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估下腔静脉滤器预防因下肢深静脉血栓所致的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经右颈内静脉或健侧股静脉放置下腔静脉滤器43枚,常规行下腔静脉造影,将滤器放置于肾静脉开口以下的下腔静脉,术后常规抗凝。结果 43例患者下腔静脉滤器放置成功,对全部病例临床平均随访13个月(3~24个月),其中2例发生倾斜,不超过15°,1例75岁患者再次发生肺栓塞死亡,1例滤器放置处血栓形成,余39例无肺栓塞,未见滤器移位、断裂、倾斜及滤器放置部位血栓形成。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可有效预防肺栓塞。  相似文献   

2.
肺栓塞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严重疾病,其中25%~30%因未接受及时治疗而死亡.本文作者对5例经皮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病例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姚敏  杨丹丹 《中国医疗前沿》2011,(24):27+56-27,56
目的探讨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动脉栓塞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经验。方法在DSA下经皮股静脉途径置入下腔静脉滤器32例,观察、随访预防肺栓塞的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32月,32例患者均未出现肺栓塞,2例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可有效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出现的严重肺栓塞,明显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汤连喜  孙刚 《中外医疗》2008,27(12):16-16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预防肺栓塞的作用.方法 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共36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8.3岁.深静脉血栓位于右下肢8例,左下肢22例,双下肢6例.常规行下腔静脉造影,确定下腔静脉以及释放路径有无血栓形成,将滤器放置在肾静脉开口下的下腔静脉.结果 本组病例均释放成功,经股静脉途径15例,经右侧颈内静脉途径21例,术后随访1-24月,全部病例均未出现肺栓塞.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可以预防下肢深静脉继发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发生于下肢 ,栓子脱落后可发生急性肺动脉栓塞 ,出现肺动脉栓塞后 ,死亡率较高 ,大多数病人可在 1小时内死亡。下腔静脉滤器的使用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溶栓治疗中提供了一个预防异位栓塞的作用 ,能有效地防止肺动脉栓塞的发生。我院对 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放置了下腔静脉滤器均获得满意效果。现将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 3例 ,女 2例 ,年龄为 4 3~ 6 9岁 ,平均 5 5 .6岁。均经血管造影证实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放置方法 :经健侧股静脉行下腔静脉造影并确定双肾静脉位置并做好标记 ,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对预防肺栓塞及术后中等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患者行经皮股静脉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术后给予中等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50-75万u/d,平均给药5—7d),每日测量患肢膝上15cm,膝下15cm周径,15—30d后复查彩超。结果12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患者经尿激酶溶栓及抗凝治疗后治愈10例,显效2例。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操作简便,安全,且为抗凝治疗降低了风险,加快了DVT患者的康复,能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术后经中等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保证溶栓疗效和减少其发生性的最佳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人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0例下肢静脉血栓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患者加强术前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并做好股静脉穿刺部位的护理以及健康指导等。结果10例患者未发生肺栓塞,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下肢静脉滤器置人术预防肺栓塞较为简单,安全和有效,手术前后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6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中预防肺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6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放置了62枚滤器。结果:本组60例患滤器成功置入,1例VENA TECH滤器释放后未打开,另于原位释放滤器一枚。两例长鞘穿破健侧骼静脉,术中及时发现,术后造影及随访未发现异常。本组病例随访1~30个月,发现滤器堵塞两例,经紧急溶栓后再通。滤器侧倾6例,角度均小于15度。未发现滤器移位,无穿刺部位血肿及健侧血栓形成。结论: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抗凝溶栓治疗前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是预防肺栓塞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主要危害是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 (PE)。下腔静脉滤器经皮经股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置入术 ,是一种预防由于 DVT形成后致死性 PE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对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5月所作的 14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病例进行随访 ,现将临床应用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4例中 ,男性 11例 ,女性 3例 ,年龄 45 .2± 13.7岁 (2 1~ 6 1岁 )。所有病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 ,并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其中 4例还通过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证实 )。左下肢 DVT6例 ,右下肢 4例 ,双下肢 4例。…  相似文献   

10.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下腔静脉滤器置人术的目的是阻拦和捕捉源于下肢的游离血栓,预防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1].我们在置入滤器前,切记滤器不能预防下肢DVT,也不能提高药物治疗DVT的疗效[2].为此,我们需要熟悉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指征和利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目前放置下腔静脉临时滤器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并发症.方法 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行经皮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35例患者.其中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占68.6%.放置临时下腔静脉滤器的指针为:抗凝禁忌(8.6%),溶栓治疗(11.4%);术前预防性植入(62.8%),妊娠合并深静脉血栓(2.8%),预防性植入而无深静脉血栓形成(14.2%).结果 平均滤器植入时间(14.0±7.0)d;滤器植入期间无肺梗发生;4例患者发现滤器捕获血栓(11.4%),继续溶栓治疗,其中3例患者血栓消融,1例血栓未能溶解.行下腔静脉切开取栓;8例患者出现于滤器植入有关的并发症(22.8%).包括滤器移位4例(11.4%),导管打折3例(8.6%),导管相关的感染1例(2.8%);滤器植入期间无患者死亡.结论 放置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可有效防止致死性肺梗发生;使用临时滤器时要严格把握其适应征且有必要进一步改善此类滤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预防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1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并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所有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和手术取栓都获得了成功,效果明显.无滤器发生移位,无肺动脉栓塞.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预防因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5例经造影证实为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置入下腕静脉滤器,滤器位于双肾静脉水平以下的腔静脉内。3~36个月摄取腹部平片随访复查,观察滤器的形态、位置。结果全部滤器均经股静脉穿刺置入,其中经右股静脉置入11例,左股静脉置入4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发现15只滤器均展开良好,无移位,无1例发生腔静脉阻塞或肺栓塞。结论置入下腕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月63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试验组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对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tVCF)预防肺动脉栓塞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4年9月-2007年1月对1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施行IVCF植入术。男6例,戈4例,年龄45~79岁,患者经健侧股静脉径路植入IVCF全部成功,植入部位均为肾静脉开口水平以下,随访12~30个月。结果本组10例均成功植入,术后无局部血肿及血栓形成,均无肺栓塞发生,无一例滤器移位、腔静脉血栓阻塞和死亡。然而5例患者均残存不同程度的患侧肢体麻木、无力、肿胀等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症状。1例术后1月停用华法林,自行中药治疗而再次股静脉栓塞,但未发生肺栓塞。结论IVCF植入术能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并防止再发肺栓塞所致死亡,对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取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从2006年~2008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住院患者40例,分为手术组(20例)和非手术组(20例).手术组通过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联合静脉取栓,术后辅以溶栓、抗凝、祛聚等治疗;非手术组采用常规抗凝、祛聚等治疗.结果 平均随访12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下腔静脉 (IVC)肝内穿刺介入操作 ,包括肝静脉造影、第二肝门重建术 (RSHH)和直接肝内门腔分流术 (DIPS)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 11例经IVC肝内穿刺介入操作 ,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1例成功行经IVC内穿刺操作 ,①经IVC肝内穿刺肝静脉造影及第二肝门重建术 :其中 7例行第二肝门重建术 ,术后门脉高压症状明显改善 5例 ,轻度改善 2例 ;1例IVC阻塞症状轻度改善 ;4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中 ,3例术后 8个月~ 3年均再无发生 ,1例术后 1个月再发急性出血 ;另 2例只行肝静脉造影 ;②直接肝内门腔分流术 :共 2例 ,术后门脉高压症状均明显改善 ,分别于术后 2年及 4年内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结论】①经IVC肝内穿刺肝静脉造影可准确评价肝静脉和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状况 ;②经IVC途径的第二肝门重建术穿刺安全 ,成功率高。重建通道效果明确 ,术后狭窄少 ;③DIPS优点是穿刺安全简便 ,分流效果好。保护正常肝静脉 ,减少胆道损伤 ,术后狭窄少。  相似文献   

18.
19.
黄伟彪  张金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174-3176
目的:研究在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的价值及实行导管溶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7年4月,我院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并于治疗期间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20例患者,进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肺栓塞的发生情况,所有病例进行全身溶栓治疗,其中12例保留导管溶栓治疗。结果:下腔静脉滤器全部置入成功,溶栓治疗有效。随访1个月~24个月,滤器无移位,无肺栓塞发生。结论:对恶性肿瘤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可较好地预防肺栓塞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合并下腔静脉(IVC)癌栓外科治疗的方法、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 分析总结10例HCC合并IVC癌栓患者应用前入路不阻断肝门断肝,然后在全肝血流阻断(THVE)下切除癌肿组织(超出癌肿组织1 cm),并取净IVC癌栓的治疗效果。结果 10例HCC合并IVC癌栓患者均成功切除肿块和取净癌栓。平均手术时间202(145~300) min,平均全肝阻断时间22(15~26) min,平均手术失血量1 463(650~3 500) mL。1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4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肝功能不全,经积极治疗均恢复;其余5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除围手术期死亡1例外,其余9例术后分别生存3~19月。结论 HCC合并IVC癌栓并非手术禁忌症,肝切除联合下腔静脉切开取癌栓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