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活跃期时限的处理对分娩方式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200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分娩,进入产程的足月、单胎妊娠、头先露初产妇共1744例.回顾性分析其中417例活跃期时限出现异常(包括活跃期停滞和活跃期延长)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活跃期停滞时间对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娩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结果 417例活跃期停滞者中,剖宫产者205例,阴道分娩者212例.活跃期停滞发生率为23.9%(417/1744).其中50例伴活跃期延长,发生率为2.9%(50/1744).阴道分娩者中活跃期≥6h者新生儿转儿科率高于活跃期<6 h组[20.6%(26/126)与8.1%(7/86),x2=6.07,P<0.05],剖宫产者中活跃期<6h者宫内感染发生率高于活跃期≥6h者[22.7%(30/132)与6.8%(5/73),x2=8.37,P<0.01].阴道分娩孕妇中,宫口开大6 cm之前停滞者产后出血发生率(4.8%,9/186)、产妇并发症率(3.8%,7/186)和新生儿转儿科率(15.6%,29/186)与官口开大≥6 cm停滞者[分别为6.2%(1/16)、0.0%(0/16)和12.5%(2/1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0.12、0.01和0.00,P均>0.05).剖官产孕妇中,宫口开大6 cm之后行剖宫产者新生儿转儿科率明显高于宫口开大6 cm之前停滞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0%(6/10)与(19.9%(34/171),x2=8.83,P<0.05].剖宫产孕妇宫口开大3 cm时停滞时间≥4h和<4 h相比,孕妇年龄、分娩孕周、分娩时体重指数、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体重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纯以活跃期停滞为指征的剖宫产者新生儿转儿科率较低(11.2%,9/80),而以活跃期停滞合并宫内感染为指征的剖宫产者新生儿转儿科率较高(42.1%,16/38).结论 宫口扩张6 cm以下出现活跃期异常者,母儿情况良好,可适当延长产程观察时限.阴道分娩者如活跃期时限≥6h,要注意新生儿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及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始于产程潜伏期与活跃期的临床效果、对母婴应激反应的影响和脐带血中的罗哌卡因浓度. 方法 将80例于2009年1月至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产科分娩且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为潜伏期组和活跃期组(各40例),分别于潜伏期(宫口扩张0.5~2.5 cm)和活跃期(宫口扩张≥3.0 cm)于蛛网膜下腔给予罗哌卡因2 mg+芬太尼10 μg,随后采用0.1 % 罗哌卡因+芬太尼2 μg/ml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模式开始分娩镇痛,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的镇痛评分、下肢肌力、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药物用量及产妇满意度,检测镇痛前、娩出胎儿即刻产妇静脉血和胎儿娩出后脐带血皮质醇浓度(放射免疫法)及脐带血罗哌卡因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同期相同条件不接受分娩镇痛的40例产妇为对照组,采用x2或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1)镇痛后5 min始至宫口开全过程中,潜伏期组和活跃期组VAS评分仅在宫口7.0~8.0cm及宫口开全时低于对照组[宫口7.0~8.0 cm:(2.9±1.4)分、(2.6±1.5)分与(9.2±0.7)分,F=201.50,P<0.01;宫口开全:(4.7±2.2)分、(3.6±2.0)分与(9.1±0.7)分,F=62.07,P<0.01].(2)胎儿娩出即刻母体血皮质醇浓度较镇痛前增高,但潜伏期组和活跃期组均比对照组增高幅度小[(761±125)μg/L、(731±184) μg/L与(902±172) μg/L,t=-3.491和-3.483,P均<0.01],而潜伏期与活跃组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脐带血皮质醇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8±46) μg/L、(159±49) μg/L与(170±86) μg/L,F=0.23.P>0.05].(3)胎儿娩出即刻潜伏期组和活跃期组脐带血罗哌卡因浓度分别为(0.21±0.10) mg/L和(0.20±0.03) mg/L(t=0.557,P>0.05).(4)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率,新生儿体重,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潜伏期组和活跃期组自然分娩率较高(75.0%、85.0%与52.5%,P<0.05)、剖宫产率较低(20.0%、15.0%与45.0%,P<0.05),潜伏期组镇痛时间长于活跃期组[(215±143) min与(118±50) min,t=3.722,P<0.01],芬太尼用量大[(28±11) μg与(17±6)μg,t=5.084,P<0.01]. 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分娩镇痛能降低剖宫产率和母体应激反应,且不延长产程,不降低胎儿的应激水平;始于潜伏期并不明显增加脐带血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3.
分娩期综合性干预预防持续性枕后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产程不同时相干预预防持续性枕后位的措施,以降低持续性枕后位的发生率,改善分娩结局。方法将96例枕后位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研究组的产妇施行针对产程不同时相的一系列干预措施,包括人工破膜、纠正异常胎轴、产妇采取与胎背同侧的高坡侧俯卧位、徒手扩张宫颈及徒手旋转胎头。结果研究组活跃期及第二产程较对照组短,研究组活跃期先露下降平均速度及宫口扩张平均速度均快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持续性枕后位发生率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干预措施安全、有效、易行。  相似文献   

4.
头位难产采用徒手胎头旋转术的时机探讨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 ,是导致头位难产的重要原因之一。适时采用手法旋转 ,可缩短产程 ,减少产妇痛苦 ,降低剖宫产率。本文对持续性枕横位及持续性枕后位的产妇在不同时期施行徒手旋转胎头纠正胎方位 ,使难产转为顺产 ,取得了不同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 1997年 5月至 2 0 0 0年 12月分娩总数 3 4 95例 ,难产 14 5 6例 ,发生头位难产 70 9例 ,占难产总数的 4 8 69%,其中 3 2 3例宫颈扩张进入活跃期出现延缓或停止。随机分为三组 ,A组 :宫口扩张 6~ 7cm ,先露在坐骨棘平至棘下 1 5cm ,枕横位 12 2例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活跃期起始点改变对产程处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分娩的1 641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阴道分娩组宫口开大3、4、5、6cm为活跃期起始点,平均活跃期时间分别为(4.4±2.1)h、(3.0±1.9)h、(2.1±1.4)h和(1.4±0.9)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起始点各组平均第二产程时间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宫口开大3、4、5、6cm活跃期停滞发生率分别为25.3%(198/784)、10.7%(26/243)、4.4%(5/113)和0。剖宫产组宫口开大3、4、5、6cm活跃期停滞发生率分别为55.7%(78/140)、46.2%(18/39)、5/15和2/3。宫口开大6cm发生活跃期停滞者330例,其中229例阴道分娩(69.4%)。单纯以活跃期停滞为剖宫产手术指征者占40%(82/205),其中73.2%(60/82)为宫口开大3cm。结论宫口开大6cm之前活跃期停滞者,仍有阴道分娩机会;活跃期起始点改变可减少宫口开大3cm停滞者行剖宫产的比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胎头高直后位的诊斯及处理.方法:对98例胎头高直后位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例中有94例临产后发生胎头不入盆,占95.9%.原发性及继发性宫缩乏力70例,占71.4%.潜伏期延长85例,占86.7%,81例进入活跃期者41例活跃期延长,40例活跃期停滞.胎膜早破25例(25.5%).94例剖宫产(95.9%),4例经手指旋转胎头变为枕后位经阴道分娩.无1例发生子宫破裂和产后出血.结论:胎头高直后位是分娩难度很大、剖宫产率极高的严重胎位异常,应早期诊断,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变体位结合徒手旋转胎头在胎方位异常时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202例单胎头位,枕横(后)位无严重合并症、并发症的产妇,将其分为研究组102例,在首次发现胎方位异常时采取改变体位,待宫口开大>6cm、胎先露>S+1手转胎头;对照组100例,发现胎方位异常时采取改变体位并严密观察产程进展。结果研究组阴道分娩率(96.08%vs8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产程时间缩短[(400±65)minvs(504±98)min]、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出血≥300ml者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0%vs6.02%)、软产道裂伤减少(30.61%vs54.22%)、新生儿窒息率降低(1.96%vs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变体位结合徒手旋转胎头可使枕横(后)位致产程异常者转化为成功的阴道分娩,阴道分娩率明显升高,产程时间缩短,母儿合并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潜伏期硬膜外产时镇痛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潜伏期硬膜外镇痛是否存在对母儿的不良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73例初产妇病历资料,潜伏期镇痛(潜伏期组)124例,活跃期镇痛(活跃期组)共14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程经过、分娩方式及结局。结果两组的年龄、妊娠次数、分娩前一周内羊水指数、分娩孕周及新生儿体重无统计学差异。需人工破膜或催产素加强宫缩、产程中排尿困难需导尿处理和产后尿潴留的比例,及镇痛后下肢麻木、产后出血、胎心异常、羊水变化、脐动脉血pH异常的发生率和Apgar评分异常的比例两组均无差异。潜伏期组中阴道顺产、产钳、剖宫产分别为71(57·3%)、20(16·1%)、33(26·6%)例,活跃期组则分别为89(59·7%)、33(22·1%)、27(18·2%)例(P=0·169);阴道分娩者第一产程时间潜伏期组和活跃期组分别为(556·8±206·3)min和(558·5±198·4)min,(P=0·950),第二产程分别为(54·0±30·6)min和(53·1±36·4)min,(P=0·860),第三产程分别为(9·1±6·1)min,(8·1±6·5)min,(P=0·276),两组发生活跃期停滞、活跃期延长、第二产程延长和第二产程中胎位异常的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产程图均位于Friedman产程图左侧,潜伏期组平均每小时宫口开大2·1cm,活跃期组每小时宫口开大1·8cm(P=0·091)。结论较活跃期镇痛比较,潜伏期镇痛未增加对母儿的不良影响;镇痛过程中的关键是注意药物浓度,镇痛起始时间应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无痛分娩术联合体位管理加速产程进展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3年12月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待产、单胎头位要求行无痛分娩的初产妇200例,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体位管理:枕前位和枕横位时,取胎儿脊柱对侧卧位;枕后位时,取胎儿脊柱同侧卧位;宫口开全后,取半卧屈腿外展式。对照组不做体位指导,麻醉方式与观察组相同,孕妇可取自由舒适体位,直到宫口开全,第二产程取膀胱截石位,直到分娩结束。分别监测2组各产程的时间,计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和剖宫产产妇数量,测量产后出血量,计新生儿评分和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第一、二产程时间缩短[(366±32)min vs.(636±49)min,(42±11)min vs. (69±26)min ,P<0.05)],自然分娩率高(89.0% vs.72.0%,P=0.039),手术产率低(10.0% vs.23.0%,P=0.031),产后出血率低(1.0% vs.4.0%,P=0.027)、新生儿窒息率低(4.0% vs. 9.0%,P=0.036)。结论 无痛分娩术联合体位管理可以加速产程的进展,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儿有利。  相似文献   

10.
应用产程图对发现产程异常、指导产程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收集了180例产程曲线活跃期延长的病例与同期分娩的无延长病例对照,分析活跃期延长的原因,探讨活跃期异常与头位难产的关系。资料分析我院1985年初产妇头位足月分娩数4689例,本文选择了其中无明显头盆不称、胎儿出生体重2500g以上,产程图记载活跃期超过8小时的180例为延长组,并收集了同时期分娩的活跃期8小时以下的180例为无延长组作对照,然后对活跃期延长组中单纯延长与合并活跃期阻滞者再作比较。活跃期阻滞诊断标准为宫口扩张3cm 以上4小时无进展。1.胎儿体重以出生后体重为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持续性枕后位分娩方式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00例持续性枕后位(枕后位组)和100例枕前位(枕前位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枕后位组宫口扩张延缓、胎头下降延缓、胎头下降停滞、第二产程延长发生率明显高于枕前位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枕后位组阴道助产、剖宫产、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枕前位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骨盆临界狭窄、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延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持续性枕后位母婴并发症增加,严密观察分析产程,及时诊断和处理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硬膜外分娩镇痛时机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孕妇共502例.根据硬膜外分娩镇痛时的宫口扩张程度分为3组:Ⅰ组(宫口<2cm,49例),Ⅱ组(2≤宫口<3cm,284例),Ⅲ组(宫口≥3cm,169例).分析3组孕妇的分娩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胎头自发旋转成功的预测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869名单胎足月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胎头是否成功内旋分为内旋成功组419名(48.20%)和内旋失败组104名(12.00%),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及相关因素。结果 869名初产妇阴道分娩716名(82.40%),剖宫产153名(17.60%)。两组年龄、身高、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重、胎儿脊柱前方占比、MLA1、AOP2、MLA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2个模型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显示,在潜伏期预测胎儿自发旋转成功AUC=0.701(95%CI 0.634,0.768,P<0.001);活跃期预测胎儿自发旋转成功AUC=0.802(95%CI 0.735,0.868,P<0.001)。结论 胎儿脊柱位于前方是胎头自发旋转的独立预测因子,第一产程评估胎儿脊柱方位有利于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特点及分娩方式选择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特点及分娩方式。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两所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112例持续性枕后位(枕后位组)和112例枕前位(枕前位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产程情况、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结果两组头位分娩评分、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枕后位组产钳助产、剖宫产、会阴裂伤、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等均明显高于枕前位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枕后位组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延缓和第二产程延长的发生率均高于枕前位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剖宫产组富口扩张延缓、胎头下降停滞和第二产程延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而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骨盆临界狭窄、潜伏期及活跃期延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枕后位导致母儿并发症增加,及时处理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可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足月单胎初产妇活跃期头位难产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经阴道试产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发生活跃期头位难产为病例组,阴道顺娩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口统计学资料及产程中的情况先行单因素分析,后采用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筛选出活跃期头位难产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Hosmer-Lemeshow goodness-of-fit检验等对模型预测性能进行评估,利用Bootstrap重复取样的方法(取样次数1000次)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最后利用R统计软件构建预测列线图模型。结果:(1)共纳入1600例初产妇,病例组143例(8.94%),对照组1457例(91.06%)。(2)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产前体质量指数(BMI)>25.0 kg/m~2、胎儿腹围>350 mm、进入活跃期先露位置≤-1 cm、进入活跃期胎方位为非枕前位以及子宫颈水肿是活跃期头位难产的危险因素。(3)将危险因素纳入建立活跃期头位难产的预测模型及列线图,ROC曲线下面积为0.937(95%CI 0.913~0.961),最佳临界风险为6.49%,此时敏感度为0.909,特异度为0.844。结论:产前BMI>25.0 kg/m~2、胎儿腹围>350 mm、进入活跃期先露位置≤-1 cm、进入活跃期胎方位为非枕前位以及子宫颈水肿的经阴道试产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易发生活跃期头位难产。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可用于指导临床医生对于高风险产妇的早期识别,提前采取干预措施,改变可变的分娩因素,预防活跃期头位难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胎儿体重对持续性枕后位产程特征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产科住院分娩228例持续性枕后位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分为对照组112例(胎儿体重≥2500 g且<3500 g)和研究组116例(胎儿体重≥3500 g且<4250 g).并将两组产程特征、母儿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产妇产程异常(宫口扩张延缓、停滞,胎头下降延缓、停滞)发生率、临床干预(体位矫正、手转胎头)成功率、剖宫产率、母儿并发症(产后出血、产褥病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枕后位产程处理中充分考虑胎儿的体重因素,对于胎儿估计体重≥3500 g的枕后位病例应积极临床干预,干预失败应放宽手术指征,以降低母儿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持续性枕后位发病率为5%~12%,易出现母儿并发症。体格检查联合超声检查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临产前、第一产程中大部分枕后位可自行转为枕前位分娩。第二产程若出现持续性枕后位,应预防性徒手旋转胎方位;若出现胎心监护异常或第二产程延长,需立即旋转胎头、器械助产或剖宫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8.
两种体侧卧位法纠正枕后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产程中产妇采用两种不同体侧卧位纠正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潜伏期经内诊或B超确诊为枕后位的初产妇100例,按随机表法分成同侧卧位组和对侧卧位组(各50例),分别采用同侧和对侧卧位法纠正胎方位,观察两组阴道分娩率、第1产程时间.结果(1)同侧卧位组阴道分娩34例(68%),胎儿转至枕前位27例(54%),对侧卧位组阴道分娩为22例(44%),胎儿转至枕前位12例(2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2)同侧卧位组平均第1产程时间为(13.5±6.5)h;对侧卧位组平均第1产程时间为(17.1±7.2)h,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产程中指导产妇取同侧卧位矫正枕后位,是提高阴道分娩率、缩短第1产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入室试验在分娩室医疗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分娩室进行入室试验的单胎妊娠孕妇850例的病历资料,其入室试验结果为正常图形者为正常组(658例),不确定或异常图形者为异常组(192例),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x2检验分析2组间围产结局的差异. 结果 2组孕妇平均年龄、分娩孕周及新生儿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入室试验结果异常组孕妇的剖宫产率为59.4%(114/192),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72.4% (139/192),胎儿窘迫的发生率为42.2%(81/192),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16.5%(27/192),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8%(61/192),均明显高于入室试验结果正常组,分别为34.2%(225/658)、31.0% (204/658)、24.2%(159/658)、0.2%(1/658)和2.6%(17/6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3.93、105.78、40.84、52.54和151.92,P均<0.05). 结论 入室试验是临产后了解胎儿胎盘储备功能,评估胎儿状况的有效监护手段,在分娩室医疗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晓霞  胡琼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0,36(10):773-776
目的:探讨会阴超声参数在第一产程中对初产妇阴道分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我院产科住院阴道试产的初产妇100例,临产后用二维超声测量第一产程中孕妇的产程进展角(AOP)、会阴皮肤与胎头距离(HPD),直至宫口开全。比较阴道分娩组与中转剖宫产组AOP、HPD的速率,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寻找预测阴道分娩的超声参数的最佳临界值。结果:初产妇阴道分娩组潜伏期AOP速率明显大于中转剖宫产组[4.51(2.06,6.50)°/h vs 1.67(0.34,3.42)°/h],活跃期阴道分娩组HPD的速率明显大于中转剖宫产组[0.39(0.22,0.69)cm/h vs 0(0.06,0.26)c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最大化原则计算初产妇潜伏期AOP速率临界值为4.23°/h时预测阴道分娩的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AUC)=0.72[95%CI(0.57,0.84),P0.01],灵敏度为88.24%,特异度为58.06%,阳性预测值为55.56%,阴性预测值为90.00%;初产妇活跃期HPD速率临界值为0.26 cm/h时预测阴道分娩的价值最高,AUC=0.81[95%CI(0.63,0.92),P0.01],灵敏度65.38%,特异度87.50%,阳性预测值=43.80%,阴性预测值=94.40%。结论:潜伏期AOP速率、活跃期HPD速率可作为初产妇阴道分娩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