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非癫痫性发作的各种临床表现形式。方法 :对 35例非癫痫性发作患儿的临床结合脑电图监测进行分析。结果 :35例儿童非癫痫发作中 ,生理性发作占 5 1% ,且平均年龄最小 ,全部患儿经 2 4小时脑电图或录相监测脑电图检查发作间期和 /或发作期均无异常放电 ;本组误诊 2 1例 ,其中癫痫 10例。结论 :儿童的非癫痫性发作表现形式多样 ,以生理性发作最多。儿童非癫痫性发作易误诊为癫痫及其它疾病 ,应用动态脑电图监测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儿童非癫痫性发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儿童非癫痫性发作的各种临床表现形式。方法:对35例非癫痫性发作患儿的临床结合脑电图监测进行分析。结果:35例儿童非癫痫发作中,生理性发作占51%,且平均年龄最小,全部患儿经24小时脑电图或录相监测脑电图检查发作间期和/或发作期均无异常放电;本组误诊21例,其中阗痫10例。结论:儿童的非癫痫性发作表现形式多样,以生理性发作最多。儿童非癫痫性发作易误诊为癫痫及其它疾病,应用动态脑电图监测对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视频脑电图监测对脑瘫合并癫痫发作性患儿的早期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脑瘫合并癫痫发作性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62例脑瘫合并非癫痫发作性患儿作为对照组;所选患儿均采取视频脑电图监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视频脑电图的痫样放电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视频脑电图的同步节律放电发生率,并分析脑瘫合并癫痫发作性与视频脑电图异常放电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儿视频脑电图的痫样放电发生率为79.03%,大于对照组(33.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视频脑电图的同步节律放电发生率为66.13%,大于对照组的4.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频脑电图显示发作期痫样放电发生率为64.52%,发作间期痫样放电发生率为41.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频脑电图监测可显著提高脑瘫合并癫痫发作性患儿的痫样放电检出率,在临床发作的同时显示脑电图,分析其特征性变化,均有利于脑瘫合并癫痫发作性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脑电监测对儿童非癫痫性发作事件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24小时动态脑电监测对133例儿童非癫痫性发作事件(惊厥、头痛、晕厥、夜惊和夜游症)进行跟踪监测,分析各时态脑电活动情况。结果:非特异性异常(25%):惊厥12例(34%),头痛11例(33%),李厥5例(21%),夜惊4例(17%),夜游症2例(11%)。痫样放电13(10%):惊厥5例(14),头痛2例(6%),晕厥3例(12%),夜惊2例(9%),夜游症1例(6%)。非特异性异常和痫样放电检出率以小儿惊厥最高。结论:24小时动态脑电监测有助于儿童非癫痫性发作事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比较早发性儿童良性枕叶癫痫(EBOS)和晚发性儿童良性枕叶癫痫(LOS)的临床特点、脑电图改变、治疗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收集整理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经临床诊断为儿童良性枕叶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按照200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建议分为EBOS组(28例)与LOS组(32例),分析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表现、脑电图特点、药物治疗的有效性等. 结果 2组患儿在性别分布、热性惊厥史及癫痫家族史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BOS组患儿的平均发病年龄明显低于L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发作时间、发作频率、发作方式、发作伴随症状以及发作脑电图波形方面与LOS组有明显不同.EBOS组患儿中单用抗癫痫药治疗可达到控制效果的为23例,LOS组患儿为12例,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EBOS与LOS在发作时间、发作频率、发作方式及发作伴随症状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些临床特征结合发作时脑电图的波形特点可以作为区分EBOS及LOS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检测对脑性瘫痪合并癫痫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3-05—2016-05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20例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视频脑电图进行检测,对照组采用常规脑电图监测,对比分析2组患儿的癫样放电检出率与预后评估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癫样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各项预后评估数据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性瘫痪合并癫痫患儿采用视频脑电图检测,能够监测到临床癫痫发作时的同步脑电图变化,有很好的预测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非惊厥性癫痫指仅有脑电图表现异常和意识障碍,但不伴临床可见惊厥的癫痫发作形式。症状性癫痫、颅脑创伤、开颅手术、脑卒中、颅内肿瘤等均是该疾病诱发因素。由于缺乏特异性症状,该疾病诊断困难,致死和致残率高。持续脑电监测是及时诊断非惊厥性癫痫的重要手段,也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方法。迅速终止癫痫发作是治疗首要目标,阶梯式疗法是治疗的主要方式。本综述回顾了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流行病学、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期使用镇静剂在预防患儿热性惊厥引起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收治142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观察组先行常规治疗,早期使用适量镇静剂治疗,对照组对症降温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特点、颅脑CT、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热性惊厥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正常后出现痫性发作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发作期脑电图阳性、颅脑CT病理改变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镇静剂对于热性惊厥患儿有显著缓解全身惊厥症状,并预防热性惊厥引起的癫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学龄儿童病灶性Lennox-Gastaut综合征(LGS)的临床特征及脑电图特征,为LGS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08—2015-05在我院诊治的LGS学龄儿童32例为LGS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检查的32例非癫痫正常儿童32例为对照组,记录与调查所有儿童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特征、脑电图特征、智力发育与随访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起病年龄(5.21±2.91)岁;其中8例出生时有异常,8例有惊厥史,9例有癫痫史,6例有智能发育迟滞家族史;强直发作24例,不典型失神11例,肌阵挛发作10例,痉挛发作7例,全面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21例,失张力发作9例。对照组脑电图均正常,LGS组脑电图背景节律Ⅰ级12例,Ⅱ级16例,Ⅲ级4例;30例清醒或睡眠期可见到12次/s左右的快活动,20例存在一侧性放电波。LGS组智力评分为(61.14±11.84)分,智力障碍发生率为34.4%;对照组智力评分为(34.22±9.93)分,智力障碍发生率为3.1%,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LGS组的癫痫无发作率为81.3%,6个月无发作率68.8%,1a无发作率为50.0%。结论学龄儿童病灶性LGS的癫痫发作类型多样,脑电图多显示背景ɑ节律异常和棘慢复合波,智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24小时脑电图(AEEG)监测对小儿热性惊厥的诊断意义,对118例热性惊厥患儿进行24小时动态脑电监测。结果,AEEG总异常率为40.7%,痫样波检出率6.8%。年龄≤2岁与>2岁组、体温>38.5℃组与≤38.5℃、首发组与反复发作组比较,后AEEG异常率明显高于前(P<0.05-0.01)。提示,发作次数越多AEEG异常率越高。对AEEG异常和有痫样放电的患儿均应给以抗癫痫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硫化氢(H_2S)水平与小儿热性惊厥及转为癫痫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1年内转为癫痫的27例患儿纳入癫痫组,剩余81例患儿纳入热性惊厥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86名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H_2S水平,分析其与小儿热性惊厥转为癫痫的相关性。结果癫痫组患儿血清H_2S水平显著低于热性惊厥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小儿热性惊厥患儿血清H_2S水平变化与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密切相关,惊厥发生前高热持续时间≥1 h的患儿血清H_2S水平显著低于惊厥发生前高热持续时间1 h的患儿,惊厥发作持续时间15 min的患儿血清H_2S水平显著低于惊厥发作持续时间≤15 min的患儿(均P0.05)。108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1年内癫痫转化率为25.00%。癫痫组与热性惊厥组间年龄、初发惊厥时体温、惊厥发生前高热持续时间、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合并围生期异常、合并颅脑影像异常、首次发热惊厥1周后EEG异常及血清H_2S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_2S水平不是小儿热性惊厥转为癫痫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示,血清H_2S水平与小儿热性惊厥转为癫痫呈负相关(r=-0.637,P=0.012)。结论血清H_2S水平越低,小儿热性惊厥及转为癫痫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2.
儿童非惊厥性发作(NCSs)因其常缺乏惊厥发作,而临床表现又多样化,常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延误治疗。为引起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的重视,本文将我院1998-08~2002-08,用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到的30例,无明显临床惊厥发作的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镇静和机械通气状态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非惊厥性癫痫发作(NCSZ)和非惊厥性癫痫发作持续状态(NCSE)的频率。方法 对2019-06—2021-06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重症监护中心需机械通气和镇静并接受持续脑电监测的2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格拉斯哥中位评分8分(范围3~14),Hunt-Hess中位评分为4分(范围1~4)。结果 26例患者共记录约2 600 h的连续脑电图波形,持续脑电监测过程中未见明确临床症状的癫痫发作事件,也未观察到类似癫痫样发作的情况。2例(7.69%)患者在脑电监测记录中发现非惊厥性癫痫发作情况,其中1例持续5 min,另1例持续约5 h。结论 持续脑电监测对镇静状态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具有重要价值,持续性镇静、不做唤醒试验是降低需机械辅助呼吸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亚临床癫痫发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癫痫发作的视频脑电图特点与其最佳监测时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癫痫患儿28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视频脑电图监测,分析不同时限视频脑电图的阳性检出率。结果286例癫痫患儿总体视频脑电图阳性率为83.92%,其中视频脑电图监测0.5、1、2、3、4、12、24h的阳性率分别为52.38%、73.85%、93.27%、95.45%、100.00%、97.73%,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h组分别与2、4、24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1h组与2、24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频脑电图监测对小儿癫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监测12h阳性率为100.00%,优于其他各时间组,监测2h阳性率93.27%,患儿耐受性较好,基本能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动态脑电图对癫痫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痫作为一种发作性疾病,脑电图是不可缺少的常规检查方法,24小时动态脑电图(AEEG)因其观察时间长,故对癫痫诊断及鉴别诊断均有较大价值,现将我院2002~2003年以来65例拟诊和怀疑癫痫患儿的AEEG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520例儿童癫痫与高热惊厥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癫痫患儿与伴高热惊厥史的临床特点,探讨高热惊厥脑损伤及其与颞叶癫痫的关系。方法 对1990~2001年在本院儿科就诊的520例癫痫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首发年龄、家族史、持续时间、癫痫发作类型、神经影像学及脑电图改变等。结果 125例(24%)患儿有前期高热惊厥史。伴高热惊厥史的急儿癫痫发作早且易出现癫痫持续状态,与无高热惊厥史的患儿相比,伴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强直一阵挛发作较多,复杂部分性发作较少。387例患儿曾行影像学检查,4例提示有海马硬化均无高热惊厥史。在伴高热惊厥史的癫痫患儿中脑电图局灶起源的异常放电显低于无高热惊厥史的癫痫患儿。有6.4%(8/125)伴高热惊厥史的癫痫患儿和8.4%(33/395)无高热惊厥史的癫痫患儿脑电图表现为单纯颞叶异常放电,二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癫痫患儿中,高热惊厥可能伴有脑损伤,且可能与后期的癫痫发生有关,伴高热惊厥史不一定发展为颞叶癫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提高动态脑电图(AEEG)阳性准确率的描记方法及鉴别癫痫临床发作时痫样波真假的方法。方法:总结我院1998年8月-2004年6月AEEG监测到有临床发作患者750例分析报告体会。结果:有临床发作记录者750例(25.98%)。AEEG癫痫组痫样波发放率96.6%,可疑癫痫组21.1%,非癫痫组5.0%。本文有181例(24.13%)临床发作者为非痫性发作。结论:临床发作时的脑电图痫样波发放为癫痫诊断的最基本要素。所以规范AEEG检查、去伪存真是AEEG监测和报告的精髓。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和总结颞叶内侧癫痫(mesialtemporallobeepilepsy,MTLE)的临床特征、动态脑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6例MTLE患者的临床和动态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6例患者中,无明确原因者6例,有明确原因者20例,海马硬化、热性惊厥、围生期损伤及肿瘤是常见的原因。颞叶内侧癫痫临床发作形式主要表现为部分性发作及全面性发作。动态脑电图主要表现一侧或两侧慢波、棘波或尖波。结论MTLE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具有特征性的综合征,正确认识临床特征和脑电图特点是诊断和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动态脑电图在儿童癫(癎)与非癫(癎)发作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价值.方法 2006-02~2008-12在我院癫(癎)专科门诊就诊的具有发作性症状儿童病例192例,其中拟诊癫(癎)112例,非癫(癎)性发作性疾病80例,全部病例做常规脑电图(EEG)和24h动态脑电图(AEEG)检查.结果 拟诊癫(癎)112例,经24h动态脑电图监测,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癫(癎)89例;而非癫(癎)发作性疾病80例,经24h动态脑电图监测,并结合其临床变现,77例被排除癫(癎).结论 动态脑电图对儿童癫(癎)和非癫(癎)发作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探讨24小时动态脑电监测对儿童非癫痫性发作事件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24小时动态脑电监测对133例儿童非癫痫性发作事件(惊厥、头痛、晕厥、夜惊和夜游症)进行跟踪监测,分析各时态脑电活动情况。结果:非特异性异常(25%);惊厥12例(34%),头痛11例(33%),晕厥5例(21%),夜惊4例(17%),夜游症2例(11%)。痫样放电13(10%)。惊厥5例(14),头痛2例()6%),晕厥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