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宫粘膜下肌瘤娩出,我们应用微乔线结扎后摘除在门诊手术室进行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1年6月至2002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诊断为子宫粘膜下肌瘤娩出者共46例,年龄28~47岁,平均年龄为36.50岁;多数患者为经济困难的农村患者或城市下岗工人。1.2诊断:临床不规则阴道出血或月经过多,检查窥见宫颈外口娩出粘膜下肌瘤最小约2×3×1cm,最大约4×4×3cm;蒂长,蒂直径最小约0.5cm,最大约1.1cm;外观如舌形、球形,表面无出血或少量渗血,无感染。1.3手术方式:经后期,术前常规检查均正常(血常规、白带常规等),B超提示子…  相似文献   

2.
我科2001年2月~2003年5月 ,进行23例三角形子宫切除术 ,此手术操作简便 ,术中出血少 ,不易损伤邻近器官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 :本组23例 ,年龄最小30岁 ,最大48岁 ,均为已婚已育妇女 ,其中剖宫产史6例 ,阴道分娩17例。疾病分布 :子宫肌瘤8例 ,其中多发性肌瘤2例 (2~3个 ) ,功能性子宫出血11例 ,子宫肌腺症4例。单发肌瘤最大直径5.5cm ,最小直径3cm。1 .2临床表现 :病例均有月经增多、经期延长 ,贫血17例 ,自觉下腹包块5例 ,腰骶部疼痛不适6例。1 .3方法 :术前常规行宫颈刮片检查。术前准备和麻醉同常规…  相似文献   

3.
王洋  刘丽艳  王贵芳 《首都医药》2005,12(12):20-21
目的研究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功效。方法射频治疗子宫肌瘤82例,瘤体直径为2.0~5.0cm之间,肌瘤数1~2个。结果子宫肌瘤6个月随诊治疗有效率97.56%,其中粘膜下肌瘤,宫颈肌瘤,直径≤3cm的壁间肌瘤治疗率100%。结论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不开腹能保留子宫的微创手术,具有不开刀,不复发,不住院,不痛苦且操作简单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三维超声、宫腔镜联合对<3cm子宫粘膜下肌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经三维超声和宫腔镜诊断的直径<3.0cm粘膜下肌瘤患者85例。结果经三维超声单独诊断为子宫粘膜下肌瘤30例,经宫腔镜单独诊断为粘膜下肌瘤55例,经三维超声和宫腔镜联合诊断为粘膜下肌瘤85例。结论三维超声和宫腔镜无创伤但漏诊率比较高;对直径<3.0cm粘膜下肌瘤患者可运用三维超声和宫腔镜联合诊断作为子宫粘膜下肌瘤筛查手段,这二种手段联合诊断准确直观,是子宫粘膜下肌瘤确诊及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同期60例正常剖宫产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子宫复旧情况等,同时对肌瘤大小不同(5cm≤直径≤8cm和直径<5cm)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及术后24h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子宫复旧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壁间肌瘤5cm≤直径≤8cm和直径<5cm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及术后24h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手术方法得当的情况下,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可行。对于直径>8cm的肌壁间肌瘤、宫颈肌瘤、子宫下段后壁肌瘤、靠近特殊部位的肌瘤不主张剖宫产同时剔除。  相似文献   

6.
郑群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0):181-182
目的:探讨经阴道用微波治疗完全脱出宫颈口的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5~2010年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25例,其直径为5~10cm,均在门诊使用微波治疗行肌瘤摘除术,术后随访1年,根据月经改善情况、残余肌瘤有无增长、是否再次手术等将疗效分为满意和不满意。结果:25例患者在门诊成功施行手术,手术时间平均为2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0ml左右,术后门诊输液观察2~3d。术后满意率达100%,观察1年,无月经增多、肌瘤再发。结论:对脱出于宫颈口的肌瘤直径10cm以下者均可在门诊经阴道用微波治疗仪摘除。  相似文献   

7.
收集我院1996年1月~1998年12月收治的37例粘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对其采用圈套法经阴道粘膜下子宫肌瘤摘除,观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一、发病年龄:24~51岁之间,其中40岁以上者23例,占62.16%。二、临床症状:37例中有月经增多10例,月经淋漓不净20例,月经增多伴有淋漓不净6例,月经正常1例。三、肌瘤形态:均为单发,有蒂,脱出宫颈口。其中肌瘤直径wtl.semi例,1·5~3·0cm22例,>3.0~5Ocm14例;瘤蒂直径<0.scm3例,O.5~1.0cm18例,>1.0~1.5cm10例,>1.scm6例。四、手术方法:病人取膀联截石位,消毒外阴、阴道后铺无…  相似文献   

8.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5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林青  韩静  赵玉英 《河北医药》2002,24(8):673-674
临床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报道较多 ,但剂量不同。我院门诊自 1999年 9月~ 2 0 0 0年 9月对 5 2例子宫肌瘤者使用米非司酮 10mg ,其效果较为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患者平均年龄 41(2 9~ 49)岁。浆膜下肌瘤 5例 ,壁间肌瘤 3 7例 ,粘膜下肌瘤 3例 ,混合性肌瘤 (肌壁间肌瘤同时伴有浆膜下或粘膜下肌瘤 ) 7例。有月经改变 (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经量增多 ) 3 1例 ,其中粘膜下肌瘤 3例 ,壁间肌瘤 2 2例 ,混合性肌瘤 6例 ;无临床症状者共 2 1例 ,其中浆膜下肌瘤 5例 ,壁间肌瘤 16例。1 2 方法  5 2例均在育龄…  相似文献   

9.
卢少红 《河北医药》2006,28(6):483-484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各种类型的粘膜下肌瘤的疗效.方法应用宫腔镜电切术切除子宫粘膜下肌瘤112例,其中0型72例,Ⅰ型31例,Ⅱ型9例,术后随访3~24个月 .结果手术时间20~90 min,平均32 min.术中出血量10~100 ml.膨宫液用量500~3 000 ml.切除肌瘤直径大小1~5.5 cm,肌瘤数目1~3个.术后0型、Ⅰ型治愈率100%,Ⅱ型治愈5例,有效3例,1例无效.12例要求生育者3例已妊娠.结论宫腔镜手术是治疗粘膜下肌瘤的微创技术,治疗粘膜下肌瘤,宫腔镜是最佳选择. 严格B超监测是提高手术疗效和手术安全性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9月~2009年4月收治的子宫肌瘤125例,带蒂黏膜下肌瘤19例,黏膜下及肌壁问肌瘤106例(肌瘤总数126个).伴月经过多及子宫异常出血63例,合并贫血36例.瘤体直径2.0~8.4 cm,将126个黏膜下及肌壁间肌瘤按直径分为3组:A组38个(≤3 cm),B组63个(3.0~5.0cm),C组25个(>5.0 cm).在B超监视引导下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6、12个月复查,观察子宫肌瘤的大小、形态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125例患者治疗过程顺利,无手术损伤并发症.治疗后12个月,92.06%(58/63)的月经异常者月经恢复正常;所有贫血患者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带蒂黏膜下肌瘤术中均一次摘除.黏膜下和肌壁间肌瘤术后子宫肌瘤体积均呈进行性缩小,以A组为著.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操作简便、安全、疗效可靠,是一种微创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9月~2009年4月收治的子宫肌瘤125例,带蒂黏膜下肌瘤19例,黏膜下及肌壁问肌瘤106例(肌瘤总数126个).伴月经过多及子宫异常出血63例,合并贫血36例.瘤体直径2.0~8.4 cm,将126个黏膜下及肌壁间肌瘤按直径分为3组:A组38个(≤3 cm),B组63个(3.0~5.0cm),C组25个(>5.0 cm).在B超监视引导下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6、12个月复查,观察子宫肌瘤的大小、形态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125例患者治疗过程顺利,无手术损伤并发症.治疗后12个月,92.06%(58/63)的月经异常者月经恢复正常;所有贫血患者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带蒂黏膜下肌瘤术中均一次摘除.黏膜下和肌壁间肌瘤术后子宫肌瘤体积均呈进行性缩小,以A组为著.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操作简便、安全、疗效可靠,是一种微创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杨丹  杨琳 《哈尔滨医药》1995,15(3):27-27
1992年2月至1994年12月,我院采用钳夹法治疗脱入阴道内的子宫粘膜下肌瘤3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本组30例均为单发,带蒂子宫粘膜下肌瘤脱入阴道内。宫体粘膜下肌瘤12例,瘤蒂附着于前壁6例,后壁3例,侧壁2例,宫底部1例,宫颈粘膜下肌瘤18例。瘤蒂直径在  相似文献   

13.
妇科几种常见疾病的微波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小玫  李昭 《天津医药》1999,27(5):316-316
我科自1992年7月至1998年7月应用微波组织凝固(MTh)方法治疗妇科常见疾病958例,疗效满意,现将随访的846例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846例患者年龄21~52岁,平均36岁,无生育史者25例。(1)慢性宫颈炎778例,其中Ⅰ度、Ⅱ度。Ⅲ度宫颈糜烂分别为67例(8.61%)、392例(50.39%)、284例(36. 50%)、宫颈息肉 26例( 3. 34%)、腺体储留囊肿 9例(1.16%)。(2)子宫粘膜下肌瘤19例,均为由宫腔或宫颈管侵入阴道的带蒂粘膜下肌瘤。瘤体直径<3cm者14例,3~4cm者 5例,瘤蒂直径均< 1.5cm。(3)外阴疾病 49例,其中包括外阴皮赘21例,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宫腔镜行电力子宫内膜切除术、子宫粘膜下肌瘤切术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利用宫腔电切镜对功能性子宫出血 36例、子宫内膜息肉 18例、子宫肌瘤 2 6例分别采取经宫颈子宫内膜切除术、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和子宫肌瘤切除术。结果 :80例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 3~ 12个月 ,2 6例子宫肌瘤切除后月经正常 ,8例同时切除内膜 ,术后无月经 ;36例子宫内膜切除术后 ,2 3例无月经 ,7例呈点滴状出血 ,5例经血明显减少 ,为术前血量的 1/ 3,1例为轻度异常子宫出血 ,经药物治疗后好转 ;18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月经均恢复正常 ,其中 1例已妊娠。术前 39例合并贫血 ,术后均治愈 ;2 2例术前痛经 ,术后 14例痛经消失 ,6例减轻 ,2例无变化。结论 :此项技术 ,具有不开腹、创伤小 ,出血少、恢复快 ,可保留子宫 ,不影响卵巢功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评估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肌瘤挖除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及效果.2008年期间,对14例有症状且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肌瘤挖除术治疗.患者年龄在38-52岁,病例大部分为多发子宫肌瘤患者,其中肌壁间肌瘤8例,浆膜下肌瘤6例.数目1~3个,肌瘤直径大小2~9 cm,所有子宫切口均进行了缝合.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估计失血量分别为(91.43±55.59)min和(94.64±39.60)nd,病人平均住院日为(5.8±1.2)d.所有病例腹腔镜手术均成功.无手术并发症.随访2~6月,所有有症状者术后均改善,无一例复发和手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结扎和肌瘤挖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有症状子宫肌瘤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子宫黏膜下肌瘤,是妇科较常见的一种良性肌瘤。我院对6 0例黏膜下肌瘤患者施行单纯瘤体摘除术,此法不需剖腹,操作简便,止血确切,手术时间短,流血少且不影响生育功能。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 0例,年龄18~5 4岁,瘤体大者如乒乓球,小者如鹌鹑蛋。瘤蒂直径粗者≥2 cm,细者约1cm。病理报告:4 6例为子宫平滑肌瘤黏膜下型,8例为子宫内膜腺样息肉,6例为子宫颈管肌瘤。1.2 手术适应证:1黏膜下肌瘤的全部瘤体和部分瘤蒂脱出宫颈外口者。2单发性黏膜下肌瘤、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者示子宫及双侧输卵管、卵巢正常者。3年轻妇女,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2006-01~2006-04选择接受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46例,肌瘤59 个,瘤体直径13~50mm. 结果:治疗后随访3 个月,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3.73%.直径≤35mm 的子宫壁间肌瘤、粘膜下肌瘤及宫颈肌瘤有效率达100 %.结论: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可保留子宫,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分析。方法B超检测下根据肌瘤与肌层的关系,选择不同的电切方式进行切割,对出血严重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同时行子宫内膜部分或全部切除术。结果切除肌瘤直径1.5~5.5cm,肌瘤数目1—3个,手术时间15~90min,平均35min。62例均一次完成手术,无子宫穿孔、低钠血症、周围脏器损伤、感染等病发症。62例术后随访4~24个月,平均7个月,术后满意率98.39%,7例有生育要求者3例以妊娠,其中1例以分娩。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术后月经状况及受孕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结扎加肌瘤剔除术在保留子宫的情况下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取耻骨上横切口3~5cm,于平子宫颈内口水平剪开膀胱腹膜返折,下推膀胱暴露子宫血管,结扎子宫血管,而后切开肌瘤包膜,剔除肌瘤后缝合子宫肌层。结果 26例病人中16例术前经异常术后月经正常,10例术前月经无改变,术后月经亦无明显异常表现,随访6~12个月.26例患者无一例肌瘤复发及月经异常。结论 因切口小操作简单出血极少基本达到微创的要求,保留了子宫,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顾红娟 《首都医药》2011,(24):24-2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中减少出血的方法。方法筛选2005年8月至2007年9月期间我科收治的98例子宫肌瘤患者(除外浆膜下子宫肌瘤、黏膜下肌瘤及未生育者),肌瘤直径大小约为7.1(4~12)cm,其中肌瘤直径<5cm30例,≥5cm68例,单发肌瘤43例,多发55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其中直接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46例(A组),行双侧子宫动脉阻断52例(B组)。结果所有病例均在镜下完成,无1例中转开腹。2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中出血量A组(72.6±13.1)ml,B组(32.3±10.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子宫血流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行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