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壶腹癌长期发热误诊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85~2003年收治壶腹部癌(发生在十二指肠乳头内胆管、胰管,胆胰管壶腹,十二脂肠大乳头区域)168例,以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163例,占97.02%.其中入我院前长期发热无黄疸误诊3~11个月5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我院1962年~1984年间1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的结果、经验教训作一讨论,供同道参考。其中胰头癌8例,壶腹部癌2例,十二指肠乳头癌1例,胰腺腺瘤和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各1例,胰腺头部炎性包块引起阻塞性黄疸误诊为癌1例。以上病例均经病检证实。手术方式:基本上均仿 Child 氏术式进行,胃切除1/3~1/2,胰空肠吻合术。3例为端侧粘膜下吻合,11例为端端套入式吻合;胆肠吻合病例中6例胆囊~空肠吻合,6例为胆总管~空肠吻合,1例为肝总管~空肠吻合。手术并发症:死于出血性休克1例,胰瘘1例,切口感染3例,粘连性部分性肠梗阻1  相似文献   

3.
1991年 1月~ 1999年 1月 ,我院施行保留幽门胰胃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14例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9例 ,女 5例 ;年龄 5 8~ 6 7岁。其中壶腹癌 6例 ,十二指肠乳头癌 4例 ,胰头癌 3例 ,胆总管下段癌 1例。术前有黄疸 13例 ,胰头钩突囊腺癌致上腹囊实性占位压迫十二指肠梗阻 1例。 1.2 方法 手术切口及探查同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如探查肿瘤可切除 ,病变尚未侵及幽门及十二指肠球部 ,胃周围淋巴结没有转移者 ,则切断胆总管游离胰头 ,结扎胃十二指肠动脉、胃网膜右动脉 ,保留胃右动脉 ,幽门下 1.5~ 2 .0 cm离断…  相似文献   

4.
壶腹部癌19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壶腹部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例经病理证实为壶腹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壶腹部癌患者以梗阻性黄疸和上腹部不适、疼痛为突出表现;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壶腹部肿物及胆、胰管扩张;内镜提示十二指肠乳头及附近粘膜病变。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5例,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术1例,3例未行手术。结论:上腹部不适、疼痛是壶腹部癌的早期症状,超声及内镜检查,尤其是内镜检查和活检对壶腹部癌的发现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十二指肠乳头区肿瘤71例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十二指肠乳头区肿瘤的超声特点,探讨超声对十二指肠乳头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1-2001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1例十二指肠乳头区肿瘤。结果 术前超声诊断为十二指肠乳头肿瘤51例(71.8%),误诊胰头癌4例,误诊胆管末端癌5例,误诊为胆总管结石2例,误诊为壶腹部结石1例,诊断胃扩张2例,提示胰胆管扩张,胆囊增大6例。超声在十二指肠乳头区肿瘤定位诊断中的准确性与检查的手法及经验密切相关,本组超声定位准确率88.7%,高于CT(84%),低于ERCP(96%)。超声为目前诊断十二指肠乳头区肿瘤首选的最佳方法。结论 超声和ERCP联合检查可提高十二指肠乳头区肿瘤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张伦峰 《临床医学》2007,27(7):60-61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癌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我院经B超、CT平扫加增强及低张力十二指肠钡餐造影检查,术前诊为壶腹部肿瘤,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十二指肠乳头周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胆囊空肠吻合加胃空肠吻合术1例。随访7个月至2年,手术切除2例,1例于术后10个月发现肿瘤复发,术后15个月死亡。旁路转流手术1例于术后7个月死亡。结论十二指肠癌起病隐匿,多见于十二指肠乳头周围。B超有助于发现肿瘤,最具诊断价值。手术切除是最可靠的治疗方法,旁路转流术有助于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十二指肠的恶性肿瘤临床较为少见 ,早期诊断也比较困难 ,我院自 1983- 0 1~ 2 0 0 2 - 0 1共收治 17例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 ,其中平滑肌肉瘤 5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例 ,女 2例。年龄在 2 9~ 6 1岁 ,平均 4 9岁。肿瘤分布十二指肠上部 1例 ,降部 3例 ,水平部 1例。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 3例 ,上腹部疼痛伴贫血 5例 ,血便或柏油样便 4例。B超阳性 3例 ,CT5例检查 4例阳性 ,3例消化道钡餐透视 1例阳性。本组均诊断为十二指肠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 1例 ,行病变肠段的的局部切除 4例 ,联合切除右半结肠 2例 ,结肠肝曲 1例 ,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致梗阻性黄疸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2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致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结果黄染伴上腹部或右上腹部胀痛者9例,恶心、呕吐者10例,间断发热者10例,胆管结石者3例,慢性胰腺炎1例;化验血清胆红素及肝酶均有不同程度增高;行MRCP 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者6例,剩余6例均是通过十二指肠镜检查被确诊。结论黄疸患者尤其是伴有转氨酶明显升高的男性老年梗阻性黄疸患者,应考虑到十二指肠憩室存在的可能,及早行 ERCP 或十二指肠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9.
我院1998/2007年共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109例,其中以肠梗阻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小肠肿瘤38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14~75岁。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肿瘤病理类型和分布部位的关系见表1。表1小肠肿瘤性质与分布部位病理诊断单发肿瘤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多发肿瘤良性肿瘤间质瘤1 3 2腺瘤1 1 1脂肪瘤0 1 2纤维瘤0 0 1恶性肿瘤腺癌5 1 3 2恶性间质瘤1 3 2类癌0 1 1恶性淋巴瘤1 1 3恶性色素瘤0 0 11.2临床表现本组急诊入院29例,病程1~5 d,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部包块、血便,其中急性肠套叠11例,肠扭转2例;择期入院9例,病程3个月~2 a,主要症状为腹部胀痛不适、便秘、贫血、血便、恶心、腹部包块、黄疸等。1.3辅助检查X线腹部平片检查42例次,10例阴性,32例发现肠道气液平面,诊断肠梗阻,1例穿孔病例发现膈下游离气体。全组术前共行彩超检查43例次,11例发现腹腔占位性病变,10例发现“同心圆”影像。CT检查22例次,12例提示腹腔内肿物。X线钡餐检查9例次,6例阳性,其中4例显示肠腔充盈缺损、2例提...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壶腹部癌20例的B超诊断结果。低位阻塞性黄疸符合率95%,肿瘤定位符合率5%。旨在与手术对比总结B超诊断可信程度。手术所见:12指肠乳头肿物3例,壶腹部肿物8例,癌9例。病理诊断为腺癌。B超提示;壶腹癌3例、占位病变7例;胰头增大1例、癌2例、占位病变2例;总胆管下段占位病变3例、结石2例。超声显象:肝双叶胆管扩张;胆囊增大胆汁潴留图象,均<手术测值;总胆管全段扩张,管壁光带光滑,内径14~25mm,20mm者9例,<术中测值;胰管扩张内径3~12mm;  相似文献   

11.
现将我院 1990 - 0 1~ 1999- 0 8收治被误诊的 12例胰腺癌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30~ 72岁 ,平均年龄 5 1.2岁 ,均经 B超、CT或手术确诊 ,其中胰头癌 9例 ,胰体癌 2例 ,胰尾癌1例。 12例均有上腹痛 ,食欲下降 8例 ,恶心呕吐 4例 ,腹泻 1例 ,黑便 1例 ,消瘦、乏力 6例 ,腰痛 1例 ,发热 2例 ,黄疸 6例 ,肝脾肿大 3例 ,贫血 1例 ,腹水 1例。误诊为胆石症 1例 ,胆囊炎2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2例 ,上消化道出血 1例 ,肾绞痛 1例 ,糖尿病 1例 ,结核性腹膜炎 1例 ,慢性胰腺炎 1例 ,病毒性肝炎2例。误诊时间 ,7~ 3…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类癌的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行超声内镜及活检,免疫组化分析:CgA(+),Som(+)。诊断为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类癌。经行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切除术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类癌临床罕见,诊断困难,需结合病理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特征确诊,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9年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收治的8例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中乳头部腺癌5例,管状腺瘤癌变1例,绒毛状腺瘤癌变2例;其中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行十二指肠乳头腺癌局部切除术,2例先行胆道支架置入术。结论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时容易误诊及漏诊。十二指肠镜检查加病理及ERCP、MRCP是有效的检查方法 ,手术及镜下治疗是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92年4月~1997年4月因壶腹部周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病人共32例,现就这32例病人的麻醉处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中男24例,女8例,年龄为29岁~61岁。术后确诊:胆总管下段癌5例,壶腹癌4例,十二指肠乳头癌6例,胰头癌17例,术前出现黄疸者23例,占71.87%。  相似文献   

15.
B超、内窥镜诊断胰腺壶腹部癌对比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癌、乏特氏壶腹癌二者皆可引起梗阻性黄疸 ,并向十二指肠浸润或转移。在手术前作B超 ,内窥镜 (必要时在内窥镜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检查 ,依据其检查结果与活检、手术进行对照分析 ,探讨其优缺点。资料和方法病例为 1998~ 1999年来院就诊及住院患者。因胰头癌、壶腹癌所引起的梗阻性黄疸病员 16例 ,临床症状为渐进性黄疸 ,腹部隐痛、恶心、呕吐、上消化道出血及体重减轻。其中胰头癌 10例 (女性 2例 ) ,壶腹癌 6例 (为男性 ) ,年龄为 42~ 6 0岁。所有病例均经活检、及或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腺癌及乳头状腺癌。仪器 :Alo…  相似文献   

16.
ERCP对胆总管下段及周围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琪 《中国内镜杂志》2003,9(7):55-55,57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对胆总管下段及周围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ERCT及B超检查 ,部分患者行CT检查。并将ERCP与B超、CT对胆总管下段疾病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 1例均由ERCP确诊并经手术或病理证实 ,其中胆总管结石 4 1例、胆总管癌 6例、壶腹部癌 5例、胰头癌6例、十二指肠乳头炎 2例、胆总管胆泥沉积 1例。ERCP对结石及肿瘤的诊断分别为 97.5 %、90 .9%与CT6 6 .6 %、33.3% ;B超 5 8.5 %、36 .3%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ERCP可清晰地观察整个胰胆管形态 ,对胆道及壶腹部肿瘤、胆总管下段结石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十二指肠乳头癌临床较少见,约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1%,临床诊断及尸检病理诊断的肿瘤中分别占O.01%及0.2%。以往对于十二指肠乳头癌的诊断一般认为以无痛性进行性黄疸为首发表现,但是,显性黄疸出现已经不是早期。由于十二指肠乳头癌相对于发生于同区域的胰腺癌及胆管下端癌恶性程度较低,早期得到治疗疗效较好。为此对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41例资料,就十二指肠乳头癌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方式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十二指肠球部肿瘤误诊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于十二指肠球部的肿瘤少见。本文总结我院 1994~2 0 0 0年间收治的原发性十二指肠球部肿瘤 8例 ,术前均发生误诊 ,现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2 7~ 6 1岁 ,平均年龄 4 0岁。临床首发症状腹痛为主者 1例 ,腹痛伴恶心、大便持续稀便 1例 ,柏油样便 2例 ,持续大便潜血阴性 3例 ,1例临床无特殊体征发现。本组手术后送组织病检。腺癌 5例 ,类癌 1例 ,平滑肌瘤 1例 ,纤维瘤 1例。本组误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5例 ,迷走胰腺2例 ,十二指肠球部息肉 1例。X线表现 :1十二指肠球部变形 ,3例为球部大弯侧壁呈切迹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超声内镜(EUS)、腹部CT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三种方法在胆总管扩张患者中对壶腹病变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因壶腹部及周围肿瘤手术的病人,入选标准:有病理结果,同时术前进行超声内镜、腹部CT和MRCP检查的患者。以病理为金标准,对三种检查方法对壶腹部病变的检出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共53例,其中无症状胆总管扩张患者4例,伴有梗阻性黄疸或腹痛患者49例。获得病理结果方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9例,内镜下局部切除2例,细针穿刺活检阳性5例,内镜下乳头活检4例,细胞刷3例。病理结果:乳头癌19例(其中早癌1例),乳头绒毛管状腺瘤伴高度异性增生3例,乳头内管状腺瘤1例,乳头内炎性肿物1例,胆管癌16例,胰头癌10例,慢性胰腺炎3例(后确诊免疫性胰腺炎2例)。肿瘤标记物:血清CEA增高8例(15.09%);血清CA199增高32例(60.38%),其中15例患者(46.87%)血清CA199100kU/L。53例超声内镜、腹部CT和MRCP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84.90%,58.0%和50.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内镜能较清楚地显示壶腹周围的结构,准确显示病变部位,并能够活检取得病理结果。对于无黄疸胆总管扩张的患者,有利于早期发现壶腹部肿瘤。  相似文献   

2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D)是腹部外科复杂的手术之一。自1935年Whipple第一次成功以来 ,历经 6 0多年的演变和发展 ,尽管有很多改良方法 ,但此法至今仍然是治疗壶腹周围癌的惟一有效方法。该手术术中要对许多脏器做根治性切除和消化道重建 ,麻醉和手术时间长 ,创伤大 ,失血多 ,加上术前许多病人有黄疸、肝肾功能损害等不利因素 ,所以术后并发症很多。我院从2 0 0 0年— 2 0 0 1年实施了 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现将有关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例中 ,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5 1岁~ 6 2岁 ,平均 5 6岁。其中胆管癌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