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丙基硫氧嘧啶和ANCA阳性血管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丙基硫氧嘧啶(PTU)是治疗Graves病最常用的药物,近年来不断有报道提示在用PTU治疗的病人中出现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并可导致自身免疫性血管炎。临床多表现为全身系统受累,肾脏是最易受累的器 官,肾外最常见的是肺脏、皮肤、粘膜,还可表现为狼疮样综合征。本病的预后与病程有关,及时停药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丙基硫氧嘧啶(PTU)是硫脲类抗甲状腺药,为临床最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之一.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是一种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是可用于小血管炎检测的特异性血清学诊断标记.我院近8年发现7例PTU所致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丙基硫氧嘧啶诱导的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与IgA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甲状腺药物丙基硫氧嘧啶(PTU)可引起针对多种靶抗原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进而导致系统性小血管炎(AASV),最常累及肾脏,多表现为寡免疫复合物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为特点,ANCA阳性可能是其预后不良的一个指标,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PTU致ANCA阳性可引起IgA肾病,多数学者仍认为两者是并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丙基硫氧嘧啶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ies,ANCA)是一种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 ,是近 1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原发性小血管炎的特异性血清学诊断工具。ANCA相关的原发性小血管炎主要指韦格纳肉芽肿病、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和原发性局灶坏死性肾小球肾炎〔1〕。间接免疫荧光法 (IIF)可将ANCA分为二种类型 :核周型称为p ANCA ,胞浆型称为c ANCA。c ANCA和韦格纳肉芽肿病密切相关 ,其特异性靶抗原是蛋白酶 3(P…  相似文献   

5.
丙基硫氧嘧啶 (PTU)是硫脲类抗甲状腺药 ,是临床最常用的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之一。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是原发性小血管炎的血清学诊断工具。近年来发现有少数服用PTU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临床上出现了小血管炎的表现 ,并且在这些患者血清中也可检测到ANCA。现将我院近年发现的 2例PTU相关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报道如下。例 1 :女性 ,6 0岁。因皮疹、关节痛半年 ,泡沫尿 1个月入院。患者 3年前查血小板减低 ,骨髓细胞学示“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 ,查自身抗体均阴性 ,临床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予环孢菌…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丙基硫氧嘧啶(PTU)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机理。方法报告3例因长期服用丙基硫氧嘧啶所致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临床资料,并复习近年相关文献加以讨论。结果 3例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血尿、蛋白尿、肾功能受损、累及肺部和ANCA阳性等;3例发病前均服用PTU,故诊为PTU导致的ANCA相关小血管炎;3例均经停用PTU,给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症状明显好转,肾功能得到恢复。结论 PTU可导致ANCA相关小血管炎。甲亢病人使用PTU治疗时,特别是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时,应定期进行ANCA检查;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丙基硫氧嘧啶治疗Graves病时与Graves病患者血清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出现是否相关。方法我们分析了252名Graves病患者血清标本,其中应用丙基硫氧嘧啶治疗的患者168例,应用他巴唑治疗的患者50例,应用^131碘治疗的患者34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和蛋白酶3(PR3)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结果所有应用他巴唑治疗和^131碘治疗的患者MPO-ANCA均为阴性,而168例应用丙基硫氧嘧啶治疗的患者中93例可检测到MPO-ANCA。随丙基硫氧嘧啶治疗时间的延长,MPO-ANCA阳性患者的比例增加,但与年龄、性别无关。结论丙基硫氧嘧啶本身与Graves病患者MPO-ANCA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丙基硫氧嘧啶(PTU)诱发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病理表现。方法对我院近2年诊治的3例FPU引起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病人均为女性.年龄24~32岁.平均28.3岁。服PTU时间2~17年.3例均出现皮疹、关节痛.但不累及肾、脑、肺、造血等重要脏器,均为核周型ANCA(pANCA).髓过氧化物酶ANCA(MPO-ANCA)显著增高(90~260EU/ml),1例并胞质型ANCA.2例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1例抗核抗体(ANA)阳性,而同期服DTU、他巴唑(MMI)无小血管炎临床表现的格雷夫斯病血清14份、31份pANCA均阴性,PTU组有2例MPO-ANCA低水平增高(20~26EU/ml)。3例患者均立即停用PTU,改服MMI、甲亢平各1例,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临床症状均缓解,各种自身抗体滴度降低。结论PTU可诱发ANCA阳性小血管炎,应及时发现停药,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我科28例ANCA阳性肺血管炎的临床表现,提高对该病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2015年ANCA阳性肺血管炎患者,总结其临床资料、实验室和肺部CT检查表现。结果 28例患者纳入分析,性别比例1∶1.15;平均年龄64.11±13.51岁(36~81岁);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25例患者表现为P-ANCA阳性(89.28%);所有检测ESR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升高(21/21),96.30%的患者CRP升高(26/27);17例患者合并有肾受累表现,主要以血尿为主(17/28,60.71%);74.19%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贫血,78.57%有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肺部CT提示以斑片状渗出影最常见(67.86%),其次为间质病变(28.57%),其他病变包括结节样病变(17.86%),胸腔积液(25.00%),磨玻璃样病变(7.14%)。与单纯肺受累组相比,合并肾受累时实验室检查和肺部影像学改变并无明显差异。结论 ANCA阳性肺血管炎临床和相关检测缺少特异性,诊断上需仔细甄别。  相似文献   

10.
患者 ,女性 ,5 3岁 ,工人。因关节疼痛半年 ,双下肢浮肿 1周于 2 0 0 3年 3月 2 0日入院。患者于 2 0 0 0年 10月因手抖查甲状腺功能后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遂服用丙基硫氧嘧啶(PTU ) 3 0 0mg/d ,半年后改为 2 0 0mg/d ,4个月后又减为 10 0mg/d ,一直服用至入院时。服药期间复查甲状腺功能正常。半年前 ,患者出现四肢关节反复游走性疼痛 ,伴肌肉酸痛 ,偶有低热 ,体温 3 8℃左右 ,1周前双下肢浮肿来院。体检 :体温3 8℃ ,心率 10 0次 /分 ,血压 12 0 /70mmHg(1mmHg =0 .13 3kPa)。皮肤黏膜无出血无皮疹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左肘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丙基硫氧嘧啶(PTU)相关ANCA血管炎伴肾脏损害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转归.方法:因Graves病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服用PTU后出现血清ANCA阳性伴肾脏损害患者12例[女性11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32.4±13.8)岁],均行肾活检病理检查和随访.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转归. 结果:12例患者服用PTU 2~264月(中位时间42月),肾脏病程(11.5±20.1)月,ANCA类型均为P-ANCA,其中11例为MPO-ANCA阳性,1例MPO-/PR3-ANCA双阳性.临床均表现血尿(其中5例肉眼血尿)及蛋白尿[(1.9±1.6g/24h)],7例(58.3%)存在肾功能不全[SCr(282.88±335.92)μmol/L],其中3例人院时即需要肾脏替代治疗.肾活检病理10例为寡免疫复合物节段坏死性肾炎伴新月体形成,2例为节段坏死性肾炎伴膜性病变.治疗上均停用PTU并接受免疫抑制治疗,随访3-60月(中位时间19月),1例进入终末期肾衰,1例SCr倍增,2例转为慢性肾功能不全,8例完全缓解(肾功能正常,尿检阴性).血清ANCA 2例转阴,9例滴度下降,1例无变化.3例肾血管炎复发伴血清ANCA滴度升高. 结论:本组PTU相关血管炎肾功能损害严重,病理改变除与ANCA相关的肾血管炎外,还合并膜性病变,预后不佳,停用PTU后ANCA持续阳性且滴度升高与复发相关,表明对ANCA水平升高者需维持免疫抑制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SV)在肺部疾病的临床表现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确诊为AASV的30例住院患者肺部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AASV患者发病年龄24~77岁,其中女18例,男12例.30例AASV患者中Wegener肉芽肿(WG)8例,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 22例,无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CSS).结论 所有年龄段均有可能患AASV,MPA的发病率大约是WG的3倍,MPA患病率较多,可能是我国AASV的特点之一.WG患者较MPA患者更易出现呼吸系统症状,MPA患者较WG患者更易累及肾脏,出现肾功改变.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改变,但常重于临床表现.AASV肺部病理可表现为特发型肺间质纤维化.随着检验手段的提高,AASV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其临床表现多变,病变部位广泛,肾脏和肺脏是AASV最易受累的器官.对于长期发热及多器官受损的患者应尽早进行ANCA检查,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丙基硫氧嘧啶(PTU)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最常用的药物。近年来不断有报道提示在用丙基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过程中出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并可导致自身免疫性血管炎。临床多表现为全身系统受累,肾脏是最易受累的器官,肾外最常见的是肺脏、皮肤、黏膜。本病的预后与病程有关,及时停药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Xu X  Zhao M  Zhang Y  Guo X  Wang H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6):404-407
目的 研究丙基硫氧嘧啶(PTU)引起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病理表现及其靶抗原。方法 对我院近年诊治的4例PTU引起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以纯化的7种已知的ANCA靶抗原蛋白酶3(PR3)、髓过氧化物酶(MPO)、人白细胞弹力蛋白酶(HLE)、乳铁蛋白(LF)、组蛋白酶G(CG)、杀菌/通透性增高蛋白(BPI)和天青杀素(AZU)为固相抗原,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的靶抗原及治疗前后抗体滴度的变化。结果 4例病人中男女各2例,平均年龄30(11-57)岁,服PTU时间7-60个月。4例均有肾脏、肺脏、皮肤、关节肌肉和血液系统等受累,均为p-ANCA阳性,患者血清均识别MPO、LF和CG;3例识别HLE、AZU,2例识别PR3;无1例识别BPI。多数抗体滴度高,可大于1:25600;而服PTU无小血管炎临床表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病人的30份血清均为阴性。肾活检2例为新月体性肾炎,2例为轻微病变,免疫荧光检查均为阴性。4例患者均立即停用PTU,3例应用免疫抑制剂,1例行血浆置换。4例小血管炎的临床症状均得以缓解,但1例晚期新月体肾炎患者发展为慢性肾衰竭而依赖透析。停药和治疗后各种抗体滴度均有所下降,但多未能短期阴转。结论 PTU可引起ANCA阳性小血管炎,其自身抗体可识别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多种已知的靶抗原;及时诊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是一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不清,好发于老年人,常累及多系统、多脏器,肾脏受累进展迅速,可造成不可逆性终末期肾衰竭,死亡率高[1],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且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漏诊.为增强对老年AASV肾损害病变特点的深入认识,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最大限度地改善预后[2],本文就老年AASV肾损害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误诊为肺部疾病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误诊为肺部疾病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临床特征及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分析总结我院5例确诊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15—65岁,C-ANCA阳性1例,P—ANCA阳性4例,其中1例C-ANCA,P-ANCA均阳性。诊病明确前曾误诊为肺炎2例,间质性肺炎1例,肺结核2例。ANCA对其确诊有重要意义。结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临床表现为首发肺部症状、多器官功能损害,误诊率高。ANCA检测有助于早期正确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
正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邢瑞凃巍*,武汉430030  相似文献   

18.
19.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是原发性小血管炎重要的血清学诊断工具 ,随着ANCA检测方法的普及和不断完善 ,对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发病情况及临床表现正日渐引起人们的注意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为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几乎 10 0 %肾脏受损 ,若不治疗 ,预后极差 ,如能早期诊断和治疗 ,绝大多数患者可完全缓解[1 6] 。本作者单位 :2 0 0 2 3 3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肾内科院 1999年 7月至 9月先后在肾内科病房发现 3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 (MPA)。本文就此3例MPA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和…  相似文献   

20.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与阴性微型多血管炎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比较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ANCA+ve)与ANCA阴性(ANCA-ve)微型多血管炎(MPA)临床与病理的差异,探讨ANCA与MPA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31例微型多血管炎(MPA),其中男16例,女15例,同时采用标准间接免疫荧光(IF)和ELISA法检测血清ANCA,根据血清ANCA结果分为ANCA+ve组与ANCA-ve组,比较两组肾脏及肾外脏器损害、肾脏病理及预后.两组患者血管炎活动分数(BVAS1)无差异.结果①血清ANCA31例MPA中19例ANCA阳性(61.3%),其中IF-ANCA阳性者8例,ELISA法ANCA阳性者19例.血清抗-GBM抗体均阴性.②发病年龄及病程ANCA+ve组大于ANCA-ve组,分别为(56±11)岁vs(48.5±16.8)岁(P<0.05)和(30.2±47.7)月vs(6.5±8.8)月(P<0.01).ANCA+ve组女性多于男性(男/女8/11),而ANCA-ve组男性多见(男/女8/4).③ANCA+ve组需透析病例数及活检时SCr水平(588±334)μmol/L高于ANCA-ve(487±284)μmol/L(P<0.05),贫血程度更为严重,Hb(78.9±16.2)g/Lvs(95.5±22.0)g/L(P<0.01).肾活检显示ANCA+ve组新月体比例显著高于ANCA-ve组(61.7±33.2)%vs(33.4±32.8)%(P<0.01),ANCA-ve组细胞性新月体所占比例高于ANCA+ve组.两组袢坏死、全球硬化、间质血管炎及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相似.④ANCA+ve组伴有2个以上肾外脏器受累比例高于ANCA-ve组(63.2%vs31.3%),肺损害较重,咯血(42.1%)及严重肺出血(15.8%)患者均见于ANCA+ve组.ANCA+ve组消化道出血及眼部受累多见,而皮肤损害ANCA-ve组发生率高于ANCA+ve组(41.7%vs15.8%).⑤ANCA-veMPA预后差.两组治疗方法相似,但治疗后ANCA+ve组仅1例肾功能恢复正常,绝大多数患者需维持透析或处于CRF,5例死亡,而ANCA-ve组3例需要维持性透析,4例肾功能恢复正常,无一例死亡,其余病例肾功能均显著改善.结论血清ANCA阳性与ANCA阴性MPA无论在临床表现、肾脏病理及预后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应分别对待.造成这种差异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