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超声仪器和技术的发展,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不仅可以显示血管壁的形态和病变性质,而且可以通过二维平面分析和三维重建对病变大小进行精确测量,为深入了解血管病变的形态和功能提供了新的视野,也为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翔实可靠的信息。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对20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对这些患者20处血管行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取得满意的效果,而实施护理措施的密切配合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coronary bifurcation lesion,CBL)占所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15%~20%,仍是PCI领域极富挑战的难题之一.较之非分叉病变,CBL的PCI不仅技术难度大、操作复杂,且术后再狭窄和血栓事件...  相似文献   

3.
刘滴  吴辉  李云曌  周刚  张栋 《巴楚医学》2021,4(1):126-12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形成导致管腔狭窄,以及斑块破裂引起血栓形成而导致冠状动脉阻塞,最终减少或阻断病变远端心肌的血液供应,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坏死[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是采用心导管技术开通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有效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2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球囊在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8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75例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两组均接受单支架介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球囊扩张,观察组给予药物洗脱球囊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时冠脉造影结果,不良事件,术前、术后1周时生活质量。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病变血管狭窄率低于对照组,分支血管管腔最小直径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内,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时,观察组精神情感、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接受药物洗脱球囊治疗,可让病变分支血管得到更好的扩张,加大管腔最小直径,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正>自1977年冠脉造影问世后,冠脉介入技术[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也在不断完善中日趋成熟。支架的出现及药物的辅助治疗使冠脉介入术的成功率不断攀升,PCI也应用到了更多冠脉复杂病变的处理中。随着PCI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操作例数呈几何级的增长,介入医生也关注到了另一项问题——即围术期心肌损伤(PMI)。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配合不同用药方案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0例,35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替格瑞洛治疗者作为对照组,35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替格瑞洛+通心络治疗者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心肌损伤改善情况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时代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严重钙化病变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对分支血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在本院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的24例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介入治疗情况、手术并发症、旋磨对病变处及远端分支血管的影响及出院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24例患者共26处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均经桡动脉成功行冠状动脉旋磨术,旋磨后病变处狭窄程度由(89.5±7.3)%降至(37.6±5.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0)。所有病变均成功置入DES,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26处钙化病变共20条分支血管,旋磨后所有分支血管均未发生栓塞、夹层,开口直径无显著变化。24例患者平均随访(11.0±6.1)个月,2例分别于术后4个月和15个月因重症肺炎死亡,其余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6例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无支架内血栓形成、再狭窄及晚期支架贴壁不良。结论 DES时代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严重钙化病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且对病变处及远端分支血管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是心血管医生需要面对的最严重的挑战之一.其临床证据又十分有限,最优临床策略依然存在争议.本文介绍1例由左主干病变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的病例抢救成功的过程,并总结了其中的关键经验:尽早实行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常规穿刺与经远端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8月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收治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6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38例。对照组采取经桡动脉常规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 观察组采取经远端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比较两组穿刺操作差异、介入手术操作时间、压迫止血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 比较两组穿刺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舒适度。结果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次数、时间及介入手术操作时间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迫止血时间及介入后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桡动脉动脉闭塞、动脉血肿、血管过度扭曲及肢体疼痛或麻木等并发症发生率(5.3%, 2/38)低于对照组(23.7%, 9/38), P<0.05;观察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远端桡动脉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心病疗效均较佳, 但经远端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更有助于减少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后扩张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PCI血管造影成功的老年钙化血管造影病变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后扩张组(62例)和对照组(常规置入组;62例),观察两组患者PCI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期间及术后1年支架内血栓、再狭窄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率。结果后扩张组和常规置入组患者PCI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6.5%︰4.8%,P>0.05);1年时的随访结果显示,后扩张组的MACE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4.8%︰12.9%,P<0.05);支架内血栓和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较常规置入组均明显减少(1.6%︰4.8%;4.4%︰14.3%,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老年钙化病变患者PCI术中应用后扩张治疗安全、有效,能够降低支架内血栓、再狭窄和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在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 IVUS)引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慢性完全闭塞性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手术成功率与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完全闭塞性冠状动脉病变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研究组患者在IVUS引导下接受PCI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的引导下接受PCI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病变情况、支架置入情况、手术成功率、PCI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术后MACE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支架扩张时最大球囊压力值(1 487.68±200.07)kPa、管腔直径最大值(2.31±0.44)mm与PCI术后最小管腔直径值(3.12±0.42)mm均高于对照组(1 351.79±174.93)kPa、(2.07±0.36)mm、(2.76±0.3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本院径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变累及范围分为单支组与多支组,每组各30例。根据狭窄程度将单支组患者分为A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及B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75%),每组各15例;多支组患者分为C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与D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75%),每组各15例,比较单支组、多支组患者左心室参数及两组中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左心室参数。结果多支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均明显大于单支组,左心室每搏输出量(LV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小于单支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B组患者LVEDV、LVESV均明显大于A组,LVSV、LVEF明显小于A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D组患者LVEDV、LVESV均明显大于C组,LVSV、LVEF明显小于C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客观地反映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左室重构程度,可作为有效的临床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总结严重冠状动脉病变NSTEMI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271例N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于症状发作时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比较心电图QRS时限、ST段下移、ST段压低、T波倒置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对应关系。结果 ST段下移幅度≥1 mm患者三支/三支+左主干病变数目显著多于ST段下移幅度<1 mm的患者(P<0.05),ST段下移导联数≥6个的患者三支/三支+左主干病变数目显著多于下移导联数<6个的患者(P<0.05)。QRS波时限≥100 ms的患者三支/三支+左主干病变数目显著多于QRS波时限<100 ms患者(P<0.05)。T波无倒置、T波倒置<2 mm、T波倒置≥2 mm的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心电图ST段下移≥1 mm、ST段下移导联数≥6个、QRS时限≥100 ms,提示N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血管较多,可推断其心肌缺血严重,预后不良。心电图T波倒置对NSTEMI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评价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颈总动脉、脑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中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将其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及以上病变组,每组各25例。记录三组患者颈总动脉、脑动脉、冠状动脉影像学诊断结果,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脑动脉、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脑动脉造影结果显示,75例患者中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41例(54.67%)。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75例患者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38例(50.67%)。脑动脉、冠状动脉与颈总动脉超声结合造影检查结果显示,三组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总动脉与脑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密切相关。颈总动脉超声检查可结合脑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估动脉病变风险,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于本院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的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多支病变患者RDW、HbA1c水平均明显高于双支病变和单支病变患者(P<0.05);完全闭塞患者RDW、HbA1c水平均明显高于轻、中、重度闭塞患者(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血清RDW、HbA1c水平、糖尿病患病率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24、0.14、0.15;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血清RDW、HbA1c水平、糖尿病患病率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7、0.64、0.34;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血清RDW(P=0.01)、HbA1c水平(P=0.001)是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与血清RDW、HbA1c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考虑可能与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微血管功能障碍、小血管病变、内皮功能受损及弥漫性动脉粥样硬化等有关。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诊断主要依靠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但这种有创检查方式并不能被所有患者接受。因此,本文拟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相关预测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IMA)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的IMA水平,分析IMA与ACS患者死亡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IMA水平不断上升,平均IMA水平:冠状动脉单支病变为(64.42±5.87)U/ml,冠状动脉双支病变为(203.20±10.78)U/ml,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为(372.32±69.83)U/ml;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和完全闭塞患者IMA水平显著高于冠状动脉轻、中度狭窄患者(P<0.05),而冠状动脉轻度狭窄与中度狭窄患者IMA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至2014年12月30日,死亡10例,IMA水平为370.5~432.6 U/ml[(412.8±24.9)U/ml],未死亡患者的IMA水平为107.6~384.8 U/ml[(234.6±26.9)U/ml]。IMA(P=0.014)、高血压病史(P=0.04)、糖尿病病史(P=0.012)是AC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MA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IMA是ACS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联合射频消融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2例心律失常并伴有心电图ST段低压改变、不典型胸闷患者,对其施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射频消融术,对手术策略、造影结果、临床资料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为32例,出现特发性左室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为6例,出现频发单形性室性早搏患者为4例。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可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为14例,占33.33%,对比冠状动脉造影术阴性组与阳性组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联合射频消融术对于心律失常的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安全可行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占所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例的15%~20%,其介入治疗策略的选择仍具争议。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的新器械,药物涂层球囊逐渐被应用于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中,起到了简化操作程序、保护分支血管的作用。本文就药物涂层球囊在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最新证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正>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发起的阳光心血管研究基金项目,是专门针对冠状动脉介入领域的临床研究设立的专项基金,同时,为进一步推进临床科研的开展,阳光心血管研究基金还将作为国内相关领域科研项目的种子基金。该基金的设立旨在促进国内冠状动脉介入器械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技术创新,阳光基金评审委员会将对我国具有创新技术的介入器械课题优先资助。基金对研究项目的资助分阶段在3年内完成,每个课题的最高资助限额为15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