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着色真菌病又名着色芽生菌病,是一种少见的由不同种类暗色真菌引起的深部真菌病,偶可侵犯脑组织及其他脏器,仅累及于皮肤者称为皮肤着色真菌病。1病历摘要患者女,53岁。6年前无明显原因右腕伸侧出现一黄豆大皮下结节,按压可移动,半年后结节扩大,呈红色,质硬,蚕豆大小,自觉痒痛,二三天后破溃,可挤出黄色黏稠的液体,并很快结痂。周围正常皮肤出现新丘疹,破溃后结痂。皮损渐向周围扩大,中央渐变平,在红斑上覆有痂皮,于2005年5月就诊于我科。发病以来无发热、咳嗽、腹痛、腹泻等不适。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  相似文献   

2.
着色真菌病是由不同着色真菌侵犯皮肤深部组织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较为少见,现将我科门诊遇到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着色真菌属暗色孢科中的一种,人类和动物的着色真菌感染称着色真菌病。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可分为以下四类: 1.表浅着色真菌病:真菌主要寄生于皮肤角层,其特征为检查时可见大量褐色菌丝。掌黑癣是典型表浅着色真菌病。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西方型掌黑癣菌(Cladosporium Werneckeii)。此外,1975年Borelli等报告卡氏分支孢子菌(Cladosporium Castellanii)可致表浅着色真菌病。此型着色真菌病对灰黄霉素治疗无效,但局部或全身应用噻苯达唑(thiabendazole)很有效。也可用局部角质剥脱剂如水杨酸治疗。 2.着色芽生菌病(Chromoblastomycosis):真菌寄生于真皮,可见大量球形菌体,病原菌有分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58岁,因左手背疣状增生5年于2003年4月来广州军区总医院就诊。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左手背出现一绿豆大淡红色丘疹,质地中等,未予处理。隐后丘疹逐渐增大,表面粗糙呈疣状,无明显自觉症状,患处用鸡眼亮外贴后出现糜烂,患者自行用烧红的铁棍烧灼局部,皮损未见好转。患者曾数次就诊于当地医院,被诊断为“寻常疣”,给予激光治疗1次,冷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 ,39岁。左手背皮疹 5年 ,2 0 0 1年 8月 1日就诊。患者 5年前左手背被芦苇划伤后 ,局部出现一绿豆大小淡红色丘疹 ,质地中等 ,未在意。随后结节逐渐增多并融合 ,表面有鳞屑 ,无明显自觉症状。 2年前于外院按“痈”切开引流 ,术后刀口处又出现皮疹。 1年前于该院再次切除皮损并植皮 ,术后病理报告“结核样增生” ,予抗结核治疗 :肌注链霉素 1g/d ,共 10天 ;口服雷米封 0 .3g ,1次 /d ;利福平 0 .4 5g ,1次 /d。未见疗效 ,刀口处又出现融合性淡红色丘疹及斑块。家族及居住地附近无类似患者。体检 :各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皮肤科…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22岁,湖北省谷城县紫金区林站炊事员。患者于5年前左前臂伸侧出现一米粒大小的丘疹,因痒搔抓,继之出血并化脓感染。皮损逐渐发展形成银元大溃疡,有脓液流出,并觉周围皮肤温度较高,有灼热感,不痛。皮损:左前臂伸侧中,下1/3,交界处见一比银元略大的溃疡面,境界清楚,周围暗红色,扪诊有浸润,在溃疡面上有呈蜂窝状的肉芽组织,表面可见米粒大的脓点,挤压皮损,有白色略稠脓液流出,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2岁。1996年10月因右足底过度增生角化30余年,久治不愈来我科就诊。体检:一般情况好,右足跖大部过度增生角化,边界清楚,肤色或淡褐色,表面粗糙不平,足背侧及趾甲未见损害。真菌培养见裴氏着色真菌生长。治疗经过口服伊曲康唑(西安杨森制药有限...  相似文献   

8.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67岁,农民。因右手背起1个疣状增生10年余来就诊。10年前在地里干活时不小心被棒杆把右手扎破,未特殊处理,几天后在伤口处起了1个绿豆大小的红色丘疹,未重视。此后皮疹逐步增大,增多,表面粗糙呈疣状,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曾  相似文献   

9.
TDP治疗皮肤着色真菌病2例孟林,张希平,王培玲,张传倩河南省宁陵县医院(邮政编码476700)例1男,39岁。左足背长结节伴痒2年。初左足背出现一樱桃大结节,质软,破溃后常流脓血,常年不愈,皮损逐渐扩大至整个足背,瘦痒。检查:左足背可见6cmX4c...  相似文献   

10.
误诊为疣状皮肤结核的着色真菌病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 ,49岁 ,农民 ,患病前从事拖拉机手的工作。 10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前臂伸侧出现数个红色结节样损害 ,触之较硬 ,无痒痛等不适。此后皮损逐渐发展至腕部 ,渐增多 ,并相互融合 ,形成斑块 ,表面凹凸不平。 3年前开始皮损明显扩大 ,病情加重 ,皮损时常破溃 ,并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患者曾数次就诊于当地医院 ,未做明确诊断 ,曾间断外用肤轻松、红霉素、克霉唑等无效。 1年前在当地医院做皮肤活检 ,诊断为“疣状皮肤结核” ,口服异烟肼治疗 1年 ,仍无效 ,遂来诊。家庭中其他成员无此类似病史。体检 :就诊时一般情况好 ,体温正常 ,全身浅表…  相似文献   

11.
12.
临床资料 患者男,30岁,农民.因右足背破溃、结节伴痛痒12年来诊.12年前患者右足拇趾被树枝扎破,10余天后伤口周围出现一个粟粒状、粉红色、无痛性类圆形丘疹,约3、4天后转为豆粒大小脓疱,不痒不痛,患者未予注意,数月后皮疹逐渐增大成约3 cm×3 cm皮色斑块,边缘高起,表面粗糙,破溃流黄色脓液,疼痛剧烈,于当地医院以骨膜炎行刮骨术,术后常规换药拆线,伤口处留约2 cm×3 cm淡红色条状瘢痕.  相似文献   

13.
脑型着色真菌病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报告1例脑型着色真菌病。患者男,36岁,农民。18年前起左手背、左背、右腰、右臀部、大腿部相继出现结节、斑块,时有破溃,结痂,愈后遗留疤痕。颈、腋部、左、右鼠蹊部、颈部及腋下相继出现花生仁至核桃大肿物。阴囊、右下肢橡皮肿。曾有抽搐史。皮肤、淋巴结病理示巨细胞内可见圆形及卵圆形棕黑色孢子;真菌培养鉴定为紧密着色菌。头颅部MRI,CT检查有不规则片状异常信号影,诊断为脑型着色真菌病。抗真菌治疗病情有好转。  相似文献   

14.
临床资料 患者男,30岁,农民.因右足背破溃、结节伴痛痒12年来诊.12年前患者右足拇趾被树枝扎破,10余天后伤口周围出现一个粟粒状、粉红色、无痛性类圆形丘疹,约3、4天后转为豆粒大小脓疱,不痒不痛,患者未予注意,数月后皮疹逐渐增大成约3 cm×3 cm皮色斑块,边缘高起,表面粗糙,破溃流黄色脓液,疼痛剧烈,于当地医院以骨膜炎行刮骨术,术后常规换药拆线,伤口处留约2 cm×3 cm淡红色条状瘢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患69岁,男性,右足背及跟部增殖损害12年,皮损逐渐增生,扩大呈疣状增生,经多方治疗无明显疗效,实验室检查证实为裴氏着色真菌感染,经特比奈芬治疗后症状逐渐消退,治疗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16.
伊曲康唑联合蜡疗治疗高龄皮肤着色真菌病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肤着色真菌病在我国并非罕见,随着抗真菌药物的研发,治愈率有了明显提高。然而,对于高龄、广泛、伴有瘢痕形成的着色真菌病病人的治疗经验较少。笔者报告1例用伊曲康唑(斯皮仁诺)联合局部蜡疗治疗高龄皮肤着色真菌病的体会,以供参考。1临床资料1.1临床表现患者女,82岁,农民。因左侧小腿皮疹逐渐增大9年前来就诊。患者9年前农作时不慎左小腿踝部受伤,对症处理未愈。以后皮损渐向周围扩展,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诊治。否认其他系统性疾病,包括结核病史。皮肤科检查:皮损从左小腿踝部向上,至整个左小腿的屈侧、内外侧,…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5岁.因右小腿红肿,起结节及肿块溃烂33年,于1986年10月8日入院.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 21岁,福建泉州市安溪县人,因右下肢肿胀 14年,反复溃烂 5年于 1999年 3月 5日入院。 14年前不慎摔破右小趾后,右小腿出现红、肿、热、痛,经治疗后,右小趾破溃处愈合,但右小腿出现肿胀并不时有右小腿红肿伴畏寒、头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逐渐加重。 9年后右足跟部出现 3个米粒大丘疹,丘疹逐渐形成结节,并融合成斑块,破溃结痂并逐渐向足跖、足背及小腿内侧蔓延,溃烂结痂处时好时坏。病程中多次被诊断为“血丝虫病”,曾用海群生及多种抗生素等治疗无效。家族和驻地附近无类似发病。 体检: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216例皮肤着色真菌病采用抗真菌药物、物理疗法及中草药等非手术疗法的疗效观察.共治愈104例,总治愈率为48.15%.平均随访3.18年,无一例复发.其中仅用30~50%冰醋酸外涂的治愈率为30.27%.以该药治疗本病,文献上未见报道.作者认为,该药治疗简便、经济,为小面积病损首选的非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20.
临床资料 患者,男,76岁,农民。因右小腿被木柴刺伤后出现皮疹,状增生,上覆痂皮样增生40余年,伴双手指甲变灰增厚10年余,来我科就诊。患者40年前上山砍柴不慎右小腿内踝部被刺伤,自用消炎粉包扎,创面糜烂后出现皮疹,皮损逐渐向四周及向上扩散,呈现状增生上覆痂皮,无明显自觉症状,有轻度痒感。曾在当地卫手院手术切除及多种方法治疗,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