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院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以制作药历形式,对2006年1-10月份某院165例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某院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99%使用抗菌药物,67.2%(111/165)的患者首次预防用药的时间是术后回病房给药,预防疗程平均6.1d.围手术期使用单一种抗菌药物的有107例(64.8%).结论:某院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问题,表现为预防用药时机不当、使用档次偏高、使用疗程偏长、联合用药不合理等,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加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6月腹股沟疝修补术出院病例共89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89例疝修补术患者均使用了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使用率为100%;其中单联用药85例(95.51%);二联用药4例(4.49%);无三联用药;预防用药术前≤0.5~2h者49例(55.06%);预防用药时间2~10d,无24h内停药的病例,≥2d的87例(97.75%),平均5.62d。结论我院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存在无指征用药,给药时机不当,选药起点偏高,用药疗程偏长等问题,亟需加强临床医师抗菌药物规范化用药管理。  相似文献   

3.
某院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院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以制作药历形式,对2006年1-10月份某院165例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某院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99%使用抗菌药物,67.2%(111/165)的患者首次预防用药的时间是术后回病房给药,预防疗程平均6.1d。围手术期使用单一种抗菌药物的有107例(64.8%)。结论:某院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问题,表现为预防用药时机不当、使用档次偏高、使用疗程偏长、联合用药不合理等,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腹股沟疝修补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某三级医院2010年5月1日至2010年7月31日、2012年5月1日至2012年7月31日行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病历各30份,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和2012年比较,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由100%下降到10%,有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病历的平均天数由9.3d下降到24h内。结论通过整治,抗菌药物的使用得到进一步的规范,仍需加强高危人群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5.
我院外科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本院外科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本院2005年1月-12月的72例腹股沟疝修补术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时机、使用率、种类、联合用药及用药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有用药指征者仅为12.5%。使用种类9种,多为联合用药,以阿洛西林钠和替硝唑联合多见,给药途径主要是静脉滴注。结论:围手术期用药能有效预防术后感染,但存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我院外科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方法根据临床路径纳入或退出的标准,选取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行腹股沟疝修补术住院患者归档病历400例,分成8组进行用药合理性分析.结果术前不预防使用与术前预防使用非限制类或限制类抗菌药物,在术后抗菌药物有效率和再次手术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 >0.05),而且术前使用抗菌药物组的平均最高体温、术后平均退热时间、术后耐药率、切口感染发生率或二重感染率、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用上明显比不使用抗菌药物组高.结论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不需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术后首选非限制类、窄谱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分析两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前后三个不同阶段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腹股沟疝修补术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分别对2011年1月~6月120例、2012年1月~6月95例、2012年9月~12月86例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顾性调查,对抗菌药物的给药时机、使用率、种类及用药时间和患者的感染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我院腹股沟疝修补术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前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造成了卫生资源浪费及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通过两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后,腹股沟疝修补术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保障了患者安全和利益。结论通过两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我院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促进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同时保障了患者安全和利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与手术切口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1-2015年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3851例患儿病历资料,在对2011年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清洁手术围术期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方案",普外科临床医师严格执行方案的相关规定,同时监测术后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评估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对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结果:2011-2015年各年份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分别为100.00%、50.06%、0.00%、0.00%、0.00%,其手术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26%、0.26%、0.13%、0.13%、0.26%,2012-2015年手术切口感染率与2011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0.5%的规定。结论: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术期不预防用抗菌药物,不会导致手术切口感染率增加,可不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9.
李湘  张婷婷 《今日药学》2012,22(4):245-247
目的 通过调查本院甲状腺切除术和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考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的成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8月~11月本院甲状腺切除术和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的出院病历160例,调查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结果 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下降,由活动前的100%下降为活动后的32.7%,但仍存在药物选择不合理,无指征用药、用药疗程过长等现象.结论 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提高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规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效遏制了细菌耐药,但仍需不断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陆剑锋 《海峡药学》2009,21(8):114-115
目的了解本院外科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2007年5月的部分腹股沟疝修补术病例共135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时机、种类、用法、用量、联合用药及用药时间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患者未使用抗菌药物为8例(5.9%),抗菌药物总应用率为94.1%,其中单一用药108例(80.0%),二联用药18例(13.4%),三联用药1例(0.7%)。抗菌药物用药时间偏长,选用品种及用法用量存在不当之处。结论我院腹股沟疝外科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主要问题是用药时间过长,用药品种偏高档,存在无指征用药等不合理现象。有待临床药师到临床一线,帮助参与临床医师正确合理用药,使外科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监测和评价某院2013年Ⅰ类切口手术病历预防用药的现状,为某院持续改进、合理用药工作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通过某院HIS系统,抽取某院2013年Ⅰ类切口(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冠状动脉造影术,脑动脉造影术共1872份病历。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相关规定,对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情况逐份进行点评。结果:某院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19.22%;介入诊断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0.48%;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用药时机合理率90.42%;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率95.85%;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疗程<24h占93.86%;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联合用药0.2%。结论:通过Ⅰ类切口手术病历点评,提高了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特别是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水平,为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提供了基础,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供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干预前后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的合理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1年4~9月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出院病例为干预前组,2012年4~9月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出院病例为干预后组,分析干预前后抗菌药的应用情况。结果:抗菌药使用率由100%降低为29.75%,干预前的药物选用合理率(57.77%)、用药时机合理率(66.67%)与用药时间合理率(18.89%)均提高至干预后的100%。结论:采用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医院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的合理水平,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  相似文献   

13.
孙慧 《中国医药指南》2014,(36):137-138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管理,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包括乳腺区段/肿物切除术、甲状腺肿物/次全切除术、无张力疝修补术等256例,分析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应用率为77.34%,给药品种合理的比例为63.2%,单一用药和应用二联抗菌药物的为98.1%、1.9%,无三联用药。结论我院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合理,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临床药师干预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方法:分别抽取我院2009年8-12月(干预前)和2010年8-12月(干预后)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出院患者病历各60份。对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适应证、药物选择、用法用量、给药时机与疗程、联合用药、通用名书写等方面合理性进行比较。结果:经临床药师干预,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在药物选择、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用药时机与疗程、通用名书写、病历中抗菌药物用药分析等方面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住院药品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由27.66%下降到22.62%,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药品费用的比例由20.88%降至8.07%。抗菌药物应用时间由2.38d下降至0.95d。结论:临床药师对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是可行并且有效的,对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性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属于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生素。按照有关规定,术前0.5~2 h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 h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 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 h。经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的所有388例腹股沟疝修补术发现,在抽取的128份病例中,仅1例(0.8%)未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应用存在无指征用药、用药时间过长、用药品种档次偏高、无指征联合用药等不合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我院3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1年9~12月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腹股沟疝修补术3种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各120例,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360例病历中,预防用抗菌药物75.8%,其中有预防用药指征31.9%;预防用药时机合理71.4%;溶媒体积以250 mL为主.结论:我院3种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应用存在预防用药指征低、溶媒体积偏大等问题,应针对存在问题采取必要干预措施,促进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比较2012年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情况,进一步规范清洁手术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抽取2012年1~6月和2012年7~12月清洁手术病历各250份,从预防用药指征、给药时机、药物选择、溶媒选择、预防时间等多方面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12年7~12月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比1~6月的明显降低,特别是腹股沟疝修补术、白内障手术等,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有所提高,体现了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趋于合理化,但仍存在抗菌药物品种选用不合理、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结论 清洁手术应需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干预管理效果,探索适合小儿腹外疝修补术预防用药的干预模式。方法:选取2011年手术病例作为非干预组,回顾性分析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存在的主要问题,将2012-2015年手术病例作为干预组,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平均预防用药天数、平均预防用药费用、平均住院天数、手术部位感染率等指标进行重点监控和干预管理。结果:经过4年干预管理,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干预前的100%下降为干预后的0%;平均预防用药天数由干预前的≤ 1 d下降为干预后的0 d;平均预防用药费用由干预前的37.66元下降为干预后的0元;平均住院天数均≤ 1 d;干预前后手术部位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干预措施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对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医院设计单病种临床路径和降低单病种费用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进一步规范其它清洁手术预防用药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9.
张艳  郭绮 《中国药业》2013,(18):77-79
目的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治理后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对2012年7月至12月114例腹股沟疝修补术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预防性使用抗茵药物占46.49%;抗菌药物品种主要以头孢唑林钠为主,其次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用药3例(头孢唑林+甲硝唑);69.81%的患者术前0.5~2h用药;90.57%的患者术后24h内停药。结论经抗菌药物专项治理后,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有了明显提高,但少部分医师对预防用药指征把握不是很好,首次预防用药时间、抗菌药物品种选择、术后停药时间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进一步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20.
609例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上海市6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8年上海市609份Ⅰ类切口的乳腺手术、甲状腺手术、骨折内固定术、妇产科产术、疝气修补术、皮肤肿块切除术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其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率达95.4%,无指征预防用药为27.3%;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分别是第2代头孢菌素302例(52.0%)、克林霉素类71例(12.2%)、青霉素类57例(9.8%)和第1代头孢菌素53例(9.1%);预防用药首次使用时间不合理62例;术后持续用抗菌药物不合理199例。结论:上海地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用药品种选择不当、预防用抗菌药物术后开始使用及持续用药时间过长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