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缬沙坦、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肥胖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肥胖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2次/d,缬沙坦80mg,1次/d;二甲双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二甲双胍0.5g,1次/d。治疗12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血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左心室舒张期厚度(PWT)等相关指标。结果 2组血压、体质量、TG、TC、HbA1C、PWT均较治疗前明显变化(P〈0.05);但2组血糖值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二甲双胍组血压、TG、TC、HbA1C则均较对照组降幅明显(P〉0.05);二甲双胍组总有效率(92.7%)与对照组(76.4%)比较,差异明显(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缬沙坦、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肥胖型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并对患者的血压、体质量、血脂等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病科于2011-01-2013-06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对照一组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对照二组使用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对比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血压、血肌酐清除率、血尿素氮以及24 h尿微量清蛋白的排泄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治疗后血糖、血压、血肌酐清除率、血尿素氮以及24 h尿微量清蛋白的排泄率均明显低于对照一组与对照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长期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伴肥胖患者体重的影响.方法 将长期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1年)伴肥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研究组予二甲双胍0.75g/d治疗6个月,对照组不干预直接随访;分别于入组前及入组后1、2、3、6个月测定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及入组前和入组后6个月评定PANSS量表.结果 119例完成观察(研究组60例,对照组59例);研究组在入组后1、2、3、6个月时体重减分值、BMI减分值大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空腹血糖减分值在入组后6个月存在统计学差异;入组后3个月研究组BMI与空腹血糖减分值呈正相关;两组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二甲双胍能有效降低长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伴肥胖患者的体重. 相似文献
4.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红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5):83-84
目的了解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口服降糖药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B组为诺和灵N对照组,联合二甲双胍治疗12周。结果治疗后甘精胰岛素治疗组在血糖达标时间、空腹血糖、低血糖发生率方面均低于中效胰岛素组(P〈0.05)。结论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降糖效果显著,并能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唐宝康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5):22-23
目的探讨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价值和用药安全性。方法 2007-01-2011-11我院收治8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单纯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那格列奈,观察2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甘油三酯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同时血脂得到改善(P〈0.05)。结论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好疗效,能明显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同时又改善血脂,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精神科肥胖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120例需要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的精神科肥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给予二甲双胍0.75g/d治疗6个月;对照组不予干预直接随访。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测定身高、体质量、空腹血糖(FBS)、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结果:完成119例,研究组60例,对照组59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治疗6个月时FBS(t=-2.650,P=0.009)、HbA1c(t=-3.615,P=0.000)、HDL(F=9.365,P=0.003)减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FINS、LDL和TG减分值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二甲双胍能降低精神科肥胖患者的FBS、HbA1c,升高HDL。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托吡酯与二甲双胍治疗抗精神病药致肥胖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62例抗精神病药致肥胖、且病情稳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托吡酯组及二甲双胍组;在原抗精神病药种类、剂量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托吡酯及二甲双胍.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测量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 相似文献
8.
二甲双胍(MET)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近年来由于包括胶质母细胞瘤(GBM)在内的高级别胶质瘤的临床有效治疗方案较少,有学者提出MET治疗胶质瘤的可能性,研究表明MET对包含胶质瘤在内的众多实体肿瘤具有抑制作用。为阐清MET抗胶质瘤的确切作用机制,该文对近年来MET抗胶质瘤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二甲双胍对治疗氯氮平所致体质量增加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67例住院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氯氮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n=33)和对照组(氯氮平联合安慰剂,n=34),并在0和8周末进行体质量、体重指数(body max index,BMI)、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进行盲法测定和评估,并采用意向性分析。结果治疗8周末,干预组的体质量和BMI低于对照组(62.7±5.9vs 65.9±5.2和24.1±1.2vs 24.8±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除阴性症状外(7.3±0.8vs 7.7±1.1),干预组在PANSS总分(31.2±2.1vs 33.32±2.7)、阳性症状(7.2±0.6vs 7.5±0.8)和一般精神病理得分(16.7±1.1vs 18.2±1.7)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5例(1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减轻氯氮平所致的体质量增加,疗效佳、安全性好,但临床推广应用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在奥氮平治疗后肥胖患者降重过程中,性激素的变化及闭经恢复情况。方法奥氮平治疗后肥胖伴闭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维持原奥氮平治疗方案不变;对照组(n=32)仅予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组(n=31)尚予加用二甲双胍(1500mg/d),为期6月。测定治疗前、治疗后性激素5项,包括催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睾酮(T),以及体质量指数(BMI),随访月经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二甲双胍组LH增高(P0.05),PRL、T、BMI下降(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SH、E2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性激素5项、BMI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均P0.05)。治疗后,二甲双胍组LH高于对照组,PRL、T、BM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甲双胍组月经恢复率(35.5%)高于对照组的(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在降低奥氮平治疗后肥胖患者体重同时,对部分性激素水平有影响,并可部分改善闭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HPRL)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抗精神病药治疗过程中出现HPRL的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共24例,给予二甲双胍0.75g/d口服,观察1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8周和12周后测定PRL水平。结果:24例患者二甲双胍治疗前PRL水平平均(80.62±56.26)ng/ml,治疗4周后PRL水平降至(62.94±43.49)ng/ml,平均降低(17.69±25.30)ng/m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4,P〈0.01)。结论:二甲双胍对于抗精神病药所致HPRL可能具有降低PRL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双侧海马各注射5μl Aβ25-35(2 g/L)建立AD模型,假手术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次日,对治疗组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二甲双胍处理对小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将30只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和二甲双胍组,通过 MCAO 手术对小鼠进行脑缺血造模,在术后 1~7 d,二甲双胍组小鼠腹腔给予 50 mg/kg 二甲双胍处理,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的第 1、3、5、7 天,采用神经系统严重程度评分(NSS)量表进行神经功能评估,通过 Rotarod 检测脑缺血后小鼠在转棒上的停留时间;在术后第 7 天,通过 Western blot 检测脑组织 pAMPK/AMPK、ALK1、HIF-1α 和 BCL-2 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半暗带区域血管再生情况。结果 脑缺血后给予 50 mg/kg 二甲双胍处理,引起的梗死体积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14.20±2.23)% 比(37.80±1.77)%],在给予二甲双胍后,血管的数量相比对照组显著增加[(103.60±1.66)条比(57.70±1.01)条]。给药第 7 天时,二甲双胍组小鼠的N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85±1.23)分比(3.33±0.57 分)],其余时间点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甲双胍组的 pAMPK/AMPK 比值为(1.7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33);对照组 ALK1 的表达水平为(2.01±0.52),明显低于二甲双胍组的(3.09±0.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甲双胍可以显著增加 BCL-2 的表达[(1.06±0.25)比(0.53±0.07)],降低 HIF-1α 蛋白表达水平[(0.71±0.12)比(2.24±0.69)]。给药第7天结束后,二甲双胍组小鼠在转棒上的停留时间相比对照组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 二甲双胍可以降低脑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症状和运动功能,促进血管再生,其机制可能与增加 AMPK 磷酸化水平和 ALK1 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每年约有320万人死于糖尿病,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70%~80%的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而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因素在糖代谢受损的不同阶段,甚至在血糖正常时期都可能出现。 相似文献
16.
万荫国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3,6(5):72-72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用依那普利对中重度高血压与单用依那普利的疗效对比。方法 将确诊为中重度高血压病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给予依那普利l0mg/次,2次/d口服,连续观测血压3个月。B组患者给予依那普利5mg/次,2次/d,缬沙坦80mg/d口服,连续观测血压3个月。结果 A组降压效果不如B组,且不良反应较多。结论 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疗效理想,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行为干预对利培酮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紊乱的效果.方法 对口服利培酮致肥胖的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两组均给予行为干预,研究组加用二甲双胍(1.5g/d),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16周后测查体重及相关生化、免疫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FBG、2hP... 相似文献
18.
目的验证二甲双胍与行为干预单一或联合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的体质量增加及糖代谢紊乱的疗效。方法将抗精神病药所致体质量增加≥10%的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四组:二甲双胍(750mg/d)联合行为于预组(以下简称A组,32例);二甲双胍(750mg/d)组(以下简称B组,32例);行为干预联合安慰剂组(以下简称C组,32例);安慰剂对照组(以下简称D组,32例);治疗观察期均为12周。四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末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身高、体质量、腰围,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并进行比较。结果(1)A、B、C组患者治疗后的体质量、BM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IR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D组患者的体质量、BMI、腰围、空腹胰岛素、IRI治疗后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2)治疗4周末,A组与B组体质量、BMI的下降程度相同,但均明显高于C组。治疗12周末,体质量、BMI的下降程度以A组最高,其次为B组和C组。治疗后各时点,A组与B组的空腹胰岛素、IRI的下降程度相同,均明显高于C组。结论二甲双胍与行为干预单一或联合治疗均能有效减轻抗精神病药所致的体质量增加及胰岛素抵抗,二甲双胍联合行为干预的疗效最好。单用二甲双胍与二甲双胍联合行为干预治疗缓解抗精神病药引起的胰岛素抵抗的疗效相同。 相似文献
19.
戚凤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2):122-123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03—2014-01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8例,根据药物应用的不同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治疗,联合组给予卡托普利片与缬沙坦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经治疗后血压均有下降,但联合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65.31%,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7%,对照组16.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药应用效果,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A组)和贝那普利组(B组),A组服缬沙坦80mg/d,B组服贝那普利10mg/d,疗程8周,观察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和B组降压有效率分别为74%和7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无1例发生咳嗽,B组咳嗽发生率10%.结论 缬沙坦80mg/d与贝那普利10mg/d均能有效降压,但缬沙坦耐受性比贝那普利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