.9%)、CC(8.5%),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T(70.1%)、C(29.9%),内异症组的基因型分布频率为TT(39.1%)、TC(46.3%)、CC(14.6%),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T(62.2%)、C(37.8%),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汉族正常对照组基因型分布频率为TT(41.9%)、TC(46.7%)、CC(11.4%),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T(65.2%)、C(34.8%),内异症组基因型分布频率为TT(42.5%)、TC(51.2%)、CC(6.3%),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T(68.1%)、C(31.9%),差异无显著性。两个民族对照组之间与内异症组之间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在CYP1A1/MspI合并GSTM1(/)基因型的人群中,维吾尔族对照组与内异症组的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TC+CC与TT比较,OR值为3.556(P<0.05)。汉族对照组与内异症组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解毒酶CYP1A1基因MspI多态性本身可能与维吾尔族及汉族内异症发病无关,而CYP1A1/MspI合并GSTM1(/)基因型可能与维吾尔族内异症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17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探讨MIF-173位点G/C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湖南汉族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0例(内异症组)及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8例(对照组)MIF-173酶切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并进行MIF基因分型.结果:①MIF-173位点GG,GC,CC基因型在内异症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7.14%,25.72%,17.14%和72.73%,22.73%,4.54%,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G、C等位基因频率在内异症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70.00%,30.00%;在对照组中分别为84.09%,15.9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③MIF-173CC基因型在内异症组中的分布频率(17.14%)明显高于对照组(4.54%)(OR=4.345,95%CI 1.335~14.140,P=0.009).结论:MIF-17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湖南汉族人群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遗传易感性相关,其CC基因型可能是其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Vaspin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4年8月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确诊的PCOS患者200例为PCOS组,对照组选取非PCOS且无糖代谢异常的200例正常体检者。观察2组Vaspin rs2236242位点基因多态性基因频率的差别。结果:2组Vaspin rs2236242位点A等位基因与T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68,95%CI:0.51~0.91,P=0.009)。共显性遗传模型分析显示,TA基因型(OR=0.51,95%CI:0.33~0.79,P=0.002)和AA基因型者(OR=0.47,95%CI:0.23~0.95,P=0.035)的PCOS发病风险低于TT基因型者。显性遗传模型分析显示,TA+AA基因型者PCOS发病风险低于TT基因型者(OR=0.50,95%CI:0.33~0.77,P=0.001)。隐性遗传模型分析显示,AA基因型与TT+TA基因型者PCOS发病风险相似(OR=0.71,95%CI:0.37~1.38,P=0.317)。结论:Vaspin rs223624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PCOS发病有关,等位基因A及AA、TA基因型对PCOS发病可能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Wang XP  Lin QD  Ma ZW  Hong Y  Zhao AM  Di W  Lu PH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3):155-158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位点A/G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168例URSA患者(URSA组)和117例有正常生育史的妇女(对照组)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位点A/G多态性,并比较等位基因G/A、基因型AA/AG/GG、表型A+(AA+AG)/G+(GG+AG)分布频率的差异。结果URSA组等位基因G的出现频率为68.4%(230/336),对照组为59.4%(139/2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GG的出现频率URSA组为48.8%(82/168),对照组为33.3%(39/117),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URSA组基因型AG、基因表型A+(AA+AG)的频率分别为39.3%(66/168)、51.2%(86/168),对照组分别为52.1%(61/117)、66.7%(78/1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位点A/G多态性与URSA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并可能参与流产发生的免疫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