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作为泛素蛋白连接酶复合物(SCF)的F-box蛋白家族中的一员,能特异性识别以p27kip1为典型代表的细胞周期负性调控因子。使其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Skp2与p27kip1关系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多项研究  相似文献   

2.
Skp2在人类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kp2是F-box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对正常细胞周期起调控作用,主要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对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物中的p27的降解调控.研究发现,Skp2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此文就Skp2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是F-box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参与泛素介导的蛋白酶水解.Skp2能特异性地识别磷酸化的细胞周期负性调控因子p27,使之泛素化并进入26S蛋白酶体实现泛素化降解,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kp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肝癌组织中p57kip2基因表达缺失与甲基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57kip2属于CIP/KIP家族成员,抑制细胞周期从G1期到S期转化,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1期,进而阻止细胞增殖.肝癌组织中普遍存在p57kip2 mRNA表达水平的下降,提示p57kip2与肝癌发生关系密切[1].本研究采用原位分子杂交和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p57kip2 mRNA的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探讨p57kip2 基因失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5.
p57kip2属于CIP/KIP家族成员,抑制细胞周期从G1期到S期转化,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1期,进而阻止细胞增殖.肝癌组织中普遍存在p57kip2 mRNA表达水平的下降,提示p57kip2与肝癌发生关系密切[1].本研究采用原位分子杂交和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p57kip2 mRNA的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探讨p57kip2 基因失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6.
细胞周期激酶抑制剂p27kip1是一种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对细胞生长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实验证实,糖尿病肾病动物肾小球和体外高糖培养的肾脏固有细胞内,p27kip1水平明显增加.P27kip1通过调控肾脏固有细胞的增殖、肥大、凋亡等,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调控p27kip1的水平将有助于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恶性肿瘤的形成过程中都存在细胞周期的紊乱.细胞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kinase associated protein 2,Skp2)是泛素连接酶SCF(skpl-cull-F-box protein,SCF)的底物识别亚单位,主要通过识别p27进而介导其泛素化降解来调控细胞周期,是细胞周期由G_1期进入S期所必需的~([1,2]).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调控抑制因子p5 7kip2 蛋白和cyclinE(周期蛋白E)在大肠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 ,检测p5 7kip2 和cyclinE蛋白在 3 7例大肠腺癌和 2 6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5 7kip2 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腺癌组织中为 40 5 % ,显著低于正常大肠粘膜组织 ( χ2 =5 0 3 9,P <0 0 5 ) ,并与大肠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关 ( χ2 =8 914 ,χ2 =4 416,P <0 0 5 ) ;cyclinE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腺癌组织中为 64 9% ,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粘膜组织 ( χ2 =4 2 85 ,P <0 0 5 ) ,并与大肠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关 ( χ2 =8 3 97,χ2 =5 2 61,P <0 0 5 ) ;p5 7kip2 蛋白阳性表达组cyclinE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p5 7kip2 蛋白阴性表达组 ,但两者之间呈负相关 ( r=-0 3 0 2 7,P <0 0 5 )。结论 p5 7kip2 蛋白的低表达和 (或 )cyclinE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在大肠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p5 7kip2 和cyclinE蛋白在大肠腺癌细胞周期调控中可能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9.
CDKI p27Kip1及其在结(直)肠肿瘤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细胞周期进程受到一系列细胞周期素(cyclins),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DKs)复合物的正性调控,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DKI)是一类通过抑制cyclin-CDK复合物的蛋白激酶活性,阻断其对pRb的磷酸化作用,从而实现细胞周期完整精确调控的负性调控因子。已发现的CDKI依其构效性质可分为两大家族:INK4家族包括p16INK4a,p15INK4b,p18INK4c,p19INK4d。这些蛋白均有4个回钩状重复序列(ankyrin repeats),能特异地与cyclinD-CDK4/CDK6形成复合物,抑制其激酶活性。Cip/Kip家族包括p21/WAF1/Cip1,p27/kip1以及p57/kip2,这些蛋白高度同源,其羧基端均含有一双枝核定位信号(bipartitie 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可与多种cyclin及CDK相结合,广谱抑制G1期cyclinE-CDK2,cyclinD-CDK4/CDK6以及其他cyclin-CDK的激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
细胞周期调节失控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分子事件.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 associated protein 2,Skp2)是在细胞周期研究中发现的一种F-box蛋白,它通过调节泛素-蛋白酶途径,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通过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使Skp2基因沉默转染后对食管癌Eca-109细胞株中p27kip1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Eca-109食管癌细胞系作为实验对象,设计合成针对Skp2的siRNA并进行转染.实验分为转染组、空白对照组、转染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各组Eca-109食管癌细胞系p27kip1蛋白表达的情况,采用Imageproplus(IPP)测定累积光密度值(IOD).每张切片选5个视野,求IOD 均值.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组间均数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①RNAi-Mate转染Eca-109细胞6 h后用荧光显微镜检测,计数转染Eca-109细胞的效率>80%,本实验选此比例作为实验浓度.②经过转染后24 h的细胞开始变圆,生长比同时间正常培养的对照组细胞缓慢,48 h后细胞出现凋亡,有部分细胞脱落,72 h后细胞脱落变多.③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转染 24 h后p27kip1蛋白表达开始上升IOD值为7.295±0.277、48 h后上升最明显IOD值为9.075±0.880、72 h 后p27kip1蛋白表达开始下降IOD值为3.506±0.160,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siRNA=0.000),转染组24 h、48 h、72 h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人Skp2-siRNA转染入Eca-109食管癌细胞系后,能有效通过下调Skp2的表达,而上调p27kip1蛋白的表达.说明Skp2在Eca-109食管癌细胞增殖调控中起到重要作用,RNAi技术有可能作为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人肝癌Hep G2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及对照组。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HE染色观察移植瘤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移植瘤细胞中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磷酸化蛋白激酶B(p Akt)、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及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剂P27kip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研究结束时,罗格列酮组移植瘤体积与重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体积抑制率为52.13%,重量抑制率为65.63%。罗格列酮组移植瘤细胞G0/G1期比例及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罗格列酮组移植瘤细胞PTEN及P27kip1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Akt及Skp2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格列酮对人肝癌Hep G2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可引发移植瘤细胞G0/G1期阻滞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罗格列酮上调PTEN蛋白的表达,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下调Skp2蛋白,导致P27kip1蛋白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3.
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发育过程是由细胞增殖与分化共同协调完成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参与了神经系统细胞周期的调节.受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严格调控的作用,多潜能神经前体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并在特异性形成的过程中,一些细胞周期调节蛋白起了关键的作用.p27Kip1作为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剂(CKI)家族的重要成员已经被广泛研究.本文将对p27Kip1在神经前体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波动性高糖对INS-1细胞增殖、凋亡及对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并研究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及细胞ROS水平,Annexin-V/PI双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7及Skp2的表达水平.结果 (1)波动性高糖及持续性高糖均明显抑制INS-1细胞的生长,且波动性高糖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2)波动性高糖及持续性高糖均明显增加INS-1细胞的凋亡,且波动性高糖作用更为显著.(3)波动性高糖及持续性高糖能明显抑制细胞周期进程,使INS-1细胞周期更多滞留在G0/G1期,G2/M期与S期细胞比例下降,波动性高糖作用更显著.(4)波动性高糖及持续性高糖均能显著增强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7的表达,同时减弱Skp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波动性高糖较持续性高糖更能够抑制INS-1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凋亡,可能是通过减弱Skp2蛋白的表达水平,增加p27蛋白的活性,使细胞阻滞在G0/G1期,抑制细胞周期进程,从而减弱细胞的增殖活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termittent high glucose on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and cell cycle progression of INS-1 cells, and the possible intracellular pathways activated by intermittent high glucose. Methods Cell viability was evaluated by cell counting kit, the cell cycle was determined by flow cytometry,Annexin-V/PI double-labeled cell apoptosis detection kit was used to monitor cell apoptosis. Cell cycle related protein Skp2 and p27 expressions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Results ( 1 ) Both intermittent and constant high glucose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INS-1 cells, and the former effect was more significant. ( 2 ) Intermittent and constant high glucose level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poptosis in INS-1 cells, and the former effect was more significant. (3) Intermittent and constant high glucose level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cell process, the G0/G1 cell cycle arrest also was induced by intermittent high glucose, resulting in lowered proportion of the G2/M phase and S phase of INS-1 cells. (4) Intermittent and constant high glucos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level of protein Skp2 and increased the level of cell cycle related protein p27. Conclusion Intermittent high glucose levels affect INS-1 cell growth and proliferation, as well as induce cell apoptosis, probably by decreasing the level of protein Skp2 and increasing the level of p27 in the cells, resulting in arrest of progression through the G1 phase to the S phase of INS1 cells, and thus impairment of cell prolifera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期激酶相关蛋白(Skp)2、p27两种蛋白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性,为深入研究肝细胞癌发生发展机制及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EnVision法检测80例肝细胞癌Skp2、p27表达情况,并比较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间关系。结果肝细胞癌Skp2和p27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细胞癌Skp2和p27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肝内转移密切相关。肝细胞癌Skp2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甲胎蛋白密切相关。肝细胞癌Skp2表达与p27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Skp2蛋白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有关,并可能是反映肿瘤细胞增殖标志物和新的肿瘤基因治疗靶点。肝细胞癌中p27阳性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p27kip1表达的影响和调控机制。方法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27kip1的mRNA水平,蛋白印迹测定p27kip1和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2(skp2)蛋白表达,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20S蛋白酶体活性。结果100ng/ml TSA不影响VSMC中p27kip1的mRNA水平。100ng/ml TSA显著抑制血清诱导的p27kip1蛋白下调,并延长p27kip1蛋白的半衰期。100ng/mlTSA抑制血清诱导的skp2表达上调,且skp2表达与相应时点p27kip1蛋白呈负相关。100ng/ml TSA对20S蛋白酶体活性物影响。结论TSA对VSMC的p27kip1表达调控不是在转录水平上,而是通过翻译后机制抑制血清诱导VSMC的p27kip1蛋白降解,其机制可能与TSA抑制泛素连接酶亚单侍skp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S期蛋白激酶相关蛋白(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p2)和p27蛋白在肺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kp2和p27在60例肺癌(鳞癌25例.腺癌20例,小细胞肺癌15例)和15例经手术证实、病理检测肺良性病变(炎性假瘤、局灶性肺脓肿、包裹性肺霉菌病、错构瘤和支气管腺瘤)正常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Skp2仅在肺癌组织中表达,且在吸烟者、鳞癌和低分化患者中过表达,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和病理分期无关.p27在正常支气管上皮中均有表达,在肺癌中表达降低,但其表达仅与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有关.Skp2阳性表达患者中.p27表达降低.结论 Skp2与p27蛋白的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在肺癌中二者存在某种相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姜黄素调节HL—60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临床血液学杂志》2001,14(5):215-217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HL-60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选取HL-60细胞系,作细胞培养,采用SABC法测定分化抗原CDna和CD14阳性率,用TUNEL法判定细胞凋亡,用FCM法分析细胞周期,检测p27kipl、p21wafl、cyclinD3及pRbp-表达率.结果姜黄素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抑制HL-60细胞增殖,用5、10、25μmol/L作用18h,增殖抑制率为4.7±1.2%、18.0±2.0%和37.5±2.4%;24h后抑制率达6.3±1.9%、25.0土2.2%和43.8±2.0%,可增加p27kip1、p21wafl表达,降低cyclinD3表达,使去磷酸化pRb(pRbp-)表达量增高;用10μmol/L姜黄素作用4d,p27kip1、p21waf1、pRbp-阳性率为47.8±3.6%、42.7±2.2%和23.5±1.5%,FCM进一步发现姜黄素作用后,p27kip1、cyclinD3荧光强度分别较对照组增高7倍及降低74.93%.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0/G1和G2/M期,进而走向凋亡,且此能力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结论姜黄素能干扰细胞周期进程,诱导HL-60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上调p27kip1、p21wa1及下调CyclinD3蛋白表达,增加pRb.表达水平,调控G1/S和G2/M期检测点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S期激酶相关蛋白(Skp)2和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7在甲状腺癌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首次就诊的老年甲状腺癌患者85例、甲状腺腺瘤老年患者40例和结节性甲状腺肿老年患者4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肿组织中Skp2和p2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1)甲状腺癌组织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组织和甲状腺肿组织(P<0.001),甲状腺腺瘤组织和甲状腺肿组织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甲状腺癌组织p27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甲状腺腺瘤组织和甲状腺肿组织(P<0.001),甲状腺腺瘤组织和甲状腺肿组织p27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Skp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周围组织侵犯情况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或P<0.01),而与性别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4)p27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周围组织侵犯情况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或P<0.01),而与性别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5)甲状腺癌组织中Skp2与p27蛋白表达评分呈负相关(r=-0.657,P=0.016)。结论 Skp2和p27蛋白分别在甲状腺癌组织的表达呈负相关,两者参与了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