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吉非替尼在治疗晚期女性肺腺癌的疗效、生活质量、存活期和不良反应。方法:对33例女性晚期肺腺癌给予吉非替尼250 mg/d治疗,直至患者肿瘤进展、死亡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果:33例患者均可评价,总有效率(ORR)66.7%(95%CI 56.53%~76.87%),疾病控制率78.8%(95%CI 63.58%~84.02%);PFS 9.3个月(1~37个月),中位生存期11.2个月(1~42个月),1年生存率54.54%(18/33),2年生存率12.1%(4/33)。结论:吉非替尼治疗女性晚期肺腺癌有较满意的疗效、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联合恩度对比吉非替尼单药一线治疗EGFR突变阳性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以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EGFR 19~21号外显子突变、不能手术或术后复发转移的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单药吉非替尼口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恩度微泵治疗,21 d为1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疼痛反应、肿瘤标志物、药物不良反应、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以及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研究组患者ORR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vs.50.0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疼痛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EA、CYFRA21-1及CA199水平均降低,研究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Ⅳ级不良反应,研究组患者皮疹少于对照组,但有个别轻度出血的情况.对照组中位PFS为9.18个月(95%CI=7.80~10.56),研究组中位PFS为15.23个月(95%CI=13.07~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位OS为17.98个月(95%CI=14.40~21.57),研究组中位OS为25.95个月(95%CI=20.09~2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无论是19外显子还是21外显子突变的患者,研究组的PFS、OS较对照组均明显延长.结论:吉非替尼与恩度联合一线治疗EGFR突变阳性晚期肺腺癌,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降低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同时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率,其安全性较高,值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治疗不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类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4例EGFR突变型NSCLC患者,其中外显子19缺失者(19突变组)31例,外显子21L858R缺失者(21突变组)23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口服吉非替尼治疗,直至患者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而停药,比较不同突变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19突变组患者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为9.0个月(95%CI 8.09~9.91个月),较21突变组患者的6.8个月(95%CI 6.48~7.12个月)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9突变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15.2个月(95%CI 14.48~15.92个月),较21突变组患者的12.3个月(95%CI 7.89~16.70个月)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疹及腹泻为最常见不良反应,但总体上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基因外显子19突变者经吉非替尼治疗显著有效,提示该突变可能预测NSCLC患者对吉非替尼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厄洛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晚期NSCLC(腺癌和鳞癌)患者,腺癌和鳞癌患者均分为未治疗组、化疗组、靶向治疗组及化疗+靶向治疗组.靶向治疗服用厄洛替尼.通过生存分析比较各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及中位总生存期(OS).结果 肺腺癌及肺非腺癌各自的四组间,中位PFS、OS均存在统计学差异,靶向治疗组中位PFS、OS均较未治疗组的长.肺腺癌患者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型组和野生型组的中位OS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厄洛替尼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中位PFS及OS较未治疗者长;厄洛替尼治疗的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型者中位OS较野生型者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晚期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DNA的基因突变检测,筛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肺癌患者,分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中位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探讨突变特征及其在肺癌靶向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50例肺腺癌患者的胸腔积液中提取DNA,采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ARMS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突变患者服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250 mg每日一次,厄洛替尼150 mg每日一次,或埃克替尼125 mg每日3次)直至疾病进展,观察疗效\生存时间、不良反应。结果:50例肺癌胸腔积液中检测出EGFR突变36例,其突变率为72.0%。在这些突变的样本中,外显子19和21突变分别占80.5%(29/36)和19.5%(7/36)。36例患者均可评估疗效,客观缓解率(ORR)66.7%,疾病控制率(DCR)88.9%,整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0.0个月(8.6~11.3个月),EGFR19外显子突变和21外显子突变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10.0、9.0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48,P=0.213);整组总生存期(OS)为26个月(23.4~28.5个月),EGFR19外显子突变和21外显子突变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28.0、21.0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85,P=0.006)。在整个治疗组出现的不良反应中,皮疹最常见,其次为腹泻。结论:检测肺腺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中EGFR基因突变,可预测靶向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吉非替尼应用于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4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42例并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放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吉非替尼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紫杉醇(多西他赛)、卡铂药物治疗。记录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1、2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及95%CI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治疗组患者的CR、PR、PD及RR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概率明显较高(P0.05),但其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晚期肺腺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可以明显改善近期治疗效率、延长生存期,但也可提高不良反应出现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单药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老年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吉非替尼(250 mg/d)对87例65岁以上的ⅢB~Ⅳ期NSCLC患者进行治疗,直至病变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31.0%(27/87);疾病控制率为77.0%(67/87);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为6.6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2.3个月;1年生存率为52.9%。腺癌和既往未接受化疗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非腺癌和既往接受化疗的患者(P<0.05);女性和非吸烟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男性和吸烟患者(P≤0.01)。体能状态ECOG评分0~1、腺癌、非吸烟和吉非替尼治疗有效患者的中位PFS明显优于ECOG评分≥2、非腺癌、吸烟和吉非替尼治疗无效患者(P<0.01);ECOG评分0~1和吉非替尼治疗有效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优于ECOG评分≥2和吉非替尼治疗无效患者(P≤0.001)。吉非替尼单药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56.3%)和腹泻(36.8%)。结论对于晚期NSCLC的老年患者,吉非替尼单药治疗有效且安全,其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单药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老年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吉非替尼(250 mg/d)对87例65岁以上的ⅢB~Ⅳ期NSCLC患者进行治疗,直至病变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31.0%(27/87);疾病控制率为77.0%(67/87);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为6.6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2.3个月;1年生存率为52.9%。腺癌和既往未接受化疗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非腺癌和既往接受化疗的患者(P<0.05);女性和非吸烟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男性和吸烟患者(P≤0.01)。体能状态ECOG评分0~1、腺癌、非吸烟和吉非替尼治疗有效患者的中位PFS明显优于ECOG评分≥2、非腺癌、吸烟和吉非替尼治疗无效患者(P<0.01);ECOG评分0~1和吉非替尼治疗有效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优于ECOG评分≥2和吉非替尼治疗无效患者(P≤0.001)。吉非替尼单药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56.3%)和腹泻(36.8%)。结论对于晚期NSCLC的老年患者,吉非替尼单药治疗有效且安全,其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吉非替尼和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Ⅲb~Ⅳ期NSCLC患者共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吉非替尼组和培美曲塞组各60例。吉非替尼组予以吉非替尼250 mg口服,每天1次,培美曲塞组予以500 mg/m~2静脉给药。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体力状况评分(PS)和国际生存质量肺癌治疗状态评价量表(FACT-L)评分。对比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治疗后生存情况和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P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FACT-L评分中情感状况、躯体状况、社会/家庭情况、功能状况和肺癌特异模块均显著升高(P<0.05);且吉非替尼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培美曲塞组(P<0.05)。吉非替尼组治疗后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培美曲塞组(31.66%vs.11.67%,χ~2=7.070,P<0.01)。吉非替尼组的中位治疗周期数、中位总生存期(OS)、6个月生存率、1年生存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6个月PFS率显著高于培美曲塞组(P<0.05)。吉非替尼组治疗后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60),显著低于培美曲塞组的31.7%(1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3,P<0.05)。结论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疗效和生存率优于培美曲塞,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适合临床作为二线化疗方案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21外显子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在接受埃克替尼单药或联合含铂双药化疗一线治疗中与EFGR19外显子突变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20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4例EGFR突变阳性初治晚期NSCLC患者,其中EGFR21外显子突变82例,38例埃克替尼单药治疗,44例埃克替尼联合含铂双药治疗;EGFR19外显子突变92例,43例埃克替尼单药治疗,49例埃克替尼联合含铂双药化疗。分别比较EGFR21及19突变患者在两组治疗方案中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差异。结果: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的患者中,EGFR21外显子突变患者的中位PFS较EGFR19外显子突变患者减少3.5个月(9.5个月vs. 13.0个月,P=0.046),中位OS、治疗1个周期后ORR、DCR无显著差异(P > 0.05)。埃克替尼联合含铂双药化疗的患者中,EGFR21外显子突变患者较19外显子突变患者PFS、OS、治疗1周期后ORR、DCR无显著差异(P > 0.05)。EGFR21外显子突变患者中,联合组中位PFS较单药组延长5.8个月(15.3个月vs. 9.5个月,P=0.002),中位OS较单药组延长20.2个月(46.0个月vs. 25.8个月,P=0.004),两组患者治疗1周期后ORR、DCR无显著差异(P > 0.05)。EGFR19外显子突变患者中,联合组中位PFS较单药组延长9.1个月(22.1个月vs. 13.0个月,P < 0.001),中位OS较单药组延长35个月(61.0个月vs. 26.0个月,P < 0.001),两组患者治疗1周期后ORR、DCR无显著差异(P > 0.05)。结论:对于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埃克替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对比埃克替尼单药治疗,可显著改善PFS及OS,尤其应用于21外显子突变患者中可取得与19外显子突变患者相当的PFS及OS。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并考察应用索拉菲尼后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以及AFP应答对于HCC患者预后影响,为索拉非尼治疗HCC效果评价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经病理证实或临床确诊的中晚期HCC患者61例,连续口服索拉非尼,根据实体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进行疗效评价,并在第6周检测患者血清AFP水平,并进行影像学检查,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检测HCC患者风险比。结果 61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个月(95%CI 2.114.3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11个月(95%CI 7.214.3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11个月(95%CI 7.223.6个月)。RECIST评定,CR 2例(3.3%),PR 6例(9.8%),SD 37例(60.7%),PD 16例(26.2%),疾病控制率为73.8%。AFP应答组与非应答组PFS与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影像学肿瘤控制组与影像学肿瘤进展组PFS与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FP应答组PFS与OS的风险比分别为0.58(95%CI 0.2623.6个月)。RECIST评定,CR 2例(3.3%),PR 6例(9.8%),SD 37例(60.7%),PD 16例(26.2%),疾病控制率为73.8%。AFP应答组与非应答组PFS与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影像学肿瘤控制组与影像学肿瘤进展组PFS与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FP应答组PFS与OS的风险比分别为0.58(95%CI 0.260.97)和0.68(95%CI 0.310.97)和0.68(95%CI 0.310.89),而影像学肿瘤控制组PFS与OS的风险比分别为0.96(95%CI 0.350.89),而影像学肿瘤控制组PFS与OS的风险比分别为0.96(95%CI 0.351.57)和0.98(95%CI 0.711.57)和0.98(95%CI 0.712.46)。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CLIP评分和AFP应答这两个因素均具有显著性。服用索拉非尼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皮肤反应和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经对症处理或减小剂量后均可明显缓解。结论 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疗效显著,AFP应答可以作为监测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疗效的检测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一线化疗后中医辨证维持疗法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存质量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将125例经标准一线化疗后取得缓解或稳定的晚期NSCLC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规范化中医辨证治疗,2组均治疗至疾病进展或不耐受,比较2组病人生存质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2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情况。结果试验结束剔除脱落病例,共纳入统计122例,其中观察组60例,对照组62例。治疗后,观察组卡氏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有效率较对照组均提高(P < 0.05和P < 0.01);生理状况、功能状况、附加情况评分均明显提高(P < 0.01),社会或家庭状况、情感状况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3.90个月,大于对照组的11.30个月(P < 0.05),观察组中位总生存期28.90个月,与对照组的16.90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维持疗法应用于晚期NSCLC病人,可改善中医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晚期大肠癌经联合化疗控制后替吉奥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晚期大肠癌患者联合化疗控制瘤体后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给予替吉奥维持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随访观察,评估两组的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期及替吉奥的不良反应。结果替吉奥维持治疗36例患者中位PFS 11.2月,对照随访观察组30例患者中位PFS 6.9月。结论晚期大肠癌联合化疗后给予维持治疗可获得较长的PFS,值得进一步研究维持治疗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埃克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6例NSCLC脑转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均服用埃克替尼125mg,每天3次,直至病情进展、死亡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果:26例病人颅内病变有效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7%和84.6%,全身病变ORR和DCR分别为11.5%和76.9%。总体DCR与病人的年龄、性别、吸烟状况、PS评分、病理类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埃克替尼治疗时机、脑转移灶数目(单发或多发)、脑部放疗及化疗与否等临床特征均未见相关性(P>0.05)。全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中位生存时间(OS)分别为4.0个月(95%CI 2.4~5.6个月)和8.3个月(95%CI 4.9~11.7个月)。PFS与病人体力活动状态(PS)评分、EGFR突变状态具有相关性(P<0.01和P<0.05),OS与病人的年龄、PS评分、病理类型、EGFR状态、化疗与否具有相关性(P<0.05~P<0.01)。不良反应可耐受,主要表现为轻度皮疹、腹泻等。结论:埃克替尼治疗NSCLC脑转移具有一定疗效,且安全性好,可作为脑转移病人个体化治疗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二线治疗未手术晚期胃癌病人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比较是否采用二线化疗对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63例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未手术胃癌病人。34例同意化疗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二线治疗至少两个周期,计算有效率(RR)和疾病控制率(DCR),并评价不良反应。另29例拒绝化疗作为对照组,给予最佳支持治疗。随访无进展生存时间-2(PFS-2)和总生存时间(OS)。结果观察组中,34例均可评价近期疗效,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10例,进展15例,RR为26.5%,DCR为55.9%。主要不良反应为1~2级的骨髓抑制、乏力和恶心呕吐。3~4级不良反应仅见白细胞减少,其中3级发生率为8.8%,4级为3.0%。病人均无发热、肾功能异常及化疗相关性死亡事件发生。观察组PFS-2为3.3个月。观察组及对照组OS分别为10.8个月(95%CI:7.5~14.1月)及5.8月(95%CI:2.6~9.0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二线治疗晚期未手术胃癌的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与最佳支持治疗相比,二线化疗能明显延长病人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健脾安肠方对晚期结直肠癌化疗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92例,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两组各46例,中药干预组采用健脾安肠方联合改良FOLFOX-6方案化疗,单纯化疗组采用改良FOLFOX-6方案化疗。结果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基本病机以脾胃虚为主,兼“癌毒”内聚,气滞血瘀、湿热内阻。中药干预组肿瘤控制率、中医症候改善率和生活质量均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I-IV度神经毒性发生率、白细胞降低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存分析显示:与单纯化疗组比较,中药干预组中位PFS时间延长1.5个月,一线化疗周期内进展风险比HR =0.453,95%CI(0.28-0.733),降低进展风险54.7%,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中位生存期(MST)提高2个月,随访期内死亡风险比=0.419,95%CI(0.262-0.671),降低死亡风险58.1%,P均<0.05。结论 健脾安肠方可以增强化疗的肿瘤控制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化疗敏感性,降低一线化疗进展风险,延长无疾病进展时间;降低随访期内死亡风险,提高中位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同步放化疗对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肝外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12年2月绍兴市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收治的38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肝外胆管癌患者,随机分成序贯放化疗组(19例)与同步放化疗组(19例),均采用调强适形放疗,其中同步放化疗组接受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序贯放化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有效率分别为42.1%(8/19)和63.2%(12/19),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8.9%(15/19)和84.2%(16/19),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8.3和10.4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4.2和15.6个月,其中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两组患者放化疗不良反应均可控,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不能手术且体力状况评分≤2分的局部晚期肝外胆管癌患者,序贯放化疗与同步放化疗均能有效延长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且耐受性良好,其中同步放化疗效果可能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联合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
析我科2009年5月~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73例晚期结直肠癌连续病例,均采用含氟尿嘧啶类联合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化
疗。肿瘤达到化疗最大缩小率后,其中42例给予单药卡培他滨1000 mg/m2 bid *14 d/3周的维持治疗至不能耐受或进展;另31
例停止化疗随访观察。使用Kaplan-Meier分析两组的疗效,χ2检验分析安全性。结果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42例中位PFS为
11.6月(95% CI:10.22~11.78),联合化疗的有效率(RR):42.8%。31例停止化疗病例对照观察中位PFS为7.4月(95% CI:5.79~
8.21),联合化疗的RR:38.7%。两组RR相似但PFS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1)。联合化疗时大多数所有级别的不良反应进入
维持或停药观察后都有明显减少,两组分别与强烈化疗时对比血液或非血液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不良
反应之间除手足综合征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得到较长的PFS,且耐受
性好,保留了再次进展后接受强烈化疗的可能性,为提高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获益和生活质量提供基础,同时提供了一种有
效并有良好耐受性的治疗模式,具有进一步研究探索的可行性和临床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