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重复癌的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990~2000年10年间治疗的重复癌患者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15例中同时性重复癌1例,异时性重复癌14例。第1原发癌为喉癌,第2原发癌以肺癌最多。第1原发癌为下咽癌,第2原发癌多为上消化道癌。结论喉癌、下咽癌的重复癌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其重复癌多发生于肺及上消化道,喉癌、下咽癌患者应重点检查肺部和上消化道,必要时行气管镜、食道镜、胃内窥镜检查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2.
下咽癌患者大部分有长期吸烟酗酒史,因此易伴发多原发癌.下咽癌伴发癌中最常见的是食管癌,文献报道下咽癌伴有同时性食管原发癌的比例为27%~35%[1].随着内镜检查技术的发展,下咽癌患者内镜检查发现食管癌尤其是早期食管癌(指局限在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的肿瘤,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比例明显增多.下咽癌合并食管癌影响下咽癌治...  相似文献   

3.
71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多原发癌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头颈部鳞癌的多原发癌发病部位和治疗、生存状况。方法 对 71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简称鳞癌 )的多原发癌临床资料做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在头颈部的重复癌 2 7例 ,发生在非头颈部的重复癌 4 2例 ,另有三重癌 2例。本组共有同时性重复癌 4例 ,其中 1例是同时性三重癌。余 6 7例均为异时性重复癌 ,其中 1例为异时性三重癌。 6 7例异时性重复癌中 ,先证癌与重复癌发生的间隔期为 8个月~ 12年不等。 70 %的先证口腔鳞癌发生头颈部重复癌 ;6 2 %的先证下咽癌和 79%的先证喉癌发生非头颈部位的重复癌。非头颈部位以食管和肺部发生的重复癌较多。在所有头颈部鳞癌发生重复癌的部位中 ,以食管重复癌为最多 ,占本组病例的 2 4 %。本组病例总体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32 4 %和 2 2 5 % ;重复癌治疗组和未治组的 3年生存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治疗组明显高于未治组。结论 头颈鳞癌的重复癌以食管癌最为多见。口腔癌容易发生头颈部重复癌 ,喉癌和下咽癌易发生非头颈部重复癌。细致随访和复查、早期明确诊断和积极有效的治疗 ,可以提高这类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下咽-食管同时性多原发癌分层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21例下咽-食管同时性原发癌患者,分析分层治疗的预后情况。提出下咽-食管原发癌分层治疗策略,两种癌以分期更晚的肿瘤为主线治疗:下咽癌和食管癌同属早期病变,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行放疗;若下咽癌和食管癌任一病变为局部晚期则行2~3周期诱导化疗再行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放疗;若局部晚期患者拒绝行诱导化疗,可行手术+综合治疗(放疗或化疗)。结果 21例下咽- 食管同时性多原发癌患者,20例完成上述分层治疗,1例局部晚期患者因下咽肿物侵犯颈内动脉行放化疗。所有患者随访1~7年,中位随访时间2年,因远处转移死亡5例,2例下咽术后局部复发,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2例咽瘘,1例吞咽困难,1例进食后反流。21例患者随访1年,2例死亡,1年生存率90.5%(19/21);19例患者随访2年,死亡4例,生存率78.9%(15/19)。结论 下咽-食管同时性多原发癌行分层处理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喉癌的浸润与转移是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的主要因素。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是调节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细胞外基质及基底膜有序降解和重塑的重要分子。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的降解在喉癌和其他肿瘤的浸润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的代谢平衡中起关键作用,因而与喉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本文对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喉癌中的表达与喉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作一综述,并对指导喉癌治疗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71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多原发癌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头颈部鳞癌的多原发癌发病部位和治疗、生存状况。方法 对71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的多原发癌临床资料做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在头颈部的重复癌27例,发生在非头颈部的重复癌42例,另有三重癌2例。本组共有同时性重复癌4例,其中1例是同时性三重癌。余67例均为异时性重复癌,其中1例为异时性三重癌。67例异时性重复癌中,先证癌与重复癌发生的间隔期为8个月~12年不等。70%的先证口腔鳞癌发生头颈部重复癌;62%的先证下咽癌和79%的先证喉癌发生非头颈部位的重复癌。非头颈部位以食管和肺部发生的重复癌较多。在所有头颈部鳞癌发生重复癌的部位中,以食管重复癌为最多,占本组病例的24%。本组病例总体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32.4%和22.5%;重复癌治疗组和未治组的3年生存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明显高于未治组。结论 头颈鳞癌的重复癌以食管癌最为多见。口腔癌容易发生头颈部重复癌,喉癌和下咽癌易发生非头颈部重复癌。细致随访和复查、早期明确诊断和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提高这类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头颈部多原发癌(MPC)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及治疗预后。 方法 对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68例MP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同期收治的8758例患者中有恶性肿瘤648例,其中有68例多原发癌,占比为0.78%。自2014年至2017年多原发癌年占比依次为:0.72%、0.72%、0.77%、0.86%。多原发癌组中男61例、女7例,其男女比例较单原发癌组高(χ2=8.18, P=0.004)。二重癌62例、三重癌6例。同时性MPC 35例、异时性MPC 33例。44例患者既往有吸烟/饮酒史,男性吸烟饮酒事件明显高于女性(χ2=6.40, P=0.006)。下咽癌的多原发癌发病率(23.81%)最高,其次为口腔癌(14.71%)、喉癌(9.33%)。口腔癌、下咽癌和喉癌最常见的第二原发癌均为食管癌。有45例(66.18%)第二癌与首发癌间隔时间小于5年。22例患者曾行放化疗,有放化疗史的多原发癌患者中异时性更多见(χ2=18.64, P<0.001)。 结论 发生MPC概率最高的头颈部肿瘤依次为下咽癌、口腔癌、喉癌。头颈部MPC并发食管癌等上消化道肿瘤的可能性大,故对头颈部肿瘤患者,建议将电子胃镜检查列为常规的术前检查及术后定期的随访检查手段;应加强首发癌治疗后长期,尤其前5年的密切随访。放疗过程中要加强对靶器官外的组织器官的放射防护。  相似文献   

8.
多原发癌,又称重复癌、多重癌,最早由Billroth于1882年报道,此后逐渐受到临床和基础研究的重视,并于1932年由Warren和Gates提出多原发癌的诊断标准,一直沿用至今。根据诊断标准,总结我科1999~2003年间收治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255例,其中多原发癌发生者4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例中,男3例,女1例;年龄43~68岁,平均52.3岁;先证癌中,扁桃体癌1例,下咽癌2例,甲状腺癌1例;共发生癌肿11处;病理诊断,鳞状细胞癌7处,未分化癌2处,滤泡性癌1处,恶性混合瘤1处;同时性多原发癌2例,异时性多原发癌2例,最长间隔时间14年;2例死亡,其中1例死因与…  相似文献   

9.
多原发癌是指同一宿主的不同器官同时或异时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发恶性肿瘤,临床上较少见,易于转移或复发癌混淆,现介绍甲状腺、卵巢多原发癌一例,希望提高临床对多原发癌的认识,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喉癌、下咽癌术后复发的原因及挽救性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98例复发性喉癌、下咽癌的临床资料.68例行癌复发手术切除及术后常规放疗,其中喉部分切除术后局部复发21例,颈淋巴结转移7例,局部复发并颈淋巴结转移5例;全喉切除术后气管造瘘口复发癌8例;下咽癌切除术后局部复发2例,颈淋巴结转移15例;30例行单纯放疗或姑息性治疗.68例行癌切除术和(或)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其中胸大肌皮瓣修补术29例,胃上提代食管下咽15例,游离结肠上徙代下咽食管2例.结果喉癌手术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6.10%和33.33%,下咽癌手术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4.71%和5.88%,而单纯放疗或姑息治疗1年及3年的生存率仅为10%和0%.结论复发性喉癌、下咽癌的预后较差,适当的手术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食管伴下咽双原发癌(简称双发癌组)的同时性癌与异时性癌和单发食管癌患者(简称单发癌组)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方法 100例单发癌组的数据来自浙江省肿瘤医院同时期治疗的食管癌数据库资料,同时收集2007年1月~2016年12月浙江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及胸外科诊治的双发癌组患者104例。了解同时性癌和异时性癌的占比情况,并比较和单发癌组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  单发癌组100例,双发癌组104例(同时性癌32例,异时性癌72例),两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9.52%和64.42%、 44.28%和52.36%、41.23%和44.51%。同时性癌组和异时性癌组患者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38.56%和73.79%、29.99%和60.37%、14.99%和53.66%。异时性癌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同时性癌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6)。而单发癌组与异时性癌组比较中,中位生存时间异时性癌更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94)。单发癌组和双发癌组比较生存曲线区分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4)。结论 异时性癌患者通过积极的综合治疗,总体生存率较高,但同时性癌的预后最差,需要探究更多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下咽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下咽癌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78例下咽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方法(KM法)统计.结果 KM法统计178例患者下咽癌预期生存时间中位数为42.8个月(1~127个月),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7%和35%,各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Ⅰ+Ⅱ期76.2%,Ⅲ期46.7%,Ⅳ期29.6%.14.0% (25/178)患者合并第二原发肿瘤,其中同时多原发癌18例,异时多原发癌7例.影响下咽癌患者生存的因素分别为T分级(x2=27.994,P<0.01)、N分级(x2 =31.663,P<0.01)、临床分期(x2=22.267,P<0.01)、功能状态评分(x2=48.856,P<0.01)、吸烟指数(x2=8.085,P<0.01)和治疗方法(x2=105.528,P<0.01).Cox多因素分析证实吸烟指数、肿瘤分期和治疗方法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保留喉功能的治疗手段所占的比例在逐年上升,由2000年的38.5%提高至2006年的60.0%.结论 手术联合放疗是治疗下咽癌的重要手段.肿瘤分期和治疗方法可作为评价下咽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喉癌、下咽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喉癌、下咽癌中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及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喉癌、下咽癌组织及声带息肉组织中COX-1和COX-2的表达,并分析癌组织中COX的表达强度与肿瘤对应的各项病理参数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喉癌、下咽癌组COX-2阳性表达率为67.5%(27/40),声带息肉组COX-2阳性表达率为0(0/30),COX-2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预后有关,与淋巴结转移关系不明显.结论COX-2在喉癌、下咽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并与肿瘤的恶性度相关,表明COX-2可能在喉癌、下咽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下咽癌是上消化呼吸道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目前对于下咽癌的治疗,首选治疗方法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基于肿瘤病灶的异质性,我们选择不同治疗策略。肿瘤原发灶的位置决定手术入路;病灶不同的临床特点,如小病灶大转移、浅表扩展癌、多点多灶癌等,其治疗策略具有差异性;手术切缘的范围一直是探讨和争论的热点。本文针对于以上问题,进行经验分享及相关文献总结。针对不同类型的下咽癌,为其制定最佳的个性化的治疗策略,以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锁骨上皮瓣在头颈肿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于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应用锁骨上皮瓣修复头颈缺损的9例患者临床资料,通过研究其头颈肿瘤缺损的原因、术前放疗史、手术方式、皮瓣尺寸及术后愈合情况等因素,探讨锁骨上皮瓣的制备技巧、应用指征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结果 9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1~79岁。3例一期修复包括1例下咽癌,1例舌根恶性肿瘤,1例鼻咽癌继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癌;6例二期修复包括1例下咽癌术后继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癌,1例喉癌术后继发气管造瘘口癌,1例喉及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3例下咽癌术后咽瘘。2例咽瘘患者采用锁骨上皮瓣联合胸大肌皮瓣修复缺损,7例患者单独采用锁骨上皮瓣修复。术中所取锁骨上皮瓣宽度为4~8 cm,长度为6~15 cm。8例术后随访皮瓣存活,1例术后皮瓣坏死,清创换药后愈合。1例下咽癌术后患者皮瓣存活,但食管入口肿瘤复发予以放射性粒子植入,局部未控,术后第11个月死亡。结论 锁骨上皮瓣是喉咽及颈部皮肤术后缺损较为理想的修复组织瓣,技术比较成熟,术中应注意皮瓣血管的保护,治疗效果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16.
XRCC3遗传变异与喉癌和下咽癌发病风险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DNA修复基因XRCC3 Thr 241 Met遗传变异与喉癌和下咽癌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方法对175例喉癌及下咽癌患者和525名无肿瘤对照进行基因分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各基因型携带者喉癌和下咽癌的发病风险,以及与吸烟交互对喉癌下咽癌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XRCC3 241 Met等位基因增加了喉癌、下咽癌发病风险,与XRCC3 241 Thr/Thr基因型携带者相比,至少携带一个241 Met等位基因的个体罹患喉癌、下咽癌的比值比(odds ratio,OR)为2.2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1.33~3.82。分别分析XRCC3多态与喉癌及下咽癌发病风险关系发现,XRCC3 241 Met等位基因均增加喉癌与下咽癌的发生风险,与XRCC3 241 Thr/Thr基因型携带者相比,至少携带一个XRCC3 241 Met等位基因的个体发生喉癌和下咽癌风险的OR值(95%CI)分别为2.27(1.26~4.09)和2.99(1.27~7.04)。基因吸烟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重度吸烟和XRCC3 Thr 241 Met多态存在相乘交互作用,显著增加喉癌、下咽癌发病风险。至少携带一个XRCC3 241 Met等位基因的重度吸烟个体发生喉癌、下咽癌的OR值(95%CI)为19.09(7.38~49.40),大于至少携带一个XRCC3 241 Met等位基因的不吸烟个体(OR,0.91;95%CI,0.20~4.21)及重度吸烟但携带XRCC3 241 Thr/Thr基因型个体(OR,4.13;95%CI,2.38~7.17)的OR乘积。结论XRCC3 Thr 241 Met单核苷酸多态是喉癌、下咽癌的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7.
喉癌的远处转移和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与喉癌远处转移显著相关的因素。方法 回顾1990~1995年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住院治疗的277例喉癌患者,对随访中18例出现远处转移的患者进行总结,明确喉癌远处转移的发生率、发生部位、时间以及预后情况。同时应用单因素Kaplan—Meier和多因素Cox模型分析277例喉癌远处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 喉癌远处转移的发生率为6.5%(18/277),肺转移占83.3%(15/18),肝转移16.7%(3/18),3例肺转移合并骨转移(其中椎骨1例,肋骨1例,以及多发性骨转移者1例)。2例初诊入院时即发现远处转移,其余患者从初诊入院治疗到发现远处转移的时间间隔为1~103个月,间隔中位时间为7个月。喉癌远处转移患者的3年和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23.8%和11.9%。出现远处转移距死亡的间隔时间介于2~77个月,间隔中位时间为4.6个月。喉癌出现肝转移的预后最差,最长仅为4.6个月。对277例喉癌进行单因素Kaplan—Meier分析显示病理诊断、鳞状细胞癌病理分化程度、N分期以及临床分期是影响喉癌远处转移的显著因素。多因素Cox模型分析仅有N分期是喉癌远处转移的显著因素(Wald=7.889,P=0.005)。结论 喉癌存在一定比率的远处转移,主要发生在肺,而且预后很差。非鳞状细胞癌的其他恶性肿瘤、低分化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和临床晚期都可能影响喉癌的远处转移,但只有颈部N分期对喉癌远处转移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下咽癌是头颈部最常发生远处转移的肿瘤,一旦发生远处转移往往预后极差。远处转移是影响下咽癌预后的主要决定因素,也是临床决策的重要因素。然而,下咽癌远处转移的预防或早期治疗策略仍然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此,探索下咽癌远处转移相关影响因素,对下咽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及改善预后问题至关重要。本文就下咽癌远处转移的部位,下咽癌远处转移的相关因素以及下咽癌远处转移的过程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间质蛋白Periostin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结构和特性,能与细胞膜表面的多种整合素受体亚型结合,触发相关信号转导通路,改变癌细胞生存微环境,促进肿瘤细胞存活、侵袭、转移、血管生成和增强对低氧及化学药物的耐受,与恶性肿瘤的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通过对Periostin的深入研究,有望成为一种肿瘤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理想标志物,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本文就Periostin在恶性肿瘤诊断、治疗及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喉癌及喉咽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手术方式多种多样,其宗旨是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尽量保留或重建喉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术前明确肿瘤侵犯的范围和分期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价值。笔者应用16层螺旋CT对喉癌及喉咽癌进行术前分析,评价其在术前T分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