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患者女,30岁,因右鼻腔流清水样涕5个月于2011年6月入院.患者5个月前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右鼻腔流清水样涕,体位自平卧变坐位时量增大,弯腰低头时量增加,无喷嚏、鼻塞,无手术、外伤史,外院抗感染及抗过敏治疗效果欠佳.入院查体:神志清楚,体型偏胖(体质量指数26.7 kg/m2).右侧嗅裂清水样分泌物,近蝶窦口处明显,流向后鼻孔.神经系统检查正常.Pandv试验(一),手帕征(一).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2岁。因右鼻水样涕20余年。渐进性鼻寒伴反复发热头痛10余年,于2005年6月13日入院。患者约7岁时右侧鼻根部不慎被剪刀刺伤.伤后伴同侧鼻腔大量出血,在当地医院经一般清创缝合及抗感染处理后血止,面部伤口愈合。嗣后右侧鼻腔在用力或低头时流清水样涕。10年前开始出现右侧鼻腔渐进性鼻塞,并每隔1年或2年无明显诱因地出现高热、头痛及恶心等症状,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8岁,因左鼻反复流清水样分泌物12年,于2004年11月1日入我院。既往无颅脑外伤史。1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鼻腔间断流清水样分泌物。在当地诊所行“左鼻息肉摘除术”后出现发热、头晕、头痛,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脑膜炎”。经抗感染、脱水等治疗后症状消失,但左鼻仍反复流清水样分泌物,低头或劳动时加重,晨起时常发现枕头浸湿。1993年曾于外院行鼻窦冠状位CT扫描提示:左侧筛骨水平板骨质缺损、鼻腔脑膜脑膨出。因当时怀孕,未接受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1病例报告患者,女,25岁。因反复右鼻流清涕1个月余就诊。患者有月经过少病史。1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鼻流清涕,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变应性鼻炎,给予抗过敏治疗,未见好转,仍有清水样鼻涕,低头时可连续流出。来我院体检示:双侧中鼻道、嗅裂无脓涕,双侧鼻腔黏膜苍白色。鼻内镜检查示:右侧蝶筛隐窝有清亮液体流出,考虑为脑脊液鼻漏。鼻窦螺旋CT平扫示:双侧蝶窦黏膜增厚,内可见密度增高影填充;鞍底可见骨质破坏。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34岁。因双侧鼻腔反复流清水样涕3个月入院。3个月前,患者不明原因地出现双侧鼻腔流清水样涕,每日约200ml,以右侧为甚,左侧较少,不伴有其他症状。2个月前,患者上述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6.
鼻-鼻窦真菌球是真菌性鼻-鼻窦炎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多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鼻腔、鼻窦局部解剖异常和局部创伤史是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患病的主要原因[1]。我科近期诊治因鼻腔异物长期存留导致鼻腔真菌病1例。1 临床资料 患者,女,18岁,因“反复左鼻塞伴流涕10年”到我科就诊。患者10年前出现反复出现左侧鼻塞、伴多脓涕,偶有轻微臭味,偶有涕中带血丝,无头痛及嗅觉减退。感冒后加重,每次发作到当地诊所及外院门诊治疗,诊断为“慢性鼻炎”,予口服抗生素均能所缓解。查体:左侧鼻腔慢性充血,局部见脓性分泌物,予麻黄碱收缩鼻腔并清理脓涕后见左下鼻道中后段黏膜水肿,局部息肉样变,右侧鼻腔清洁通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均阴性。鼻窦水平加冠状位CT示左侧鼻腔见条片状软组织密度影,局部钙化,左上颌窦黏膜增厚,各鼻窦壁骨质完整,未见增生或破坏现象,考虑左鼻腔真菌病(图1)。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5岁,因左耳听力下降40余年,于2006年6月人院.患者40余年前发现左耳听力下降,未进一步诊治.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鼻流清水样涕,当地医院诊断为变应性鼻炎,给予对症治疗.2个月前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当地医院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经治疗后痊愈,但左鼻仍间断流清涕,当地医院颞骨CT显示"左中耳乳突炎".体格检查:神志清楚,智力正常,头面部无畸形,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因双侧渐进性鼻塞10年余于2016年8月10日入我院就诊.患者双侧鼻腔渐进性鼻塞10年余,伴嗅觉减退.半年前患者自觉左侧面部麻木,2周前出现左侧鼻腔出血,间歇性左侧头痛,晨起左眼痛,自诉无视力下降,复视.鼻内镜检查见:鼻中隔向右偏曲,推挤右侧下鼻甲,右侧中鼻甲、中鼻道未窥及.左侧鼻腔见圆形新生物,向左推挤左侧中鼻甲及下鼻甲(图1A).眼科检查左眼矫正视力1.0,右眼矫正视力1.0,无视野缺损.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7岁.脑膜瘤γ刀治疗后7个月,伸舌偏斜、听力下降1个月入院.7个月前因发现左侧眼球外展受限,在当地医院行CT及MRI检查发现左侧鞍旁占位性病变,考虑脑膜瘤,在我院γ刀治疗中心行γ治疗.1个月前出现伸舌左偏、言语不清、左耳听力下降、左侧鼻塞,无耳鸣、耳闷、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嗅觉减退、回涕带血等,伴左侧头痛,呈针刺样,位于颞枕区,无时间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例1.女,78岁,因右鼻塞3年,左鼻塞6个月,伴流臭脓涕,渐进性加重入院.既往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现血压控制在145~155/95~105 mmHg,心功能分级:Ⅱ级(NYHA分级),空腹血糖控制在7.5~8.5 mmol/L.查体:鼻腔黏膜充血,右侧鼻腔有淡红色肿物突出,鼻底处黏脓涕,味臭,左侧鼻腔脓性臭分泌物,吸净后可见黄褐色脓块.鼻窦CT显示右侧上颌窦、双侧筛窦、双侧鼻腔连续性密度增高影,有散在钙化斑点,鼻中隔中后段显示骨质不连续,被由右侧上颌窦、筛窦、鼻腔至左侧鼻腔延续过来的密度增高影替代(图1).CT报告:霉菌性鼻-鼻窦炎,可疑鼻中隔穿孔.排除手术禁忌证后,在局部麻醉下行鼻内镜检查加鼻腔病灶清理术,在心电监护下,鼻腔缓慢分次行丁卡因麻黄碱棉片麻醉,先行左侧鼻腔清理术,分次吸净黄褐色脓块,发现左侧鼻腔的脓块是由右侧鼻腔病灶穿破鼻中隔中后部延伸过来的.后又部分清理右侧鼻腔肿块,发现肿块系黄褐色脓块将鼻腔外侧壁黏膜组织压迫突出所致,清理大部分脓块,手术历时40 min,妥善止血后明胶海绵填塞,第1次手术结束.经过术后2天的观察,患者无不适,在第1次术后48 h行第2次鼻内镜下右侧鼻腔鼻窦病灶清理术,动力系统清除突出的淡红色黏膜组织块,见鼻中隔中后部约3 cm×3 cm×2 cm的穿孔,冲洗术腔,膨胀海绵常规填塞术腔.术后48 h抽出填塞物,术后第5天出院.病理诊断为曲霉菌病.随访至今16个月未见复发,鼻中隔穿孔同前.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18岁。因左侧鼻腔流黄色脓涕伴左面颊疼痛半年于2010年3月20日入院。患者半年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鼻腔流黄色脓涕,并时有左侧面颊隐痛,能耐受,无明显红肿,鼻腔通气尚可,嗅觉正常,无头痛。平素按鼻窦炎自服抗炎药物,能缓解,但反复发作。鼻窦CT检查见左侧上颌窦黏膜不规则增厚,左上颌窦内病变,可见高密度钙化灶;右侧上颌窦内类圆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21岁,以头颈颌面部外伤治愈9年,反复右鼻腔流清水样物3年,伴发热头痛1年,于2007年1月收入院.患者1998年因车祸致头颈颌面部外伤,曾伴意识丧失6 h,但无鼻腔流清水.6年后无明显诱因的出现右侧鼻腔间歇性流出清水样液体,晨起时较多,量约2~5滴,未治疗.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14岁.因“鼻塞、流脓涕、睡眠打鼾1年余”入院.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鼻塞、流脓涕,呈渐进性加重,自觉双侧鼻腔持续性鼻堵,同时出现夜间睡眠打鼾、张口呼吸;流大量黄色黏脓涕,无臭味,不易擤出,严重时伴后枕部胀痛,影响夜间睡眠,同时感双耳闷堵,与人交流无受限.曾在外院诊断为“鼻炎”,给予口服药物治疗3个月,效果欠佳.在我院门诊行鼻窦冠状位CT示(图1A):鼻咽部占位性病变,考虑①腺样体肥大?②鼻咽囊肿?③鼻腔内息肉突入鼻咽部?行肿物病理活检提示见坏死组织,不排除肿瘤可能性.行鼻咽部核磁共振示(图1B):右侧中鼻道内异常信号影,向后突向鼻咽腔,堵塞双侧后鼻孔及右侧中鼻道开口,与右侧中鼻甲黏膜相延续,多考虑为良性病变,息肉的可能大,拟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0岁,因左侧鼻塞2个月,加重10天于2015-10-07就诊.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鼻塞,呈间歇性,并与体位有关,伴有头痛、嗅觉减退,无发热、流涕、鼻出血,曾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鼻炎,给予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近10天以来患者鼻塞、头痛加重,自服药物治疗无效,遂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外鼻无畸形,无皮肤裂伤.鼻前庭皮肤无红肿,鼻毛无脱落.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患者女,19岁,主因左侧鼻塞2年余于2011年2月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鼻塞,呈持续性并渐加重,抗炎治疗无效(具体药物不详),无鼻出血、面部麻木、肿胀、头痛等症状。专科检查:左侧鼻腔后部可见红色肿块,表面光滑,周围少许脓性分泌物。影像学检查:CT扫描可见鼻腔后部、后组筛窦、蝶窦及翼腭窝区域软组织密度影,呈膨胀性生长,蝶窦下壁、蝶骨大翼、  相似文献   

16.
经鼻内镜治疗鼻内型先天性脑膜脑膨出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鼻部脑膜脑膨出临床少见 ,分为额筛型和基底型 ,基底型称为鼻内型。现将我科治疗 2例报告如下。例 1 男 ,4岁。因左侧鼻塞 3岁时在当地医院行“左侧鼻息肉摘除术” ,术后左侧鼻腔通气好转 ,但左鼻流清水样鼻涕 ,无头痛及发热 ,因 1个月来左侧鼻塞加重 ,清涕增多于2 0 0 0年 11月入院。查体 :外鼻无畸形 ,左侧鼻腔内见淡蓝色半透明肿物 ,触之有囊性感 ,不出血 ,蒂部窥不清。鼻腔分泌物糖定量 4 1mmol/L ,CT及磁共振成像 (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MRI)均示前颅底骨质缺损 ,脑组织突入鼻腔。入院诊断为先天性脑膜脑膨出 (鼻内型 )…  相似文献   

17.
例1, 男,15岁.2月前感冒后出现左侧鼻塞、流黄涕等症状,当地医院以鼻炎予以红霉素口服及滴鼻净等治疗,症状无缓解,且左侧面部麻木、压痛来本院就诊.检查见外鼻无畸形,左侧颌面部轻度隆突,尖牙窝处轻度压痛,左侧鼻腔外侧壁明显向内膨隆,鼻道狭窄,脓涕潴留,通气不畅.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患者,男,42岁。因左眼溢泪6个月,左侧鼻塞伴左侧头痛1个月于2011年1月人院。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溢泪及左侧鼻塞,伴阵发性头痛,头痛无规律,以左侧前额部为重,无鼻涕及涕中带血,无视物模糊及复视。曾于外院多次诊断为泪囊炎,全身应用抗生素及眼药水滴眼治疗,溢泪无好转。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因"左侧鼻塞伴鼻出血、鼻腔异味1个月余",于2014-05-12收治宁波市第一医院.患者无明显头痛、头晕等不适,既往体健,无吸烟、饮酒及毒物接触史,无肿瘤家族史.体格检查:左侧嗅裂区可见灰白色肿物并垂至后鼻孔,上附少许脓性分泌物,各鼻窦区无明显压痛.鼻窦CT示:左侧额窦及嗅裂区软组织密度影(图1A).于2014-05-14在全麻下行"鼻内镜下鼻腔肿物切除+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术中探查发现左侧嗅裂区肿物为鱼肉状,质脆,触碰后易出血,向后下脱垂至后鼻孔.左侧中鼻甲受压向外侧移位,阻塞左侧额隐窝.切除肿物发现肿物基底源自嗅区黏膜,蝶窦自然开口上方可见约1.5 cm的颅底骨质缺损,见脑脊液流出.  相似文献   

20.
鼻窦真菌病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总结我院1992~1998年收治鼻窦真菌病10例,认为鼻窦真菌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①单个侧鼻窦受累,尤其是上颌窦;②单侧头痛、鼻塞、脓血涕或鼻腔干酪样物;③CT扫描常见鼻腔鼻窦有软组织块影或钙化斑;④鼻腔鼻窦有阻塞因素存在。柯-陆氏手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而鼻内窥镜手术在清理筛窦或蝶窦病变组织及术后窦腔护理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