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糖尿病并骨质疏松患者200例,回顾分析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20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A、B两组,其中A组100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采用西医治疗;B组10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两组的骨密度、血钙、空腹血糖和体重指数等指标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的骨密度、血钙、空腹血糖和体重指数有显著性差异。B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结论病程、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和体质量指数是糖尿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并骨质疏松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徐宝岚 《河北医药》2002,24(6):513-5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儿童糖尿病发病率和成人一样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为引起临床工作者重视 ,本文就小儿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行综述。1 发病状况小儿糖尿病绝大多数为 1型糖尿病 全球发病率差异较大 ,欧美地区较高东南亚地区较低 ,亚州发病率最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儿童糖尿病研究组[1 ] 在中国 2 2个地区及城市对儿童糖尿病发病率的调查显示 :1989~ 1994年 15岁以下儿童糖尿病发病率为 0 .5 6 10万 ,可能是世界上发病率最低的国家。儿童糖尿病的发病年龄一般以 10~ 14岁发病的较多[2 ] 。此年龄组发病率的增…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曲冉  周洋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243-245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激素失衡、钙磷代谢紊乱而导致的骨密度下降及骨微结构改变。主要发病机制为持续控制不力的高血糖、胰岛素水平的下降、相关激素如雌激素、孕激素、睾酮等的紊乱以及细胞因子的异常。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增加,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也明显提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发病机制及其临床治疗近况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7.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毅 《中国实用医药》2009,4(5):231-234
糖尿病肾病(DN)是以系膜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增多、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与肾小球硬化为基本病理特征的病变,发生机制复杂,目前未完全阐明,包括肾小球血液动力学改变、生化代谢紊乱、血液流变学变化、氧化应激、细胞因子与遗传易感性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导致DN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机制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80例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睡前血糖等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促甲状腺素(TSH)较治疗前高,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总三碘甲状腺原氮酸(TT_3)和总甲状腺激素(TT_4)等指标均较治疗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发生与胰岛素的异常分泌、甲状腺激素对血糖的异常调节有关,及早诊断和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受累神经广泛,症状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的进展,使我们对DPN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推动了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进程。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各国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骨质疏松为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加速了骨质疏松的恶化速度,造成长期的严重疼痛和功能障碍,另一方面,骨质疏松易引起骨折,甚至致残,大大增加了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的难度[1].探讨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对指导临床预防、诊断、治疗该病具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对9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与92例非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临床症状、合并症、病死率和住院后血糖、心肌酶、梗死部位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无痛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住院病死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1。死因主要是心力衰竭和心脏骤停。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症状不典型,无痛性梗死多,并发症及病死率高,预后差。积极控制血糖,纠正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对减低死亡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运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1):255-256
目的:对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的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9月~2010年9月收治的3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两组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胰岛素泵治疗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血糖控制情况进行检验以及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健康知识的得分及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装泵后14d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分值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血糖控制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胰岛素泵治疗能够更符合生理胰岛素分泌,可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血糖的稳定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重庆市云阳县2005~2006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现状,探讨其临床及治疗特点。方法:重庆市云阳县各医疗机构所报告的1939例(2005年组)和1945例(2006年组)肺结核病例进行调查,确诊肺结核合并糖尿病140例和145例,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两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分别为7.22%和7.46%,组内性别分布无显著区别,年龄分布以老年段显著为高,地区分布以乡镇为高,以上3项指标组间分析无显著差异。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空洞发生率、痰菌阳性率及咯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2005年组和2006年组组间无显著区别。结论:重庆市云阳县2006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2005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症状较重,其治疗及控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150例老年糖尿病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药方剂控制血糖,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TC、TG、LDL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能降低患者的血脂,起到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房颤合并甲亢、2型糖尿病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房颤同时合并甲亢及2型糖尿病时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方法 7例房颤合并甲亢、2型糖尿病患者,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结果。结果房颤合并甲亢、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并发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结论当房颤合并有叠加的内分泌疾病时,及早诊断和正确治疗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80例门诊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干预,评测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糖尿病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自我效能感、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方面都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路径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了患者的糖尿病控制情况,满足了患者的健康需求,增进了医患关系,是患者易于接受的一种诊疗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0例和西药治疗对照组40例。西药对照组服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补气活血类中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72.5%。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活血法对2型糖尿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疗效护理干预及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药物、饮食治疗、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运动疗法干预,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的运动锻炼。结果运动疗法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BMI、SBP、FPG、GHb、TC、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在运动疗法干预后的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运动前水平(P〈0.05);运动疗法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运动后两组抑郁评分在≤49分、50~59分、60~69分三个阶段的差异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运动疗法干预,不仅可有效地改善其机体糖代谢,延缓并发症发生与发展,还可使其心情舒畅,显著减轻抑郁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癌痛作为癌症患者的一种常见症状,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后期康复也可造成一定影响。目前,癌痛的临床治疗效果参差不齐,一方面是由于临床对癌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认识不足,另一方面,癌痛的治疗也未引起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足够重视。本文旨在对癌痛的发病机制及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癌痛的临床治疗和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鑫  傅继华 《药学研究》2016,35(3):168-171
糖尿病是一种以代谢紊乱和并发症为特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型糖尿病的治疗前提是基于该病的病理机制,因此本文总结了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相关的治疗措施,以期为从事相关科研或临床工作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