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小儿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和青光眼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6例84眼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和青光眼患者病史,并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患儿46例经停用激素、局部或联合全身应用降眼压药物后,眼压均能控制正常.结论:小儿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和青光眼中,用药剂量、持续时间、药物种类对其发生都有影响,治疗后均可得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防治疗。方法对32例(57眼)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2例中,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11~58岁,平均29.3岁。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25例,(78.1%),全身用药7例(21.9%)。17眼停用激素后眼压得到控制;28眼给予局部和全身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后,眼压得到控制;12眼眼压未得到控制,通过手术治疗。结论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多发生于年轻男性,滥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是发生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的重要原因,强调要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避免医源性青光眼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郑曰忠  时冀川 《眼科研究》2009,27(5):437-441
继发性青光眼是葡萄膜炎患者常见的致盲性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0%。常见类型有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Fuchs综合征、幼年性关节炎相关的葡萄膜炎、病毒性葡萄膜炎、HLA-B27相关性葡萄膜炎、中间葡萄膜炎、Vogt-小柳原田病、Behcet病和类肉瘤病。发生机制与虹膜周边前粘连、瞳孔阻滞、小梁网炎症、Schlemm管功能异常、睫状体肿胀或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等有关。主要治疗措施是在积极抗炎的基础上应用降眼压药物治疗,眼压难以控制或发生视神经损害时应采用手术治疗,常见术式有虹膜切开术、术中加用抗代谢药物的滤过性手术、房水引流阀植入术或睫状体光凝术等,术前积极控制葡萄膜的炎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就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24例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病因及治疗结果。方法:回顾24例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患者的激素使用及其治疗经过,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者停用糖皮质激素类眼水后眼压降至正常范围,11例患者降眼压处理后眼压控制,随访9-16月眼压无升高。4例患者经停用糖皮质激素类眼水、降眼压处理后眼压控制不良,手术治疗。结论:目前的药物或手术治疗对大多数病例效果较好。临床上常常发现许多患者滥用糖皮质激素,希望引起临床医师注意。  相似文献   

5.
激素性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自激素性青光眼首次报道以来已有50多年,人们对于激素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防治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及其亲属,高度近视眼患者等对激素治疗引起的眼压增高较敏感。糖皮质激素主要是通过糖皮质激素受体发挥作用,使小梁网的细胞外基质沉积,增加房水流出阻力而导致眼压升高。进一步了解激素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激素性青光眼。  相似文献   

6.
继发青光眼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较高的原因与大泡性角膜病变、术前存在青光眼、角膜溃疡、粘连性角膜白斑、眼机械性外伤和烧伤、联合白内障或玻璃体切除术等因素有关.常常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房角关闭、手术技术因素、术后糖皮质激素使用、原有青光眼等.诊断主要依靠眼压测定.治疗方法包括降眼压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后者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小梁切除术、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睫状体光凝术、睫状体冷凝术等.  相似文献   

7.
重视对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的防治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Ye T 《中华眼科杂志》2001,37(6):401-403
青光眼是一类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各异的常见致盲性眼病 ,其共同特点是最终导致视乳头凹陷扩大、视神经萎缩及视野缺损 ,严重者可完全失明。因局部或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而继发的青光眼 ,表现为典型的高眼压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特征。近年来 ,糖皮质激素以其显著的抗炎作用广泛被应用于眼部各种炎症和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继而其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也屡有发生。因此 ,眼科医师既要正确认识激素的治疗作用 ,亦要高度重视预防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导致的悲剧性失明。从青光眼防治角度看 ,药源性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是最易防治和完全可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防治疗。方法:对35例(64眼)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5例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9~59(平均28.8)岁。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27例(77%),全身用药8例(23%)。19眼停用糖皮质激素后眼压得到控制;22眼给予局部和全身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后,眼压得到控制;13眼眼压未得到控制,通过手术治疗。结论: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多发生于青年男性,滥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是发生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的重要原因,强调要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避免医源性青光眼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类固醇性青光眼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防治疗.方法 对24例(41眼)类固醇性青光眼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局部应用类固醇17例(70.8%),全身用类固醇7例(29.2%).13眼停用类固醇后眼压得到控制;20眼给予局部和全身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后眼压得到控制;8眼眼压未得到控制者行手术治疗.结论 滥用类固醇药物是发生类固醇性青光眼的重要原因,应合理应用类固醇激素,避免医源性青光眼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皮质类固醇引起的青光眼的临床特徵及诊治原则。方法 对31例43眼患者病史,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38眼)临床表现为开角型青光眼,28例(40眼)在停用激素和采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3例(3眼)最终施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结论 临床连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时应随访眼压、眼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2006-2013年河北省眼科医院住院继发性青光眼患病人群的类型及治疗方法。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06年6月-2013年3月河北省眼科医院青光眼科住院的继发性青光眼1178例1361眼。方法 回顾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患病年龄、病因、治疗方法等。病因构成比按例数计算。主要指标  继发性青光眼的病因及构成比。结果 1178例继发性青光眼患者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436例522眼(37.0%),外伤性青光眼166例166眼(12.2%),晶状体源性青光眼185例201眼(15.7%),
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160例176眼(13.6%),角膜炎所致青光眼63例71眼(5.4%),其他病因者168例225眼(14.3%)。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中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6.2%)和视网膜静脉阻塞(32.8%)为多。外伤性青光眼以眼球钝挫伤晶状体脱位(27.7%)、前房玻璃体出血(25.9%)比例较大。晶状体源性青光眼以晶状体膨胀因素(36.8%)居多。手术治疗1204眼(88.5%),其中小梁切除术351眼(29.2%),Ahmed阀植入术257眼(21.3%),睫状体冷冻术131眼(10.9%),白内障摘除联合滤过性手术127例(10.5%),睫状体光凝术122眼(10.1%),晶状体摘除术84眼(7.0%),其他手术132眼(11.0%)。结论 2006-2013年河北省眼科医院住院继发性青光眼以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为首位病因。其次为外伤性青光眼、晶状体源性青光眼和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依据继发性青光眼的病因不同,采用多种不同的治疗方式。(眼科,2015,24: 40-43)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持续性继发性青光眼的可能原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1/2010-01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术后出现持续性继发性青光眼的患者20例20眼,对患者进行眼压监测,行房角镜,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确定继发性青光眼的原因,并根据不同的原因相应地给予药物或手术治疗,观察治疗后眼压、视力等变化。结果:玻璃体切割术后持续性继发性青光眼患者20例20眼,高眼压发生的时间为玻璃体切割术后2wk~3mo,眼压均在30~50mmHg之间,房角镜及超声生物显微镜示房角关闭15例15眼,房角开放5例5眼;继发性青光眼发生的原因可能为: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时间过长引起的青光眼3例3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4例4眼,术后炎性物质堵塞房角8例8眼,术后前房积血,玻璃体积血堵塞房角3例3眼,另2例原因不明。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后继发性持续性青光眼引起的原因包括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时间过长,患者新生血管形成,术后炎性物质或者出血堵塞房角,其治疗方法应根据不同的原因相应地治疗:停用皮质类固醇;810激光睫状体光凝术;小梁切除术或引流阀植入术等。  相似文献   

13.
加强对真性小眼球继发青光眼治疗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舒心 《眼科》2007,16(1):6-8
真性小眼球继发青光眼施行滤过手术而失明者并不罕见,尤其是在手术虽比较普及但手术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闭角型青光眼在手术前必须注意眼轴长短,以了解是否存在真性小眼球。简单的三步判断法可对之进行筛选。对真性小眼球继发青光眼的治疗要注重总体设计。选择用药时应慎用缩瞳剂。手术治疗须充分考虑到术后严重并发症如恶性青光眼、葡萄膜渗漏、脉络膜脱离、驱逐性出血等的高风险性,采用的术式应根据其发病机理及患者眼部结构的不同而设计。术前与患者及家属密切沟通及手术医师的精湛技巧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的治疗疗效。方法:对本院1999-01/2005-12收治的36例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36例(42眼),其中前葡萄膜炎28例,全葡萄膜炎7例,Fuchs综合征1例。非手术治疗组(12例)中2例眼压控制不良5mo后行小梁切除术。手术治疗组(24例)中22例眼压控制满意。结论:非手术以首次发作或反复发作治疗及时,虹膜粘连时间短者疗效显著,小梁切除术或青光眼阀植入术对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均有效,但要注意控制葡萄膜炎炎症。  相似文献   

15.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retinoblastoma and secondary glaucoma is well known.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secondary glaucoma in retinoblastoma is iris neovascularization (NVI) followed by pupillary block and tumor seeding of the anterior chamber. Although glaucoma is a secondary clinical issue in retinoblastoma (RB) management and care, awareness of its presence, revealed by a thorough ocular exam of the anterior segment, can guide the clinician in assessing the overall condition of the affected eye.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对治疗继发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16例继发性青光眼联合应用玻璃体切除治疗。常规球后、眼轮匝肌浸润麻醉,4例从角膜缘入前房行前段玻璃体切除及前房积血吸出;12例采用经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充分切除玻璃体,其中6例同时行晶状体切除,2例新生血管青光眼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①视力:16例患者中,术后12例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8例由眼前手动提高到0.2—0.4。2例由0.01~0.04提高到0.2-0.4,另2例由0.1提高到0.5。有4例因眼外伤严重,角膜血染、眼底出血、视神经萎缩等至视力无提高;②眼压:术后眼压13例控制在正常范围,3例术后眼压轻度增高4.2~5.6mmHg,给予降眼压药物治疗眼压降至正常。术后6~8d眼压控制在平均18.4 mmHg。随访1—10(平均5月),眼压仍控制在17.3-19.8mmHg。③并发症:术后常见并发症有眼内出血,低眼压。结论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对治疗继发性青光眼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各类继发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112眼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原发病分为晶状体相关性青光眼、眼外伤相关性青光眼、血管性疾病相关性青光眼、炎症相关性青光眼、眼部手术相关性青光眼及其他6组。对各组病例的治疗方法及效果予以评价。结果:各组治疗后1wk,眼压较入院眼压显著降低(P<0.05)。视力较入院最佳矫正视力提高。结论:继发性青光眼原发病具有多样性,其治疗须同时结合原发病和眼压,对视功能损害严重的继发性青光眼改善或解除症状亦为其治疗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8.
李建军  徐亮 《眼科》2014,23(1):6-8
原发性青光眼作为慢病需要终生接受眼保健服务。本文重点介绍近年来美国青光眼协会依据标准化自动视野检查结果制定的基于ICD-9的青光眼分期诊断编码标准,该标准将青光眼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国内一些医疗单位的PACS系统曾将青光眼视盘损害分为早、中、晚3期5级。目前尚缺乏视盘损害分期与上述视野损害分期对应关系的研究。青光眼损害分期诊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及社会学意义,它有利于眼科医师对患者区别治疗与评价治疗手段的有效性,有利于改善医患对青光眼病情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卫生主管部门、医疗保险机构制定合理的青光眼防治策略及费用支付方案。(眼科,2014,23: 6-8)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玻璃体切割术后(水眼)继发青光眼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玻璃体切割术后(水眼)继发青光眼患者26例26眼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中采用预置缝线,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末次随访时,视力、眼压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0眼获得了满意效果,6眼术后眼压回升,加用降眼压药物后4眼控制在正常范围,2眼眼压失控,再次行睫状体二极管光凝术,术后眼压正常。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中采用预置缝线,对玻璃体切割术后(水眼)继发青光眼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术中暴发性脉络膜出血及术后脉络膜脱离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玻璃体切除术中直视下睫状体光凝和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1年7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采用睫状体光凝治疗的继发性青光眼患者68例(68眼)。方法 玻璃体切除术中联合直视下睫状体光凝治疗37例,经巩膜睫状体光凝31例,术后随诊1~50个月。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手术中激光参数,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变化及手术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指标 激光参数、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结果 术前直视下光凝组患者眼压28~55 mmHg,平均(37.4±7.5)mmHg;经巩膜光凝组30~53 mmHg,平均(39.8±6.0)mmHg(t=-1.413,P=0.162)。手术前后直视下光凝组视力提高20例(54.1%),多于经巩膜光凝组(8例,25.8%)(χ2=23.92,P<0.001)。术后第1日直视下光凝组眼压下降10~29 mmHg,平均(19.4±5.3)mmHg,少于经巩膜光凝组12~33 mmHg,平均(23.9±5.9)mmHg(t=-3.246,P=0.002);末次随诊直视下光凝组眼压12~30 mmHg,平均(17.6±3.8) mmHg,低于经巩膜光凝组16~32 mmHg,平均(20.4±4.1)mmHg(t=-2.542,P=0.013)。两组术中激光参数选用不同的能量、持续时间。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前房积血、前房纤维素样渗出、术后早期低眼压、渗出性脉络膜脱离。直视下光凝组可见玻璃体积血,经巩膜光凝组可见球结膜灼伤水肿。以上并发症均短期内恢复,未见眼球萎缩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继发青光眼各有优势,均可安全有效降低眼压,玻璃体切除直视下光凝联合手术有助于患者提高视力。(眼科,2016, 25: 330-3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