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应用蛋白酶体抑制剂乳胞素(lactacystin)构建帕金森病(PD)模型,从泛素-蛋白酶体功能角度探讨PD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立体定向注射法在大鼠黑质致密部上方注射乳胞素;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及光镜下中脑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黑质细胞α-synuclein表达和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结果 注射乳胞素后大鼠逐渐出现运动迟缓、少动、震颤等行为学异常,阿朴吗啡诱导出向健侧旋转行为;3 w后黑质部TH阳性细胞减少,部分黑质细胞内出现α-synuclein免疫反应晕强阳性的Lewy小体.结论 乳胞素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有毒性作用,可导致蛋白聚集、包涵体形成,应用乳胞素可成功构建PD模型;蛋白酶体功能异常可能在PD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蛋白酶体在脑黑质变性和Lewy小体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蛋白酶体在脑黑质变性和Lewy小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在大鼠单侧黑质致密部立体定向注射0.2μg、2μg、8μg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大鼠自主行为和阿朴吗啡诱导的旋转行为;HE染色观察黑质变性和Lewy小体形态;应用免疫组化观察黑质细胞α-synuclein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利用HPLC测定纹状体区多巴胺和高香草酸含量。结果 注射lactacystin 0.2μg组未见异常;注射2μg和8μg组大鼠出现进行性的运动迟缓、少动、震颤、头向健侧倾斜;注射阿朴吗啡后,8μg组大鼠出现明显的向健侧旋转运动;给药后3周,病理检查发现2μg和8μg组大鼠黑质变性,部分黑质细胞内出现α-synuclein免疫反应呈强阳性的嗜酸性包涵体;TH阳性细胞数分别减少了68.24%(P<0.05)和83.29%(P<0.01);纹状体区多巴胺、高香草酸含量分别减少了69.63%、67.80%(P<0.05)和81.54%、85.62%(P<0.01)。结论 蛋白酶体功能障碍所引起的α-synuclein降解受阻,是Lewy小体形成、黑质变性最终导致帕金森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PBS对照组、生理盐水+LPS(生理盐水治疗组)和塞来昔布+LPS(塞米昔布治疗组),每组10只。黑质内立体定向注射15μg LPS或PBS 14天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的减少以及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黑质COX-2蛋白表达以及放射免疫法测定前列腺素E2(PGE2)和TNF-α水平。结果与PBS对照组比较,生理盐水治疗组TH阳性细胞减少到对侧的16%(P<0.01),黑质COX-2蛋白表达以及PGE2、TNF-α含量明显增加,大部分小胶质细胞呈激活形态;塞来昔布治疗组TH阳性细胞数较生理盐水治疗组明显增多,为对侧的43%(P<0.05),黑质COX-2蛋白表达以及PGE2、TNF-α含量明显减少,激活的小胶质细胞明显减少。结论COX-2涉及炎症介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机制,塞来昔布能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阻止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和丢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雷沙吉兰对乳胞素诱导帕金森病(PD)大鼠神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雷沙吉兰预治疗组和治疗组,通过立体定向注射乳胞素至模型大鼠左侧黑质部位诱导模型,进行行为学、组织病理学检测,PCR检测目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模型大鼠在阿朴吗啡的诱导下,向右旋转;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大鼠脑组织切片中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但预治疗组和治疗组中TH阳性细胞较多;PCR定量显示Lamp2A与热休克蛋白(HSP)70在治疗组与空白组间存在差异(P0.05),而治疗组间无差异。结论雷沙吉兰可以抵抗乳胞素所致的神经损害,改善动物行为学及组织病理学表现,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Lamp2A及HSP 70表达,减少TH阳性细胞丢失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成功建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模型的快速有效方法。方法将Wistar大鼠9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80只)及对照组(12只),采用脑立体定向术,实验组在大鼠右侧中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注入6-OHDA,经阿朴吗啡(Apomorphine,APO)诱导表现为恒定左侧旋转且旋转圈数210 r/30 min的视为成功PD大鼠模型,对照组则在脑部相应位置注入生理盐水。免疫组化法观察成功模型毁损侧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及数量变化。结果 (1)行为学检测:模型组与对照组手术后分别死亡2只及1只,实验组78只大鼠中36只左侧恒定旋转圈数210 r/30 min,造模成功率为46.2%,并且维持时间长。(2)免疫组化:成功大鼠模型毁损侧黑质区TH阳性的神经元较对侧及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大鼠中脑VTA单点注射6-OHDA制作PD大鼠模型,易于定位,操作简单,动物死亡率低,模型成功率较高,成本较低,是较快建立稳定PD大鼠模型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功能障碍对散发性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的影响。方法观察组大鼠50只,将蛋白酶抑制剂注入大鼠的右侧黑质致密部位,构建蛋白酶体功能障碍模型,对照组大鼠50只采用生理盐水注射。观察两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情况,通过HE染色检测路易(小)体形成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ting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黑质部位α-突触核蛋白(α-Syn)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路易(小)体形成率高于对照组(P0.01)。RT-PCR、Western blotting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α-Syn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蛋白酶体功能障碍可以导致路易(小)体形成率及黑质部位α-Syn形成,是散发性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味五虎追风散对鱼藤酮诱导帕金森病(PD)模型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鼠黑质区α-突触核蛋白(α-syn)异常聚集及酪氨酸羟化酶(TH)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只健康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各16只。颈、背部交替皮下注射鱼藤酮法制备大鼠PD模型。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加味五虎追风散4.15 g/(kg·d)、8.3 g/(kg·d)、16.9 g/(kg·d)灌胃,模型组及空白组用相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连续28 d。比较各组黑质纹状体区α-syn聚集情况及TH蛋白含量。结果行为学观察结果:PD造模大鼠不同程度出现捕捉动作减少、皮毛及尾巴时有竖立、中重度震颤、肢体偏瘫等表现。模型组脑黑质区α-syn含量较空白组增加,TH蛋白含量较空白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脑黑质区α-syn含量较模型组降低,TH蛋白含量较模型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中药高剂量组脑黑质区α-syn含量均低于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P<0.05),TH蛋白表达均高于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P<0.05)。结论加味五虎追风散对PD大鼠黑质纹状体区α-syn异常聚集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能增加TH含量,对多巴胺能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熟地平颤颗粒对帕金森病大鼠行为学及黑质内α-突触核蛋白(α-sy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射于大鼠脑右侧黑质造成偏侧帕金森病(PD)模型。实验设立正常对照组、帕金森病模型组、左旋多巴(LD)组、LD+中药(TCM)组,治疗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旋转圈数、旋转持续时间以及异常不自主运动(AIM)评分的变化;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黑质内α-syn基因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黑质内α-syn、TH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PD组大鼠旋转圈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旋转持续时间较治疗前缩短(P0.05)。与同期PD组比较,LD组第7天、第14天的旋转圈数旋转持续时间均低于PD组,第28天的评分高于PD组(P0.05);与同期LD组比较,LD+TCM组自第21天起的旋转圈数、旋转持续时间评分显著降低(P0.05)。LD组大鼠用药后第14天起的AIM评分逐步增高(P0.01);LD+TCM组治疗前后AI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α-synmRNA表达增高,Levodopa组与PD组比较,α-synmRNA明显增高,LD+TCM组较LD组α-syn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D组较正常对照组α-syn表达增加s TH表达降低;LD组与PD组比较,α-syn表达增加s TH表达降低;LD+TCM组与LD组比较,α-syn表达降低s TH表达增加(P0.01)。结论长期使用左旋多巴可以引起α-syn过表达,进一步加重中脑黑质区的神经损伤,造成行为学症状恶化。熟地平颤颗粒结合左旋多巴治疗PD有明显的增效减毒作用,中药通过抑制α-syn的过表达,减少了黑质多巴胺能细胞的损伤,有效缓解了帕金森病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注射6-羟基多巴(6-OHDA)建立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的方法及其稳定性.方法 利用脑立体定向技术将6-OHDA 注入大鼠右侧黑质致密部(SNc)及中脑腹侧被盖(VTA),经阿朴吗啡(APO)诱导表现为恒定左侧旋转且旋转圈数大于210 r/30 min,视为成功PD大鼠模型.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黑质、纹状体区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及数量变化,以及高效液相法检测黑质纹状体多巴胺(DA)含量的变化.结果 ①旋转实验检测:80只大鼠中32只旋转圈数大于210 r/30 min,成功率为40%,并且至少可以维持12 w.②免疫组化结果:大鼠模型毁损侧黑质区和纹状体区TH阳性的神经元较对侧及对照组减少(P<0.01).③高效液相法检测结果:4和12 w模型鼠右侧黑质纹状体中DA 含量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 6-OHDA 毁损法可有效建立模拟人类PD中晚期的大鼠模型,并且至少可以维持12 w,为研究PD治疗提供稳定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
背景免疫炎症可能是导致帕金森病(PD)的因素,而Fas/FasL信号通路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与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生及预后均密切相关。目的探讨Fas/FasL信号通路与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10月—2018年1月,从60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建立PD大鼠模型,并将建模成功的2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干预组,每组10只。对照组、模型组大鼠给予0.9%氯化钠溶液2 ml灌胃,干预组大鼠则给予美多芭溶液2 ml灌胃,均为1次/d,连续灌胃14 d。比较模型组与干预组大鼠干预后阿扑吗啡(APO)诱导的旋转圈数,并比较三组大鼠脑组织Fas、FasL、酪氨酸氢化酶(TH)蛋白表达水平;TH蛋白表达水平与PD大鼠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干预组大鼠干预后APO诱导的旋转圈数少于模型组(P<0.05)。对照组与干预组大鼠的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TH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干预组大鼠的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TH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H蛋白表达水平与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无直线相关性(r值分别为0.053、0.026,P>0.05)。结论PD大鼠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较高,Fas/FasL信号通路激活,但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较少,且Fas/FasL信号通路与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无直线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合中药抗震止痉胶囊对帕金森病 (PD )大鼠模型的异常形为、黑质抗氧化系统及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 6-羟基多巴胺立体定向注射制作PD大鼠模型。将2 4只大鼠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8只 ) :模型组、治疗组 (GSH合抗震止痉胶囊组 )、假手术组 ,分别给予相应处理 ,共 45d ,给药前后均进行行为学测试 ,给药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 2只大鼠 ,分别行免疫组化和电镜观察 ,测定其余大鼠黑质区GSH -Px、MDA及活性氧水平。结果 :①治疗组可明显改善大鼠旋转行为 (P <0 .0 5 ) ;②治疗组能减轻黑质区氧化应激损伤 ;③免疫组化发现治疗组TH -IR神经元较模型组明显增多 (P <0 .0 0 1) ;④电镜下发现治疗组可部分延缓凋亡进程。结论 :GSH合抗震止痉胶囊能部分改善大鼠旋转行为 ,减轻PD模型大鼠黑质区氧化应激损伤 ,并对残存DA能神经元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转Nanog基因对6-羟多巴胺(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PD)大鼠A脑内核因子(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6-OHDA+磷酸盐缓冲液(PBS)组、6-OHDA+PNL组与6-OHDA+Nanog组,各组又分注射后1、14 d亚组。除正常对照组外,采用脑立体定向注射技术,6-OHDA+PBS组注入PBS,6-OHDA+PNL组注入空载体,6-OHDA+Nanog组注入转Nanog基因载体。各组动物注射阿朴吗啡(APO)后观察各时间点大鼠的旋转行为改变;行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数量变化、纹状体NF-κBp65的表达改变;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NF-κBp65表达的定位。结果注射后14 d,6-OHDA+Nanog组大鼠APO诱发的旋转效应明显低于6-OHDA+PNL组与6-OHDA+PBS组(P<0.05);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注射后14 d黑质TH阳性细胞数普遍较注射后1 d减少(P<0.01),但6-OHDA+Nanog组损毁侧黑质存活的TH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6-OHDA+PNL组与6-OHDA+PBS组(P<0.01),且其注射侧纹状体NF-κBp65阳性细胞数低于注射后1 d组(P<0.05)、注射后14 d的6-OHDA+PNL与6-OHDA+PBS组(P<0.05)。除正常对照组外,注射后各组各时程均可见NF-κBp65的阳性表达,并呈现核内转移现象。结论转Nanog基因可抑制6-OHDA诱导的PD大鼠模型脑内NF-κB的活化,同时具有神经元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鱼藤酮致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 48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PD模型组、PD+厄贝沙坦组、厄贝沙坦组,每组12只。2.5 mg·kg~(-1)·d~(-1)鱼藤酮溶于二甲基亚砜和聚乙二醇(1∶1)混合液中,埋于PD模型组、PD+厄贝沙坦组微量渗透泵中,余2组给予等质量的生理盐水;PD+厄贝沙坦组、厄贝沙坦组同时给予1 mg·kg~(-1)·d~(-1)厄贝沙坦每天上午8时灌胃,其余2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试验周期为4 w。行为学检测评定运动功能等损害症状;高效液相检测黑质区多巴胺含量;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目;Western印迹检测黑质部位α-共核蛋白、caspase-3、核因子(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D模型组体质量、多巴胺含量显著下降,黑质区TH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α-共核蛋白、caspase-3、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但与PD模型组比较,PD+厄贝沙坦组经厄贝沙坦干预后,体质量、多巴胺含量显著提高,TH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增加,α-共核蛋白、caspase-3、NF-κB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厄贝沙坦可通过提高多巴胺含量、抑制黑质区TH阳性细胞凋亡和下调α-共核蛋白、caspase-3、NF-κB蛋白表达而起到鱼藤酮致PD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针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黑质内ERK1/2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电针组经颈背部注射鱼藤酮造模14 d,造模后进行行为学评价,电针组给予电针"风府"和"太冲"两穴治疗,连续治疗14 d;其余各组不做治疗,假手术组给予相同剂量的DMSO和生理盐水混合液。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黑质区磷酸化的ERK1/2、酪氨酸羟化酶(TH)、TNF-α阳性细胞表达情况。结果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表现存在差异,与正常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黑质区TH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磷酸化的ERK1/2、TNF-α阳性细胞数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黑质区TH阳性细胞数增加(P<0.05),磷酸化的ERK1/2、TNF-α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结论电针可以通过调节PD模型大鼠体内MAPK/ERK1/2通路,降低p-ERK1/2在PD模型大鼠黑质区的表达,进而减少TNF-α的表达,对PD病的发生发展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核苷酸寡聚结合域蛋白(NOD2)基因敲除对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黑质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对黑质多巴胺(DA)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和PD模型组(注射MPTP),NOD2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NOD2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和NOD2组(注射MPTP)。对注射14 d的各组小鼠进行旋转行为学检测鉴定建模效果,TUNEL法观察黑质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黑质组织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2和活化的含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酶切Caspase)-3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各组脑黑质脑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DA和高香草酸(HVA)的含量变化。结果注射MPTP 14 d后,PD模型组和NOD2组均发生不同程度旋转(P0. 05),且模型组旋转次数显著高于NOD2组(P0. 05);TUNEL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NOD2对照组相比,PD模型组和NOD2组凋亡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增多(P0. 05),且NOD2组明显少于PD模型组(P0. 05)。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NOD2对照组相比,PD模型组和NOD2组TNF-α和酶切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 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 05),且NOD2组TNF-α和酶切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PD模型组(P0. 05),NOD2组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PD模型组(P0. 05)。PD模型组和NOD2组TH阳性神经元数量、DA和HVA含量较对照组和NOD2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 05),且NOD2组均明显高于PD模型组(P0. 05)。结论 NOD2基因敲除对PD小鼠DA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注射MPTP引起的凋亡阳性细胞数、酶切Caspase-3和TNF-α蛋白表达的升高及减轻注射MPTP引起的Bcl-2蛋白表达、TH阳性细胞数、DA含量和HVA含量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50 mg/kg剂量左旋多巴(L-dopa)对帕金森病(PD)大鼠神经行为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脑部偏侧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制备PD模型,进一步腹腔注射50 mg/kg剂量L-dopa,连续4 w.每周观察2次行为学[异常不自主动作(AIM)评分、对侧旋转行为的评定],并进行阿扑吗啡(apomorphine,APO)诱导PD大鼠对侧旋转行为的评定.实验结束后行心脏灌注固定,分离双侧黑质、纹状体,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模型大鼠对APO诱导的旋转圈数、AIM评分、大鼠旋转启动时间,在2、3、4 w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旋转持续时间、药效期平均旋转圈数、剂峰旋转圈数,虽有增加的趋势,但仅与第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注射侧(右侧)黑质、纹状体出现细胞膜皱缩,细胞体积缩小,线粒体嵴部分溶解,细胞核皱缩或不规则,核膜部分不完整等.结论 50 mg/kg L-dopa对PD大鼠具有明显的神经毒性,有典型的神经行为学改变和超微结构改变.模型稳定,可用于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在乙基硝基亚硝基胍(ENNG)诱导大鼠胃癌癌前病变发展过程的作用以及可能机制.方法:6周龄♂Wistar大鼠给予浓度为100 mg/L的ENNG溶液饮用14 wk后,使用浓度为300 m g/L和1 200 mg/L的尼美舒利溶液由大鼠自由饮用,分别在喂养14、26和38 wk后观察大鼠胃黏膜病变.使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大鼠病变胃黏膜COX-2蛋白、Bcl-2蛋白以及PCNA的表达,TUNEL法检测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结果:药物干预的大鼠胃癌癌前病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应的非用药组(P<0.05);药物干预组大鼠病变胃黏膜的COX-2蛋白和Bcl-2蛋白表达分别为17.6%,35.3%,显著低于非用药组的60%和84%(P<0.05);增殖指数18.9±4.57显著低于非用药组49.43±7.92(P<0.05);凋亡指数13.6±1.82显著高于非用药组2.12±0.53(P<0.05);COX-2蛋白和Bcl-2蛋白与PCNA的表达以及凋亡指数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选择性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能有效抑制ENNG诱导的大鼠胃癌癌前病变的发展,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COX-2、Bcl-2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病变胃黏膜细胞的增殖以及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肾止颤方联合埋针对帕金森病(PD)大鼠中脑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影响,探讨补肾止颤方联合埋针对PD大鼠神经元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蛋白酶抑制因子(PSI)皮下注射法制作慢性PD大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中脑黑质区TH、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经补肾止颤方联合埋针治疗后的PD大鼠TH蛋白表达明显增加,TH阳性细胞明显增多,GFAP表达明显降低,GFAP阳性细胞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针药结合组与多巴丝肼组相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止颤方联合埋针可显著增加PD大鼠中脑黑质区TH阳性细胞表达,并有效减少GFAP阳性细胞表达,保护大鼠神经元细胞,增加脑内多巴胺(DA)含量,促进PD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合抗震止痉胶囊对帕金森病 (PD )大鼠模型的异常行为、黑质抗氧化系统、线粒体呼吸链功能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 6-羟基多巴胺立体定向注射制作PD大鼠模型。将 2 4只大鼠随机分为 3组 :模型组、GSH合抗震止痉胶囊组、假手术组 ,每组 8只 ,分别给予相应处理 ,共45d ,给药前后均进行行为学测试 ,并测定各组大鼠黑质区GSH -Px、MDA、活性氧及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Ⅰ水平。结果 :①GSH合抗震止痉胶囊可明显改善大鼠旋转行为(P <0 .0 5 ) ;②GSH合抗震止痉胶囊能减轻黑质区氧化应激损伤 ;③GSH合抗震止痉胶囊能增强黑质呼吸链酶复合体Ⅰ活性。结论 :GSH合抗震止痉胶囊能部分改善大鼠旋转行为 ,减轻PD模型大鼠黑质区氧化应激损伤 ,并对线粒体呼吸链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用于亨廷顿病(HD)治疗提供的药物筛选模型。方法 SD大鼠45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毁损组、移植组三组,每组15只。正常组不予以处理,其余两组均用奎宁酸(QA)脑内注射,移植组在QA毁损模型建立后进行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移植。hiPSC在大鼠脑内存活了7 w,通过阿扑吗啡诱导旋转实验等行为学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运动功能情况;通过高十字迷宫、新环境抑制进食实验,观察各组焦虑类似的行为变化。结果与QA组相对比,观察到hiPSC移植组大鼠运动功能得到改善,大鼠焦虑类似的行为明显减少。hiPSC移植组大鼠的活动减少。结论hiPSC移植可以有效的改善HD大鼠的行为缺陷,hiPSC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特别是HD,是一种理想的多潜能干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