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血性脑卒中即为广义的脑梗死,是指突然发生的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灌注减少或血流完全中断,停止供血、供氧、供糖等,使该局部脑组织变性乃至坏死,是中老年常见和多发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死亡率及病残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因此需要临床医生寻求更有效的判断患者病情、预后及指导治疗的指标。近年的研究表明,B型脑钠肽(BNP )、D-二聚体(D-D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脂蛋白a〔LP (a )〕与脑梗死发病过程密切相关。本文旨在研究BNP、D-D、hs-CRP、LP (a )水平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老年非瓣膜性房颤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尿酸、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意义及与CHADS2的关系。方法对入住该院的188例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分为急性脑梗死及非急性脑梗死组,测定BNP、尿酸水平,并了解其在CHADS2评分中的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组的BNP及尿酸水平较非急性脑梗死组明显增高(均P=0.000)。随着CHADS2评分的增高,BNP水平逐渐升高(P=0.036),但尿酸无类似趋势。结论 BNP、尿酸增高可能是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且随着CHADS2分值升高,BNP水平也越高。  相似文献   

3.
经食管超声检查在诊断非瓣膜性房颤致脑栓塞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脑卒中是非瓣膜性房颤的主要并发症。调查显示,我国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有近20%的患者发生脑卒中。因此,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来说寻找各种潜在的栓子极为必要。由于食管和心脏解剖位置接近,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技术可以在心脏和大血管各部位检出其他手段无法发现的栓子,在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出血性脑梗死35例,非出血性脑梗死133例。并用χ2检验统计分析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脑栓塞、大面积脑梗死、梗死累及大脑皮质、糖尿病史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栓塞、大面积脑梗死、梗死累及大脑皮质、糖尿病史是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的检测,探讨二者在评价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中的价值。方法选择非瓣膜性房颤患者58例,按照CHADS2评分将病例分为3组,0分组为低危组14例,1分~2分组为中危组21例,〉2分组为高危组23例。采集空腹静脉血4mI。,采用凝固法测定FIB,采用双抗体EI。ISA吸附法测定D-dimer。结果房颤组FIB、D-dimer的值均较对照组高,FIB(4.71g/L±0.55g/LVS2.85g/L±0.28g/L,P〈O.05),D-dimer(374.60ng/ml。±63.48ng/mLVS84.93ng/mL±27.44ng/mL,P〈0.05)。CHADS2评分中危组FIB的值较低危组的高,分别为(4.63g/L±0.38g/Lvs3.27g/I,±0.46g/L,P〈0.05),高危组FIB的值较中危组的高,分别为(5.36g/L±0.51g/LVS4.63g/L±0.38g/L,P〈0.05);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FIB值与低危组无相关性,而FIB值与中危、高位组呈正相关。CHADS2评分D-dimer中危组的值较低危组的高,分别为(263.72ng/mI。±45.27ng/mI,VS140.35rig/mL±31.63rig/mL,P〈O.05),高危组D-dimer的值较中危组的高,分别为(434.28ng/mL±57.68ng/mLVS263.72ng/mL土45.27ng/mL,P〈O.05);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D-dimer的值与低危组无相关性,而D-dimer的值与中危、高危组呈正相关。结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FIB、D-dimer可以作为评价中危、高危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不同病因学亚型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k,BNP)和D-二聚体(D-dimer,DD)含量变化的意义.方法 146例发病24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TOAST分型方法进行病因学分型: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1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n=48)、小血管闭塞性脑梗死(small-artery occlusion,SAO;n=32)、心源性脑栓塞(cardioembolism,CE;n=41)和原因不明性脑梗死(n=25).急诊行血浆BNP和DD含量测定,并分析二者与脑梗死不同亚型、梗死体积和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CE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非CE组(P均<0.01),其血浆DD含量亦显著升高(与LAA组比较,P<0.05;与SAO组和原因不明性脑梗死组比较,P均<0.01),而各种非CE组之间血浆BNP和DD水平均无显著差异.大梗死组患者血浆BNP和DD含量显著高于中梗死组(t分别为2.748和4.218,P分别为0.040和0.008)和小梗死组(t分别为3.766和3.029,P分别为0.013和0.029),而中梗死组与小梗死组无显著差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7分组血浆BNP和DD含量显著高于<7分组(t分别为-3.454和-4.044,P分别为0.018和0.010).结论 急性脑梗死,尤其是CE患者血浆BNP和DD水平显著升高,而且梗死体积越大、病情越严重,二者水平越高.早期检测血浆BNP和DD水平有助于脑梗死病因学亚型,尤其是CE的诊断以及梗死体积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表达情况。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马鞍山中心医院收治的心房颤动致脑梗死患者136例,均在入院次日清晨检测静脉血浆D-二聚体水平。依据出院时情况,分为死亡组(21例)和生存组(115例)。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疾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抗凝治疗情况、脑梗死体积、并发症、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住院死亡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的临床截点。结果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中枢性高热[28.6%(6例)比8.7%(10例)]、NIHSS评分[(19±3)比(12±3)]、入院昏迷[66.7%(14例)比15.7%(18例)]、C反应蛋白[13.5(9.1,50.6)比2.3(0.0,15.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2.9(0.9,4.0)比0.6(0.4,0.9)mg/L,P0.01],血浆D-二聚体判断住院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95%CI:0.686~0.946,P0.01)。结论急性心房颤动致脑梗死死亡患者入院时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生存者。  相似文献   

8.
近年有学者认为,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涉及体内血栓形成或纤溶功能异常。为此,本文检测了50例急性脑梗死(CI)患者、30例正常人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并对CI急性期和恢复期D-二聚体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及(Fib)D-二聚体(D-D)含量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D和Fib水平.比较进展性脑梗死、非进展性脑梗死及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变化.结果 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D含量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P<0.05).结论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着明显的高凝状态,这与其发生及病情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分为瓣膜性和非瓣膜性房颤,但临床医生常将其混淆。根据目前的指南,瓣膜性房颤是指机械瓣置换术后或二尖瓣中-重度狭窄合并的房颤,其他的均称为非瓣膜性房颤。区别瓣膜性和非瓣膜性房颤是由于其血栓形成的机制和栓塞风险及抗凝策略不同,目前瓣膜性房颤只能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抗凝,而非瓣膜性房颤可选择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首选NOACs。现就瓣膜性和非瓣膜性房颤定义的演变和药物治疗的循证做一综述,旨在让临床医生对瓣膜性和非瓣膜性房颤的诊治有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D-dimer)及纤维蛋白原(Fg)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房颤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房颤患者116例,其中非瓣膜性房颤66例,瓣膜性房颤50例,另设健康体检者95例为对照组,均于清晨空腹采肘静脉血测定血浆D-dimer、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Fg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房颤患者血浆D-dimer、Fg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房颤患者与正常人之间PT和APTT差异均无差异(P>0.05);瓣膜性房颤患者的D-dimer高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P<0.05);左心房内径≥40mm的患者D-dimer、Fg水平显著高于左心房内径<40mm的患者(P均<0.01)。结论 PT和APTT两项指标不是房颤患者高凝状态的敏感指标。房颤患者血中D-dimer和Fg水平升高与房颤有关,说明房颤存在血栓前状态(Prothrombrotic state,PTS)。通过检测血浆D-dimer和Fg水平,有助于了解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程度,从而加强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尿酸、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以本院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的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58例(观察组)、同期非脑血管病住院患者60例(对照组)为调查对象,检测血尿酸、D-二聚体水平,探讨血尿酸、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依据中国人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将脑梗死患者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三个亚组,观察其尿酸、D-二聚体水平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尿酸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中型、重型亚组血尿酸和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型亚组、中型亚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亚组患者血尿酸和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D-二聚体水平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性升高。结论血尿酸和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判断、预后评价具有参考价值,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的早期干预依据。  相似文献   

13.
D-二聚体在脑梗死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居脑血管病的首位。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指标,对血管血栓性疾病的诊治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D-二聚体检测对脑梗死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判断、预后判断及治疗效果判断的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脑梗死患者血浆抗凝血酶及D-二聚体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颉  杨颖  赵春亭  王璐  陈兵  张锐 《山东医药》2004,44(22):30-31
有研究表明,抗凝物质活性及纤溶系统成分改变直接影响机体凝血-抗凝机制的动态平衡,产生血栓形成倾向,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抗凝血酶(AT)是血浆中最重要的凝血酶抑制物,D-二聚体(D-dimer)作为分子水平标志物,既反映体内凝血酶活性.又反映纤溶酶活性,是评价凝血纤溶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100例患ACI并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采用Sysmex Cs-5100全自动检测仪分别检测其溶栓前、后24 h内D-二聚体水平,同时记录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病情好转患者70例,为好转组,恶化患者30例,为恶化组。2组到达医院至开始静脉溶栓时间(DNT)、性别和入院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所有患者溶栓前、后24 h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且恶化组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好转组(均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溶栓后24 h 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是患者溶栓后病情恶化的危险因素。溶栓后NIHSS评分与溶栓前、后24 h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别存在明显正相关性(r分别为0. 316、0. 451,均P 0. 01)。结论:ACI患者溶栓后24 h内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预示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D-二聚体(D-D)关系。方法测定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CRP和D-D,并与正常组相比较。结果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CRP和D-D明显升高。结论急性脑梗死时D-D升高和CRP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收治的25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梗死组,选取同期20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梗死组患者于入院24 h内、对照组受检者于体检当日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按入院当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梗死组患者分为轻型(0~15分)组129例、中型(16~25分)组92例、重型(26~33分)组38例。按预后(即住院4周时NIHSS评分)将梗死组患者分为好转组182例和无好转组77例。比较对照组与梗死组、梗死组各亚组间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D-二聚体异常率。结果梗死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0.46±0.52)mg/L、D-二聚体异常率43.2%,均高于对照组的(0.13±0.29)mg/L、1.0%(P0.05)。轻型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0.27±0.13)mg/L、D-二聚体异常率30.5%,分别低于中型组的(0.42±0.28)mg/L、47.8%,中型组又低于重型组的(0.65±0.32)mg/L、76.3%(P0.05)。好转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0.31±0.26)mg/L、D-二聚体异常率32.9%,低于无好转组的(0.57±0.29)mg/L、67.5%(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且血浆D-二聚体水平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8.
侯新丽 《山东医药》2005,45(20):59-60
血浆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降解产物,是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近年来,我们对115例脑梗死患者及正常人空腹血清中D-二聚体的含量进行测定,以探讨其在脑梗死发病中的意义及变化规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增辉  郭军 《心脏杂志》2018,30(5):600-603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作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虽然AF以老年人多见,但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在青年人群中非瓣膜性房颤(NVAF)的发病率不断提高。更好地认识青年人NVAF危险因素,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预后和生活质量。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青年NVAF发生、发展的不可控因素(种族、性别、年龄等)和可控因素(吸烟、嗜酒、肥胖、能量饮料摄入、高负荷运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肥厚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外伤性颅内出血等),并着重对各个可控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上进行探讨,以更好地指导青年NVAF Ⅰ级和Ⅱ级预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和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对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行健康体检者120名作为健康组,均检测Hcy、LP(a)、D-D。观察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3个亚组,分别为轻型亚组86例,中型亚组42例,重型亚组22例,比较各组Hcy、LP(a)、D-D检测结果。结果中型亚组、重型亚组的Hcy、LP(a)、D-D水平高于轻型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亚组Hcy、LP(a)、D-D水平与中型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Hcy、LP(a)、D-D水平低于重型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D-D、LP(a)三项指标均可反映脑梗死病情,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能更能反映急性脑梗死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