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媛  肖海  杨叶妮 《广西医学》2013,35(1):63-64,71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进展性脑梗死病例(进展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85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对照(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尿酸水平、发热、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动脉狭窄、高脂血症、高血压及糖尿病史进行比较。结果进展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发热、动脉狭窄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进展组周围血白细胞计数、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发热、白细胞增多、动脉狭窄是进展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发热、白细胞增多、动脉狭窄是进展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短期(1周)内进展为脑梗死的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54例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TIA患者(进展组)和同期住院的54例未进展为脑梗死的TIA患者(对照组),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卒中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TIA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入院时高血糖、入院后高血压、高血脂、纤维蛋白原(FI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斑块、颈动脉狭窄等16个因素进行t检验或χ~2检验,并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TIA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间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TIA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入院时高血糖、hs-CRP、颈动脉斑块、颈动脉狭窄等8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进一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IA发作次数、高血压病史、颈动脉斑块、持续时间、hs-CRP、糖尿病病史与脑梗死相关,是TIA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存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容易进展为脑梗死,TIA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和随机抽取同期住院且诊断明确的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59例。两组均行血压、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经颅多普勒、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中合并高血压史、糖尿病史、TIA史及脑血管家族史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性脑梗死组中合并血压升高、高血糖、纤维蛋白原增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CRP增高、颈动脉斑块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TIA、脑血管病家族史、纤维蛋白原增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CRP增高、颈动脉斑块及大血管狭窄与进展性脑梗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4月至2013年4月入住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的120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展为急性脑梗死分为急性脑梗死(n=41)和非急性脑梗死组(n=79),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并对影响TIA发展为急性脑梗死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60岁者较年龄<60岁者急性脑硬死发生率高(P<0.05);有高血压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的患者发生率较高(P<0.05);经COX多元回归分析,年龄、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是影响TIA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非急性脑梗死组患者首次发作距离治疗时间、血压、血糖及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急性脑梗死组患者(P<0.01)。结论影响TIA患者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因素为年龄、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病史,对于年龄大,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应该注意TIA进展为脑梗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进展型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脑梗死(CI)14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有无进行性加重分为进展型脑梗死组(PCI)72例和非进展型脑梗死组(非PCI)69例,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对CI进展的影响程度。结果 PCI组患者高血压史、糖尿病史、TIA史、FBG、TC、Fib、低Alb血症、发热和感染等因素与非PCI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史、糖尿病史、TIA史、FBG、低Alb血症、感染和发热是进展型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和经颅多普勒及颈部血管超声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并发高血压例数明显高于稳定性脑梗死组(P<0.05),血管狭窄、高血压、血糖、血脂和纤维蛋白原指标也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管狭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是进行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压、血糖、血脂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 研究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住院的初发脑梗死患者358例,脑出血患者230例为病例组,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65例为对照组。根据年龄将脑卒中患者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比较3组间相关因素的 差异。将脑卒中患者按性别分组,分析不同性别组之间血压、血脂、肾功能的不同。结果: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 显示:血压升高、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空腹血糖与脑梗死有关(P<0.05);血压升高、高血压病史、LDL-C、空腹 血糖、血肌酐、饮酒史与脑出血有关(P<0.05)。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OR值分别 为10.43,4.74和7.39,P<0.01)。收缩压升高是青年组重要的危险因素(OR=28.74)。舒张压、糖尿病史仅与中年组脑卒 中有关(OR值分别为2.96,6.25)。LDL-C与老年组脑卒中相关(OR=2.87)。不同性别脑卒中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梗 死患者的舒张压男性高于女性,脑出血患者TC,HDL-C,LDL-C女性高于男性(P<0.05)。结论:青年脑卒中的高危因 素主要为高血压、尤其收缩压升高,中年患者与高血压、糖尿病有关,而老年患者则是高血压、糖尿病、饮酒以及 LDL-C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赵旺  周志明 《安徽医学》2014,(8):1074-1076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50例临床诊断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住院的88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入院时收缩压、入院时舒张压、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血清钙、碱性磷酸酶、白蛋白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两组患者在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早期积极干预相关的危险因素,减少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进展性脑梗死原因和对策。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进展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收治的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50例为非进展组研究对象,分析其影响脑梗死病情进展的相关因素,总结其防治措施。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高血压史比例50.00%、糖尿病史比例38.00%、脑卒中史比例42.00%、冠心病史比例38.00%、入院时高血压比例52.00%、颈内动脉狭窄比例58.00%、颅内动脉狭窄比例40.00%、白细胞计数(8.1±0.8)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原因很多,主要有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脑卒中病史、冠心病病史、血压控制不理想、颈内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等,临床对于收治的脑梗死患者要提高警惕,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0.
老年进展性脑梗死与血脂、纤维蛋白原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87例分组后进行血脂、纤维蛋白原(Fib)测定、头CT或MRI检查及SSS评分,并进行比较分析.进展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及TC、LDL-C、Fib值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5).早期进展组TC、LDL-C值高于后期进展组(P<0.05).认为TC、LDL-C和Fib的升高以及高血压、糖尿病是脑梗死进展的危险因素,TC和LDL-C的升高可能是不同进展时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与分析9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丽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2):1620-1621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为其治疗、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我科收治的96例进展性脑梗死,并以同期住院的110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脂、血糖、血纤维蛋白原、平均动脉压、糖尿病史和CT早期梗死征象进行比较。结果:进展组患者的糖尿病史(P<0.05)、CT早期梗死征象(P<0.05)、血糖(P<0.05)、血纤维蛋白原(P<0.0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史、高血糖、高纤维蛋白原、CT早期梗死征象是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29例TIA患者,其中32例在6个月内最终进展为脑梗死(脑梗死组),97例病情未进展(TIA组);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梗死组有高血压史、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糖尿病史、发作持续时间≥30 min和发作次数≥3次,均高于TIA组(P<0.05~P<0.01)。2组患者性别、有无吸烟史和有无冠心病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患者年龄大于TIA组(P<0.05)。而2组患者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血尿酸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A发作持续时间长、发作次数多,尤其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龄、颈动脉不稳定斑块者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7):91-93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2018年1月~2019年3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进展,将其分为进展组及非进展组,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既往脑梗死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空腹血糖水平、血脂、血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颈动脉不稳定斑块、脑大动脉狭窄进行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进展组患者中有糖尿病病史、空腹血糖水平、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颈动脉不稳定斑块、脑大动脉狭窄较非进展组多见(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糖尿病病史、空腹血糖水平、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及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是进展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史、空腹血糖水平、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颈动脉不稳定斑块、脑大动脉狭窄是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其中糖尿病、空腹血糖水平、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及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CMBs)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方法:收集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52例,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46例,急性脑梗死806例[根据TOAST分型标准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A组)484例,心源性脑栓塞(B组)92例,小动脉性脑梗死(C组)166例,不明原因脑梗死(D组)64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2例作为对照。比较各组CMBs发生率、严重程度及比较初发、复发患者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组、C组的年龄及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脑白质病患者的比例明显增高(P<0.05);B组糖尿病史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IA组的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4个分组CMBs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组CMBs分布在Ⅱ、Ⅲ、Ⅳ级的比例接近,B组集中分布于Ⅱ级,C组Ⅳ级多见,D组及TIA组以Ⅱ级多见。初发急性梗死患者的CMBs发生率明显低于复发患者(P<0.05)。A组、C组初发急性梗死患者CMBs发生率明显低于复发患者(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急性脑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CMBs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差异较大,另外在初发、复发型脑梗死患者中的CMBs发生率也不尽相同,这可能与CMBs不同的影响因素差别大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PCI)的影像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50例PCI患者并与同期收治的50例非PCI患者比较,2组均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颈动脉彩超检查,分析PCI的相关危险因素影像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PCI组糖尿病、高血压病、不当降压比例、早期发热及LDL、Fi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CI组脑动脉中重度狭窄、脑分水岭梗死的比例及CT早期梗死征象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不当降压、早期发热、高LDL、FiB水平及脑动脉中重度狭窄(狭窄≥50%)和CT早期梗死征像是PCI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进展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影响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回顾性比较 5 9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与同期住院治疗的 5 0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性别、年龄、血总胆固醇、血糖、血纤维蛋白原、血压及脑血管狭窄有无差异。结果 :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狭窄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关系密切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进展组高血糖 40例 ( 67 80 % ) ,对照组高血糖 16例 ( 3 2 0 0 % )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进展组高血压 3 2例( 5 4 2 4% ) ,对照组高血压者 16例 ( 3 2 0 0 % ) ,两组比较经 χ2 检验差异显著 (P =0 .0 2 )。进展组 5 2例为颈内动脉狭窄 ,对照组 3 6例为颈内动脉狭窄 ,进展组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明显多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 .0 1)。进展组年龄、性别、血总胆固醇、血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别、年龄、血总胆固醇、血糖、血纤维蛋白原、血压及脑血管有无狭窄进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 ,高血压病×脑血管狭窄、糖尿病、脑血管狭窄三因素进入了回归方程 ( P <0 .0 5 ) ;且高血压与脑血管的狭窄有协同作用 ( P =0 0 1)。结论 :糖尿病、高血压及脑血管狭窄是进展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且高血压病与脑血管狭窄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将63例进展性脑卒中与同期63例非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63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有糖尿病史37例,明显高于对照组21例(P<0.01);29例有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明显高于对照组1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1例进展性脑卒中组患者和23例对照组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内动脉颅外段有斑块形成伴狭窄>60%者,前者13例,对照组9例,差异有显著性(P<0.01);影像学检查显示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致大面积梗死或分水岭梗塞是进展性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结论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颈内动脉大血管斑块形成并狭窄是进展性脑卒中发病的主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8.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至脑梗死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至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30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IA进展至脑梗死与性别、吸烟、饮酒、有脑卒中病史、冠心病及高脂血症无密切相关(P>0.05),与高龄(60岁以上)、高血压、糖尿病及脑动脉狭窄密切相关(P<0.05);TIA发作持续时间>30 min,发作次数>3次和首次发作距治疗时间>24 h的TIA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60岁以上)、高血压、糖尿病、脑动脉狭窄、TIA发作持续时间>30 min,发作次数>3次和首次发作距治疗时间>24 h等是TIA进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男性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152例男性病人经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确诊为冠心病,按是否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分为A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51例和B组(冠心病未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101例。两组之间比较其相关临床因素及SYNTAX评分、造影、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①A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体重指数(BMI)、血糖(GLU)均高于B组(P<0.05),而A组高密度脂蛋白(HDL)低于B组(P<0.05);A组心肌梗死、冠心病的发病率高于B组(P<0.05);②A组病变血管支/人、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血管中重度狭窄病变数及百分比均高于B组(P<0.05);③A组SYNTAX评分及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人数及百分比均高于B组(P<0.05)。结论男性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其SYNTAX评分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复杂严重,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血管中重度狭窄病变支数多,心肌梗死等风险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20.
戴健  肖瑾 《安徽医学》2013,34(4):401-404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住院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颅内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结果,按ABCD2评分标准给予评分,观察TIA后2周内脑梗死的发生率,分析TIA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TIA后32例(26.0%)患者于2周内发生脑梗死;在年龄≥60岁、单肢无力、症状持续时间≥10 min、糖尿病、ABCD2评分>3分、既往脑卒中病史、吸烟(P<0.01)、发作次数≥3次、颅内动脉狭窄≥50%(P<0.05)的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显著增高,而在语言障碍不伴肢体无力、症状持续时间<10 min、高血压病、饮酒的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无明显增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BCD2评分>3分、糖尿病、既往脑卒中史是TIA后2周内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IA后进展为脑梗死与年龄≥60岁、单肢无力、症状持续时间≥10 min、糖尿病、ABCD2评分>3分、既往脑卒中病史、吸烟(P<0.01)、发作次数≥3次、颅内动脉狭窄≥50%密切相关;ABCD2评分>3分、糖尿病和既往脑卒中病史的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较高;ABCD2评分法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及预测性,是简单有效的预测方法,可帮助临床医生评判高危患者并进行早期干预以防止发生脑梗死;ABCD2评分法进一步结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结果可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