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7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设治疗组47例,以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予胃复春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胃镜病理学检查和HP检测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属祖国医学“胃脘痛”、“痞满”范畴,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认为幽门螺旋杆菌(HP)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笔者自1995年1月~2000年12月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5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胃不和证慢性萎缩性胃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用吗丁啉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症状、胃镜下黏膜病变情况和病理组织学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0.20%;对照组总有效率68.57%(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对肝胃不和证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分析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给予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吗丁林10mg,3次/d;硫糖铝混悬液2g,2次/d;奥美拉唑20mg,2次/d.两组同时对症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7.8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4.47%.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胡浩 《河南中医》2012,32(11):1544-1544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予柴胡疏肝散加味,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对照组30例予养胃舒冲剂10 g,日2次.治疗90d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化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给予柴胡疏肝散,对照组35例口服维酶素、吗丁啉,3个月为1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疗效。结果:柴胡疏肝散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能改善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慢性萎缩性胃炎原因不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慢性胃炎中约占10%~30%,属中医“胃脘痛”“痞证”,通过临床验证用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紫胡疏肝散加减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萎缩性胃炎 ( CAG)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 ,属祖国医学“胃脘痛”、“痞满”范畴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认为幽门螺旋杆菌 ( HP)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笔者自 1995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 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 56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本组 56例 ,均为我院门诊病人 ,经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男性 31例 ,女性 2 5例 ,年龄 2 3~ 69岁 ,平均年龄 4 6.4 5岁 ,30岁以下 6例 ,30~ 50岁 4 2例 ,50岁以上 8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柴胡舒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的8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4例.其中西药治疗对象,定义为参照组;柴胡舒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对象,定义为研究组.治疗后,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73%,参照组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与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43例)给予柴胡疏肝散+半夏泻心汤辨证加减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评分和胃镜评分、生活质量评价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对照组72.09%,观察组90.7%;两组治疗总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症状评分和胃镜评分均显著地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项生活质量均显著地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3个月,均未发现复发和转为胃癌患者。结论:在CAG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柴胡舒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可有效优化胃镜积分,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李玉清  徐静 《北京中医药》2009,28(8):622-624
目的 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服用香砂六君子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对照组服用胃复春,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治疗组症状积分与病理学改变治疗后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与胃镜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香砂六君子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期间, 笔者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92 例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病人,均经胃镜检查确诊,辨证属肝胃不和证,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男性22例,女性24例;年龄16~64岁,平均年龄42.5岁;病程3月~5年,平均病程3.2年.  相似文献   

13.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我们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60例,并与西药治疗的60例对照,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柴胡舒肝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2002年以来,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用自拟柴胡舒肝散治疗肝郁气滞型慢性萎缩胃炎,收到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观察病例3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30-72岁,平均46.8岁;病程最短者6月,最长者22年。其中伴胃脘胀闷者22例,胃脘隐痛者20例,嗳气纳差者18例。合并不典型增生5例,肠化生1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17例,胃窦炎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汤4例,胆汁返流2例,胃角溃疡2例,返流性食管炎1例,幽门功能障碍1例。患者均由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西药治疗,观察组予以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相关症状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优于对照组7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痛、乏力、胃脘胀痛、饮食减少、大便稀溏积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治疗效果佳,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胃复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恩松 《河北中医》2002,24(3):175-176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 ,具有发病缓慢 ,反复发作 ,病势缠绵难愈的特点 ,而且多伴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 ,被视为癌前期病变[1 ] ,给患者带来痛苦与生命威胁。 1 996- 0 6~ 1 999-1 2 ,笔者应用胃复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68例 ,并与猴头健胃灵胶囊治疗 66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诊断依据 根据胃痛、嗳气、腹胀、痞满、纳差、恶心、呕吐、便秘 ,或泄泻、口干、消瘦、皮肤粗糙、脱发、反甲 ,或指甲粗糙不平及剑突下压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 ,经纤维内窥镜检查及胃黏膜活检而确诊 ,并排除消化性溃疡、胃癌、慢…  相似文献   

17.
黄志丹 《河北中医》2004,26(9):695-695
2002-05—20014-05,笔者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10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在胃镜检查中约占全部慢性胃炎的50%~85%左右,患者常有上腹部胀闷、暖气、吐酸、食欲减退,或无规律上腹隐痛,食后加重等表现。本病多由饮食和情志所伤,与肝失条达,胃失和降密切相关,造成肝胃不和,气机郁滞,脾虚不运,久病难愈。笔者根据本病特点,运用多年来积累的临床经验,紧紧抓住肝郁这个浅表性胃炎病理机制的关键问题,拟柴胡疏肝散辨证论治,疗效显著,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化肝煎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Hp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标准三联药物方案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肝煎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2组均7 d为1个病程,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环氧化酶-2(COX-2)、Ki-67抗原积分,Hp根除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p根除率92.5%,对照组Hp根除率77.5%,治疗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胃脘痞胀、胃脘疼痛、胃脘灼热、口苦口臭、恶心呕吐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OX-2、Ki-67积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肝煎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Hp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能协助改善临床症状,提高Hp根除率,降低COX-2、Ki-67水平,并不增加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对肝胃气滞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及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的影响.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4月的73例肝胃气滞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有4例患者脱落,最终纳入治疗组34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胃复春片口服,治疗组予中药柴胡疏肝散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