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少临床工作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很多证候的脉象与书上所说的总不一样。四诊合参,需舍脉从证者占相当多数,以致经验不足者常不知舍证从脉,还是舍脉从证。这种现象是脉诊理论的特殊性使然。1 脉象主病定义不能任意反向推理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虚脉主虚证……即为脉象的主病定义。其中相当部分不能任意反向推理。如浮脉主表,不能任意推论为表证脉必浮;沉脉主里证,不  相似文献   

2.
陈国权 《河南中医》2012,32(5):529-531
厚朴七物汤证主证为发热10日左右出现腹满,此为外邪由太阳内传阳明.此证中“脉浮数”主表证,“饮食如故”并非指饮食正常,而指饮食与往常一样,方中用大黄是取其通腑泄热之力.从本证的治疗可以看出,《金匮要略》中所论杂病多系外邪入侵所致,有表证或外邪者服药后并非皆有汗出,服药后有汗出者并非皆有表证,对表里同病的治疗既有先表后里者,也有先里后表者,更有表里双解者.  相似文献   

3.
<正> 阳病见阳脉,阴病见阴脉,乃为之脉证相应.若阳病而见阴脉,阴病而见阳脉,即为之脉证不相应.何谓阴脉、阳脉?《伤寒论》辨脉法云:"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弦、微,此名阴也".此乃阴脉阳脉之大致举例.但也不尽然,如弦脉有时亦属阳.既然有脉证不相应之情况,那么临证之时,就必须辨明疾病的寒热虚实之真假,抓住本质而舍弃假象,或舍证从脉,或舍脉从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家统编中医临床学科教材中浮、沉脉的整理,发现浮、沉脉的主病与中医诊断学教材的论述不完全一致:浮脉不仅见于表证、虚证,还可见于湿热痢、水肿等里实证;沉脉见于里证,很少单独出现,常需通过相兼脉判断病性的表里虚实。此外,临床教材中存在着脉象名称使用不规范的现象,在今后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当避免。  相似文献   

5.
刘向东 《江西中医药》2008,39(10):57-59
麻黄细辛附子汤首见于《伤寒论》,《伤寒论》301条曰:少阴病,如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本条为少阴病兼表证即太少两感之证而设。少阴虚寒证,通以无热恶寒为主,但邪闭卫阳,却见发热,故条文曰“反发热”,太阳受邪郁表,但表热通常为全身发热,而此发热又脉见沉象与太阳病之浮脉不同。临床应用极其广泛,治疗效果宏著,药少而精,价廉而用广,易为广大人民群众经济能力所承受。兹就笔者临证应用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阳明初期恶寒辨恶寒一证,是仲景辨别阴阳表里的重要临证标准。阳明为三阳之里,自无表证可言。但阳明初感外邪,阳气内郁,热邪尚未发散,也有一时性不发热而恶寒者,或发热恶寒兼见者,必待热邪蒸发,则恶寒自罢。故183条云:“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184条云:“……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临证所见,阳明病患者,每多于恶寒或  相似文献   

7.
论桂枝汤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太阳病,无论已治或未治,只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表证汗下后,正气受损,表邪留恋未解者;表证兼里虚不甚,脉不浮紧而浮弱者;非外邪所致营卫不和,自汗,发作阵作者;太阴中风证或太阴表证,症见四肢烦疼、脉浮取而微、沉取而涩者;太阳病误下,正气抗邪于上,其气上冲,热痞兼表证者;阳明经表证症见目痛、鼻干、额头作痛、缘缘面赤、汗多脉迟者;阳明日晡发热兼寒热如疟,脉虚浮的太阳表证;太阴虚寒兼表证身疼者;妊娠恶阻,产后中风持续不解者等,病机均为营卫不和,临床均可应用桂枝汤。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第148条患者症状不典型且和少阴之证非常类似,唯一的区别点就是"头汗出",所以"脉细""脉沉紧"都不能辨证为少阴证,特别是"脉沉紧"不能作为少阴病的辨证点,因为脉搏可以出现和中医证型不符合之处,《伤寒论》第148条也说的很明白:"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所以《伤寒论》第148条本意是指的患者太阳病表证未除,阳气微结涉及阳明证而出现"大便硬"的一种特殊情况,为"半在里半在外也",未涉及下焦,仲景用小柴胡汤解表且疏通郁结之阳气,正是因为此证不典型,仲景才说"可与小柴胡汤"而并非"小柴胡汤主之"。本条出现"微恶寒",是仍有"表证",而同时见"大便硬,脉沉"属于下焦的里证,亦即原文所说"必有表,复有里",既有表证,同时也有里证,是表里同病的意思,张仲景则称这种情况为"半在里半在外"。  相似文献   

9.
温兴韬 《河北中医》2002,24(11):861-862
表里兼证为临床常见证型 ,仲景论述颇多 ,后世医家又多有阐发。然表里兼证 ,错综复杂 ,证型繁多。表证与里证 ,其病机迥异 ,治则霄壤。况其相兼为患 ,病机互为影响。仲景即云 :“表未解也 ,不可攻痞。当先解表 ,表解乃可攻痞。”又言 :“下利清谷 ,不可攻其表 ,汗出必胀满。”现将表里兼证治法及辨证论治的关键探讨如下。1 表兼里实 ,权衡缓急凡表证未解而又兼里实证者 ,常先解表而后攻里。因解表药常用辛散之品 ,透邪外出 ,而攻里则取苦寒之剂下夺。若表邪未解而径投苦寒攻里 ,不惟有郁遏表邪之弊 ,且易引邪内陷 ,预后更为不佳。如《伤寒…  相似文献   

10.
通过系统搜集、梳理、分析多版《中医诊断学》国家统编教材中浮与沉脉的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对其认识的发展变化过程总结如下:历版《中医诊断学》教材对浮、沉脉脉象特征的描述基本一致,除1版教材赋予浮脉滑利特点之外,均认为浮、沉脉是描述脉位浅深的相反脉;临床意义方面,早期教材仅就主病进行了论述,即浮脉主表证、虚证,沉脉主里证,并以兼脉有力无力区分表实、表虚、里实、里虚。至六版教材始,不再讨论"表实"浮而有力、"表虚"浮而无力的问题,而是以有力与无力区分人体正气虚否,避免了表虚是否归属表证的争论,同时提出浮、沉脉可以为生理性脉象,由桡动脉部位浅深,或因季节阳气升降等生理因素形成。  相似文献   

11.
寒证为临床的基础证和常见证,多因外感寒邪或阳气不足所致。寒证有外寒、内寒之分,伤寒、中寒之别,亦有表里、虚实之类,临床可见表寒证、里寒证、实寒证、虚寒证。中医证的核心是“病机”,脉象是揭示病机最有力的工具,“辨脉论治”之说亦不为过。然寒证的主脉,教材中多言迟脉,亦可见紧脉、牢脉、微脉、弱脉等,笔者从文献出发,结合临床,认为寒证的脉象不仅限于此,数脉、弦脉、细脉、沉脉亦可主寒证,临证中应加以体会和辨识。  相似文献   

12.
浮脉可见于多种外感病,如温病风温初起、伤寒表证之麻黄汤证和桂枝汤证。在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麻黄汤证和桂枝汤证分别见浮紧脉和浮缓脉,风温初起,脉常浮数。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麻黄汤证和桂枝汤证亦均可见到浮数的脉象。如在麻黄汤证中,外感寒邪较重,卫阳郁而化热,因而可出现浮数脉。另外,仲景《伤寒论》原文明确指出,桂枝汤证同样可以有浮数脉的出现。在某些情况下,浮数脉既主伤寒初起也主温病初起,在麻黄汤证、桂枝汤证、银翘散证的不同阶段均有可能出现。因而,浮数脉是外感病过程中的一种常见脉象,不能单纯以浮数脉鉴别温病风温与外感伤寒表证。  相似文献   

13.
太阴风湿表证的提法比较有学术特色,是风湿之邪阻滞太阴之表的病变,是由江西名老中医姚荷生教授提出,为研究《伤寒论》中的"浮涩脉"提供了较好的切入点。《伤寒论》提纲证中的脉象不仅有提纲挈领的指导意义,而且有切实的临床诊断价值,但在《伤寒论》原文中有很多脉象仅出现过一次,在临床应用时很难把握真谛,如一些复合脉。其中,浮涩脉就是一种临证中确有,但又不容易把握的一种复合脉。基于此,文章从太阴风湿表证方面对浮涩脉作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对吐利证论述详尽,六经病皆有之,施治颇具特色。笔者谨就吐利证治予以剖析。一、太阳伤寒,殃及阳明致吐利太阳病以风寒袭表为主,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主要脉证,然“呕逆”症亦能兼见。因风寒之邪,既从肌表伤人,表现上述太阳表证,又可从口鼻而入,殃及阳明胃肠,使其失和降而致吐逆。如《伤寒论》第3条麻黄汤证的“呕逆”、  相似文献   

15.
一、“表里出入”提法的概念混淆表里辨证,与八纲辨证中的其他六纲有不同之处。它是一对纲领,却包含了表、表证、表邪、里、里证、里邪六个概念。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  相似文献   

16.
恶寒表里辨     
<正> 恶寒也称畏寒、憎寒、畏冷,可见于表证,也可见于里证。对恶寒一证的表里,有人提出以得衣而减为里证虚证,称畏寒;得衣不减为表证实证,称恶寒。其实临床所见,外感恶寒,得衣未必不减轻;阳虚里证,恶寒得衣,未必能缓解;夏季炎暑,阳虚重证仍见恶寒即是其证。所以不能用得衣减否来确定恶寒的表里。  相似文献   

17.
浮脉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浮脉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脉象 ,一般浮脉多主表证 ,亦主里虚。但就目前临床所见的浮脉来看 ,属于表证者较少 ,可能与一般的表证患者因病情较轻不来就诊有关。而属于里证者居多 ,应予注意。现就浮脉的形态及所主疾病论述于下。1 浮脉的形态关于浮脉的形态 ,历代医家做过许多论述 ,其中以《脉经》所论最为准确 ,即 :“举之有余 ,按之不足”。这一论述比较详细地说明了浮脉的形态。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也做过许多描述 ,但大多是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而没有提出相反的意见。如《濒湖脉学》“浮脉唯从肉上行”亦是指脉象表浅而言。《医灯续》“…  相似文献   

18.
刘璐瑶  刘敏 《环球中医药》2023,(9):1852-1854
六经皆有表证,已为多数伤寒学者所认同。普通高等院校规划教材《伤寒论选读》将附子汤证列为少阴病里证。本文基于第304、305条原文[1],从风寒邪气的传变、症状、组方三个角度重新解析附子汤证。认为附子汤证是风寒之邪由表入里、由阳入阴,阻滞少阴经脉,表现为背恶寒、身体痛、骨节痛、手足寒等,但因病证属三阳之里,三阴之表,故脉沉。三阴之里证皆见下利,而附子汤证无下利而仅见寒邪阻滞经脉诸症。故而附子汤证属少阴表证,与太阳伤寒表证貌似症同而实异,与少阴里证的脉微细、但欲寐、下利亦有质的区别,不可等同混淆。  相似文献   

19.
论“虽有表证实无表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虽有表证实无表邪”首先要破除对表证的狭隘认识,明确恶寒非表,脉浮非表,头痛身痛非表。其次要从治疗反应中注意汗之不汗者非表,汗出而表不解者非表,热不为汗衰者非表,表而再表者非表。进而应消除对“表证”的误解,认真由里出表者非表,发斑发疹非表。最后可以通过在辨病的前提下识证,探求病象与本质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怎样看里证     
什么是里证?里证是对表证而言的,可以说在一切疾病所出现的证候中,除了表证以外,都是属于里证。“里”就是“内”的意思,里证是指病位已不在体表而在人体内部的脏腑、气血、经络等部位,因此,里证包括的范围要比表证为广泛了。里证是怎样来的?里证的出现,可由外感疾病的表证传变而来,也有由外邪直接入里而成里证的,如有的人受了凉,就出现腹痛泄泻,便是所谓寒邪“直中”太阴脾经的例子。“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