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HELLP综合征的诊治体会。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7月间收治的30例HELLP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ELLP综合征占同期分娩产妇的0.38%、重度子痫前期的7.61%、子痫的10%。2例双胎孕妇外院转入时子痫合并颅内出血和小脑疝,迅速死亡;25例在诊断HELLP后(8.9±1.1)h内终止妊娠;3例〈32孕周者病情较平稳,应用地塞米松72h后终止妊娠。孕产妇死亡4例(死亡率13.3%)。分娩时孕龄(36.3士3.4)周,新生儿出生体重(2,590.5±620.9)g,新生儿32例、存活22例、死亡10例,围生儿死亡率35.3%,孕妇死亡2例。结论HELLP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威胁母儿安全的并发症,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时终止妊娠外,还应该切实做好产前保健、提高危重儿的抢救水平,才能有效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2.
70例隐匿性肾炎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活检在隐匿性肾炎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方面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内收治的70例有完整肾活检资料的隐匿性肾炎病例,对其临床特点、肾脏病理特征,肾活检对诊断、治疗、预后的影响及中医病机特点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70例隐匿性肾炎患者中,无症状血尿5例(7.14%)、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60例(85.71%)、无症状性蛋白尿5例(7.14%)。中医辨证分析,本虚证中肺肾气虚占24.29%,脾肾阳虚占10.00%,气阴两虚占61.43%,肝肾阴虚占4.29%;标实证中外感占25.71%,湿浊占10.00%,湿热占87.14%,血瘀占55.71%。病理类型为IgA肾病41例(58.57%)、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23例(32.86%)、其他6例(8.57%);肾脏病理损害分级为无病变1例(1.43%)、轻度62例(88.57%)、中度7例(10.00%)、重度0例。肾活检后19例(27.14%)患者改变了主要治疗方法。预后判定为良好3例(4.29%)、较好49例(70.00%)、较差18例(25.71%)、不良反应0例。结论:隐匿性肾炎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中医辨证多属气阴两虚,挟湿热、瘀血。主要病理类型为IgA及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大部分患者肾脏病理损害较轻、预后较好,约1/4的患者肾脏病理损害较重、预后较差。隐匿性肾炎患者开展肾活检对明确肾脏病理损害程度、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以及影响小肠恶性肿瘤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74年-1999年收治的4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病例(不包括壶腹周围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小肠性肿瘤6例中5例为平滑肌瘤,1例为腺瘤;恶性肿瘤36例,其中恶性淋巴瘤17例(47.2%),腺癌11例(30.6%),平滑肌肉瘤6例(16.7%),类癌1例(2.8%),神经纤维肉瘤1例(2.85)。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内镜和消化道钡餐是主要诊断手段。50%的恶性病例在手术时已有远处转移,仅18例(50%)根治性切除。36例获随访。小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47.3%。远处转移和肿瘤大小对生态率有显著影响。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小肠恶性肿瘤预后的主要手段,对无远处转移后应争取行根治术。  相似文献   

4.
移植肾早期血管性排斥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探讨移植肾早期(7d内)血管性排斥的治疗措施,方法:根据Banff97闰理分类法诊断排斥,III型排斥8例,II型排斥29例,采用双滤过法血浆分离术(DFPP),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TG或OKT3),骁悉和大剂量百令胶 囊综合抗排斥治疗31例(治疗组);采用激素冲击和ATGA或OKT3治疗6例(对照组)。结果:治疗组28例(90.3%)排斥逆转,对照组仅1例(16.7%)排斥逆转,两组移植肾严重破裂发生率分别为治疗组22.6(7/29),对照组50%(3/6),保肾成功率分别为71.4%和零,感染发生率治疗组为22.6%,对照组为83.3%,病死率治疗组为9.7%,对照组为16.7%,治疗组移植肾1年存活率79.3%。结论:以DFPP为主要的综合抗排斥措施显著提高了早期移植肾血管性排斥的临床疗效和移植肾近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结核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00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136例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史特点及诊断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6中男62例,女74例。常见临床症状依次为尿频尿急(59.6%)、尿痛(41.9%)、血尿(36.0%)和腰痛(36.0%)。尿常规异常率71.8%,尿沉渣找抗酸杆菌阳性率29.3%,PPD试验(纯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86.7%,血结核蛋白芯片检测法阳性率88.3%。B超、KUB及IVu、CT、MRI、膀胱镜、活检以及输尿管逆行插管造影的阳性率分别为20.6%、10.3%、55.1%、51.7%、12.5%、22.6%、11.1%。结论:肾结核早期诊断困难,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核蛋白芯片检测法阳性率最高)以及影像学检查(CT准确率最高)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系统诊治及分析早期相关预后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收治的15例妊娠合并SAP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手术治疗8例,孕妇死亡1例,胎儿死亡3例,治愈7例;非手术治疗7例,孕妇死亡3例,胎儿死亡2例,治愈4例。 结论:妊娠合并SAP应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必要时应及时、合理转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尽早去除病因,治疗原则首先是保证孕妇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创颅内压(NICP)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NICP监测技术对6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术后进行监测,同时评价NICP监测在手术治疗中的作用及预后。结果随访3个月,按ADL评定标准,Ⅰ组42例,2.70ICP〈5.30kPa,Ⅰ-Ⅲ级32~J(71.1%),Ⅵ—Ⅴ级6例(14.3%),死亡4例;Ⅱ组23例,ICP≥5.30kPa,Ⅰ-Ⅲ级4例(17.4%),Ⅵ-Ⅴ级7例(30.4%),死亡12例。结论早期手术降低颅内压是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成功的关键,无创颅内压监测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指导手术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6例经手术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十二指肠乳头癌主要以进行性无痛性黄疸(27例)、上腹部隐痛(6例)及上消化道出血(3例)为首发临床表现。术前纤维十二指肠镜、ERCP、MRCP、B超及CT检查确诊率分别为93.5%、100.0%、85.7%、86.1%和72.7%。结果:2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Child术).11例行十二指肠乳头癌局部切除术.2例行姑息性胆肠吻合术。36例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切缘均无癌残存。Child术及局部切除术术后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2.3%和45.1%;5年生存率分别为30.6%和34.2%。结论: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ERCP和MRCP是诊断十二指肠乳头癌的有效方法,早期诊断、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肾癌36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目的:提高肾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369例肾细胞癌患者的发病、诊治和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透明细胞癌281例(76.2%),颗粒细胞癌39例(10.6%),混合细胞癌42例(11.4%),其它癌7例。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301例(81.6%),其它方式手术45例,其中静脉癌栓取出术12例。随访297例,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4.6%、56.2%和28.2%。结论:B超和CT是目前诊断肾细胞癌的重要手段,早期行根治性肾癌切除术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联合生物治疗对晚期和姑息性治疗病人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预后影响因素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3年1月至2008年8月间经胃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75例早期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75例患者中接受单纯化疗20例.手术联合化疗55例:两组患者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5.0%(13/20)和83.6%(46/55),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0%(15/20)和92.7%(51/55),5年生存率分别为86.9%和78.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是DLBCL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O.05.HR=11.350,95%CI:1.011-127.371)。结论IPI评分是早期胃DLBCL中的独立预后因素:单纯化疗与手术联合化疗的疗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7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实施经腹膜外前列腺癌根治术.结果:7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145~250 min,平均175 min.估计术中出血量200~600 ml,平均300 ml,其中3例患者输400 ml红细胞悬液,术中无腹膜破裂、直肠输尿管损伤、膀胱损伤等病例;术后病理均报告切缘阴性,无淋巴结转移,留置导尿14~23天,平均18.2天;术后1~3天肠道功能恢复,平均1.6天.术后发牛尿漏2例,6天后尿漏消失.随访3~10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拔除尿管出现轻度尿失禁3例(43%),1周内完全恢复尿控率71.4%(5/7),第1、3、6个月完全恢复控尿率分别为71.4%(5/7)、85.7%(6/7)、100%(7/7),术后3个月检查血清PSA<0.2 μg/L,随访期间末出现生化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腹膜外途径前列腺癌根治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是局限性前列腺癌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乳腺微小包块的治疗策略.方法 对2009年9月~2013年3月麦默通治疗的318例乳腺微小包块术前通过乳腺彩超、钼靶检查判断良恶性,然后进行麦默通手术治疗,观察诊断符合情况及乳腺癌发生率.结果 术后病理证实7例为乳腺癌(7/318,2.2%).乳腺彩超诊断乳腺微小癌的阳性预测值66.7%(4/6),漏诊率42.9%(3/7);钼靶检查的阳性预测值75.0%(6/8),漏诊率14.3%(1/7);乳腺彩超联合钼靶检查的阳性预测值为100%(4/4),漏诊率42.9%(3/7).结论 彩超和钼靶检查对乳腺微小癌具有较高的漏诊率,应积极手术活检,以麦默通手术首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发生子宫瘢痕部位妊娠距前次剖宫产术的时间、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患者发病距前次剖宫产妊娠时间2~25年;孕龄:早孕6例,中孕2例,晚孕1例。治疗方法:氨甲喋呤全身或局部化疗2例;宫腔镜病灶电切3例;吸宫术1例;开腹病灶切除1例;剖宫取胎术3例;子宫次全切除3例。结论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是剖宫产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二维超声、宫腔镜检查、MRI、血β-HCG对CSP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高的价值。氨甲喋呤全身和局部用药后再行吸宫术有效,开腹行病灶局灶切除安全,病灶〈5cm、局限在浅肌层宫腔镜电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袖状切除联合单吻合口十二指肠回肠旁路术(SADI-S)治疗肥胖症及肥胖相关性代谢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行腹腔镜SADI-S治疗的17例肥胖症及肥胖相关性代谢病病人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手术对体重、BMI、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尿酸的影响。结果 17例病人均完成腹腔镜SADI-S,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开腹及围术期死亡。病人的体重、BMI、腰围、多余体重百分比在术后3、6个月均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2型糖尿病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1.4%(5/7)、85.7%(6/7),高血压缓解率分别为0、6.7%(1/15),高甘油三酯血症完全缓解率分别为36.4%(4/11)、72.7%(8/11),高胆固醇血症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6.7%(4/6)、83.3%(5/6),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2.9%(3/7)、42.9%(3/7),高尿酸血症完全缓解率分别为38.5%(5/13)、61.5%(8/13)。结论 腹腔镜SADI-S对肥胖症及肥胖相关性代谢病在术后短期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长期安全性及有效性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肾上腺转移癌的临床特点与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2月~2010年2月收治的肾上腺转移癌患者45例临床资料:原发肿瘤包括肺癌23例(51.1%),肝癌5例(11.1%),肾癌5例(11.1%),乳腺癌4例(8.9%),黑色素瘤2例(4.4%),其他肿瘤6例(13.3%).临床表现为全身乏力、消瘦、贫血或低热16例,患侧腰背部胀痛8例.高血压6例.均行B超、CT、MRI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检查确诊.35例行手术治疗,10例放弃手术.结果:完整切除转移癌者30例获得随访,生存6~62个月,平均34.2±4.7个月,最长存活已5年2个月;5例失访.10例放弃手术者中,6例获得随访,生存4~8个月,平均6.3±2.7个月,均死于肿瘤晚期或多发转移.结论:对原发肿瘤应重视术中及术后肾上腺部位的检查及随访.B超及CT是诊断肾上腺转移癌的重要检查方法,PET对诊断肾上腺转移癌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完整切除肾上腺转移灶可延长患者生存期,但需严格控制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的临床疗效与手术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310例(321例次)TEP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01例,女9例,平均(63.1±15.7)岁。将310例患者按接受手术的时间顺序分为A组(开展初期)、B组(开展中期)、C组(开展后期)。结果:7例(2.2%)中转为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65.6±10.6)min,术后平均住院(3.1±1.9)d,患者均于术后2周恢复非限制性活动。35例(10.9%)发生并发症,术中输精管损伤、腹壁下动脉出血各1例(0.3%),术后发生并发症33例(10.3%),分别为血清肿/血肿21例(6.5%),尿潴留7例(2.2%),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5例(1.6%)。随访5-41个月,中位时间23个月,随访率100%,7例(2.2%)复发。B、C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总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TEP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的术式,但操作难度较大,学习曲线较长。  相似文献   

17.
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癌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诊断性宫腔镜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准确性,及其是否会造成子宫内膜癌患者术中腹水细胞学阳性率提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6月36例经宫腔镜检查或分段诊断性刮宫(诊刮)后手术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的腹腔冲洗液检查结果。结果17例行分段诊断性刮宫,19例行宫腔镜检查并定位活检,其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2.9%(9/17)及89.5%(1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在Ⅰ期子宫内膜癌中,宫腔镜组诊断符合率高于诊刮组[85.7%(12/14)vs42.9%(6/14),P=0.040]。两组腹水细胞学阳性率分别为5.9%(1/17)及10.5%(2/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36例术后随访2个月~4年半,其中28例〉1年,1例Ⅲc期术后2年肿瘤复发死亡。结论诊断性宫腔镜相对于分段诊断性刮宫而言未造成子宫内膜癌患者术中腹水细胞学阳性率提高,且其诊断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重复电刺激检查在重症肌无力(MG)眼肌型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临床拟诊的重症肌无力(MG)眼肌型患者进行神经重复电刺激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测试46例MG眼肌型患者,单上睑下垂者20例,双眼睑下垂者19例,复视者有3例,吞咽困难者2例,咀嚼无力2例。共对204条神经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MG眼肌型患者在疲劳试验前,单独刺激眼轮匝肌、三角肌和小指展肌RNS的阳性率分别为41.30%(19/46)、15.21%(7/46)、6.52%(3/46),3块肌肉综合统计低频刺激的阳性率为58.69%(27/46),高频刺激的阳性率为5%(6/46)。疲劳试验后眼轮匝肌、三角肌和小指展肌RNS阳性率分别为47.82%(22/46)、21.74%(10/46)、6.52%(3/46)。疲劳试验前后可见低频刺激阳性率均远高于高频刺激,且高频刺激阳性者在低频刺激时全部为阳性。疲劳试验后三角肌的RNS阳性率增加;面肌、小指展肌的RNS阳性率无明显变化;3块肌肉综合统计低频刺激下RNS阳性率增高。结论 MG为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免疫性疾病,神经重复电刺激检查对MG眼肌型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超早期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总结超早期和早期微侵袭手术治疗92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92例经微侵袭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治疗经验。结果对存活的全部92例患者于出院3个月时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评价:Ⅰ级:超早期组10例(26.32%),早期组6例(1111%);Ⅱ级:超早期组15例(39.47%),早期组18例(33.33%);Ⅲ级:超早期组9例(23.68%)。早期组19例(35.19%);Ⅳ级:超早期组3例(7.89%),早期组8例(14.81%);Ⅴ级:超早期组1例(2.63%),早期组3例(5.56%)。在疗效较好的Ⅰ-Ⅱ级病例中,超早期组多于早期组,两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早期微侵袭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可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通过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ulticolo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M-FISH)技术检测3、7、9、17号染色体数目畸变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bladder transition cell carcinoma,BTCC)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3、7、17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和9p21区带探针对46例BTCC患者、15例非肿瘤患者和5例正常人尿液脱落细胞核行M-FISH检测,并同时行尿脱落细胞学(urinary cytological examination,UCE)检查,比较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分析各条染色体畸变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①M-FISH和UCE的灵敏度分别为73.9%(34/46)、47.8%(22/46),两者比较P0.05;特异度分别为95.0%、100%,两者比较P0.05。②MFISH在肿瘤临床分期T_a-T_1、T_2~T_(?)的阳性率分别为50.0%、84.4%;病理分级G_1、G_2、G_3的阳性率分别为42.9%、80.0%、100%,其阳性率与BTCC分级分期呈正相关(P0.05)。③3、7、17号染色体在BTCC的畸变率分别为71.7%、73.9%、73.9%,其畸变率与肿瘤分期分级呈正相关(P0.05)。9号染色体畸变率为56.5%,与分级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使用M-FISH技术检测尿脱落细胞3、7、9、17号染色体数目畸变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并具无创性,对BTCC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