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把精力主要放在孩子的物质生活方面,对其精神生活基本不管,可以说,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因此,一要改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内部环境,包括改善家庭教育氛围、重视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家长就近务工确保家庭的完整性、改变亲子沟通交流方式等;二要改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外部环境,包括在学校成立领导机构、明确"代管家长"、创建家长学校等;三要政府帮助,地方政府部门要根据相关政策对家庭困难的予以帮助,让留守儿童及家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四要社会帮扶,各种媒体要介入留守儿童问题,积极报道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引起社会的关注,社会上的爱心志愿者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是典型的弱势群体,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造成他们在学习与心理发展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学习情况不佳、行为习惯不良、人格发展不健全等,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弥补他们缺失的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特殊群体.由于他们远离父母,造成家庭教育缺失,这一群体的生活、学习和思想的现状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问题,逐渐提到了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议程.本文通过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概念的阐述,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提出,对其教育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改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小学教育的重大问题之一,并引起诸多社会问题,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对待外出务工要慎重选择、国家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经所在学校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为解决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提供了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5.
了解江西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江西省5县(市)2~16岁留守儿童2 286名,使用一般情况问卷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对资料进行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5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523名(42.0%),6~ 16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302名(29.0%).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家庭教育方式和看护人感受是2~ 16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民主型教育方式和看护人感受有能力照顾好的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较低;女性为2~5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保护因素(OR=0.778),差的同伴关系是6~16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OR=1.769).结论 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健康状况较差.应通过改善家庭养育环境和获得社会支持来减少留守给儿童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便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接受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出现的沟通不畅的问题急需解决.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不能与父母建立亲密关系,不能及时得到父母的爱、支持和鼓励,亲情缺失,家庭监护缺位,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家庭教育问题,本文以我校的留守儿童作为调查对象,针对学校里四年级到六年级48名留守儿童发放了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其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留守生活对小学生社会支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索小学留守儿童生活现状及对其社会支持特点,为制定相应的教育和心理辅导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修订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自编小学留守儿童生活状况调查表,对206名小学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小学留守儿童的各项社会支持(SSRS)得分在与父母联系频率、与邻里成人关系、同伴关系、家庭教育方式各方面体现出了一定的显著差异.(1)行动化支持显著地影响小学留守儿童SSRS得分;(2)与父母联系频率对小学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影响最全面且力度最大,与成人、同伴关系不间层面、不同程度地影响小学留守儿童SSRS得分;(3)严格和基本不管两种极端家庭教育方式提高小学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感受水平.结论 留守生活对小学生的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存在影响.应对小学留守儿童加以行动指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9.
孩子们的教育常常由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组成,而我们常常只看到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却忽略了家庭教育也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了很多学困生的出现,给小学教育带来了一个不小的难题,想要缓解这种情况的出现,这就需要教师去进行有效的管理,尽可能地弥补家庭教育缺失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梁平县农村留守初中生人际信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成绩和人际信任方面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选取重庆市梁平县6所中学1 125名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人际信任量表)和个别访谈法进行测评,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留守儿童的人际信任度低于非留守儿童,女生的人际信任高于男生;初二学生人际信任度最高,初三居中,初一最低;单亲外出打工的儿童人际信任度高于双亲外出打工的儿童;农村儿童的人际信任度高于城镇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初中留守儿童的人际信任问题值得关注.家庭、学校和社会应重视并加强对留守子女的关爱和教育.  相似文献   

11.
家庭教育是发展国民教育的重要保障,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是实现我国适龄儿童受教育程度的重要举措.研究基于枣强县特殊教育学校关于特殊家庭自闭症儿童各项调查访谈发现:自闭症儿童家庭教育总体水平偏低;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乐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自闭症儿童家庭教育健康发展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或者工作0.5 a以上,由父或母一方、祖辈、亲戚朋友、同辈监护的未成年人.国内学者研究发现,留守现象使儿童产生较多心理健康问题和消极人格特征[1].亲子分离,父母的家庭教育缺失,可能是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但国内外专家认为亲子分离未必会引起不可挽回的后果,关键问题不在于分离本身.而在于替代父母(即监护人)对儿童的关心程度能否补偿和代替亲生父母[2].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进行比较,探讨不同监护人家庭教育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同时也为制定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已作为数量庞大的弱势群体开始备受关注.现有研究表明这两类群体存在生理和心理社会适应的脆弱性.建议社会、家庭和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积极营造有助于弱势儿童发展的支持性环境.同时拓展相关研究为制定政策和有效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滨江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为扩大关注留守儿童的社会影响力和推广关爱留守儿童措施提供信息支持.方法 对衡阳县滨江学校9~14岁的446名中小学生在学习适应性、情绪稳定性、环境安全感等11个方面的心理状态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当地留守儿童学生的比例(72.65%)高于非留守儿童(27.35%),留守儿童在学习适应性、环境安全感、情绪稳定性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高于非留守儿童,男性较女性在情绪稳定性、人际交往意识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普遍.结论 留守儿童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问题是政府和学界普遍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文章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分析框架;以分析框架为指导,分析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对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影响。研究发现,微观系统中性别和年龄是影响留守儿童抑郁的生理因素,消极自我意识、歧视知觉、相对剥夺感、神经质人格和个性缺陷是影响留守儿童抑郁的心理因素;中观系统中亲子关系、隔代关系和经济状况是影响留守儿童抑郁的家庭因素,学校氛围、学校教育、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是影响留守儿童抑郁的学校因素,社会结构与属性变迁构成了留守儿童抑郁的社区因素,但是缺乏量化研究予以佐证;宏观系统中乡村文化、价值观念、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和监护制度或是留守儿童抑郁的影响因素,但需实证研究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生活、生理心理、人身安全、成长教育方面出现的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对意外伤害的认知情况和行为特征的异同,为留守儿童集中的地区有效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整群抽取贵州省某贫困县4所小学高年级学生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各2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知识和行为方面,除个别项目外,非留守儿童比留守儿童得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获取知识途径以同学同伴传授为主,非留守儿童则以父母教导为主;调查对象对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获取知识有强烈需求。结论学校应对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提高预防意外伤害知识水平,促进科学预防意外伤害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正>一直以来,学校都比较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近期学校通过走访、调查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以及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和沟通方式,以期优化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留守儿童亲子沟通方式单一由于大部分外出务工父母无法经常回家,  相似文献   

19.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及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1-2].目前较多的研究关注的是农村留守儿童[3-9],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加快以及就业结构的改变,城镇留守儿童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他们的心理问题在竞争激烈的教育环境下容易被忽略.  相似文献   

20.
自我国儿童健康教育体系完善以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都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寻找加强儿童心理健康建设的路径,进行搭建心理安全平台的实践成为当下教育界和学术界关注的话题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出发,对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和功能、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培养路径进行阐述,对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说明和分析,挖掘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因素,构建合理的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实践路径,以期为保障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