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K空间中心部分采集技术肝脏局灶性病变MR动态增强扫描主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研究117例肝脏局灶性病变,包括肝生肝癌,肝细胞性肝癌介入治疗后,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性肝癌、转移癌、海绵状血管瘤及肝囊肿,位常规自律回波T1加权成像主快速自肇回波T2加权成像后,采用平静呼吸状态下梯度回波K空间中心采集技术、7个连结面8个时相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各例均动态增强扫描成功。动态扫描显示时间信号强  相似文献   

2.
肝脏局灶性病变MR动态增强扫描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病变MR动态增强扫描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作者前瞻性研究了136例肝脏局灶性病变,包括肝细胞性肝癌、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性肝癌、转移瘤及海绵状血管瘤。采用平静呼吸状态下梯度回波K空间中心部分采集技术、7个连续层面8个时相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各例均动态增强扫描成功。动态扫描显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在肝细胞性肝癌呈速升速降型;胆管细胞癌呈渐升型;转移瘤呈环形强化,缓慢升高型;海绵状血管瘤呈速升平台型。结论平静呼吸下K空间中心部分采集肝脏动态扫描,可以显示肝脏局灶病变的血供状态,而且不同病变具有不同的强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梁亮  陈财忠  饶圣祥  金航  杨姗  曾蒙苏   《放射学实践》2012,27(7):765-770
目的:探讨Gd-EOB-DTPA MRI增强扫描时肝局灶性病变的表现及此新型对比剂的诊断效能,提高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已知或怀疑为肝脏局灶性病变的34例患者共90个病灶,病灶性质依次为肝囊肿20个、肝细胞肝癌16个、胆管细胞癌1个、肝脏转移性肿瘤37个、肝血管瘤9个、退变结节1个、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个、肝细胞腺瘤1个、肝脏炎性病变3个及肝脏淋巴上皮瘤样癌1个。所有患者依次行MRI平扫(抑脂TSE T2WI、抑脂3DVIBE、2DGRE T1WI)、Gd-EOB-DTPA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和平衡期)增强扫描(抑脂3DVIBE)及延迟20min肝实质期扫描(抑脂2DGRE T1WI、抑脂TSE T2WI、抑脂3DVIBE)。测量并分析Gd-EOB-DTPA增强前后肝脏和病灶信号变化、病灶-肝脏对比噪声比绝对值(|CNR|)变化情况,并观察病灶Gd-EOB-DTPA增强扫描表现和特征。结果:Gd-EOB-DT-PA增强后各期肝实质信号及病灶-肝脏|CNR|均显著增加(P<0.001)。动脉期、门脉期和平衡期所有病灶符合应用常规含钆(Gd)对比剂时的强化表现和特征;延迟20min肝实质期扫描时,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呈等信号-高信号,1个肝细胞肝癌呈相对高信号,其余肝囊肿、肝细胞肝癌、胆管细胞癌、肝脏转移性肿瘤、淋巴上皮瘤样癌、退变结节、肝细胞腺瘤、肝血管瘤和肝脏炎性假瘤等均呈相对低信号。结论:Gd-EOB-DTPA动态增强扫描与延迟肝实质期扫描联合应用,可以提供病变形态、血供、细胞来源及功能等更多相关信息,从而提高诊断信心及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Gd-EOB-DTPA MRI增强扫描时肝局灶性病变的表现及此新型对比剂的诊断效能,提高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已知或怀疑为肝脏局灶性病变的34例患者共90个病灶,病灶性质依次为肝囊肿20个、肝细胞肝癌16个、胆管细胞癌1个、肝脏转移性肿瘤37个、肝血管瘤9个、退变结节1个、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个、肝细胞腺瘤1个、肝脏炎性病变3个及肝脏淋巴上皮瘤样癌1个.所有患者依次行MRI平扫(抑脂TSE T2 WI、抑脂3DVIBE、2D GRE T1 WI)、Gd-EOB-DTPA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和平衡期)增强扫描(抑脂3D VIBE)及延迟20min肝实质期扫描(抑脂2D GRET1WI、抑脂TSE T2 WI、抑脂3D VIBE).测量并分析Gd-EOB-DTPA增强前后肝脏和病灶信号变化、病灶-肝脏对比噪声比绝对值(|CNR|)变化情况;并观察病灶Gd-EOB-DTPA增强扫描表现和特征.结果:Gd-EOB-DTPA增强后各期肝实质信号及病灶肝脏|CNR|均显著增加(P<0.001).动脉期、门脉期和平衡期所有病灶符合应用常规含钆(Gd)对比剂时的强化表现和特征;延迟20min肝实质期扫描时,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呈等信号—高信号.1个肝细胞肝癌呈相对高信号,其余肝囊肿、肝细胞肝癌、胆管细胞癌、肝脏转移性肿瘤、淋巴上皮瘤样癌、退变结节、肝细胞腺瘤、肝血管瘤和肝脏炎性假瘤等均呈相对低信号.结论:Gd-EOB-DTPA动态增强扫描与延迟肝实质期扫描联合应用,可以提供病变形态、血供、细胞来源及功能等更多相关信息,从而提高诊断信心及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拟评价自旋回波(SE)和动态MR扫描在常见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回顾性分析了242例共300个局灶性肝脏病变的SE平扫和动态梯度回波MR影像。病变包括93例肝癌的95个病灶、38例转移瘤的42个病灶,90例海绵状血管瘤的104个病灶,16例肝内胆管癌的16个病灶,5例腺瘤的8个病灶、8例局灶  相似文献   

6.
SPIO在肝脏占位病变MRI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评价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显示及定性作用.方法3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其中包括原发性肝癌(HCC)、胆管细胞癌、转移性肝癌、局灶性结节增生、血管瘤及肝硬化结节.静脉注射SPIO后,用1.5T超导型MR扫描机分别对病灶行10min、30min、45min、70min和16h动态扫描.计算肝实质和病灶的增强信噪比(CNR)和肝实质的相对强化比(RE).并绘制其时间-信号曲线.结果扫描结果显示在自旋回波和梯度回波的T2加权序列中,肝实质呈明显负性强化.肝内病灶中HCC、肝转移瘤信号强度无明显变化或呈轻度负性强化.肝血管瘤等良性病灶信号在扫描延迟期可见轻度正性强化作用.结论SPIO在T2加权中的负性强化作用对肝肿瘤的显示有良好的信噪比,对肝肿瘤的定性诊断是值得探讨的领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病变在CT和MRI动态增强中的影像差异及其原因,以提高对CT及MRI各自动态增强表现的认识。方法:搜集17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肝细胞肝癌,5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腺瘤,2例局灶结节性增生,1例转移瘤。全部病例均分别行CT及MRI的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MRI采用SE序列加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将CT和MR动态增强图像进行对照观察,包括动态增强各期的强化范围、强化方式和强化幅度,强化幅度的比较用病灶密度(信号)与肝脏密度(信号)的比值进行比较。结果:肝癌、腺瘤和局灶结节性增生在CT与MRI上强化范围相似。1例肝癌动脉期强化幅度MRI大于CT,3例肝癌和2例局灶结节性增生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幅度MRI大于CT,2例腺瘤增强各期强化幅度MRI均大于CT,以动脉期差异最大。5例海绵状血管瘤强化范围动脉期及门脉期MRI大于CT,延迟期则相仿。1例转移瘤CT增强各期均未见明显强化,MRI门脉期及延迟期可见环状强化。结论:肝局灶性病变CT与MRI动态增强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部分病变增强各期强化幅度MRI大于CT,尤以动脉期差异最大;部分病变增强范围MRI大于CT。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对肝脏占位病变的显示及定性作用。材料和方法:30例肝脏占位性病 变,其中包括原发性肝癌(HCC)、胆管细胞化妆品 、转移性肝癌、局灶性结节增生、血管瘤及肝硬化结节。静脉注射SPIO后,用1.5T超导型MR扫描分别对病灶行10min、30min、45min、70min、和16h动态扫描。教育处肝实质和病灶的增强信噪比(CNR)和肝实质的相对强化比(RE)。并绘制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扫描结果显示在自旋回波和梯度回波的T2加权序列中,肝实质呈明显负性强化,肝内病灶中肝转移瘤信号强度无明显变化。HCC可呈轻度负性强化,肝血管瘤等良性病灶信号在扫描延迟可见轻度正性强化作用。结论:SPIO在T2加权中的负性强化作用对肝肿瘤的显示有良好的信噪比,对肝肿瘤的定性诊断是值得探讨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 (HASTE)T2 加权 (T2 WI)序列和反转恢复HASTE(IR -HASTE)在肝脏局灶病变定性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 5 4例 (10 6个病灶 )肝脏局灶病变病人行快速自旋回波 (TSE)T2 WI、HASTET2 WI以及回波平面成像 (EPI)T2 WI。评价各序列的病灶 -肝脏对比噪声比 (CNR)、病变的定性能力 (判断为囊性或实性 )。对出现病变的层面行一系列不同反转时间 (TI)的IR -HASTE ,观察病灶的最佳抑制TI值 (BS -TI)。结果 HASTET2 WI的病灶定性准确率为 97.2 % ,略高于TSET2 WI(91.5 % ) (Ρ >0 .0 5 ) ,明显高于EPIT2 WI(72 .6% ) (Ρ <0 .0 5 )。肝囊肿、海绵状血管瘤、肝细胞癌及转移瘤的BS -TI分别为(2 0 0 0± 2 5 0 )ms(14 0 0~ 2 3 0 0ms)、(90 0± 15 0 )ms(70 0~ 12 0 0ms)、(60 0± 10 0 )ms(4 0 0~ 80 0ms)及 (75 0± 10 0 )ms(60 0~ 10 0 0ms) ,肝囊肿与其他病灶无重叠 ,5个血管瘤和 9个实性病变的BS -TI在对方的BS -TI值范围内。结论 HASTET2 WI与IR -HASTE相结合能准确区分大多数肝囊肿、海绵状血管瘤及肝实性病变 ,可大大减少不必要的CT或MRI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10.
磁共振多b值DWI对肝脏局灶性占位性病变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肝脏局灶性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或其他方式确诊的肝脏局灶性占位性病变22例(49个病灶),其中肝癌6例(10个病灶),肝转移瘤6例(23个病灶),肝囊肿5例(8个病灶),肝血管瘤5例(8个病灶)。同时选择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以上患者及正常志愿者均进行磁共振常规轴面T1WI、T2WI以及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记录各病变不同b值时各病变的信号强度,观察各个病变b值-信号强度曲线和b值-ADC值曲线的差异。结果:正常肝实质随着b值增加,信号持续较低;囊肿在b值=0 s/mm2时具有很高的信号强度,随着b值的增加,其信号很快减低;而肝癌及转移性肿瘤随着b值增加,一直保持较高信号,在b值〉900s/mm2后病灶信号强度高于囊肿;肝脏血管瘤信号强度则介于囊肿与肝脏肿瘤之间。结论:磁共振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可为鉴别肝脏良恶性局灶性占位性病变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预饱和脂肪抑制技术在乳腺MRI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预饱和脂肪抑制技术在乳腺MRI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58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常规MRI平扫、脂肪抑制MRI平扫和脂肪抑制动态增强MRI扫描,对比分析SE TlWI、FSE T2WI、脂肪抑制SE T1WI、脂肪抑制FSE T2WI和脂肪抑制SE T1WI增强扫描5种图像对病变的检出情况及病变形态和内部信号的显示效果。结果 (1)对病变的检出,脂肪抑制增强扫描明显优于平扫各图像,检出率达100%,平扫各图像对病变的检出无显著性差别,其中以脂肪抑制T2WI为最好,检出率为93.1%,脂肪抑制T1WI最差,检出率为85.06%;(2)在病变形态的显示上,虽然脂肪抑制T2WI效果较好,但与常规T2WI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别,而脂肪抑制的增强扫描则明显优于平扫各图像;(3)在病变内部信号的显示方面,脂肪抑制的平扫(包括T1WI、T2WI)明显优于常规平扫,而脂肪抑制的增强扫描明显优于平扫各图像。结论 乳腺MRI平扫中脂肪抑制的应用对病变的检出及内部信号的显示具明显优势,以脂肪抑制T2WI效果更好;在脂肪抑制基础上进行动态增强扫描不仅对病变强化的形态学特征显示良好,明显提高病变的检出率,而且能准确判断病变强化程度,观察病变血流灌注的动态变化过程.明显提高了MRI对乳腺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因此预饱和脂肪抑制技术在乳腺MRI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肝脏炎性假瘤:13例MRI征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13例肝脏炎性假瘤(IPL)在MRSE序列和FMPSPGR序列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征象,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13例经手术证实的IPL,术前均行MRI检查,行SE序列T1WI,FSE序列T2WI和FMPSPGR序列多其动态增强成像,统计病灶数目,观察病灶在各序列上的信号变化和强化特征。结果 共发现病灶15个,在SET1WI上,5个病灶为等信号,其余10个病灶为略低信号。在SET2WI上,5个病灶为略高信号,10个病灶为等信号。在SE序列上病灶的边界显示不清,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15个病灶均无明显强化,在门脉期和/或延迟期,所有病灶可见到强化表现,如:(1)周边环形强化(12/15,80.0%),(2)小结节状强化(6/15,40.0%)。位于边缘呈“钟乳石”状或位于中心呈核心状;(3)分隔强化(8/15,53.3%)。结论 MRSE序列对IPL的检出和定性有一定困难,FMSPGR多期动态增强可反映病灶的病理特征,提供有价值的鉴别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肝脏炎性假瘤的CT及MRI征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炎性假瘤。男5例,女3例,年龄35~65岁,平均53岁。8例均作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3例行MR对比检查。结果:CT表现为1 个病灶6 例,2个病灶2例,共发现病灶10个。平扫9个病灶表现为低密度,1 个病灶表现为稍高密度。动态增强扫描2 个病灶动脉期显著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中度强化;8个病灶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有不同方式的强化,主要表现为周边完整或不完整的环形或结节状强化,中心核心样强化及线状或不规则分隔样强化。MRI表现为2 例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1例病灶T1WI及T2WI均为等信号,动态增强扫描与CT相仿。结论:肝脏炎性假瘤的CT及MRI表现因其病理阶段不同而表现各异,诊断需结合临床,确诊尚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成人肝脏胆管错构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错构瘤的影像学表现。对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成像(MRI)平扫、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增强扫描,并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结果 T1WI病变呈低于肝实质的信号,呈多发,沿血管胆管树分布, T2WI病灶显示清楚,呈明显的高信号,在MRCP序列上,多数病变显示为高信号,与T2WI比较,显示的病变数量有所减少。MRCP显示肝内多发类囊状高信号病变,与可见的胆管树不相通。增强扫描示各期病灶无强化,在增强扫描60 s,3 min肝实质明显强化,小囊状信号未见明显强化,形成明显的对比。结论成人肝内胆管错构瘤在影像学上无特征性表现,类似于肝转移瘤、肝脓肿、肝海绵状血管瘤等常见的肝囊性占位病变。  相似文献   

15.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及MRI征象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分析13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CT及MRI表现,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12例经CT检查,其中6例做过MRI检查,仅1例只做MRI检查。平扫后行增强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5例做了延迟期扫描。MRI检查行SE T1WI、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和快速多层面干扰梯度回波(FMPSPGR)序列横断面动态多期增强扫描。结果 CT平扫11个病灶为低密度,1个为略高密度。动脉期所有病灶均有强化表现,8个病灶见到中心血管影。门脉期8个病灶有持续强化,有6个病灶见到中心血管影。MR T1WI上5个病灶为混杂信号,T2WI上所有病灶均为高信号,但信号强度各不相同。MR增强动脉期6个病灶有强化,1个病灶强化不明显。门脉期4个病灶有持续强化,3个为低信号。MR增强扫描中也有4个病灶显示中心血管影。结论 CT和MRI检查均可显示AML的特征,特别是病灶中脂肪成分和血管影高度提示AML的诊断。MR SE序列加脂肪抑制显示脂肪成分比CT更加敏感。CT和MR动态增强多期扫描可充分反映AML的强化特征,有助于提高AML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王运韬  倪敏  陈自谦  钟群  王志敏 《临床军医杂志》2012,40(6):1500-1503,160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透明细胞癌(PCCCL)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CCCL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复习文献。7例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8例行MR T1WI,T2WI,DWI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12例患者均为男性;10例有乙肝病史,HBsAg(+);6例甲胎蛋白(AFP)阳性,11例为单发病灶,其中10例位于肝右叶,1例位于肝左叶,1例肝内播散;病灶多呈类圆形,边界较为清楚,以实性成分为主。CT平扫呈不均匀等或低密度影,其中2例病灶内部见不规则的更低密度影。增强后动脉期均呈不均匀强化,2例病灶有无强化的低密度区,门静脉期强化程度下降,呈相对低密度,延迟期病灶密度进一步减低。MRI T1WI上病灶多呈低信号,T2WI呈等或不均匀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动脉期呈较为明显不均匀强化,动脉期强化较为明显,门静脉期强化程度相对下降,其中2例病灶见环形强化的假包膜。延迟扫描病灶呈低信号。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肿瘤细胞PAS、Hep Par1染色均为阳性,CD10,CA-50多数阳性,但p53及CerbB-2染色均为阴性。结论 PCCCL的影像学表现较为复杂,诊断需结合相关临床资料,确诊依赖病理。  相似文献   

17.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MRI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MRI表现特点。方法:11例FNH共12个结节行MRI平扫,其中10例10个结节行动态增强。11例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对病灶的MRI一般和特殊表现进行分析并与病理对照。结果:12个结节中T1WI呈稍低、等信号,T2WI呈稍高、等信号9个;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2个;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1个。12个结节中信号不均匀4个,9个结节见疤痕,2个结节见包膜,3个结节周围见胆管受压移位。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均强化9个,2个结节动脉期强化,延迟期大部分实质低于正常肝组织,2个结节边缘见包膜样强化;6个病灶见疤痕强化,1个结节疤痕无强化,3个结节平扫与增强未见疤痕。结论:绝大多数FNH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少部分结节表现不典型,经认真观察与分析,能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MRI三维动态增强容积内插序列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1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常规MR T1WI和T2WI扫描后,采用三维扰相梯度序列行屏气全肝3期动态增强扫描并进行图像重组,观察病灶的增强特点,并对肝动脉的显示程度进行分级.结果:91例中原发性肝癌17例,肝血管瘤24例,肝转移性肿瘤16例,局灶性结节增生2例,肝脓肿11例,肝囊肿21例.肝动脉显示为2级86例94.5%,1级3例3.3%,0级2例2.2%.结论:MR 动态增强容积内插技术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尤其是动脉期),有利于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定位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MRI表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对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MRI表现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提高对FNH MRI表现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18例,24个病灶,均作快速多层面扰相梯度回波(FMPSPGR)动态增强,11例作SET1WI、PDWI及T2WI,7例作SET1WI及FSET2WI。结果 24个病灶中,2个有典型中心瘢痕,9个有不典型中心瘢痕;动脉期明显强化23个;门脉期7个明显强化,15个中度强化,中心线样或点状强化6个;平衡期16个病灶中度强化,8个轻度强化,中心线样或点状强化2个;延迟期17个病灶,12个轻度强化,5个与肝实质等信号,4个有中心线样或点状强化。结论 MRI可对多数FNH(83.3%)作出正确诊断,对不典型FNH应结合病史及SPIO或Gd-EOB-DTPA动态扫描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