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睡眠状态下气道阻塞模式及压力变化与多导睡眠监测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20例患者,在睡眠状态下同步进行上气道压力测定和多导睡眠监测,分析波形变化,并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单纯软腭平面阻塞占15%(3/20),软腭与舌根联合阻塞占85%(17/20)。呼吸暂停末最大负压值与呼吸通畅时最大负压值之间的差值(Ap)与呼吸暂停及低通气指数(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T)、平均呼吸暂停时间(MT)、最低血氧饱和度相关,并获得了回归方程:△p=-48.740 0.591AHI 0.397LT。结论:上气道压力测定是一种较为准确的定位诊断方法,对于进一步理解OSAS的病理生理改变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上气道阻塞点的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征 (OSAS)是因上气道狭窄或阻塞而发生 ,本研究拟了解OSAS的上气道阻塞点情况。方法 对 2 3例OSAS病人摄取上气道磁共振影像 ,以 12例年龄、性别配比的中老年人为对照 ,进行比较。结果  6 9.6 %的OSAS病人在清醒时即可见上气道阻塞点 ;8.7%的OSAS病人为多点阻塞 ;口咽上部阻塞占 77.8% ;阻塞段平均长度为 5 .83mm± 1.46mm ,距腭平面 2 2 .89mm± 7.42mm。结论 口咽上部是OSAS上气道最狭窄的部位 ,OSAS上气道存在解剖异常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近十年来有关核磁共振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上气道形态的文献进行了综述,认为它在研究该综合征方面有显著优点,尤其是超快速核磁共振技术,可获得上气道动态过程中短暂瞬间的图像。指出只有在患者自然睡眠状态下上气道的动态成像,才能反映患者发病时的真实情况,说明上气道形态和功能间的关系,以及分析该综合征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70岁以上男性上气道及周围组织的结构特征,为深入认识OSAHS的病因及治疗手段提供依据。方法从182名70岁以上男性中,通过问卷和整夜多道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检测筛选出无OSAHS者31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and hypopnea index,AHI)〈10次/h,年龄70~84岁,平均(74.5±3.7)岁。对31名研究对象行头颈部MRI扫描。对上气道及周围组织的93项指标进行测量。结果①上气道各段平均横截面积、最小横截面积均以腭咽最小,分别为(190.9±67.1)mm^2,(112.1±47.7)mm^2;②上气道各段横截面的前后径与左右径之比在0.22~0.89之间,各段横截面形状均为左右径长、前后径短的椭圆。其中腭咽段比值最小(0.22~0.71);③上气道各段最小横截面积与最大横截面积之比在0.38~0.62之间,气道立体形状均为“漏斗形”,其中腭咽的“锥度”最大。结论根据上气道横截面大小和形状,无OSAHS老年男性上气道的腭咽段易塌陷。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清醒和睡眠时上气道阻塞的情况及其变化。方法21例OSAHS患者经20h无睡眠后,分别在清醒与睡眠状态下,获得上气道正中矢状面的动态MRI影像。配对t检验比较清醒和睡眠时上气道阻塞区长度的差异。结果12例OSAHS患者清醒时有腭咽区阻塞,21例患者睡眠时均有腭咽区阻塞,清醒时和睡眠时腭咽区阻塞的符合百分比为57·14%。12例患者清醒时上气道阻塞区长度的最大值(2·99±0·51)cm、最小值(0·72±0·23)cm,两者差值(2·27±0·67)cm,分别比睡眠时的最大值(6·61±1·23)cm、最小值(0·95±0·22)cm、两者差值(5·66±1·27)cm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OSAHS患者睡眠时上气道的阻塞是变化的、多区域的。OSAHS患者清醒时上气道的阻塞仅在一定程度上提示睡眠时的阻塞情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近十年来有关核磁共振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上气道形态的文献进行了综述熏认为它在研究该综合征方面有显著优点熏尤其是超快速核磁共振技术熏可获得上气道动态过程中短暂瞬间的图像。指出只有在患者自然睡眠状态下上气道的动态成像熏才能反映患者发病时的真实情况熏说明上气道形态和功能间的关系熏以及分析该综合征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当流体通过弯曲管道时,曲率半径的增加可能诱导该部位的压力降低而阻力增大。从鼻腔到喉咽腔,上气道在腭咽部发生弯曲。本研究旨在分析腭咽曲率半径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相关关系。方法:18例男性OSAHS患者,平均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8.8,平均身体质量指数(BMI)28.15。另选择相同年龄的男性18例,自诉无睡眠打鼾,作为对照组,平均BMI22.42。从CT数据库中获取仰卧位头颅定位片,应用自行编制的曲率半径测量软件完成测量,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将曲率半径分别与BMI和AHI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上气道曲率半径在OSAHS患者和正常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经配对t检验,腭咽部曲率半径差异显著(P<0.01)。相关分析显示,BMI与曲率半径有显著相关关系(P<0.01),而AHI与曲率半径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论:上气道腭咽部曲率半径与OSAHS的发生有明显关系。OSAHS患者的腭咽部前壁的曲率半径增大,将导致上气道的阻力和压力改变。  相似文献   

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围术期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患者大多存在上呼吸道狭窄及通气障碍,从而并发肺动脉高压、心律失常、左心衰竭等严重的呼吸及循环系统异常。此类患者一旦需进行各种手术治疗。如何保证围术期的呼吸、循环稳定与安全,对麻醉和手术医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围术期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在此期间进行合理的管理的重要性。本文对这类患者的病情评估,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诊疗及处理手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计算机体层摄影(CT)观察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戴用阻鼾器前后上气道形态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探讨阻鼾器治疗OSAS的机制。方法经夜间多导睡眠仪(PSG)监测确诊为OSAS的轻、中度患者20例,患者正常戴用阻鼾器1~3个月后分别行未戴阻鼾器时和戴着阻鼾器时CT扫描,并对对照组行CT扫描,获取资料。结果OSAS患者上气道腔比对照组狭窄,戴用阻鼾器后各层面径线、面积均增大。结论OSAS患者上气道腔存在结构性狭窄,戴用阻鼾器后使其上气道结构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1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手术治疗分析杨宗范,任玉兴,陈再和(国防科技大学医院口腔科)通常人在熟睡时发出的轻微鼾声属正常现象.但因某些原因鼾声过响,干扰他人睡眠则称鼾症.多数鼾症患者伴有睡眠时不同程度憋气现象,则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根据对...  相似文献   

11.
林桂书  杨更森  卢云飞 《口腔医学》2007,27(11):590-591
目的探讨双颌板磁力矫治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治疗效果。方法对确诊为OSAS的患者口腔内配戴双颌磁力矫治器,并在配戴前后用CT扫描观察患者上气道截面积的变化。结果观察组19例上气道截面积均有增大,最小值从0.80cm2增加到1.71cm2;口咽上部平均值由1.05cm2增加到1.92cm2。结论口腔双颌板磁力矫治器是治疗OSA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OSAHS患者上气道磁共振影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清醒状态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与正常健康人在磁共振(MRI)上的上气道参数差异和阻塞平面情况。方法:OSAHS患者和正常健康人各20例,进行MRI检查和测量。结果:①.OSAHS组RP区,RG区气道截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②.OSAHS组RP区、RG区、EPG区气道前后径/左右径(AP/LR)比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③.OSAHS组RP区、RG区、EPG区咽侧壁厚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RG区,EPG区咽后壁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④.OSAHS组软腭长度、厚度和截面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⑤.95%的OSAHS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即可见上气道阻塞平面。70%的OSAHS患者为多平面阻塞,阻塞多发生于软腭后区。结论:OSAHS患者上气道参数与正常健康人有显著性差异。软腭后区是OSAHS患者上气道最狭窄的部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三维CT观察Silensor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上呼吸道结构的变化,探讨Silensor口腔矫治器治疗OSAS的效果.方法 选择经多导夜间睡眠仪(PSG)监测确诊且符合Silensor口腔矫治器治疗的OSAS患者30例,分别在戴用Silensor口腔矫治器前和治疗4周后对患者...  相似文献   

14.
正颌外科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为了总结使用正颌外科方法治疗严重的小颌或下颌后缩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后,患者面型、关系以及口颌系统功能获得的改善,作者通过10例患者的手术治疗对颌骨和舌骨的移动,同时改善面型、口颌系统功能并扩张舌根水平的上气道,从而治疗OSAS。讨论了治疗OSAS的正颌外科手术方法,并提出了正颌外科治疗OSAS的适应证和外科治愈指标。  相似文献   

1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syndrome,OSAS)是在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呼吸表浅,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导致白天嗜睡、心脑肺血管并发症乃至多脏器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随着研究的深入,OSAS的治疗方法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口腔矫治器因其独特的优点及良好的效果而被患者所接受。应用于OSAS治疗的口腔矫治器种类繁多,适用范围及效果也因人而异。本文现将应用于OSAS治疗的各类口腔矫治器的临床效果、作用机制及戴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影响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轻、中度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戴用双侧拉杆式口腔矫治器前后的舌骨位置变化,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治疗OSAHS的机制。方法 采用双侧拉杆式口腔矫治器对多导睡眠监测仪及白天嗜睡量表诊断为轻、中度OSAHS的9例男性患者进行治疗,于未戴口腔矫治器和戴用口腔矫治器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CT扫描和图像三维重建,分析戴用矫治器前后上气道总容积和舌骨水平位置的变化,并对与舌骨位置 变化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戴用双侧拉杆式口腔矫治器后,舌骨在水平方向前移(5.90±2.27)mm,在垂直 方向上移(3.31±1.82)mm,上气道总体积增大了(32.36±14.58)%。ΔH-C3hor、ΔH-C3ver均与Δvolume%正相关(r=0.77, P<0.05;r=0.79,P<0.05),与FH-MP负相关(r=-0.83,P<0.05;r=-0.76,P<0.05)。结论 双侧拉杆式口腔矫治器使 OSAHS患者的舌骨向前上方移位。下颌平面角较小的患者舌骨向前移位较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下颌前移矫正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的临床疗效及与颅面结构、上气道的关系。方法 对 4 0例轻、中度OSAS患者进行治疗前X线头影测量 ,睡眠时戴用下颌前移矫正器治疗 ,用多导睡眠图监测评价疗效 ,并与颅面结构、上气道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下颌前移矫正器治疗OSAS患者的客观有效率为 88.6 %。治疗前、后睡眠呼吸暂停的通气指数 (AHI)减少百分比 (△AHI)与颅面结构中的SNB角 (r =- 0 4 97) ,ANB角 (r=0 .5 36 )及下颌平面角MP -FH(r=- 0 2 5 2 )相关 ,亦与舌骨高度H -MP(r=- 0 35 1)及软腭的长度SPL(r=- 0 36 6 )相关。结论 下颌前移矫正器通过前移下颌间接扩大上气道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高,求医率低,难以评判治疗效果;该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可引起全身多系统性损伤;其治疗方法种类繁多,并呈现出多学科参与和多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随着口腔医学对OSAS诊断与治疗研究的逐渐深入,口腔治疗在OSAS的作用已愈来愈重要。本文就OSAS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争议情况以及口腔治疗的方法与发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