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结合蛋白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意义。方法;测定48例不稳定型绞痛、36例急性心肌梗塞、24例脑梗塞患者的血浆纤维结合蛋白、因浆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溶酶原及血浆粘度,并与40例健康成年人进行比较。结果:提示3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均有血液粘度增高的特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纤维结合蛋白代代偿性增高,对防止进一步计器的微栓塞起重要作用。结论:动态监测血浆纤维结合蛋白可作为判断心脑血管疾病病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间血浆纤维蛋白原及抗凝血酶Ⅲ水平差异的意义。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7例(实验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6例(对照组)。分别取血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及抗凝血酶Ⅲ并进行比较。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明显升高,抗凝血酶Ⅲ活性显著降低。结论:提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可能有血栓因素参与。  相似文献   

3.
李观同  李燕  梁一波 《河北医学》2009,15(3):293-29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脂、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对106例冠心病患者和50例对照者采血测定血脂、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TC、TG、LDL—C、Lp(a)、uA、Fib均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组间TC、LDL—C、Lp(a)、Fib有差异(P<0.05),且稳定型心绞痛组的TC、LDL—C、Lp(a)显著低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而急性心肌梗死组的Lp(a)、Fib显著高于心绞痛组。血脂、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三者间均无相关性。结论:血脂、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依赖性血管舒缩因子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及血浆纤溶醉原激活抑制物—1(PAI—1)的影响。方法:将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洛伐他汀治疗组35例及常规治疗组35例,比较观察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血浆ET—1、NO、6—keto—PGF1α、PAI—1水平的变化。结果:①洛伐他汀治疗2个月后TC、TG、LDL—C降低,HDL—C升高,有显著性差异;②洛伐他汀治疗2个月后,ET—1、PAI—1降低,NO、6—keto—PGF1α升高,有显著性差异;与常规治疗组相比,ET—1、PAI—1降低,NO、6—keto—PGF1α升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洛伐他汀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测定30例心绞痛病人及30例心肌梗塞病人的纤维蛋白质含量,并以30名健康人做对照,结果发现心绞痛组纤维蛋白原增高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而心肌梗塞组明显高于心绞痛组,故提示纤维蛋白原参与了冠心病的病程,特别是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6.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翔  陀有明 《华夏医学》2001,14(4):436-43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33例,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疗效不佳,加用低分子肝素0.4ml,2次/d腹壁皮下注射,疗程10d。结果:低分子肝素治疗后总有效率93.9%,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显著减少(P<0.01),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降低(P<0.05),无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和猝死,无出血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g)与冠心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和4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的D-D与Fg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与60例健康对照组(NC)进行了比较,D-D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Fg测定采用Clauss法。结果冠心病各组与健康对照组的检测结果比较,D-D与Fg均显著增高(P<0.01);AMI组和UAP、SAP组相比,D-D与Fg亦显著升高(P<0.01),UAP和SAP组相比,D-D与Fg也有显著升高(P<0.01)。结论检测冠心病病人血浆D-D和Fg是各类型冠心病及其重要并发症的重要治疗及观察指标之一,监测D-D和Fg的变化对防治冠心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66例,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疗效不佳,加用低分子肝素0.4ml,2次/d腹壁皮下注射,疗程10d.结果 低分子肝素治疗后总有效率93.9%,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显著减少(P<0.01),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降低(P<0.05),无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和猝死,无出血不良反应.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 D)的变化。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116例冠脉造影患者血浆Fg、D- D的含量。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Fg、D- D含量较非冠心病者明显升高(P<0 .0 1) ;且与冠脉病变程度及类型相关,3支病变者血浆Fg、D- D高于2支和单支病变者(P<0 .0 1)。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血浆Fg、D- D水平较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及非冠心病组明显升高(P<0 .0 1)。结论:血浆Fg、D- D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及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l/B[ApoAl/ApoB]水平在急性瑶脉综合症、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变化,以明确LP(a)、ApoAl/ApoB在冠心病发生、发展及急性冠状动脉事件中的作用。方法:2007-2008年行选择性冠脉造影(cAG)的患者中,根据造影结果及临床特点随机选取急性冠脉综合症50例、稳定型心绞痛50例、正常对照50例,再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54例、多支病变组46例。分别测定这些患者的LP(a)、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ApoA1/ApoB的血浆浓度。结果:(1)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浆LP(a)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及正常对照组(P〈0.05),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LP(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差异:(2)急性冠脉综合症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ApoA1/ApoB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急性冠脉综合症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ApoA1/ApoB水平差异无显著性:(3)急性冠脉综合症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LV(a)水平及ApoA1/ApoB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无明碌相关性。结论:LP(a)、ApoA1/ApoB均为冠心病的预测因素,LP(a)与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关系更为密切,LV(a)、ApoA1/ApoB与冠脉病变的范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和循环激素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立忠  沈志祥 《上海医学》1996,19(6):322-325
本文对90例冠心病患者,30例正常人应用放免法测定了血浆内皮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心钠素和皮质醇的含量。结果显示在稳定、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塞患者血浆ET、ATⅡ水平均较正常组显著增高,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组较稳定型心绞痛组增高更为明显,血浆ANF水平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组中有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吉派林)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常规使用硝酸酯类药、抗高血压药、降糖药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吉派林)5000U脐周皮下注射,1次/12h,疗程1周。治疗前后查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量、心电图,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及心电图ST改变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及心电图表现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钠(吉派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明显改善心肌缺血.改善心功能,预防急性心肌梗死,而且安全,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抗原性测定(Fn:Ag测定),已用于临床血栓性疾病的检测。我们对16例早期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做了Fn:Ag测定,并同时做了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因子Ⅷ相关抗原测定(ⅧR:Ag)和全血粘度测定,以探求纤维结合蛋白与RVO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将炎症及免疫系统激活与冠心病的临床演变过程相结合,探讨炎症及免疫学因素在冠心痛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研究对象分5组,急性心肌梗死组(Ⅰ组,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39例,分为对药物治疗敏感组(Ⅱ组,19例)和顽固性心绞痛组(Ⅲ组,2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Ⅳ组,18例)及行PTCA术治疗组(Ⅴ组,19例)。标本为两次清晨外周静脉血。标本1在患者入院次日采集,标本2在取标本1后7~15日内采集。观察指标有IgG、IgA、IgM、IgE、CRP、C3、C4、CD3、CD4、CD8、CD4/CD8等。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血蓑CRP浓度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m组的血浆CRP浓度明显高于Ⅱ组(P〈0.01),Ⅱ组的IgM水平标本2较标本1显著增高(P〈0.01).而Ⅰ、Ⅲ、Ⅳ、Ⅴ组的血浆CRP、IgM水平在观察期问其组闻及组内相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1.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本质可能是抗原介导的免疫反应;2.PTCA术本身有导致炎症反应的趋势,CRP对术后患者的预后估计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膜式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对住院确诊为,TTP的5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5例病人均给予血浆置换、激素、输血小板、输浓缩红细胞、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5例病人均有贫血、血小板减少、肾损害、神经精神症状、发热等表现,均无PT及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减少等症状。作血浆置换,4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TTP是多系统损伤的疾病,主要表现是五联征,一般无PT、APTT异常,无纤维蛋白原下降,血浆置换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症侯群,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目前认为凝血与纤溶系统的改变致高凝及诱发不全性血栓形成是主要发病机制。本研究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凝血系统指标: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的活性及纤维蛋白原(Fg)的含量;纤溶系统指标: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D-D)含量及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并与稳定型心绞痛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和前列环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血浆内皮素(ET)及前列环素(PGI2)的代谢产物6-keto-PGF1α在稳定性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血浆中浓度变化,探讨其在UAP、AMI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检测了28例SAP、48例UAP、23例AMI及26例健康人血浆ET、6-keto-PGF1α浓度,分析各组间差异,结果:冠心病病人血浆ET增高 的同时,血6-keto-PGF1a下降,尤以AMI第1天和UAP患者为明显。结论:冠心病病人存在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其分泌的ET与PGI2失衡,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促发了UAP和AM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浓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Cluss凝固法检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32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5例、稳定型心绞痛(SA)30例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结果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ACS组高于SA组(P<0.05),AMI组高于UA组(P<0.05),UA组高于SA组(P<0.05)。结论 CHD患者血浆FIB浓度与冠心病的类型密切相关,随着斑块的不稳定性而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联素、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82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测定血浆脂联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且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3组血浆脂联素依次降低,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且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3组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依次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r=0.46,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代表抗炎因素的血浆脂联素显著降低,代表炎症活跃的高敏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两者结合应用可以为早期抗炎治疗及对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270例冠心病(CHD)患者中稳定型心绞痛(SAP)9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SAP)113例,急性心肌梗塞(AMI)58例,正常对照组(NS)82例,测定血浆脂蛋白[LP(a)]浓度分别为250.8±60.9;319.3±101.9;240.8±96.3;184.1±66.1。以USAP组最高,SAP及AMI组次之,NS组显著低于上述冠心病各亚组,差别具统计学意义。表明LP(a)水平高低与冠心病的病程进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