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自信是一个人获得成功、成为强者的重要条件之一.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指引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导航标,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对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例子让我们认识到自信心是一种品质,肯定孩子的进步,发挥孩子的特长,才能让孩子走好人生道路的每一步.  相似文献   

2.
陈侠 《家庭育儿》2006,(8):21-21
帮孩子克服恐惧1.建立孩子的自信心给孩子支持与鼓励是帮助其克服恐惧心境的最好方法。如果孩子怕黑,没有关系,家长可以随时把门留一条缝隙,让孩子能够看到家人,或者为孩子点一盏小灯。许多黑暗的场所都是孩子接触的领域,孩子可以从各种黑暗中感受到暗适应,并逐步放弃对黑暗的恐惧。如果孩子有尿床的毛病,他或许会因为害怕弄湿床单而不敢睡觉,父母不妨让孩子知道家长并不嫌弃孩子制造的麻烦。  相似文献   

3.
婉儿 《家庭育儿》2005,(2):32-33
在孩子学说话的过程中,父母应该起忠实的导游的作用.掌握语言不仅仅只是为了对话,也为了打开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门.只有学会说话,才能提问、要求,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语言学会遵守礼仪、学会感谢等社会性交往规则,还可以请求别人的协助.通过特雷希·豪略的TLC对话法,孩子能更有效地学会说话、对话的方法,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观念中,父亲多是严父形象,孩子对父亲敬畏有加,敬而远之;在现今社会中,父亲就是孩子的"大钱包",主要任务就是在外面多赚钱,给孩子买好东西。因此,幼儿园家长会几乎是清一色的"母亲会",公园里陪孩子一起玩耍的,也几乎全是母亲。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能少了父亲这个角色。父亲要把传统的"大男子主义"的角色甩掉,积极参与孩子的活动。父亲教育孩子,要从游戏开始,一个好父亲,先要成为孩子的好玩伴。父亲与孩子游戏,不仅是游戏伙伴,还是一个心理调节者、智力启发者。常与父亲相处的孩子,可以从父亲那里获取更多的知识、经验、想象力和创造意识,有利于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5.
不少父母认为,表扬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激励他们取得成就。美国一部育儿新著认定,表扬孩子要注意方式方法,过多表扬不利孩子成长。  相似文献   

6.
有一次去朋友家作客,正和朋友聊到兴头上,朋友5岁的儿子拿着一个图画本跑了进来:"爸爸,你看我画的蝴蝶好漂亮!"朋友把眼一瞪:"到一边去,你没看见大人在说话?"孩子吓得立即就哭了起来. 孩子的爸爸无形中犯了一个错误,这个孩子对画画兴趣也许会因为父亲的一句责任而消失,这种损失往往是难以弥补的.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很多,所以我们做家长的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千万不要压制孩子的表现欲,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家庭育儿》2001,(2):47
人格教育从4个方面着手:   ①自信心教育孩子享受过成功的快乐可以增加自信,克服自卑感.   ②独立意识教育应注意让孩子独立完成自己应做的事,学会独立处理与周围人的关系.   ③合作意识教育教会孩子适当学会牺牲自己的一些利益,乐于与他人共同相处.   ④乐观教育中国孩子往往先想困难,少想益处.应鼓励孩子先考虑问题的有利方面. 创新教育现代的好孩子是有独立见解、有创意的孩子.对孩子要尽量让他自己安排生活,鼓励孩子多创新.孩子有创新就会有自信心.   ……  相似文献   

8.
自信心是推动孩子求知、探索的重要力量,是激发孩子的主动积极性的催化剂。孩子的自信心来源于获得成功的体验和父母正确的教育方式。经常对孩子表示关心,使孩子充分感受亲情的温暖:经常夸奖孩子,使孩子能够体验到每一次成功所产生的愉快;经常鼓励孩子,使孩子能够积极要求向上,正确对待失败与挫折。  相似文献   

9.
我家孩子总是觉得对什么事情都没有自信心,干什么总是喜欢找个人一起来做。我想帮助孩子让他对自己有信心,应该怎样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可赞赏的事情在全家一起吃饭时,每个人都分享其他家庭成员的成功和快乐,使这一时刻成为愉快的聚会而不是约束;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可以经常将卡片或画片贴到门上或放在桌子上,  相似文献   

10.
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满信心去面对困难,努力完成自己愿望的动力.自信心则能帮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有比较准确的估计,既充分相信自己,又不盲目乐观,从而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确定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自信心可使孩子不怕困难,积极尝试,奋力进取,取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争取更好的成绩。鼓励、赞扬对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是很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孩子协助做家务,可发展身体上和心理上的技能,包括可以训练他的观察力、理解力、应变力及体能。孩子每完成一项新的任务,他的能力和自信心便会向前迈进一步。而借助做家务,孩子也会有参与感、成就感和荣誉感,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和归属感,并养成独立自主的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人们把孩子吃零食视做一种不好的习惯.其实,吃零食对孩子是一种生活享受,吃零食是孩子生理和心理需要.最近《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指出,零食有平衡膳食促进生长作用,科学的吃零食可以让孩子更加健康.明确将儿童零食划分为"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和"限制食用"三个级别.  相似文献   

14.
先天气质起一定作用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体验,他们的宝贝在4个月大的时候就表现出极度的害羞,见到陌生人就哭泣或害怕.稍长大一些后,依然表现出敏感、自信心不足、自尊心又很强的性格特点,容易紧张,多虑.有些父母很纳闷,自己带孩子和别人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孩子这么"磨人"?在这里,先天气质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300多年前的法兰西,一个孩子在出生时处于昏迷状态,经过检查,护士预言这个先天严重不足的孩子活不过4天.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伏尔泰那离不开各种药物的生命,竟在这个世界上延续了84个年头!那么,伏尔泰是怎样获得如此高寿的呢? 首先,在与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丑恶的世俗世态周旋的同时,伏尔泰始终保持了一种高贵的自信心和乐观心态,这是他长寿的第一秘方.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当神父为他作祈祷的时候,躺在床上的伏尔泰却问:"神父啊,是什么人请你来的?"神父回答:"是上帝啊,伏尔泰先生."伏尔泰伸出枯瘦如柴的手说:"哦,亲爱的神父,介绍信呢?"  相似文献   

16.
现实生活中,确有不少孩子,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产生了小看自己,总认为无法赶上别人的自卑感.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使他们沮丧、孤僻,以至悲观、失望.那么,家长该怎样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感,建立自信心呢?  相似文献   

17.
单亲家庭对家庭每个成员都会产生一种残缺感,特别是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更大.因此,单亲家庭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尤其要讲究方式和方法,给孩子恰当的爱和科学的教育.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告诉孩子单亲家庭也是正常的社会现象,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现实.二、用心陪伴,给孩子安全感.三、对孩子的爱要理智,要与规则并行.四、强化孩子的家庭意识,和孩子共同承担家庭责任.五、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六、重视性别角色教育,给孩子树立一个角色替代性榜样.不能给孩子完整的家,可以给孩子完整的爱.不能改变现实,可以让内心强大.  相似文献   

18.
胡海 《家庭育儿》2007,(7):35-35
了解家周环境熟记亲人姓名 父母在孩子开始懂事时就有意识地教他们了解自己家庭周围的环境,以及熟记父母的姓名和单位等.通过日常的培养,孩子走失找不到家的可能性就小多了,并且增加了孩子应对外界环境的自信心,使其遇事不致惊慌失措.另外,家长还会教孩子一些在马路上行走的常识.  相似文献   

19.
《健康》2011,(12):72-72
不知从何时开始,大人总喜欢说:"快一点、快一点!"孩子吃饭时,要孩子快点;穿衣服时,也要他快一点;走路时,更要快一点.其实,我们都忘了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让孩子可以在"不追赶"的环境中成长,有充分的时间探索万物.5分钟,可以让孩子多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邹冰 《大众健康》2010,(9):110-110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我能力的认可和信赖程度,它体现在维护自我和展现自我的状态中。一个人的自信心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是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随着对自己及周围环境的认识,对世间事物的理解,逐渐建立起来的。作为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和维护自信心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