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元素为易水学派的开创者,临床善用脏腑寒热虚实变化分析病因病机,形成自成一体的脏腑辨证说.其在遣方用药方面颇具特色,详细归纳总结药物的性味归经,制方不离五行生克制化法则,继承和创新了《内经》的理论,故对中医临床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值得后世中医学者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2.
归经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在古代医家对中医的理论基础不断充实完善下,归经理论逐渐细化开来,并趋于成熟,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内科学》中五脏系疾病即是根据疾病归经理论,按照五脏分类法,分为肺系、心系、脾系、肝系、肾系疾病。临床上,药物归经应与疾病归经保持一致,确定疾病的脏腑定位,然后选择相对应的药物来治疗疾病[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学启源》中从肝论治目疾的药味特点及用药规律。方法 从《医学启源》中治疗目疾的药物之性味、质地、归经、配伍及禁忌等表现特性方面阐述其从肝论治目疾的治疗思想,从而得出其用药规律。结果 《医学启源》中治疗目疾药物味特点包括:性味多顺应肝脏苦欲补泻之法,质地轻清可循肝经上达目系,均归肝经可泻肝实或补肝虚,常配伍风药或以君臣佐使相配以治肝,慎用利尿剂以固护肝阴。结论 《医学启源》中治目疾之药味特点可体现张元素从肝论治的思想,其将药物的表现特性与脏腑的生理特性相结合,丰富并完善了脏腑辨证理论,拓宽了临证用药思路,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论张仲景与张元素学术思想的内在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张仲景与张元素学术思想的内在联系董泽宏(首都国际机场医院北京100621)关键词:张仲景;张元素;学术思想;《内经》;六经辨证;脏腑辨证;遣药组方张仲景继承了《内经》、《难经》等的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其所著的《...  相似文献   

5.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病机十九条对常见疾病进行了准确的五脏定位,为从疾病的五脏定位角度确认药物的归经奠定了理论基础。病机十九条内容广泛,是中医审机辨证的精髓,其突出特点是明确了疾病与五脏的相互关系。中医内科学中疾病按五脏分类的方法,也是根据病机十九条,只是还没有人对疾病脏腑归经与药物归经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如果在病机十九条脏腑定位和药物归经之间找到一个桥梁,那么这个桥梁也应该是解决疾病治疗的一个有效方案,这个桥梁应该就是归经。如果疾病脏腑归经与药物归经一致,就像找到治疗的靶点,疗效一定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金代医家张元素创“归经学说”,提高了用药的准确性。张元素之前的本草书籍中,也有一些关于脏腑用药的记载,只是比较散在,不够系统。《本草衍义》,为北宋医家寇宗夷所撰,其中即有不少关于脏腑用药的记载。  相似文献   

7.
略论李时珍对归经学说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药物的归经,是张元素的创见。张洁古倡导于前,李东垣、王好古又继承发展于后,从而成为一种关于药物的理论体系。李时珍对这一理论极为推崇,张氏所著《洁古珍珠囊》书虽只有一卷,然李氏在“历代诸家本草”中盛赞张洁古曰:“自成家法,辨药性之气味、阴阳、厚薄、升降、浮沉、补泻之法,立为主治、秘诀、心法、要旨,谓之珍珠囊,大扬医理,《灵》、《素》以下,一人而已。”李时珍对药物归经学说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现述如下。1同归一经,有气血之分李时珍认为有些不同的药物虽同归一经,但有入气、入血之分。如在“百病主治…  相似文献   

8.
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历代医家多年遣方用药经验的总结与理论升华的结果。其中,脏腑经络学说、五味理论是归经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临床实践经验总结是归经理论创立的重要依据。这种研究中药归经的学术思想,在各个历史时期均占重要地位,至今仍是人们学习研究归经理论的出发点。经中医文献研究,认为秦汉时期是中药归经理论的萌芽阶段,唐宋时期是中药归经理论的承上启下阶段,金元时期是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阶段,明清时期是中药归经理论的成熟阶段,近现代是中药归经理论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归经理论滥觞于《内经》,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分经用药,为归经理论时形成奠定了基础,至金元时期,张元素发明了药物“引经报使”之说,基本形成了归经理论,后经李东垣、王好古及历代医家的发挥和运用,归经之说日趋完善。所谓引经药即引导其它药物直达病所,起到引经报使作用的药物。石氏伤科在治疗骨伤疾患中亦重视引经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医脏腑辨证的形成与发展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脏腑辨证肇始于《内经》,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其理论体系以宋金时期为分水岭,之前为系统研究阶段,之后为专题研究阶段。其中系统研究阶段以《内经》《中藏经》《备急千金要方》为代表;专题研究阶段以易水学派张元素、李杲、温补学派、扶阳学派为代表,专题研究范畴主要为脾胃学说与肾命学说。脏腑辨证体系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各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和规律。深入揭示脏腑辨证的时代特征和基本规律,可为当今的辨证规范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宋金元时期,中药药理方面已重视从病理的角度来论述药物的性味、功效、主治、配伍、分类和炮制等,提出了脏腑用药理论和归经、升降浮沉等学说,在辨证用药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明清时期,随着病理学说的发展和实践经验的丰富,药理学说臻于成熟,主要表现为对归经、性味等理论的融汇贯通及补充,辨证用药普遍实行和辨证析药的细密化,使药理学与病理学说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中医药理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药理论应紧密结合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辨证论治来进行。  相似文献   

12.
系统整理张元素之《医学启源》对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发挥,从肝、心、脾、肺、肾五脏分而论之,明晰了五脏苦欲补泻理论为张元素临床用药特点的总结,并是对其脏腑辨证理论体系的补充,同时也对现代临证治疗起到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王好古对阴证学说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著名医学家王好古 ,字进之 ,号海藏先生 ,赵州 (今河北省赵县 )人。师承于张元素和李东垣。王好古的学术思想渊源于《内经》、《伤寒论》等经典 ,受到历代医家如王叔和、朱奉仪、许叔微等影响 ,特别是其师张元素的脏腑议病和李杲的脾胃论 ,对他的影响最大。所有这些都奠定了其阴证学说的基础。王好古著有《阴证略例》、《此事难知》、《汤液本草》等 ,其中《阴证略例》一书对阴证论述最为详细 ,突破了《伤寒论》对阴证的论述 ,由此创立了阴证学说 ,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1 阴证学说源于脏腑辨证之说王氏在张元素脏腑辨证的启发下 ,独重…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归经模糊辨识过程中发现了经证关系,推测:量经关系是归经规律核心,重点研究了量经关系和归经本质规律及其量化思想。进而提出中医方药归经形成、应用和本质问题,通过推理和猜想提出解释该问题的"经-证-量-效-靶"归经假说,据此进行推理和初步确证。以系统研究中医方药归经规律,揭示其本质规律的科学原理,探究其形成规律的中医特色,总结其应用规律的临证特点,探讨新时代归经学说自主应用和创新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三、归经 “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的治疗作用,也就是对药物作用部位及作用范围的概括。如桔梗、杏仁治胸闷、喘咳,归肺经;黄连、栀子清心火归心经。因此,将各药对脏腑、经络病变起主要治疗作用,进行系统的归纳,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就形成了归经理论。这是中药的基本理论,也是中药特有的基本性能  相似文献   

16.
略论中药归经和受体学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药归经理论的渊源甚长,到金元时代逐渐成熟。归经的归,主要是指药物作用所及或药物效应的定向、定位;归经的经则不是单纯经络、经脉之意,而是以经络、脏腑、脏象等  相似文献   

17.
《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是张元素的代表作之一。张氏总结自己数十年的临床经验,阐述了以脏腑寒热虚实而言病机的学说,使得脏腑辨证说逐渐被后世医家所重视。该书中所记录的关于中医肝系疾病的处方用药方法简明扼要,既有对经典的继承也有个人的理论创新。把握五脏六腑生理,了解疾病病理发展,巧妙使用引经报使药物,从而达到提高药物疗效的目的,这一临床诊疗思路至今仍然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孙升云  弯玲  葛茂功 《中医学报》2011,(9):1058-1059
目的:探讨归经学说的扩展应用.方法: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归纳、总结和分析,对归经学说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将归经学说扩展到中医的腧穴、方剂、病症以及西药归经方面,为归经学说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结论:拓展归经学说理论,可以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正> 脏腑辨证是祖国医学基本的辨证纲领之一。它不仅运用于内伤杂病的辨证,也是外感病辨证不可缺少的法则,被广泛地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脏腑辨证肇始于《内经》而形成于《金匮要略》,千余年来在临床辨证施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又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完善。现行《中基》讲义中的脏腑辨证,以五脏六腑为纲,以证型为目,论述脏腑各证型的证候及机理,是对历代关于脏腑辨证理论的整理和发展。但在教学中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是证型、证候多而呆,学习时难于记忆掌握,临床时又感不够用。怎样才能比较容易记忆而又学得活呢?本人  相似文献   

20.
秦汉时期随着《黄帝内经》、《难经》、藏象经络学说的形成而奠定了脏腑辨证学说的理论基础,从早期的脏腑分证、脏腑病候的出现直至《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才有了脏腑辨证论治的初步实施。秦汉时期脏腑辨证学说仍是零散、未成体系的,所以是它的孕育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