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9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茎乳孔药物注射加上自我手法按摩和面肌功能锻炼对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跟踪随访180例,随机分成2组,进行疗效分析.治疗组92例,在门诊应用2%利多卡因2ml,甲钴胺250μg,ATP针40mg,地塞米松5mg进行茎乳孔注射,1次/d,连续7d;之后隔日1次,共7次;同时加上自我手法按摩和面肌功能锻炼.对照组88例,采用电针、自我手法按摩及面肌功能锻练.治疗前后按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分级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在Ⅰ级治愈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茎乳孔药物注射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确切,开始治疗的时间早,可以缩短治疗进程,经济简便,无后遗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在小儿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的疗效。方法 100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2组均给与激素抗炎、B族维生素营养神经、理疗消肿、针灸和面肌锻炼治疗,观察组另行高压氧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中度和重度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程5次和5~10次的比例为28.00%、64.00%,明显高于对照组(18.00%、42.00%)(P0.05)。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特发性面神经面瘫的总有效率较高,且疗程更短,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小儿Bell's麻痹的疗效。方法选取Bell's麻痹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包括泼尼松,维生素B_1、甲钴胺等药物。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应用肌电图(EMG)检测两组患者患侧面神经从茎乳孔到眼轮匝肌及口轮匝肌部位的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并于治疗前后进行H-B分级评定。结果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患侧面神经潜伏期及波幅有显著性变化。H-B分级比较有显著提高。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改善面瘫症状,改善面肌肌力,促进面神经麻痹侧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石蜡疗法对小儿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小儿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蜡疗组(22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蜡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蜡疗,观察3个疗程,对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蜡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石蜡疗法在小儿面神经麻痹康复治疗中有明显疗效,有助于提高治愈率、缩短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10—2014‐10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辨证分型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并配合理疗治疗,辨证分型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采用不同辨证分型治疗,对治疗前后瞬目放射R1波潜伏期、面部残疾指数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4周,2组瞬目放射R1波潜伏期、面部残疾指数(包括躯体功能FDIP评分和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辨证分型组总有效率96.67%,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能够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肌兴奋治疗仪对小儿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小儿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肌兴奋治疗仪治疗,治疗30d后,对2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肌兴奋治疗有助于提高小儿面神经麻痹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激素、康复治疗等,对照组加用甲钴胺注射液,观察组加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疗程21d,应用Portmann简易量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Portmann简易量表评分第14d和第21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有效改善预后,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齐拉西酮与奥氮平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01—2013‐11我院收治的1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应用齐拉西酮药物治疗,对照组应用奥氮平药物治疗,治疗6周后,分别评价其PANS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CGI‐S(临床总体印象‐疾病严重程度量表)、不良事件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PANSS减分率(60.78±15.82)%及治疗有效率72.31%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CGI‐S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质量增加变量明显低于对照组,QTc间期改变量、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月经紊乱、失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奥氮平疗效更高,齐拉西酮药物不会引起体质量上升,但后者对QTc间期改变影响较大,临床实际用药时要综合考虑二者的优劣选择最佳治疗药物及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9.
茎乳孔注射药物治疗恢复期Bell麻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茎乳孔内注射药物治疗恢复期Bell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0例恢复期Bell麻痹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0例。 (1)治疗组 :进行茎乳孔内 [VitB110 0mg +VitB12 2 0 0 μg与神经生长因子(NGF) 5 0 0U]隔日交替注射 ,共 96天 ;(2 )对照组 :药物、剂量、治疗时间及疗程同治疗组 ,为肌肉注射。于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面肌功能的变化。患侧神经传导速度及肌电图改变。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面肌功能恢复程度、患侧神经传导速度以及肌电图结果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差异极显著 (均P <0 .0 1)。结论 茎乳孔内注射药物治疗恢复期Bell麻痹疗效显著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面神经全程减压术对特发性复发性面瘫的疗效。方法46例特发性复发性面瘫患者分为手术治疗组(Y组,22例)和非手术治疗组(N组,24例)。采用 H‐B分级法和改进的Portmann法评判各组疗效。结果 Y组和N组面神经功能达Ⅱ级以上分别为19例(86.5%)、7例(29.2%) ,Y组满意45.5%,良好50%,面肌活动得分16.2 ± 1.93。N组满意12.5%,良好25%,面肌活动得分13.8±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神经全程减压术对特发性复发性面瘫疗效较保守治疗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确诊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7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电刺激治疗,记录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等级评定变化,观察电刺激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恢复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治疗能提高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威伐光局部照射对面神经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面神经炎面肌瘫痪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均采用传统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威伐光局部照射,照射强度为380mW/cm2,30min/次,1次/d,20d一疗程。治疗前后分别以House-Brackmann(H-B)分级、徒手肌力检查、简易面神经功能评分等进行综合效果评价。结果治疗20d后,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分级、徒手肌力检查分级及简易面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威伐光和传统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均有效,而威伐光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临床应用前景确切。  相似文献   

13.
综合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对4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的发病早期(1周内)采用药物、物理、康复综合性治疗。结果 完全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有效率为86%。不完全性周围性麻痹的有效率为97%,总有效率为94%。两个疗程的有效率为88%,三个疗程的有效率为100%。结论 采用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能迅速改善症状。缩短痛程,显效率明显提高,一般以三个疗程为宜,老年人有伴发病者可适当延长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静滴。治疗4周,于治疗前、4周后、3个月后分别用面神经功能临床简易评定量表评分,依据评分值变化评定疗效。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2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值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治疗组治疗4周后的评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评分差异更明显(P0.01);3个月后的优良率分别为对照组80%、治疗组96.7%,差异明显(P0.01)。结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应用抗自由基药物依达拉奉能明显改善面瘫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薰蒸结合局部中药外敷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在常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结合局部中药外敷疗法。结果治疗组痊愈率90%,总有效率97.5%;对照组痊愈率42.65%,总有效率79.41%。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痊愈病例疗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结合局部中药外敷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方法采用患侧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7例,观察其疗效并与20例常规治疗者比较。结果星状神经节阻滞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炎面功能训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炎,又称为Bell面瘫,是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常见,病因尚未明确,多数患者可以治愈,但部分病人病情较重,病程长.工作中功能训练对面瘫患者的恢复有明显帮助,因此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面肌训练结合针灸治疗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在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眼科2010‐01—2013‐01收治的80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静滴长春西汀、小牛血清蛋白提取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肌内注射,20μg/次,1次/d。观察与比较2组总体疗效与视力改善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视力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在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有一定的效果,可促使受损神经细胞恢复功能,临床疗效较为满意,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弥可保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单侧)的疗效。方法将80例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单侧)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弥可保组)40例,在常规激素、抗病毒药物及理疗的基础上给予弥可保0.5 mg im qd。对照组40例,给予VitB120.5 mg im qd。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采用2009年中国针灸《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评估及疗效判定标准方案》(修订案)[1]中面神经功能主观检测评分表进行面神经功能的测评,以评价疗效。结果弥可保组面神经功能评分提高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弥可保及VitB12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单侧)均有良好效果,前者疗效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风池配合廉泉针灸治疗假性延髓性麻痹的疗效。方法62例假性延髓性麻痹患者分为针灸治疗组32例和内科对照组30例,内科组采用药物治疗加鼻饲饮食、静脉营养支持疗法,针灸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风池配合廉泉针灸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针灸组和内科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和7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池配合廉泉针灸治疗可提高脑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