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成都市青少年吸烟现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成都市青少年目前的吸烟现状,制订相应的干预策略。方法:在成都市随机抽取了7所中学的14个班级和2所大学的某些系学生参与问卷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学生1029人,在中学生中32.9%的被调查者承认曾经尝试吸烟,其中职高学生无论是男性和女性吸烟率均高于同年龄段的高中学生,大学66.6%的被调查者承认曾经尝试吸烟;中学生的平均开始吸烟年龄(中位数)为13.25岁,其中男性13.35岁,女性12.9岁。大学生的平均吸烟年龄(中位数)为13.63岁,其中男性13.28岁,女性15.83岁。结论:成都市青少年吸烟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平均开始吸烟年龄也较低,表明成都市应更加关注青少年控烟工作,采取相应的干预控制,加强健康教育,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相似文献   

2.
本文调查了北京市昌平县4620名大、中、小学生的吸烟情况,结果如下:大学生吸烟率为41.7%,中学生吸烟率为9.5%,小学生吸烟率为4.4%。男生吸烟率随年龄增长和年级的升高而上升。从小学时的7.6%,上升到大学时的41.7%.来自农村或城镇的中、小学生的吸烟率不同,农村学生吸烟率明显高于城镇学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学生戒烟情况:大学生戒烟率为8.7%,中学生戒烟率为76.8%,小学生戒烟率为80%;戒烟的学生中以仍然吸烟者居多,发展到经常吸烟时已经成痛,戒烟就很困难了.昌平县大、中、小学生吸烟情况调查@崔永…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学生吸烟状况抽样调查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了解北京市学生的吸烟状况和发展趋势,探索影响学生吸烟的因素,为制定相应禁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2002年4—5月在北京市5个区的10所小学、6所中学、6所大学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23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学生吸烟率为17.1%,其中小学生吸烟率为6.17%,中学生为21.59%,大学生为42.01%。学生的性别、年龄、地区不同,吸烟率不同。学生吸烟行为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吸烟行为以短期少量吸烟为主,不同年龄吸烟者香烟来源存在差异。结论目前学生吸烟现象严重,从小对学生进行禁烟教育并针对重点人群采取重点措施已成为禁烟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中学生吸烟状况调查及其干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中学生吸烟倾向和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制定有关教育策略及其干预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河南省新乡市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总吸烟率为8.4%,其中男生为15.1%,女生为1.3%;初吸烟年龄平均为11岁;初中生和高中生均随年级升高而吸烟率有明显上升;影响中学生吸烟的主要因素为掌握捐烟有害健康的知识,同伴压力及学生经济状况。结论:在进行控为活动的同时,应采取针对中小学生理、心理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吸烟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中学生吸烟行为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中学生控烟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沈阳市21所中学,1855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到有效问卷为1831,统计分析采用SPSS11.5软件。结果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26.7%(男生35.6%,女生18.2%)。调查前1个月吸烟率6.3%(男生10.7%,女生2.0%)。开始吸第1支烟的平均年龄(13.4±2.9)岁,其中男生(13.3±2.9)岁,女生(13.5±3.1)岁。吸烟的相关因素,男生为周围人吸烟、好朋友吸烟、学校类别、认为拒绝别人递的烟不礼貌等因素。女生为家庭收入、好朋友吸烟等因素。结论沈阳市中学生吸烟率较高,开始吸烟年龄也较低,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通过动员社会、学校力量,采取加大禁烟力度,城市立法,严禁向未满18岁青少年售烟等综合措施降低中学生吸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市延庆县青少年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在北京市延庆县随机抽取5所学校1 466名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尝试吸烟率为32.9%,现在吸烟率为12.3%,吸烟率为6.5%;吸烟率男生高于女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高于高中和初中学生;开始吸烟年龄<12岁者占50.1%,尝试吸第1支烟的最主要原因是出于好奇(274人,59.4%),中学生吸烟者最常与学校内的同学或朋友一起吸烟占62.1%;56.3%的学生报告学校周边可以买到烟,初中报告率最高;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高学生、男生、有同伴吸烟、想模仿影视剧中的吸烟形象、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程度、学习成绩较差是中学生尝试吸烟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对吸烟态度的正确持有、家中有限制吸烟规定是中学生尝试吸烟行为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北京市延庆县青少年吸烟行为不容乐观,应尽早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教育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7.
以翼城县青少年进行吸烟状况调查。结果表明,3296名学生平均吸烟率为32.13%,其中男生为51.48%,女生为10.98%,明显高于国内报道有关同龄学生的吸烟率,非重点中学学生吸烟率高于重点中学(P<0.01)。吸烟率随年级增长而升高,男女生开始吸烟年龄高峰均在10-14岁,开始吸烟原因以好奇为主。影响因素以与青少年学生接触较密切的人中是否有吸烟行为最重要。在学生中开展吸烟行为的干预措施,初中低年级是关键时期。创造良好的无烟环境,减少老师和家长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对于降低青少年吸烟率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武汉市青少年学生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对武汉市青少年进行吸烟状况调查。结果表明,2690名学生平均吸烟率为35.80%,其中男生为51.48%,女生为10.98%,明显高于国内报道有关同龄学生的吸烟率。非重点中学学生吸烟率高于重点中学(P<0.01)。吸烟率随年级增长而升高,男女生开始吸烟年龄高峰均在10~14岁。开始吸烟原因以好奇为主。影响因素以与青少年学生接触较密切的人中是否有吸烟行为最为重要。在学生中开展吸烟行为的干预措施,初中低年级是其关键时期。创造良好的无吸烟环境,减少老师和家长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对于降低青少年吸烟率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南通市成人和青少年被动吸烟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江苏省南通市成人和青少年被动吸烟的暴露情况,为制定控烟措施、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2名18周岁以上的南通市城区居民和301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成人被动吸烟率为31.54%,男性为30.65%,女性为32.18%。青少年尝试吸烟率为32.23%,认为被动吸烟有害健康的为8.72%;青少年中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尝试吸烟率分别为10.00%、1.88%和72.00%,三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南通市成人和青少年的被动吸烟状况不容乐观,应增强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改善社会环境,以减少被动吸烟在人群中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龙岗镇农村中学生吸烟现状及其原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镇农村中学生吸烟现状,探讨其吸烟原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深圳市龙岗镇2所农村中学的1169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吸烟率为10.2%,其中男生为16.1%,女生为4.0%;尝试吸烟率为39.9%,初次吸烟年龄平均10.5%;初中生和高中生均随年龄升高而吸烟率有明显上升;中学生尝试吸烟的主要原因为好奇,继续吸烟的主要原因为交际需要、情绪低落。结论:农村中学生的控烟工作任重道远,社会、家庭和学校需共同合作,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减少吸烟对青少年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中学生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学校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8年、2010年、2012年4_5月对北京市通州区9所中学抽样班级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吸烟率呈下降趋势,尝试吸烟率分别为27.5%、25.7%和24.8%,13岁以前吸烟率分别为10.6%、9.4%和8.8%,30%以上的尝试吸烟者在小学阶段(13岁以前)开始吸第一支烟;3次监测尝试吸烟率男生高于女生,男生分别为36.9%、34.9%和31.2%,女生分别为18.4%、17.7%和19.3%;随着年级升高、学习成绩降低尝试吸烟率呈上升趋势;在校住宿生吸烟率明显高于不住宿学生;单亲家庭、重组家庭、隔代家庭学生吸烟率高于核心家庭和大家庭学生。结论北京市通州区中学生吸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针对重点人群,在家庭、学校中共同开展控烟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新疆农村中小学生血红蛋白水平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国家营养改善计划重点监测县新疆莎车县和阿合县农村共6所小学和6所中学,抽取一年级到初三年级的中小学生,每个年级抽取40人,男女生各半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体格测量、血红蛋白检测和问卷调查,并采末梢静脉血检测血红蛋血,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低血红蛋血的主要因素。结果 共调查中小学生2 129名,其中男生1 024名,女生1 105名,低血红蛋白检出率为3.1%。单因素结果显示:中小学男生、小学低年级学生、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近一周摄入豆类食物较多、营养知识得分高以及学校提供食物摄入情况好等学生贫血检出率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女学生(OR=2.164)是高危人群;位于县城学校(OR=0.078)、由学校食堂供餐(OR=0.338)、学校性质为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的学校(OR=0.505)是降低中小学生贫血的保护因素。结论 应着重加强学校营养改善计划有效实施及宣传教育,针对当地较为落后的乡镇学校,积极推进学校食堂建设和配餐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提倡合理营养,开展食育教育,树立平衡膳食的理念,是降低农村学生缺铁性贫血率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学生吸烟行为的现状以及研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于2013年9—10月随机从城区、近郊区、远郊区中抽取2个区,每区随机抽取2所高中、2所初中,共6个区24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对2395份有效样本,其中男生1232名,女生1163名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所调查中学生吸烟率为9.5%;男性吸烟率14.7%高于女性4.0%(P〈0.05)。初一~高三学生的吸烟率分别为3.6%、6.3%、7.9%、7.5%、13.4%和21.0%。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性(OR=4.18)、高年级(以初一学生为基准,初二~高三OR值分别为1.80、2.32、2.17、4.17和7.13)、自感孤独(OR=1.31)是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P〈0.05);父母文化程度高(以初中及以下为基准,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OR值分别为0.721、0.377和0.476)为吸烟行为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中学生吸烟率较高,高年级男生是干预重点,吸烟行为受学生所受到的社会支持水平影响,减少吸烟行为需要家庭、学校多方面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中学生被动吸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学生被动吸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烟草的知信行情况,为开展青少年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北京市辖区内11个区县在校中学生9117名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被动吸烟相关信息。结果北京市中学生吸烟率为6.30%,男生高于女生(P0.01);被动吸烟率为52.74%,女生高于男生(P0.01)。不吸烟的中学生知道吸烟有害、被动吸烟有害、支持公共场所禁烟和未成年人禁烟的分别占96.10%,96.81%,84.28%和92.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学校附近(200m内)卖烟、认为吸烟会有更多朋友、父亲吸烟、同伴吸烟等8个因素与中学生被动吸烟有关。结论北京市中学生被动吸烟现状较严峻,需要社会、政府、学校和家庭共同采取措施来缓解。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烟台城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烟台市3个城区6所中小学8~14岁1052名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调查,运用SPSS 16.1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等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城区中小学生超重率为17.59%,肥胖率为23.38%。男生的超重肥胖率(48.54%)高于女生(32.81%)(χ2=18.275,P<0.001)。睡前吃食物、每天吃早餐和偏食挑食对超重肥胖的发生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47,7.123,24.895,P<0.01)。父亲超重肥胖、母亲超重肥胖、出生体重超重和父亲抽烟是学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226,28.565,20.886,4.668,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父亲超重肥胖、男生、睡前吃食物、母亲超重肥胖和出生体重≥4kg是超重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92,2.032,1.865,1.790,1.725);每天吃早餐和偏食挑食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OR=0.676,0.433)。结论 烟台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控制超重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12-2017学年北京市通州区7~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变化趋势,为做好本区中小学肥胖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2012-2017年间5学年学生体检数据,分析超重、肥胖变化趋势。结果 2017年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4.90%、18.00%,男生高于女生。5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城镇高于乡村、男生高于女生,二者平均增长速度乡村高于城镇。超重检出率初、高中高于小学,肥胖检出率初中、小学高于高中。高中超重、肥胖平均增长速度最快,分别为1.99%和5.23%。利用社会时间序列建模分析预测,2022年通州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4.42%、14.07%。结论 北京市通州区7~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2016-2017学年超重、肥胖检出率较前四年明显升高,需分析原因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干预,有效降低超重肥胖检出率,控制平均增速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中学生吸烟相关行为流行现状,为开展中学生控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初中生904名,高中生1026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现在吸烟率为8.1%,男生(13.8%)高于女生(2.9%)(P〈0.01);高中生(9.5%)高于初中生(6.5%)(P〈0.05)。尝试吸烟率为27.0%,男生(35.1%)高于女生(19.6%)(P〈0.01);高中生(33.1%)高于初中生(20.1%)(P〈0.05)。从商店或小商贩处购买是学生获得香烟的的最主要途径。结论顺义区中学生现在吸烟率略低于北京市平均水平,但尝试吸烟率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而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因此应重视中学生的吸烟行为,尽早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预防中学生吸烟,同时加强行业管理,切实做到不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学生自我伤害流行特征,探讨自我伤害与自杀相关行为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16所学校初一至高三5 807名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参与调查的中学生35.6%报告发生自我伤害,7.0%经常发生自我伤害行为;女生自我伤害报告率高于男生,初二女生和初三男生是自我伤害发生的高发年级;重点高中、单亲和重组家庭学生是自我伤害的高发人群;自我伤害行为发生越频繁的学生,自杀相关行为报告率越高,与无自我伤害行为发生者相比,经常发生自我伤害行为者自杀相关行为报告率增加5.7~12.3倍。结论 北京市中学生经常性自我伤害与自杀相关行为密切相关,二者高发年龄一致。应尽早对青少年开展心理行为干预和生命教育,及时发现自我伤害高发人群,开展自杀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19.
郭欣  刘亨辉  符筠  肖征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8):907-910,913
目的 了解2010年北京市中学生烟草使用相关行为和二手烟暴露现状以及对烟草的认知和态度,为积极开展学校控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4-5月对北京市共计33所学校中11242名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1208份.结果 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24.70%,现在吸烟率为9.11%,吸烟率为5.06%;不吸烟中学生的二手烟暴露率为38.47%.男生、住宿生的烟草使用率均显著高于女生和非住宿生;郊区、非重点校、职业中学的烟草使用率分别高于城区、重点校和普通中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现在吸烟率和吸烟率较2008年均略有下降,二手烟暴露率有了明显下降.结论 中学生尝试吸烟率居高不下,对于烟草危害及有关态度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建议继续加强对中学生开展健康教育,引导和教育中学生坚决“拒吸第一支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龙州县贫困山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合理的膳食营养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龙州县15所小学和5所初中2011-2012学年18 612名中小学生的健康检测结果进行分析,采用《1995年全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进行评价。结果全县2012年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总检出率为10.93%(2 034/18 612),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高于2000年全国学生调查平均水平;营养不良率女生高于男生(x2=70.21,P<0.005)、中学生高于小学生(x2=116.47,P<0.005)、城区学生高于农村学生(x2=36.17,P<0.005);营养过剩(超重+肥胖)检出率较低,营养过剩(超重+肥胖)率女生高于男生(x2=8.43,P<0.05)、小学生高于中学生(x2=9.78,P<0.005)、城区学生高于农村学生(x2=116.75,P<0.005)。结论龙州县中小学生营养不良问题突出,应尽快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加强合理的营养膳食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