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学生对目前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看法、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以及对英语后续课程的诉求,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设置提供参考。方法 研究者结合实际,查阅文献资料基础上设计了《西安医学院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调查问卷》,问卷包括学习大学英语目的、对目前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对专门用途英语及后续英语课程的需求三个维度共计14个观测点,以西安医学院在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2018年1月借助问卷星网络平台发放问卷,问卷实时统计与分析。结果 通过设置多种筛选规则、甄别页、配额控制等条件自动筛选掉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1815份,问卷涉及不同年级、专业、英语水平、学习目标的在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这种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目前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还不能适应需要,不能满足医学院校学生及对英语后续课程的需求,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为指导,探讨构建多类别、多层次,突出医学院校特色、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学习目标、学习类型和语言水平需求特点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通过对锦州医科大学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学习需求分析,提出构建“通识英语(EGP)+医学英语(EMP)”的多元混合式课程模式,实现硕士研究生阶段专业化和个性化的课程培养目标,也为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研硕士研究生公共必修课程目前设置情况,为今后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自编问卷,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某军医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负责人对现行的英语、政治及统计课程设置情况的看法。结果68.9%的专家认为英语课程应当实行免修不免考制度,76.O%的专家认为政治课程“偏多”.认为研究生课程和本科生课程“很少重复”和“较多重复”的比例分别为47.9%和46.6%。结论军医大学要深化研究生公共必修课程改革,如采用讲座形式进行政治课教学;对英语课程实行免修不免考制度;统计课程注重统计软件应用和实验设计等针对性强的内容,以满足研究生科研需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空军某部官兵消化系统各种症状的发生率。方法以罗马Ⅲ成人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调查与诊断问卷进行调查,样本抽样采取多级、分层、整群的方法。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5800份,收回问卷5423份,应答率93.5%,合格问卷4954份,合格率91.3%。该部官兵消化系统症状总发生率为73.2%(3630/4954),其中以35—40岁组阳性率比例最高为85.6%。各症状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便秘54.6%(2707/4954),癔球感33.5%(1658,4954),上腹饱胀22.2%(1102/4954),腹胀21.5%(1067/4954),腹痛19.9%(987/4954),恶心19.1%(94714954),胸痛17.6%(870/4954),早饱16.3%(805/4954),腹泻15.6%(774/4954),反流14.3%(708/4954),嗳气13.5%(670/4954),烧心13.4%(665/4954),上腹痛11.2%(553/49541,呕吐10.9%(542/4954),肛门痛9.6%(475/4954),吞咽困难8.6%(426/4954),大便失禁3.4%(168/4954)。结论该部官兵消化系统症状总发生率较高,35~40岁年龄组症状阳性率比例在所有年龄组中最高;便秘、癔球感、上腹饱胀、腹胀及腹痛是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八年制医学博士职业发展潜力现状,探讨以提高职业发展潜力为目标的培养模式发展方向。方法 以某高校附属医院八年制医学博士毕业生、临床学院八年制医学博士生指导教师以及临床学科科主任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形式测评八年制医学博士临床能力、科研能力、综合能力等3项岗位竞争力,采用八年制医学博士毕业生自评和其导师以及所在科室科主任测评的方式分别匿名进行。将八年制医学博士每一类能力分别与传统模式培养的专业学位博士以及科研学位博士相比较。结果 发放八年制医学博士毕业生问卷85份,收回74份,回收率为87%。发放八年制医学博士生导师问卷63份,收回53份,回收率为84%。发放科主任问卷26份,收回21份,回收率为81%。在临床能力方面,43%(32人)的八年制医学博士毕业生自评、94%(50人)的导师和81%(17人)的科室主任评价认为,低于专业学位博士。在科研能力方面,76%(56人)的八年制医学博士毕业生自评、91%(48人)的导师和86%(18人)的科室主任测评认为,低于科学学位博士。结论 该调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当前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毕业生职业发展潜力不足,反映出当前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建议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目标可定位为“学术型医生”或“科学家医生”,而培养模式应以科研和临床并举为宜。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和医学科学的国际化对博士研究生的英语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切实保障和提高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改进英语课程教学效果,文章深入调查和分析了医学博士研究生英语学习现状,探究研究生对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授课模式等方面的具体需求,为进一步开展医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客观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城乡育龄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PFD)的患病状况及影响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在广西北流辖区采用整体抽样方法,抽取18~49岁育龄妇女5620人进行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及盆底功能筛查,并对PFD发病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发放问卷5620份,收回有效问卷5576份(99.22%)。 PFD 患病率为26.51%(1478/5576),其中乡镇患病率为29.51%(943/3196),高于城区患病率的22.48%(535/2380),且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盆腔器官脱垂(POP)患病率为10.99%(613/5576);压力性尿失禁(SUI)患病率为15.51%(865/5576)。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引起PFD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产次、阴道分娩和体力劳动。结论 PFD是城乡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年龄、产次、阴道分娩、体力劳动是PF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妇女保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通过实践证实“导师组制”在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优越性 方法 制作问卷调查表(导师问卷调查表、研究生问卷调查表),对全校护理专业硕士生导师、研究生进行调查。 结果 导师发放问卷36份,收回35份;研究生发放问卷98份,收回98份;问卷结果显示导师问卷调查82.86%的导师与87.76%的研究生支持实施“导师组制”模式的教学模式。结论 通过“导师组制”的实施拓宽了研究生的研究领域、开阔视野、培养团队精神,并实施了与临床的无缝衔接,提高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导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中医药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情况进行分析,认为研究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且英语交际运用能力远远不能适应研究生自身的发展及国际交流的需要。故从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成绩评估及数据分析等方面对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背景下重庆医科大学本科英语课程设置改革成效。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重庆医科大学2018级护理本科生英语课程设置需求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并在2019级护理本科生护理英语教学中实施1学期。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英语课程设置改革的满意度。对收集到的数据用SPSS统计学软件统计各选项人数与占比。结果 2019级护理本科生对本校英语课程设置改革的满意度为56.78%(272/479),对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满意度达到88.1%(422/479)。结论 医学院校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职业目标需求,课堂教学中尽量为学习者提供口语和阅读训练的机会。另外,ESP教师团队成员可以通过集体备课提高其在专业英语教学方面的能力和信心。基于需求分析的课程设置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影响长学制医学生专业英语学习的相关因素,为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英语教学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对专业英语学习态度和现状等内容,对同济大学2006至2008级临床医学七年制和八年制专业的134名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采用百分比进行描述。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32份,有效回收率为98.51%。56.82%(75/132)的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感兴趣,71.97%(95/132)的学生有对外交流学习的意愿。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目的和需求围绕“阅读专业文献”的占68.94%(91/132)、围绕“撰写SCI论文”的占59.09%(78/132)和认为学习专业英语“利于国际交流”的占58.33%(77/132)。影响专业英语学习主要因素依次为授课方式枯燥(45.45%,60/132),专业英语较难(41.67%,55/132)和课时偏少(40.91%,54/132)。结论长学制医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有需求且目标明确,但大多数医学生在专业英语应用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难,应从学生、教师和课程设置三方面着手,提高长学制医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2.
通过把医学英语课程引入到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来验证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将语言学习与学科内容学习有机融合,不仅整体上强化了学生的专业英语素养,而且更快地提高了他们的总体英语水平。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医学专业人才的学术语言能力,使学生的外语能力发展和专业发展相互融合,并满足医科学生深造和就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涉外护理专业双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应对措施。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09级涉外护理专业61名本科生进行随机调查,主要了解学生基本信息、英语水平自我评价、课堂互动情况、教学评价和满意度、课程必要性认识、选修原因、喜好程度、授课方式及学习方式喜好、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等,数据采用Excel2007进行分析。结果学生公共英语基础较好,CET-4及以上通过率为90.16%。但学生自我认同度低,自信不足(自评英语水平“很好”者为0,“良好”者为1.64%,“一般”者为52.46%,“较差”者为39.34%,“很差”者为6.56%)。学生明确课程必要性,但课外学习专业英语时间少(68.85%的学生课外学习专业英语时间〈30min,21.31%的学生课后几乎没花时间学习)。对课堂教学英文讲授比例需求差异大;学生听、说能力及专业英语词汇储备不足影响到课堂互动。结论涉外护理专业双语教学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听、说能力训练和自信心培养,进一步探索课程设置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OSC)"的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的效果与改革方法。方法选取某医药院校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283人,随机分为实验班138人、对照班145人。实验班基础医学课程实施OSC的整合教学,对照班按照"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教学。分析、比较两个班学生课程考试成绩、学习策略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结果①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试和课程模块总成绩(分,百分制):实验班分别为(89.38±8.57)分、(90.43±9.12)分和(89.91±8.85)分,与对照班(78.27±7.77)分、(79.46±8.09)分和(79.23±7.99)分一一比较明显提高(P〈0.05)。②学习策略(%):实验班参加实验室开放、查阅文献资料、咨询问题人次百分比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③自主学习能力(分):实验班[(240.02±26.73)分]明显高于对照班[(208.47±25.42)分](P〈0.05)。结论 OSC的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可以改善和提高学生的课程成绩、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但课程整合必须与教学方法创新、考核办法完善有机结合、同步进行和综合改革,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沉浸型”双语教学对教学质量及学生英文水平的影响.方法 在诊断学实验课中,将重庆医科大学2009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94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名学生.实验组实施“沉浸型”双语教学,对照组实施中文教学.比较2组学生的相关英文考试成绩,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英文考站成绩和专业英语课程成绩比对照组学生高,2组学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率较对照组学生高,且对专业英语课的学习兴趣更为浓厚,2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诊断学实验课开展双语教学是可行的,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值得进一步探索与推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院管理学》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对徐州医学院2个年级94名卫生管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学习行为,以及对该课程教学内容、应用价值、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的评价。使用Epidata 3.02对数据进行录入,使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性分析,对连续型变量行t检验、分类变量行X2检验。结果对课程不感兴趣的学生占25.6%(24/94),认为课程与专业相关程度高的学生占61.7%(58/94),56.4%(53/94)的学生认为课程有用,35.1%(33/94)的学生认为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好,认为教学互动不足和教学方式单调的学生均占19.1%(18/94),62.8%(59/94)的学生对教学效果比较满意。结论教学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学习兴趣、课程评价和教学评价,应从加强课程的认知沟通、进行教学改革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孙燕 《医学教育探索》2013,12(1):99-102
目的了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护理英语的学习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方法,抽取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982名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学生普遍认为护理英语重要(93.0%);希望学习各种英语技能,特别是提高听说能力,期望护理专业教师主持或参与教学(90.7%);对现有教材不满意(30.6%);学习中既依赖教师讲授又愿意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体验学习。结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护理英语的学习需求强烈,但教学现状与学习需求存在差距。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需求,使教学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18.
在医学院校博士生中开设英文SCI论文写作课十分必要。第三军医大学在该课的课程设置上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导向,确立了符合学习者实际情况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等。同时,采取了"以写促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与"课外讲座"相结合的立体化研究生英文SCI论文写作课程体系,为医学院校优化该课程的设置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和学习模式,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通过近6年来实践,经渐进式、分层次、整合式课程PBL教学三阶段改革历程,逐渐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心血管药理学教学的新途径。通过多次问卷调查和分析,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查阅参考文献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投入科学研究的兴趣改善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全科医学专业本科生对医学英语课程的需求,为医学院校全科医学专业建立科学可行的医学英语教学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运用自编结构式问卷进行调查,采用EpiData3.1录入问卷信息,使用SPSS19.0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级学生在其能够"满足考研或出国深造的需要"及"满足职业需求"学习动机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英语水平学生在"词汇学习"及"写作"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有必要开设医学英语"的学生与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医学英语"的学生在认为全科医学专业医学英语课程内容应包括"词汇学习"翻译"及"听说"课程内容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为"应将全科医学专业医学英语开设为必修课"的学生和认为"应开设为选修课"的学生在"掌握词汇"阅读专业文献"及"与外籍医生交流"课程目标方面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应以学分为约束手段,以满足目标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医学英语综合能力为目的,以必修课的形式为全科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医学英语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