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菲 《中医临床研究》2012,4(4):50+52-50,52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配合面部走罐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患者进行薄氏腹针和面部走罐的联合治疗,每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痊愈7例,好转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8%。结论:薄氏腹针配合面部走罐对周围性面瘫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手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手法治疗,参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评估及疗效判定标准方案(修订案)》,对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进行...  相似文献   

3.
面瘫,中医亦称"口僻",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我科自1997年12月至1999年12月,应用针灸结合中药内服治疗面瘫32例,收到满意疗效,观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面瘫是由于各种不明原因导致茎乳突孔内面神经非化脓性炎症而引起的面肌瘫痪,又称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根据病变部位不同,一般将面瘫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两种,临床上以周围性面瘫最为常见。2007年以来,笔者采用针灸加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针刺肌肉运动点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全部为急性期患者,治疗方法以针刺肌肉运动点为主,同时配合口服西药强的松等,观察两个疗程。30例中25例痊愈,5例显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合康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周围性面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在针刺选穴和针刺时间、疗程上均一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疗效(P〈0.05),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合康复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依据不同时期分别选用不同的针灸穴位、给予不同的针刺治疗,对照组待急性期结束后,到静止期方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开始针刺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不同时间点的起效人数。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的不同时间点起效人数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 6年来用分期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 ,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1 2 0例 ,均为单侧面瘫 ,其中男性 68例 ,女性 52例 ;年龄 3~ 65岁 ;病程 1天~ 54天 ;有 6例为第 2次发生面瘫。全部患者按门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60例。治疗方法发病 1 0天内均口服或静注激素、扩血管及营养神经药物及中药牵正散加减。并按下法行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分期治疗。发病后 1~ 7天为急性期 ;7~ 2 0天为静止期 ;2 0天后为恢复期。取患侧阳白、丝竹空、太阳、承泣、颊车、地仓、翳风及双侧合谷、风池。急性期行毫针多针浅刺法 ,不…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28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 ,我科自 1995年以来采用针刺治疗此类患者 2 85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81例 ,女 10 4例 ;年龄 9~ 6 5岁 ,平均 2 8岁 ;病变部位 :左侧 16 8例 ,右侧 117例。1 2 治疗方法 主穴取太阳、地仓、颊车 ,配穴取攒竹、阳白、下关、风池、合谷、承浆。常规消毒 ,用 2 8~ 30号毫针进行针刺。健侧颊车透地仓 ,患侧地仓透颊车。配穴风池、下关、合谷直刺 ,承浆针尖指向患侧、平刺。攒竹透晴明 ,得气后留针30min ,然后出针 ,针刺过程中以得气为准 ,要求达到患侧有收紧牵拉的感…  相似文献   

10.
边新娜 《光明中医》2023,(5):932-935
目的 观察腹针联合落睑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将6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1∶1的比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接受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腹针联合落睑疗法。上述治疗每日1次,6次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5个疗程。对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和动态观-闭眼评分的变化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和动态观-闭眼评分结果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针联合落睑疗法能有效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48例.[结果]痊愈40例,占83.3%;好转6例,占12.5%;无效2例,占4.2%,总有效率为95.8%.[结论]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显著疗效,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腹针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主要可分为:单纯腹针、腹针配合体针、腹针配合走罐、腹针配合康复按摩、腹针配合灸法、腹针配合特殊针刺法、腹针配合中药。取穴以引气归元组(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腹四关组(双侧滑肉门、双侧外陵)为主。采用腹针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疗效好、疗程短、痛苦少等优点,值得推广,为面瘫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广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针刺推拿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Bell面瘫,病因尚不明,系指茎乳突孔以上面神经管内段面神经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主要表现为口角下垂并向健侧歪斜,患侧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不能作皱额、抬眉、鼓腮、吹哨、闭目等动作。该病影响患者面容表情,给其生活、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正确可延长病程,导致面肌进行性萎缩,影响面容,给病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4.
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368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嗣家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761-1761
目的 选用下关,牵正两穴针刺通电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患者坐、仰卧位均可,取患侧下关、牵正两穴.选用1~1、5寸长毫针,直刺0.5~0.8寸深,或斜刺0。8~1寸,采用6085治疗仪通电,选用连续疏密波段交替作治疗,通电15~30min,1次/d,10d为1个疗程。结果 368例病人中治愈325例,占88.3%,显效28例,占7.7%,好转12例.占3.2%,无效3例,占0.8%,总有效率为99.2%。结论 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好,病人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结合查氏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门诊就诊的顺序,将12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60例,采用查氏手法加腹针(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为主)综合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单纯颈椎电动牵引加激光疗法(照星状神经节)。结果:治疗组痊愈35例,显效16例,好转6例,无效3例,有效率95.0%;对照组痊愈26例,显效10例,好转8例,无效16例,有效率73.3%,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最短时间是5天,最长时间为20天,而对照组治愈最短的10天,最长的25天;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薄氏腹针结合查氏手法治疗颈性眩晕有显著的疗效,且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手法结合中药外洗治疗周围性面瘫7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彦岭  杨倩 《河北中医》2000,22(10):776-776
1991 - 0 3~ 2 0 0 0 - 0 4 ,我们采用手法结合中药外洗治疗周围性面瘫 70例 ,效果显著 ,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70例 ,其中男 47例 ,女 2 3例 ;<2 0岁 1 6例 ,2 0~ 40岁 31例 ,40~ 60岁 1 5例 ,>60岁 8例 ;年龄最小 1 .5岁 ,最大 70岁 ;病程最短 2日 ,最长1 .5年。临床主要表现 :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患侧不能皱眉闭眼 ,额纹消失 ,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且歪向健侧 ,吹口哨动作时漏气等。2 治疗方法2 .1 手法治疗2 .1 .1 原则 活血通络 ,疏风散寒 ,益气牵正 (补患侧泻健侧 )。2 .1 .2 取穴 印堂、太阳、四白、地仓、颊车、人中…  相似文献   

17.
18.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其急性期能否应用针刺疗法,临床上尚有争议。近年我们对4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急性期即采用针刺治疗,均收到满意效果,而未发生病情加重及其它不良变化。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6例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9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24岁。发病多因受风、着凉而致,少数患者自觉原因不明。39例患者除口眼歪斜外无其它症状,7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耳后疼痛及患侧面部水肿。1.2 诊断标准 ①有受凉、受潮、吹风史,少数患者病前有耳后、耳内及面部不适感;②急性发病,出现一侧周围性面瘫,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针刺、中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满意,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腹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关节周围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生活和工作习惯的改变,肩周炎发病率逐渐增高并趋于年轻化。近年来笔者采用薄氏腹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0例,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