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射频肝肿瘤灭活术对肾脏的影响。方法:22只植有VX2肝肿瘤的新西兰白种兔随机分为2组:A组(治疗组n=15),开腹后对肝肿瘤进行射频治疗,功率为30w,持续3~4 min。B组(对照组n=7),开腹后关腹,不作任何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3、7、14天观察血中尿素氮(BUN)、肌酐(Cr)、尿中红细胞和病理变化。结果:A组术后3天尿素氮升高,肌酐升高,尿中红细胞增多,肾小管上皮发生颗粒样变性。术后7天肌酐恢复正常水平,14天后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B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射频肝肿瘤灭活术对肾脏有影响作用,但是为可逆性暂时性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川芎嗪对环孢素A治疗的小肠移植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试验分两组,Ⅰ组:Wistar→SD小肠移植 环孢素A;Ⅱ组:Wistar→SD小肠移植 环孢素A 川芎嗪;术后14天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并检测血清BUN、Cr.结果 Ⅰ组发生明显病理改变,Ⅱ组病理改变轻.Ⅰ组BUN、Cr较Ⅱ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川芎嗪对环孢素A治疗的小肠移植大鼠的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炎症因子和预后的影响?方法:7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他汀治疗组(A组)和强化他汀治疗组(B组),分别使用10 mg和40 mg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检测治疗前和治疗1周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9)?纤维蛋白原(Fib)和血脂水平,随访两组60天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 > 0.05);A组hs-CRP?SAA?MMP-9水平有显著性下降(P < 0.05),B组4种炎症因子均有显著性下降(P < 0.05),且比A组下降得更低(P < 0.05);B组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A组低(P < 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早期强化他汀治疗能够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具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贫血孕妇妊娠早期红细胞参数与妊娠糖尿病(GDM)发生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预测妊娠糖尿病提供有效的参考手段?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7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在本院完成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且资料完整符合条件的1 342例妊娠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在初次产检时登记其妊娠5~13+6周之间血常规检查的红细胞参数值,于妊娠24~28周产检时进行75 g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妊娠14周前血红蛋白(Hb)第25?50?75位百分位数水平将孕妇分为4组:A组(≤P25)?B组(P25~P50)?C组(P50~P75)以及D组(≥P75),分析GDM与孕妇妊娠14周前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之间的关系;并研究导致GDM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结果:D组GDM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P < 0.05);而RBC中C组与D组GDM发生率分别高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HCT中GDM发生率:B组?C组以及D组3组明显高于A组(P < 0.05),但是B组?C组以及D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妊娠期14周前Hb(β = 0.028,OR = 1.032)?RBC(β = 0.743,OR = 2.286)和HCT(β = 0.089,OR = 1.107)水平是导致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妊娠14周前不同红细胞参数水平与GDM发生率密切相关,随着Hb?RBC?HCT水平增加,GDM发生率也有增加;且Hb?RBC?HCT是导致GDM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可以作为GDM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对脓毒症休克兔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联合静脉注入内毒素的方法复制脓毒症休克动物模型,将63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n = 7)?模型组(B组,n = 14)?多巴胺治疗组(C组,n = 14)?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组(D组,n = 14)?多巴胺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组(E组,n = 14),各组分别于造模后3?6 h处死7只?留取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时相点血清中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与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A and surfactant protein D,SP-A and SP-D)的浓度值,并留取肺组织标本做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各组血清中SP-A与SP-D的浓度值在各时相点均高于A组(P < 0.05);与B组比较,C组血清中SP-A与SP-D的浓度值在3?6 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D?E组血清中SP-A与SP-D的浓度值在3?6 h均显著低于B组(P < 0.05)?形态学观察发现D?E组肺组织损伤明显轻于B?C组?结论:脓毒症休克时肺组织损伤严重;单独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或联合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可以有效减轻脓毒症休克引起的肺组织损伤,对肺组织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运用体外冲击波和传统植骨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肥大型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设计前瞻性的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且同意参与本临床研究的骨折不愈合患者72例,分为A组(体外冲击波治疗组)和B组(自体髂骨植骨+坚强内固定组),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 > 0.05)?A组予以体外冲击波治疗3次,间隔7 d;B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平均随访18.2个月?比较两组骨折愈合率?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费用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在愈合率上未及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骨痂出现时间上B组较A组早(P < 0.05)?但在最终愈合时间上两组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在平均治疗费用上A组较B组明显降低(P < 0.05)?结论:体外冲击波对于肥大型骨折不愈合治疗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效益,建议在行传统植骨内固定手术前应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多种药物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入组的确诊心房颤动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37例)?B组(40例)和C组(35例)?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后,A组?B组和C组分别口服华法林片?达比加群酯胶囊和利伐沙班进行抗凝治疗,疗程90 d,比较各组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B组疗效与A组和C组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疗效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出血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之间的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轻微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比加群酯和利伐沙班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的抗凝治疗中,疗效优于或等同华法林,安全性较优,临床应用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昂丹司琼对不同方式全身麻醉下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防治效果?方法: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240例,根据全身麻醉维持方式,随机分为七氟烷麻醉组(A1组)?七氟烷麻醉加昂丹司琼组(A2组)?丙泊酚麻醉组(B1组)?丙泊酚麻醉加昂丹司琼组(B2组)?丙泊酚-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组(C1组)?丙泊酚-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加昂丹司琼组(C2组),各组40例;昂丹司琼使用方法为在手术结束前5 min静脉注射8 mg?观察气管导管拔除后不同时间段内(0~4 h?4~8 h?8~12 h?12~16 h?16~24 h)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①与A1组相比,术后24 h内B1?C1组恶心发生率明显较低(P < 0.05);分别与A1?B1和C1组相比,A2?B2?C2组在术后0~12 h内恶心发生率明显降低(P < 0.05),术后12-24 h内恶心发生率降低不明显?②与A1相比,术后24 h内B1?C1组呕吐发生率明显较低(P < 0.05);分别与A1?B1和C1组相比,A2?B2?C2组在术后24h内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 < 0.05)?结论:七氟烷麻醉比丙泊酚麻醉或七氟烷-丙泊酚联合麻醉更易发生PONV;昂丹司琼对不同麻醉方式下PONV的疗效不一样,对术后24 h内呕吐的治疗效果优于恶心的治疗效果,且对七氟烷麻醉所引起的PONV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肾结石ESWL术对肾脏损伤形态学变化的影响及中药尿石2号方的防治作用、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肾结石ESWL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碎石后常规治疗为适当多饮水、抗感染、体位排石和对症处理,观察组ESWL术前3天及术后7天服用尿石2号方。两组分别于ESWL术前、术后24h、72h、168h B超测定肾脏体积、患肾皮质厚度、尿中红细胞数,术后第12天统计结石排石率与结石排净率。结果:ESWL术后24h两组肾脏体积、患肾皮质厚度、尿中红细胞数均明显增加,与ESWL术前比较,P﹤0.01;ESWL术后24h尿中红细胞数比对照组少,P﹤0.05;72h观察组各指标即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P﹤0.05;两组ESWL术后168h各指标值均恢复到正常;观察组结石排净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肾结石ESWL术可引起肾脏的损伤,但在一定的时间与范围内是可逆的;中药尿石2号方对肾结石ESWL术后肾脏的损伤具有快速、较好的防治作用;中药尿石2号方可提高肾结石ESWL术后结石的排净率,可作为ESWL术后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运动干预结合雌激素补充对绝经早期妇女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绝经早期妇女随机分为综合组?雌激素组和对照组,综合组每日口服利维爱+钙尔奇D,并进行有氧运动训练(3次/周,1 h/次);雌激素组每日口服利维爱 +钙尔奇D,对照组每日口服钙尔奇D?于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分别测定第2~4腰椎(L2~4)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尿吡啶啉(U-Pyd/Cr),以及全身疼痛改善情况和子宫内膜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个月后综合组和雌激素组的腰椎总BMD分别较治疗前增加了21.04%(P < 0.05)和12.98%(P < 0.05),血清BGP分别升高40.59%(P < 0.05)和34.25%(P < 0.05),U-Pyd/Cr分别下降32.28%(P < 0.05)和21.71%(P < 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治疗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变化(P < 0.05)?综合组与雌激素组疼痛改善率较对照组显著(P < 0.05)?3组子宫内膜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运动干预结合雌激素补充能有效提高绝经早期妇女骨密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依达拉奉3个不同剂量治疗组(C1、C2、C3组),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24h后血清及肾组织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肌酐、血尿素氮和肾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同A组比较,B组缺血再灌注24h后,血清及肾组织匀浆MDA、血肌酐、血尿素氮显著升高(P〈0.01),血清及肾组织匀浆SOD显著下降(P〈0.01)。使用依达拉奉治疗后,C组各组血清和肾组织匀浆MDA、血肌酐均低于B组(P〈0.01);C组各组血清和肾组织匀浆SOD均高于B组(P〈0.01);C组血尿素氮同B组血尿素氮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透射电镜观察发现,依达拉奉治疗后肾组织超微结构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L-肉毒碱是否对庆大霉素诱导的急性肾衰竭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B、C、D 4组,各组连续8 d分别于腹腔内注射不同药物:A组注射生理盐水,B组注射庆大霉素[80 mg/(kg.d)],C组注射L-肉毒碱[200 mg/(kg.d)],D组依次注射L-肉毒碱[200 mg/(kg.d)]和庆大霉素[80 mg/(kg.d)],两次给药时间间隔1 h。各组大鼠分别于给药后第9天采集血液、尿液,检测生化指标,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A组和C组相比,B组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蛋白含量增加,尿液总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B组相比,D组血清BUN、Cr含量明显减少,尿蛋白减少,尿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肉毒碱对庆大霉素诱导的急性肾衰竭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变化,以及抑制NF-κB活性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C组即正常对照组、M组为糖尿病未干预组、P组为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PDTC,NF-κB活性抑制剂)干预组。每组20只,以链尿佐菌素造糖尿病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肾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肾组织的光镜下形态学的改变及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的变化,探讨LMWH对肾组织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SAP模型组(B组)、SAP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组(C组),术后24h和72h分别取肾组织,HE染色检测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HSP70的表达,并测定大鼠血清BUN和Cr。所有实验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学处理用F检验。结果肾组织HSP 70表达:各组肾组织HSP70表达在术后24h比72h多,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A组HSP70表达较少,B组HSP70表达最多,C组HSP70表达明显下调,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光镜下可见:A组大鼠双侧肾脏无明显病理改变;B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肾小管水肿;C组肾小管水肿程度较B组明显减轻,未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但有红细胞渗出。血清Cr和BUN含量:C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15)。结论 LMWH通过下调肾组织内HSP70表达,减轻SAP大鼠肾的损伤,从而起到保护肾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非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围术期肾功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围术期肾功能变化.方法 根据无肝期是否使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venovenous bypass,VVB),分为非转流组(n=26)和转流组(n=29).测定围术期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Cr)和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又根据术后有无肾功能不全将病人分为有肾功能损害组(A组)和无肾功能损害组(B组).结果 非转流组与转流组术后血清Cr和BUN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有肾功能损害组术前血清BUN、血清总胆红素、术前肝功能Child C级人数、术前血清血Cr或血BUN增高人数明显高于无肾功能损害组(P〈0.05),术中出血及输血量明显高于无肾功能损害组(P〈0.05).结论 非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与VVB原位肝移植,术后均易出现肾功能损害.术前肝功能严重障碍、肾功能不全及术中大量出血是造成术后急性肾功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健脾益肾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营养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研究健脾益肾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5/6肾切除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检测大鼠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C反应蛋白(CRP)、尿Cr和外周血红蛋白(Hb)、肾小球滤过率(GFR)、体块指数(ABW)及肾脏组织病理学。[结果]与模型组比,健脾益肾方各组均能明显增加大鼠外周血Hb的水平、增加大鼠体块指数(P<0.01),降低血清Cr水平、降低大鼠血清BUN水平、增加尿Cr清除、增加GF指数(P<0.01或P<0.05),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CRP水平(P<0.05),能明显减轻肾脏损害。[结论]健脾益肾方能明显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SHR-CRF)模型肾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SHR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厄贝沙坦高、中、低剂量组,另设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采用SHR进行5/6肾切除复制SHR-CRF模型。造模后予大鼠灌胃给药,连续8周。观察一般状况、血压,测定血液中尿素氮(BUN)、肌酐(Cr)浓度及尿液中尿蛋白(UP)、BUN、Cr、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浓度;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肾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GF-βRⅠ)、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TGF-βRⅡ)、Smad3 mRNA的表达。结果厄贝沙坦能显著改善SHR-CRF大鼠症状,降低血压(P<0.05),降低血液中BUN、Cr及尿液中UP、BUN、Cr、mALB浓度(P<0.05),降低肾组织TGF-β_1、TGF-βRⅠ、TGF-βRⅡ、Smad3表达。结论厄贝沙坦能降低SHR-CRF模型的血压、改善肾功能,与抑制肾脏TGF-β_1/Smad3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观察肿瘤残留和转移情况、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以及兔的生存期并加以对比,探讨氩氦刀冷冻、射频消融(RFA)及微波凝同(MCT)治疗兔WX2肝癌的疗效.方法 将45只兔VX2肝癌模型随机分为五组,每组9只,即氩氦刀冷冻组(A组)、射频消融组(B组)、微波凝固组(C组)、手术切除组(D组)和对照组(E组).观察肿瘤转移情况(肝内转移、肺部转移、腹腔淋巴结转移和腹腔种植转移)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变化及生存期等.结果 ①肝内肿瘤残留在A、B、C、D、E组分别为2、4、5、0、9只,差异有显著性(χ2=20.700,P=0.000);肝内转移分别为1、3、4、6、9只,差异有显著性(χ2=15.652,P=0.004);腹腔种植转移率分别为2、5、6、0、1只,差异有显著性(χ2=13.894,P=0.008);肺部及腹腔淋巴结转移各组均为9只,差异无显著性.②各组治疗前sIL-2R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F=31.58,P=0.000);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A组、B组、C组和D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组差异有显著性(t=10.119,P=0.000).③平均生存期:氩氦刀冷冻、RFA、MCT和手术切除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73.084,P=0.000);氩氦刀冷冻和手术切除组显著高于RFA、MCT组;氩氦刀冷冻和手术切除组之间、RFA和MCT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治疗兔VX2肝癌中,无论是在减少肿瘤残留和转移方面,还是在增强机体免疫力方面及延长实验兔生存期方面,氩氦刀冷冻治疗均优于RFA和MCT;而RFA和MCT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褪黑素(MLT)对庆大霉素(GM)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GM组、GM+MLT组、对照(Cont)组。应用药物前后,分别记录并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和24 h尿量的变化;检测并观察用药后第5天血尿素氮(BUN)、肌酐(Cr)、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以及血清、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各指标的变化;处死大鼠后经肉眼观察和光镜检查肾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3组大鼠的肾组织形态学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GM+MLT组血BUN、Cr,尿NAG以及血清、组织匀浆中MDA、SOD、GSH-Px各指标与GM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0.41-9.55,P〈0.01)。结论MLT可通过抗氧化作用减轻庆大霉素对肾脏的损伤,对急性肾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夏枯草提取物对大鼠肾草酸钙结石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夏枯草提取物低剂量(50 g/L)和高剂量(100 g/L)实验组.实验4周后处死动物,将各组大鼠肾脏标本制成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磷(P)和Ca2+的含量,检测24 h尿液中Ca2+和草酸(Ox)的含量;运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大鼠肾内TRPV5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呈现草酸钙结石病理改变,不同浓度的夏枯草提取物作用后,可明显改善其病理变化.模型组血清BUN,Cr,Ca2+和P含量明显升高,经不同浓度的夏枯草提取物作用后,实验组BUN及Cr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但实验组和模型组Ca2+及P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模型组尿液Ca2+,Ox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经不同浓度的夏枯草提取物作用后,可降低实验组Ca2+含量,且成药物剂量依赖性(P<0.05),但对Ox的含量无显著性作用;模型组肾内TRPV5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经不同浓度的夏枯草水提取物作用后,实验组TRPV5 mRNA和蛋白的表达逆转,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夏枯草对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具有防治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大鼠肾脏尿钙调控信号TRPV5的表达,降低血清中BUN、Cr含量及尿液中Ca2+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