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b值DWI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26例经外科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前列腺癌15例,前列腺炎11例,所有患者于手术或穿刺前行MR扩散加权成像,b值选择1000、2000、3000s/mm2,观察对不同b值的扩散加权图像,比较不同b值对前列腺癌及前列腺炎的定性诊断准确率。结果 b值为1000s/mm2时,DWI诊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6.6%和63.6%;b值为2000s/mm2时,DWI诊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3.3%和90.9%;b值为3000s/mm2时,DWI诊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3.3%和100.0%。在b值为1000s/mm2时,DWI诊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低于b值为2000、3000s/mm2(P<0.05)。结论选择较高b值,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鉴别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DWI可作为鉴别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DWI结合T_2WI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化敏  夏黎明  金红花  程若勤  杨卫  汪杜   《放射学实践》2010,25(12):1384-1387
目的:探讨磁共振DWI结合T2WI在前列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53例经组织病理学及随访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前列腺癌(PCa)15例,前列腺增生(BPH)38例,行磁共振平扫及DWI,测量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及病灶与周围正常外围带ADC值的相对比值,经2名有经验的医师进行双盲阅片,比较T2WI及DWI结合T2WI对PCa、BPH的定性诊断准确率。结果:T2WI对PCa、BPH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3.3%、65.8%,DWI结合T2WI对PCa、BPH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7%、92.1%。结论:DWI结合T2WI能提高前列腺疾病的定性诊断准确率,DWI及ADC值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动态增强在早期前列腺癌诊断的不同作用。方法对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49例,其中早期前列腺癌30例(外周带中早期18例,中央带中早期12例),前列腺增生53例,前列腺炎7例。扫描序列采用T1WI、T2WI、DWI,DWI扫描,测量DWI高信号区ADC值及观察ADC图;动态增强采用钆喷酸葡胺20ml静脉推注后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及实质期三期,部分病例病灶区观察动态曲线。结果 27例外周腺体前列腺癌有1例误诊,而3例中央腺体前列腺增生误诊为前列腺癌,其中2例为b值选用800s/mm~2时,1例为b值选用1000s/mm~2时,而有4例前列腺增生误诊为前列腺癌,其中3例为b值选用800s/mm~2时,1例为b值选用1 000s/mm~2时。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结合动态增强在早期外周腺体前列腺癌准确率较高,而选用不同的b值其准确率各不相同,其中b值为1 200s/mm~2能提高中央腺体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总体说来1.5T高b值弥散成像诊断准确率高于动态增强,而两种检查方法结合应用可提高早期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T2加权成像(T2WI)诊断外周带前列腺癌(PCa)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靶点穿刺、临床病理学确诊并于穿刺前后1个月内行前列腺MRI检查的PCa患者41例,年龄49~89岁,中位年龄69岁。所有患者均行3.0T超高b值(分别为2000、3000 s/mm2)的DWI及T2WI脂肪抑制序列MRI成像。以前列腺靶点穿刺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T2WI、DWI(b=2000 s/mm2)、DWI(b=3000 s/mm2)、T2WI+DWI(b=2000 s/mm2)、T2WI+DWI(b=3000 s/mm2)对PCa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计算各方法诊断PCa的曲线下面积。 结果 41例患者中,PCa患者26例(通过临床结合穿刺点位置确诊为外周带PCa),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5例。T2WI、DWI(b=2000 s/mm2)、DWI(b=3000 s/mm2)、T2WI+DWI(b=2000 s/mm2)、T2WI+DWI(b=3000 s/mm2)诊断PCa的灵敏度分别为0.962(25/26)、0.962(25/26)、0.962(25/26)、0.923(24/26)、0.923(24/26),特异度分别为0.400(6/15)、0.667(10/15)、0.876(13/15)、0.800(12/15)、1.000(15/15),准确率分别为0.756(31/41)、0.854(35/41)、0.926(38/41)、0.878(36/41)、0.951(39/4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1、0.814、0.914、0.872、0.972(P=0.056、0.001、<0.001、<0.001、<0.001)。 结论 T2WI+DWI(b=3000 s/mm2)序列图像诊断PCa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有望成为一种可靠的诊断前列腺疾病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前列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前列腺病病变患者采用磁共振常规扫描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选取感兴趣区记录DWI的信号强度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64例经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诊断结果显示前列腺癌35例,前列腺增生29例。当b取800s/mm2时,以前列腺癌组外周带癌灶的平均ADC值单值上界95%可信区间的上限为0.87×10‐3 mm2/s ,而前列腺增生结节的ADC值单值上界95%可信区间的上限为1.30×10‐3 mm2/s ,两组ADC之间无交叉,所以以ADC值≤0.87×10‐3 mm2/s作为诊断前列腺癌的阈值,其诊断敏感度为88.57%,特异性为89.66%,准确性为89.06%,Kappa=0.67,P <0.01,说明其与病理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DWI对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可提供定量诊断信息,ADC值是鉴别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参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运用3.0 T MR多b值DWI探讨b值选择对前列腺中央腺体癌(CGPCa)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鉴别效能的影响.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28例CGPCa及23例BPH患者行常规序列及DWI序列扫描,DWI设定4个b值(0、500、1000、1500 s/mm2),分别选取b=0、1000 s/mm2,b=0、500、1000 s/mm2,b =0、1500 s/mm2,b=0、500、1500 s/mm2,b=0、1000、1500 s/mm2,b=0、500、1000、1500 s/mm2拟合得到ADC图,测量感兴趣区域(ROI)的ADC值.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CGPCa组与BPH组ADC值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不同b值组合的诊断效能.结果 b=0、1000 s/mm2和b=0、500、1000 s/mm2两组在CGPCa及BPH组各ROI的ADC值均相等.CGPCa及BPH组在不同b值组合下ADC值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b=0、1000 s/mm2,b =0、500、1000 s/mm2,b=0、1500 s/mm2,b =0、500、1500 s/mm2,b=0、1000、1500 s/mm2,b=0、500、1000、1500 s/mm2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2、0.912、0.952、0.950、0.952、0.950;两两比较显示b=0、1500s/mm2,b=0、1000、1500 s/mm2,b=0、500、1000、1500 s/mm2三组分别与b=0、1000 s/mm2和b=0、500、1000 s/nmm2组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5、0.009、0.015.在b=0、1500 s/mm2组,当ADC值阈值为0.901×10-3mm2/s时,诊断CGPCa的敏感性为92.86%,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5.2%.结论 b=1500 s/mm2的高b值DWI对于鉴别CGPCa与BPH具有显著意义,诊断效能优于b=1000 s/nm2的常规DWI.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初步探讨计算机化扩散加权成像(cDWI)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异常的59例患者,以3.0T磁共振行前列腺DWI(b =0,800)扫描,计算cDWI(b=1400).测量DWI 800和cDWI 1400的病灶对比度CR 800和CR 1400,以配对t检验分别比较DWI 800和cDWI 1400的对比度.由2名医师以方案A(T2WI+ DWI 800)、方案B(T2WI+ cDWI 1400)对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诊断,诊断结果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诊断效能分析.结果 59例中29例为前列腺癌,30例为前列腺良性病变.癌组CR 1400显著高于CR 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分析显示方案A的曲线下面积(AUG)为0.795,方案B的AUC为0.964,方案B诊断效能显著优于方案A.结论 cDWI 1400可显著提高前列腺癌灶的对比度,其诊断效能优于常规DWI 80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T2加权像(T2WI)及动态增强(DCE)联合应用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100例前列腺疾病中前列腺癌49例和非癌病例51例(包括46例前列腺增生、3例外周带炎症及2例前列腺结核).所有病例在常规MR检查基础上加扫DCE及DWI序列,DWI的b值为800 s/mm2.比较T2WI、DCE、DWI及三者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统计分析前列腺组织与非癌组织的ADC值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在DWI图像上,前列腺癌多呈明显高信号,6例局限于中央带前列腺癌得到正确诊断.前列腺癌组织的平均ADC值为(0.96±0.22)×10-3mm2/s,前列腺增生组织的平均ADC值为(1.56±0.23)×10-3mm2/s,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但ADC值有小部分重叠.T2WI、DCE、DWI及三者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85.7%、87.8%、93.9%、100%.结论 T2WI、DCE及DWI三者联合应用可以弥补各自的缺点,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ADC值测量对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的诊断作用.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45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前列腺炎10例、前列腺癌1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22例、10例健康志愿者.取病理前1个月内均行前列腺MRI 、DWI检查,采用单次激发EPI序列,b值为0 s/mm2 和 800 s/mm2.并测定血清PSA值.结果 腺体增生为主型、间质增生为主型、前列腺炎、前列腺癌和健康志愿者的ADC值分别为(1.91±0.15)×10-3 mm2/s、(1.37±0.14)×10-3 mm2/s、(1.89±0.19)×10-3 mm2/s、(1.17±0.17)×10-3 mm2/s 、(2.11±0.28)×10-3 mm2/s,组间有统计学差异(F=49.032,P=0.00 ,one-way ANOVA),两两比较(LSD)除前列腺炎组和腺体增生为主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没有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 ADC值可以定量评价不同类型的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可以区分前列腺良、恶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超声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的7例患者及非前列腺癌的4例患者纳入本组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多b值DwI序列(b值分别为0、188、375、563和750s/mm2)扫描。应用双指数模型(体素不相干运动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并比较分析前列腺癌区和非癌区的相对纯扩散值D和灌注分数f的差异。结果:癌区的D值和f值分别为(0.77±0.20)×10^-3mm^2/s和(8.66±3.07)%,非癌区的D值和f值分别为(1.53±0.48)×10^-3mm2/s和(2.27±1.16)%。癌区的D值低于非癌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癌区的f值高于非癌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b值DWI序列可获取前列腺组织真实水分子扩散运动及微灌注相关信息,可为前列腺癌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b值DWI对低PSA水平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伴间质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PSA水平10μg/l的前列腺癌患者21例及前列腺增生伴间质炎25例的高b值序列DWI扫描数据。测量病灶区ADC值。t检验比较低PSA水平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伴间质炎之间的ADC值的差别。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估ADC值的诊断效能。结果低水平PSA前列腺癌组与前列腺增生伴间质炎组病灶的ADC值(×10-3mm~2/s)分别为:0.663±0.148 vs 0.886±0.25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值0.0011)。鉴别低水平PSA的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伴间质炎ROC曲线下面积0.768,阈值0.0008,敏感度71.4%,特异度72%。结论高b值DWI对低PSA水平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伴间质炎的鉴别诊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MR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40例前列腺疾病中17例前列腺癌及23例前列腺增生.所有病例行MR DWI扫描,b值为800 s/mm2.分析各病例的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表现,并分别测量癌区、前列腺增生组织以及膀胱内尿液的ADC值,统计分析组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17例前列腺癌中15例在DWI上呈明显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能直观显示肿瘤的范围.前列腺癌组织的平均ADC值为(1.03±0.32)×10-3 mm2/s,前列腺增生组织的平均ADC值为(1.62±0.16)×10-3 mm2/s,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2);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膀胱内尿液的平均ADC值分别为(3.24±0.30)×10-3 mm2/s、(3.25±0.29)×10-3 mm2/s,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834).结论 DWI可显示前列腺癌的位置和侵犯范围;根据DWI信号特点以及ADC值可以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对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DWI、T2加权像及综合应用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对分别应用T2WI及DWI两种成像方法及其综合应用对前列腺癌进行定性诊断的比较,探讨两种方法各自及综合应用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1.5T MR成像仪对4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进行前列腺磁共振高分辨成像,其中前列腺癌15例,良性病变包括良性前列腺增生及慢性前列腺炎症等27例。在MRI常规成像基础上行DWI扫描,扩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为0、1000s/mm2。采用盲法阅片,按照前列腺6分区法将两种MR技术分别所得图像数据分区评估测量并采用5分制评分,根据两种技术的5分制评分进行T2加权像综合DWI方法评分,将所得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利用SPSS 11.5分别做ROC曲线分析比较,计算各组方法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等。结果:各组诊断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Az)如下:T2WI:88.2%,67.2%和0.848±0.030,最佳诊断界值为3;ADC诊断:82.4%,81.6%和0.860±0.033,最佳界值为4;ADC结合T2WI诊断:78.4%,92.5%和0.922±0.021,最佳界值为4.结论:通过独立评估T2WI及DWI两种方法均可以有效诊断前列腺癌;两种成像方法综合应用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度显著高于两种成像技术独立诊断,其诊断结果与病理分析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扫描(DCE-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三维氢质子MR波谱分析(3D1H-MRS)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穿刺活检、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32例前列腺癌及6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以及29例健康志愿者经MR常规扫描、DCE-MRI、DWI和MRS扫描,分别测量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病灶和正常前列腺中央腺区和正常周围带强化后的相对信号强度值、DWI信号强度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以及胆碱/枸橼酸盐(Cho/Cit)和[Cho+肌酸(Cr)]/Cit比值,并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织和病灶间差异。结果经DCE-MRI检查,22例前列腺癌患者中18例病灶区呈早期明显强化,并快速下降;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中38例呈早期明显强化并逐渐上升至中晚期达峰值后缓慢下降,除0及120 s两时间段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组织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正常周围带、增生与癌三者的相对信号强度在其余每个时段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DWI检查前列腺癌患者26例于ADC图上病灶呈明显低信号,ADC值为(104.23±26.15)×10-5mm2/s,4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病灶区平均ADC值为(175.21±64.86)×10-5mm2/s,除正常前列腺周围带与前列腺增生之间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和正常前列腺中央腺区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检查前列腺癌17例,其病灶区Cho/Cit比值为2.26±0.91,(Cho+Cr)/Cit比值为2.85±1.01,3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病灶区平均Cho/Cit比值为0.46±0.23,(Cho+Cr)/Cit比值为0.57±0.20。除正常前列腺周围带与正常前列腺中央腺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和正常前列腺组织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DWI和MRS 3种检查方法在前列腺癌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达70%以上,而通过3种检查方法的联合应用,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达87.50%、94.74%、92.59%。结论DCE-MRI、DWI和MRS 3种检查方法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具有特征性表现,而3种检查方法的联合应用又将极大地提高MRI诊断前列腺癌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常国庆  夏兆云 《武警医学》2018,29(4):358-360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表面弥散系数(ADC)在前列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前列腺癌组21例,前列腺炎组1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25例,测量病变区及前列腺增生外周带的ADC值,并在癌与非癌组之间进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 前列腺癌组ADC值为(0.74±0.10)×10-3 mm2/s,前列腺炎组为(0.98±0.07)×10-3 mm2/s, BPH组中央带为(1.21±0.09)×10-3 mm2/s,外周带为(1.38±0.14)×10-3 mm2/s,组间ADC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ROC曲线,当ADC值为0.95×10-3 mm2/s时,诊断的敏感性达92.8%,特异性达100%,ROC曲线下面积为0.995。结论 磁共振DWI和ADC值可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5T MR 超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分析行常规MRI和DWI(b值为400、800、1 400 s/mm2)扫描,并经临床病理证实的PCa 12例,前列腺增生(BPH)17例,分别测量各b值DWI上感兴趣区(ROI)的信号强度,对ROI的可视化程度进行分级,比较其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超高b值与高b值DWI PCa病灶的信号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957,P=0.000<0.05);b值越高,DWI上PCa癌灶亮度对比越高,可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78,P=0.003<0.05).超高b值DWI上PCa癌灶与BPH和正常外周带信号强度有统计学意义(χ2=25.913,P=0.000<0.05),超高b值DWI PCa病灶亮度主要是亮和灰亮(占71.4%),BPH和正常外周带的亮度以暗和灰暗为主(BPH组占63.0%,正常外周带组占73.3%);可视化程度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Z=-6.908、-6.110,P值均为0.000<0.017).b=1 400 s/mm2的DWI信号强度和可视化程度诊断效能最高.结论 1.5T MR超高b值DWI能提高PCa癌灶的显示率,易于观察和诊断.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癌的磁共振DWI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M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的表现及其ADC值的差异,探讨DWI在PC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7例PCa,38例BPH进行MR扩散加权成像,分析DWI和ADC图表现,测量PCa区域、BPH的中央腺体区增生结节及外周带的ADC值。结果:PCa在DWI图上表现为高信号,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BPH在DWI和ADC图上外周带信号较均匀,中央腺体信号欠均匀。前列腺癌Ca灶及中央腺体非癌灶区平均ADC值分别为(1.091±0.214)×10-3mm2/s和(1.497±0.318)×10-3mm2/s;前列腺增生外周带及中央腺体区增生结节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839±0.190)×10-3mm2/s和(1.509±0.225)×10-3mm2/s。PCa灶的ADC值明显低于BPH外周带及中央腺体区增生结节(P〈0.05),其间ADC值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MR扩散加权成像对PCa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在常规MRI形态学的基础上,结合DWI图上病变的信号特点及ADC值提供的病理变化信息,能提高对PCa的定性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ADC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前列腺癌49例患者资料,DWI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序列(EPI)。感兴趣区(ROI)包括前列腺癌、前列腺良性增生(BPH)和正常前列腺周围带,并计算相应的ADC值。结果49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平均为49.1ng/ml。肿瘤病灶ROI的ADC值在X、Y和Z轴方向分别有41、9和13例获得;前列腺良性增生分别在3个方向为39、11和13例;正常前列腺周围带为31、9和10例。前列腺癌在X、Y和Z轴方向平均ADC值分别为2.282×10^-3mm^2/s、2.293×10^-3mm^2/s和3.017×10^-3mm^2/s;BPH各个方向平均ADC值分别为2.559×10^-3mm^2/s、2.812×10^-3mm^2/s和3.585×10^-3mm^2/s;正常前列腺外周区组织3个方向的平均ADC值分别为2.892×10^-3mm^2/s、3.303×10^-3mm^2/s和4.112×10^-3mm^2/s。前列腺癌在X轴方向的ADC值明显低于相同方向前列腺增生和正常周围带的ADC值(P〈0.005)。结论DWI和ADC值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应用方便、易行,ADC值是区别前列腺癌组织和非肿瘤组织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 5T磁共振弥散成像b值为1 200s/mm2时DWI图、ADC图及ADC值在早期中央移行带前列腺癌(PCA)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65例b值选用1 200s/mm2(或为多b值中含1 200s/mm2)的前列腺MR检查资料,将28例PCA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除行常规扫描序列采用T1WI、T2WI、DWI,DWI扫描外,b值均同时选用1 200s/mm2;后处理产生ADC图,测量ADC值。分析比较b值选择1 200s/mm2时常规MR检查+DWI图+ADC值对PCA的诊断符合率,第二组为在第一组的基础上再增加ADC图对PCA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病理证实的PCA 88例,前列腺增生(BPH) 76例,前列腺炎5例。其中中央移行带早期PCA 28例,用第一种方法误诊4例,用第二种方法误诊1例。结论 1. 5T磁共振弥散成像选用b值为1 200s/mm2时能较好的反映PCA信号的变化,在DWI图及ADC图表现上具有信号差异,其中ADC图对PCA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DWI图,结合ADC值及常规MRI图像能提高中央移行带早期PCA的确诊率,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前列腺癌及31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进行了MR常规扫描、DWI和DCE-MRI扫描,测量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观察病灶常规MRI、DWI和动态增强MRI特征,绘制信号强度-时间曲线(SI-T曲线),SI-T曲线分成3型:Ⅰ型为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仍持续增高;Ⅱ型为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出现平台期;Ⅲ型为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出现下降期。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织和病灶间差异。结果经DCE-MRI检查,20例前列腺癌患者中17例病灶区呈Ⅲ型曲线,2例呈Ⅱ型曲线,1例呈Ⅰ型曲线;3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中26例呈Ⅰ型曲线,4例呈Ⅱ型曲线,1例呈Ⅲ型曲线。前列腺癌组与BPH组的SI-T曲线类型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例前列腺癌病灶于DWI上为高信号,于ADC图上呈明显低信号,ADC值为(1.18±0.08)×10-3 mm2/s,未被癌组织侵及的外围叶于DWI、ADC图上均呈等信号,ADC值为(2.67±0.09)×10-3 mm2/s;3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央叶和外围叶于DWI、ADC图上均呈等信号,ADC值分别为(1.87±0.07)×10-3 mm2/s、(2.64±0.11)×10-3mm2/s。除前列腺增生的外围叶与未被癌组织侵及的外围叶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的外围叶和未被癌组织侵及的外围叶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和DWI联合应用在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达80%以上。结论 DCE-MRI、DWI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2种方法联合应用提高了MRI诊断前列腺癌的诊断和分期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