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报道颅咽管瘤8例,其中6例经蝶窦进路行肿瘤切除及引流术,术后辅以放疗,4例分别随访2~3年和17年,未复发;2例于术后7年及4个月复发。对本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理、诊断及术后并发症均进行了讨论,指出本病多发于青少年,应早期诊断及治疗,晚期姑息性减压术于事无补。  相似文献   

2.
颅咽管瘤好发于鞍区,鞍上多见,少数在鞍内,或者鞍内、鞍上同时发生,也可偶见于鞍下鼻咽部、第三脑室内等,国内外已有不少关于蝶鞍区以外部位颅咽管瘤的报道,如鼻咽部[1],蝶窦、筛窦[2],额窦、筛窦[3]等,颅咽管瘤向蝶鞍下生长临床上非常少见,异位于蝶窦的颅咽管瘤极为罕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颅外颅咽管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鼻-鼻窦真菌球是真菌性鼻-鼻窦炎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多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鼻腔、鼻窦局部解剖异常和局部创伤史是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患病的主要原因[1]。我科近期诊治因鼻腔异物长期存留导致鼻腔真菌病1例。1 临床资料 患者,女,18岁,因“反复左鼻塞伴流涕10年”到我科就诊。患者10年前出现反复出现左侧鼻塞、伴多脓涕,偶有轻微臭味,偶有涕中带血丝,无头痛及嗅觉减退。感冒后加重,每次发作到当地诊所及外院门诊治疗,诊断为“慢性鼻炎”,予口服抗生素均能所缓解。查体:左侧鼻腔慢性充血,局部见脓性分泌物,予麻黄碱收缩鼻腔并清理脓涕后见左下鼻道中后段黏膜水肿,局部息肉样变,右侧鼻腔清洁通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均阴性。鼻窦水平加冠状位CT示左侧鼻腔见条片状软组织密度影,局部钙化,左上颌窦黏膜增厚,各鼻窦壁骨质完整,未见增生或破坏现象,考虑左鼻腔真菌病(图1)。  相似文献   

4.
鼻阻力测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阻力计是一种被用来客观评估鼻腔通气阻力的仪器,它是一种快速、无创的检查方法。该方法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经常被用于临床和科研中来评价鼻腔的通畅程度。  相似文献   

5.
从1981年2月~1996年2月,我科行鞍区颅咽管瘤手术110例,术后死亡20例,手术死亡率173%。死亡原因分析如下:(1)手术操作引起丘脑下部损伤;(2)术后血肿;(3)术后癫痫发作致使病情恶化;(4)术前丘脑下部损害术后加重;(5)术后血管痉挛致使病情恶化;(6)其它原因(感染、心脏疾患)。文章同时也提出了减少术后死亡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蝶窦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原发性蝶窦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者因头痛、眼眶疼痛就诊,MRI显示蝶窦内囊性占位,增强未见强化;术中肿瘤呈囊性,囊内为棕黄色黏稠液体,其中1例内可见胆固醇结晶。术后随访症状缓解,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原发性蝶窦颅咽管瘤极为少见,考虑来源于胚胎期Rathke’s囊移行过程中残留的颅咽管组织细胞成份,诊断上需与蝶窦内常见囊性病变相鉴别,病检是唯一确诊手段,首选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位颅咽管瘤(ectopic craniopharygioma)的临床诊断、手术疗效及预后,以期减少临床漏诊误诊。方法将收治的采用内镜经鼻入路手术治疗、病理确诊的3例异位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手术方法以及预后情况进行总结。结果3例患者发病部位分别位于蝶窦、颞下窝1例,随访22个月,分别采用2次内镜经鼻入路手术,并行放疗后肿瘤组织恶变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后鼻孔、软腭1例,术后随访18个月,未见复发;颞下窝1例,术后随访3年,未见复发。结论异位颅咽管瘤非常罕见,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手术切除目前仍然作为首选治疗方式,是否应行放射治疗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8.
颅咽管瘤为颅内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在鞍区肿瘤中占第2位.发生于鼻咽部实属罕见,我科2006年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19岁,左侧鼻塞8年,呼吸不畅加重2年,伴头痛,记忆力减退,影响学习.  相似文献   

9.
10.
经蝶手术治疗小儿颅咽管瘤的原则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1982年1月-1999年6月收治的25例小儿颅咽管瘤(paediatric craniopharyngioma,PCP)采用经蝶入路肿瘤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25例PCP的诊断方法,手术技巧和治疗结果,本组均经CT或MRI扫描确诊,经蝶入路行肿瘤切除术,结果 52.0%(13例)肿瘤全切除;32.0%(8例)次全切除;16.0%(4例)部分切除,肿瘤未能完全切除的原因是瘤体与下丘脑及血管的粘附较紧,或为较大的钙化,术后无死亡,20例获长期随访(平均3.6年),其中17例(85.0%)恢复良好,3例(15.0%)肿瘤复发,需再次手术治疗,结论 对PCP采用CT或MRI进行诊断并选择合适病例经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术中能够直视肿瘤、无脑组织牵拉,已广泛应用于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而扩大经鼻蝶窦入路突破了传统的限制,提高了鞍上肿瘤及海绵窦区域肿瘤的切除率。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蝶窦入路治疗颅咽管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是目前关注的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神经内镜下行扩大经鼻蝶窦入路鞍区病变切除,结合国内外该入路治疗颅咽管瘤的文献进行讨论。结果20例均实现肿瘤全切除,无死亡病例。15例无任何并发症,4例出现1项并发症,1例出现2项并发症。仅1例术后新发视力、视野损伤;2例新发一过性尿崩;2例出现新发垂体功能减退;2例术中保留垂体柄,垂体功能并未见明显变化;2例术后感染,予抗生素治疗控制良好。术后随访:2例在术后8、18个月垂体核磁示可疑复发,其余最长随诊时间12个月复查时没有任何复发迹象。保留垂体柄的患者术后7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未出现复发。结论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蝶窦入路切除颅咽管瘤的安全性、有效性均比较乐观。颅底重建技术的发展极大降低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为手术提供了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报道了1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咽旁间隙颅咽管瘤患者,于全麻下行右侧颈外入路咽旁间隙肿物切除术。术后2个月复查CT肿物无复发,术后12个月随访时术前症状咽部异物感消失,无其他不适,口咽侧壁无膨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内镜下扩大经鼻蝶入路治疗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的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行内镜扩大经鼻蝶手术切除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5例颅咽管瘤患者中,肿瘤部分切除11例,近全切除4例.术后主要并发症:腺垂体功能减退(11/15),尿崩症(8/15),鼻出血(3/15),脑脊液...  相似文献   

17.
鼻腔气流流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腔气流流场形式复杂,一直是鼻科研究的难点之一。近年来,得益于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和高性能计算机的出现,人们构建了人体生理状态下的鼻腔实体模型或数字模型,对鼻腔气流流场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而且在有关鼻腔气流流场的应用性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本文就鼻腔气流流场研究的沿革、现状及其应用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因双侧渐进性鼻塞10年余于2016年8月10日入我院就诊.患者双侧鼻腔渐进性鼻塞10年余,伴嗅觉减退.半年前患者自觉左侧面部麻木,2周前出现左侧鼻腔出血,间歇性左侧头痛,晨起左眼痛,自诉无视力下降,复视.鼻内镜检查见:鼻中隔向右偏曲,推挤右侧下鼻甲,右侧中鼻甲、中鼻道未窥及.左侧鼻腔见圆形新生物,向左推挤左侧中鼻甲及下鼻甲(图1A).眼科检查左眼矫正视力1.0,右眼矫正视力1.0,无视野缺损.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自觉右侧鼻腔有臭味1年.2006-08-01于我院门诊就诊.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鼻腔臭味,嗅觉减退,晨起打喷嚏,偶流脓涕、鼻塞,无鼻出血及头痛.体格检查:一般状况好,鼻背部见一长约3 cm瘢痕,鼻腔检查见总鼻道内巨大异物,色黑,质硬.门诊诊断:鼻石.在鼻腔表面麻醉下取石,因鼻石较大,经过前鼻腔困难,经几次试取均未成功,遂收住入院.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