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非典型病原体在下呼吸道感染所致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因缺少严格的定量血清学检测方法,常被临床医师所忽视。我科运用莫西沙星序贯治疗非典型肺炎1例,效果满意。本文通过分析此病例,发现新喹喏酮类药物莫西沙星临床副作用少,疗效确切,能很好控制肺部感染,缩短疗程,在治疗非典型肺炎中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含莫西沙星方案治疗复治肺结核的疗效。方法:临床选取100例复治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以莫西沙星为主,对照组不用莫西沙星,其他药物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高于对照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临床应用复治肺结核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使用方面耐药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复治肺结核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莫西沙星制剂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莫西沙星外用制剂6种的处方以及制备工艺,说明目前国内研制的6种莫西沙星制剂作为医院制刺开发很有前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对于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分别使用莫西沙星或者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罗音消失时间,平均治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象恢复及胸片正常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60例临床疗效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酸莫西沙星(Moxifloxacin,拜复乐)具有抗菌谱广、耐药性小、不良反应轻等优点。近年来,莫西沙星在下呼吸道感染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其静脉制剂和口服制剂在人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参数几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使用莫西沙星400mg,对照组使用左氧氟沙星400mg,均为静脉滴注给药,每日1次,疗程7-10天,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I晦床有效率分别为94.29%和81.82%,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相似。结论:莫西沙星泞射液治疗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佳且安全,优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相似文献   

7.
莫西沙星是拜耳公司研发的一种新型氟喹诺酮药物,我院2004年3月-2005年3月应用拜耳公司生产的莫西沙星(商品名为拜复发)治疗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与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Hp)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28例幽门螺杆菌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4例。观察组患者服用盐酸莫西沙星片,对照组患者服用阿莫西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p检查阴性率(94.74%)优于对照组(82.46%);观察组不良情况发生率(4.39%)低于对照组(12.2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与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胃病均具有较好疗效,莫西沙星对Hp的根除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按治疗方法不同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莫西沙星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脑脊液相关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脑脊液葡萄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蛋白质、白细胞计数、脑脊液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结核药物基础上加用莫西沙星能够明显提高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脑脊液各项常规和生化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5例(予莫西沙星治疗)和对照组55例(予头孢曲松+阿奇霉素治疗),疗程7~14 d。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8%,96%,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8%,8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7%,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2组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CAP的临床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与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相当,2种治疗方案均可作为CAP患者入院初治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三七总皂苷注射液致103例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三七总皂苷注射液致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三七总皂苷提供参考.对国内15年来发表的103例三七总皂苷致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在103例ADR报告中,>60岁的ADR发生率最高(41.7%);ADR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药疹(50.5%);其次为过敏反应(20.4%)以及过敏性休克(9.7%).ADR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严格用药指征,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一步研究中药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中药不良反应137例病例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结果: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超过男性。引发不良反应病例中,中药注射剂最多,约占34.31%;其次是中药片剂,约占21.17%。结论: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全面保证临床中药使用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杨澍  高秀清  洪阁  高杉 《天津中医药》2015,32(10):626-629
[目的]探讨丹参静脉制剂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79年1月-2014年12月报道丹参静脉制剂致ADR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丹参静脉制剂的ADR主要为全身性反应(44.3%)、皮肤系统损害(15.6%)、心脑血管系统损害(13.5%)等,具体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寒颤、皮疹、高热、胸闷、心悸等。[结论]丹参静脉制剂引发的ADR较为常见,临床使用时应及时处理、加强对患者的监护,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所收录的近15年4种穿心莲内酯注射液的文献进行检索,对报道的穿琥宁、炎琥宁、喜炎平、莲必治注射剂的不良反应(ADR)病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纳入分析的文献共194篇,病例3 479例。从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疾病情况、出现ADR的时间、临床表现、过敏史、给药剂量、愈后及合并用药情况等分析和对比4种穿心莲内酯注射剂ADR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穿心莲内酯类注射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1983—2013年128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报道,从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分析由中药注射剂导致的不良反应的成因,为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并完善其质量标准提供思路。该综述提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中药组成味数关系不大,但与药物本身、辅料、溶媒的选择关系紧密,而由这些方面引起的不良反应大多数都可通过完善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药注射剂(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CMI)广泛应用于临床,不良反应也不断上升,为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总结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找出预防与护理措施,进一步避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辽宁省肿瘤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辽宁省肿瘤医院2011-2013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229例有效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9例ADR报告中,患者性别差异不明显,年龄主要集中在40~69岁(184例,80.35%),其中50~59岁最多(100例,43.67%);静脉滴注给药最易引发ADR(328次,91.11%);引起ADR的药品主要为抗肿瘤药物,顺铂为致ADR最多的药品(63例,27.51%);血液及造血系统受累居首位(119例,51.97%)。结论临床应加强抗肿瘤药物ADR的监测与上报工作,为合理用药与患者安全做出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抗感染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种类和给药途径的关系,为临床抗感染类药物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发生抗感染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312例,统计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并分析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与药物的种类和给药途径的关系。结果临床患者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主要为皮肤损害症状、消化系统症状以及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分别为50.96%、20.83%、9.94%;发生不良反应的抗感染类药物前3位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复方类,发生率分别为32.37%、18.27%、14.42%;发生不良反应前3种途径分别为静滴、口服、肌注,其发生率分别为86.22%、10.90%、2.24%。结论在临床进行抗感染治疗时,应充分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选择恰当用药方式,医护工作者应密切关注患者情况,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以患者一般情况、用药情况、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及转归等作为考查项,对重庆市2008年1月—2014年6月天麻素所致的315例ADR/ADE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分析其ADR/ADE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结果发现在315例发生ADR/ADE的患者中,男性143例(45.4%),女性172例(54.6%),主要发生于45岁以上年龄段患者(74.9%);60例ADE(19.0%)为超适应证用药引起,66例ADE(21.0%)为超剂量用药引起;静脉滴注致ADR/ADE多发生于30 min内(85.5%),口服给药致ADR/ADE多发生于口服后2 h内(74.4%),肌内注射致ADR/ADE均发生于10 min内。共发生ADR/ADE 593例次,以胃肠系统(30.9%)、皮肤及其附件(26.5%)损害为主,61.9%为新的ADR/ADE。提示医务人员应了解天麻素所致ADR/ADE的规律和特点,临床上规范化应用,并密切关注患者变化,重视ADR/ADE的监测工作,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门诊输液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897例门诊输液病人的观察,了解常见的输液不良反应以及引起不良反应的常用药物,在工作中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缓解病人的不良反应,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010年10~12月在我院门诊输液的病人897人进行观察并记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有155例发生不同的输液不良反应,其中疼痛80例,占51.6%,静脉炎5例,占3.2%,局部肿胀10例,占6.5%,药物反应60例,占38.7%。结果:经过适当的护理干预,各种症状改善,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保护了血管,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