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冬季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NB-UVB治疗仪(波长310nm~315nm)全身照射,初始剂量0.3J/cm2,照射距离20cm,每次递加0.1J/cm2,累积最大剂量为2.9J/cm2,连续治疗2w~3w,隔日1次。结果:30例患者中治愈7例(23.3%),显效16例(53.3%),有效3例(10%),无效4例(13.33%),总有效率为76.7%。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冬季型银屑病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快捷,安全性好,可作为冬季型银屑病常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姜其学  张晓彬 《中原医刊》2006,33(19):61-62
目的观察窄谱(311nm)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NB-UVB照射治疗82例寻常型银屑病,每周照射3次,每2周评估疗效1次,记录不良反应,并与口服中成药克银丸比较。以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指数(PASI)评价疗效。结果8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愈53例(64.6%),显效21例(25.6%),有效6例(7.3%),无效2例(2.4%),有效率(治愈 显效)90.2%。疗程结束时平均照射剂量为(5.4±1.5)J/cm2,平均照射次数为(21±5)次,累积照射剂量平均为(22.4±6.5)J/cm2,有4例患者出现皮肤发红、肿胀、灼热感等不良反应。结论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常规物理疗法。  相似文献   

3.
沈利东  缪文进  曹燕  黄鹂  朱永华 《吉林医学》2011,(30):6420-6420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00例,并以银屑病PASI评价疗效。结果:100例寻常型银屑病中治愈23例,显效61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疗程结束时平均照射剂量为(1.82±0.15)J/cm2,平均照射次数为(32.8±4.13)次,累计照射剂量平均为(29.3±5.97)J/cm2,有9例患者出现红斑、肿胀或皮肤干燥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李慧芳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1):597-598
目的 探讨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51例,并以银屑病PASI评价疗效。结果 51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愈12例(23.5%),显效32例(62.8%),有效(9.8%),无效2例(3.9%),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86.3%。疗程结束时平均照射剂量为(1.42±0.14)J/cm^2,平均照射次数为(24.47±4.36)次,累计照射剂量平均为(25.46±6.46)J/cm^2。有4例患者出现皮肤发红肿胀、灼热感、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 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安全有效,可以作为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一种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5.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 (NB -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NB -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5 1例 ,并以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 (PASI)评价疗效。结果  5 1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愈12例 (2 3.5 % ) ,显效 32例 (6 2 .8% ) ,有效 5例 (9.8% ) ,无效 2例 (3.9% ) ,有效率 (治愈 +显效 ) 86 .3%。疗程结束时平均照射剂量为 (1.4 2± 0 .14 )J cm2 ,平均照射次数为 (2 4 .4 7± 4 .36 )次 ,累积照射剂量平均为 (2 5 .4 6± 6 .4 6 )J cm2 。有 4例患者出现皮肤发红、肿胀、灼热感、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 NB -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安全、有效 ,可以作为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一种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6.
将70例成人颜面腔口部位白癜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2例.均给予准分子激光照射,每周1~2次,20次为一个疗程,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服补肝肾法中药方.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疗效,并观察红斑反应及照射光的累积量.第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对比对照组的显效率为84.2%(32/38)对62.5% (20/32);红斑反应持续次数为(11.0±1.5)次对(7.2±1.8)次;10次和20次治疗后平均照射累积量为(2 923±376)mJ/cm2和(6 508±426)mJ/cm2对(3 823±494)mJ/cm2和(9 531 ±446) mJ/cm2.补肝肾法联合准分子激光,治疗颜面腔口部位白癜风,疗效好于单用308 nm准分子激光,且平均照射累积量小,但红斑反应重于后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复方甘草酸苷与胸腺肽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6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64例患者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80ml静滴,1次/d,疗程2周;B组65例患者使用胸腺肽注射液80mg静滴,1次/d,疗程2周;C组67例联合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和胸腺肽注射液,剂量和疗程与A组、B组相同,3组患者均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NB-UVB),初始量为0.3~0.5J/cm^2,每次照射后以不出现红斑等不良反应的前提下增加原剂量的10%~20%,隔日照射1次,10次为1个疗程,平均住院20d。结果:C组有效率为85.07%,显著高于A组(57.81%)和B组(61.54%)。结论:复方甘草酸苷与胸腺肽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137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3例,采用NB-UVB照射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对照组44例,仅用药物治疗。以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疗效指数评价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61例(65.59%),显效22例(23.66%),有效10例(10.75%),总显效率(痊愈 显效)为89.25%。对照组痊愈26例(59.09),显效8例(18.18),有效9例(20.45),总显效率为77.27%。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01,P<0.05)。治疗组疗程结束时NB-UVB平均照射剂量为1.48 J/cm2,平均照射次数为17.4次,累积照射剂量为19.2 J/cm2,有6例患者出现皮肤干燥、瘙痒灼热感等不良反应。结论采用NB-UVB照射联合其他方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安全、方便,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光动力疗法治疗豚鼠寻常型银屑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模型的疗效,探讨ALA-PDT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的可行性。方法5%心得安搽剂外涂豚鼠耳背部皮肤建立寻常型银屑病模型。20%ALA溶液局部封包模型皮损4 h后,
635 nm半导体激光照射患处,能量密度12 J/cm2。分设模型对照组、单纯ALA组、单纯照光组、一次ALA-PDT治疗组和
二次ALA-PDT治疗组5个组别,于治疗后第7、14、21及28天进行外观与组织活检观察。结果在肉眼观察、表皮厚度和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三项指标观察中,ALA-PDT 均能明显改善寻常型银屑病模型的病变,二次治疗组疗效优于
一次治疗组。结论ALA-PDT 疗法能治愈以表皮过度增殖为特征的豚鼠耳背部寻常型银屑病模型皮损,增加治疗次数疗
效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强度半导体激光(LISCL)辐照创面疗法对糖尿病大鼠伤口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创面制备24h后应用LISCL分别照射A组、B组、C组糖尿病大鼠一侧创面,光斑直径约3cm,照射时间每次10min,光纤末端输出功率分别为51mW(A组)、14mW(B组)、7mw(C组)(每次照射前均用激光功率计校验输出功率值),功率密度分别为45.11mW/cm2(A组)、12.38mW/cm2(B组)、6.19mW/cm2(C组),能量密度分别为27.07J/cm2(A组)、7.43J/cm2(B组)、3、72J/cm2(C组),每日照射】次,共14次,照射侧随机选择左侧或右侧,对侧作为对照不做任何处理。结果:对照组间比较F=0.29P)0.05,实验组间比较P(0.05B组实验组与A、C两组实验组间P(0.05,A组实验组与C组实验组间P〉0.05。结论:B组实验组创面经激光照射后,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和A组、C组实验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功率密度12.38mW/cm2、能量密度7.43J/cm2的低强度半导体激光能够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体外研究蓝光是否具有杀灭鲍曼不动杆菌的作用.方法 鲍曼不动杆菌标本采集于我院烧伤科病房,通过细菌鉴定仪鉴定.采用12、60、120、240 J/cm2的蓝光照射细菌(蓝光组),与对照组(同样离心处理但不予光照)比较.分别采用平板划线、菌落计数、活/死菌染色法评价蓝光杀菌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60J/cm2及以上剂量组蓝光照射具有明显杀菌效果(P均<0.01),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蓝光具有高效杀灭鲍曼不动杆菌的作用,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维A联合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寻常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NB-UVB照射,3次/周。治疗组同时口服阿维A10mg(2次/d)。2组均治疗8周后判定疗效和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6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维A联合NB-UVB照射治疗银屑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脉冲Nd∶YAG激光对培养肥厚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选择性抑制作用.方法以不同能量密度(500J/cm2、1 000J/cm2、1 500J/cm2和2 000J/cm2)脉冲Nd∶YAG激光(波长1 064nm,脉宽150μs)照射培养肥厚性瘢痕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照射后24h分别用 3H-脯氨酸掺入法和斑点杂交法检测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和Ⅰ型前胶原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肥厚性瘢痕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Ⅰ型前胶原mRNA水平在500J/cm2照射后无变化,1 500J/cm2、2 000J/cm2照射后显著降低(P<0.001);1 000J/cm2照射后,肥厚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与Ⅰ型前胶原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01),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和Ⅰ型前胶原基因表达水平却无变化(P>0.05).结论一定能量密度(1 000J/cm2)脉冲Nd∶YAG激光对体外培养肥厚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药物(复方甘草酸苷、消银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312例银屑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俩组均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消银胶囊治疗,治疗组辅以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初始剂量0.4J/cm2,每次增加0.05~0.1J/cm2,每周3次,连续28次,共治疗2个月.结果 治疗组156例,基本痊愈71例,显效58例,进步22例,无效5例;对照组156例,痊愈47例,显效52例,进步40例,无效17例,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不同程度的皮肤变黑,干燥、瘙痒、脱屑.结论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药物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照射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分泌TGF β1的影响及JNK抑制剂SP600125的干预作用。方法:利用包皮环切术切除的包皮组织体外分离、培养原代成纤维细胞。然后,将成纤维细胞分为两组试验:第1组为IPL治疗组,用能量密度分别为0(阴性对照),10,18,27,36和36 J/cm2×2(能量密度为36 J/cm2的IPL照射两次)的IPL照射;第2组为IPL+抑制剂组,包括IPL(对照)和IPL+SP600125(JNK抑制剂)两亚组,在加入抑制剂2 h后,用能量密度为36 J/cm2的IPL照射。48 h后,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细胞培养上清液(culture supernatants, CS)中TGF β1的浓度。结果:IPL治疗组CS中TGF β1的浓度在10,18,27及36 J/cm2分别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均减少,而在36 J/cm2×2时与阴性对照相比较增高;IPL+抑制剂组CS中TGF β1的浓度IPL+SP600125组与对照相比较减少(P<0.05)。结论:强脉冲光在较低能量密度时抑制皮肤成纤维细胞TGF β1的分泌,较高能量密度时能促进TGF β1的分泌;在IPL影响成纤维细胞分泌TGF β1的过程中,JNK抑制剂起抑制作用,IPL可能通过JNK途径上调TGF β1的分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低能量激光照射(low level laser irradiation,LLLI)的照射剂量对人脂肪基质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romal cells,hASCs)增殖与分化作用的影响,为LLLI进一步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将P4代hASCs接种于孔板中,24 h后利用半导体激光器(980 nm,100 mW~12 W)连续照射4 d。以增殖培养基为空白对照组(PM组),实验组接受2、4、6、8 J/cm2的激光照射,连续7 d进行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增殖检测。当细胞达到70%的融合后将一半细胞更换为成骨培养基(osteogenic medium,OM),根据培养基及累计接受的激光总能量密度分为6组:PM、OM、PM+LLLI2 J/cm2、OM+LLLI2 J/cm2、PM+LLLI4 J/cm2、OM+LLLI4 J/cm2。于第7天进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及定量检测,于第14、21天进行矿化沉积检测,于第7、14天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探究低能量激光对hASCs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M+LLLI4 J/cm2组细胞增殖速率最快,OM各组的ALP染色均呈阳性表达,且染色深度随激光能量密度的增高而加重。第14天时,OM各组随激光照射能量升高,矿化结节体积明显增大、数目增多;第21天时,OM组间茜素红染色结果无明显差异。ALP及茜素红定量结果均与相应染色结果趋势一致。hASCs实时定量PCR结果提示,LLLI可促进ALP和Runx2的表达,且促进作用与照射剂量呈正相关。结论: LLLI具有促进hASCs增殖分化的作用,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这种促进作用会随照射剂量的增大而加强,当达到峰值后随照射剂量的增大而减弱。  相似文献   

17.
潘武  张南征  骆晓梅 《医学争鸣》2005,26(23):2121-2121
1临床资料食管癌病例56(男42,女14)例,平均年龄57.5(42~83)岁.均为鳞状细胞癌.先以PSD-007原液(第二军医大学研制)于前臂皮肤划痕试验,阴性者即按3~5 mg/kg加入50g/L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于用药后12~24h分别经内镜以柱型光纤行肿瘤区激光(东南大学研制)照射,功率密度300~400 mW/cm2,能量密度250~400J/cm2,每光斑照射15~20 min,一般照射2~4斑.  相似文献   

18.
陈晓霞 《四川医学》2011,32(2):286-287
目的观察中药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临床资料,治疗组采用中药药浴1次/d,每次20min,NB-UVB隔日照射1次;对照组采用隔日照射NB-UVB1次,两组均外用地米硼酸乳膏2次/d,口服昆明山海棠,每日20g煎后分3次服。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为94.6%、住院天数为(23.68±9.28)d、不良反应4例,对照组疗效为80.4%、住院天数为(30.57±8.17)d、不良反应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好,能缩短平均住院天数,有效降低NB-UVB治疗的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光动力学治疗支气管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选择经确诊为支气管肺癌患者30例,应用国产光敏剂喜百分2 mg/kg注射后48 h,在内窥镜下用国产半导体激光治疗机柱形光纤630 nm光动力学激光,剂量按200 J/cm照射病变部位,必要时在72~96 h再重复照射1~2次.在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采用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43例,并根据银屑病皮损面积、严重程度评分标准(PAS1)评价疗效。结果43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治愈15例(34.9%)、显效20例(46.5%)好转5例(11。6%)、无效3例(7.0%),有效率为81.39%,疗效结束时平均照射剂量为(1.26±0.12)/cm2,平均照射次数为(26.32±3.51)次,累积照对剂量平均为(28.64±5.23)/cm2。有3例患者于照射部位出现皮肤发红、灼热、肿胀、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安全、有效,可以作为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一种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