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脑动脉的临床解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神经外科提供小脑动脉的临床解剖学资料。方法 手术显微镜下观察60例成人服标本小脑动脉的起始行径、主要分支、穿动脉及大致分布,检查各小脑动脉与颅神经根的接触关系。结果 60例成人脑标本有小脑上动脉(SCA)136支、小脑下前动脉(AICA)116支和小脑下后动脉(PICA)113支。15侧SCA和3侧PICA压迫三叉神经根并形成压痕,3侧AICA接触面神经根并形成压迹。结论 小脑动脉的局部解剖学资料有助于后颅窝手术时,对这些动脉尤其是行程可能有变异的动脉及穿支予以保护,避免损伤,并保护与小脑动脉关系密切的颅神经根;对某些脑干血管综合征患者及某些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并分析小脑水平裂(cerebellar horizontal fissure,CHF)、小脑桥脑裂(cerebello-pontinefissure,CPF)与三叉神经、小脑动脉(cerebellar artery,CA)、岩静脉(petrosal vein,PV)之间关系,为CHF-CPF手术入路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0例(20侧)成人整颅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察CHF、CPF与三叉神经、CA、PV之间解剖学关系,测量相关数据并行拍照记录。结果 CHF可分离长度(31.01±6.29)mm,可分离深度(11.75±3.41)mm;CPF可分离长度(20.33±2.49)mm,可分离深度(7.49±1.66)mm;分离前CHF-CPF可提供手术野最宽径(3.67±1.51)mm,三叉神经感觉根入桥脑处(root entry zone,REZ)暴露困难,分离后可提供手术野最宽径(18.52±3.80)mm,REZ暴露良好;CHF-CPF交界点距PV主干(13.63±1.59)mm,距小脑上动脉(SCA)(14.40±6.77)mm,距小脑前下动脉(AICA)(9.76±7.40)mm,距小脑后下动脉(PICA)(23.58±3.81)mm。结论经CHF-CPF入路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手术在解剖学上具有可操作性,可最大限度地保护岩静脉及其属支,三叉神经入桥脑处显露充分,使减压更加彻底。  相似文献   

3.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了40例成人脑标本的小脑上动脉及其一级分支的袢形、直径、距离及其与三叉神经根的关系。25侧(31.25%)共30支小脑上动脉主干或其一级分支接触或压迫三叉神经根,以接触或压迫神经根的上内缘为多见。小脑上动脉多形成尾袢,尾袢深而突出者接触或压迫三叉神经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面神经桥脑小脑池段及其毗邻神经血管结构的显微外科解剖;总结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技术要点,以期提高手术效果。方法显微解剖9例18侧成人尸头标本,对面神经桥脑小脑池段及其毗邻神经血管等结构进行观察和测量;回顾性分析128例面神经MVD手术资料。结果尸头解剖:面神经桥脑小脑池段与毗邻血管发生压迫或接触6侧(6/18),其中:小脑前下动脉(AICA)4侧,小脑后下动脉(PICA)1侧,椎动脉(VA)1侧;手术资料:面肌痉挛的责任血管几乎均位于桥脑延髓沟,其中AICA78例(60.94%);PICA38例(29.67%);椎-基底动脉4例(3.13%);多支血管8例(6.25%)。结论对桥脑延髓沟的充分探查以及对责任血管的合理处理是面神经MVD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半面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患者颅内责任血管与面神经之间的解剖关系,为HFS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提供临床解剖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经MVD治疗的HFS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面神经受压迫是否存在责任血管及其来源与走向,并总结MVD治疗HFS的效果。结果78例HFS患者中77例(98.72%)存在责任血管压迫,责任血管类型分别为小脑前下动脉(AICA)39例(50.00%),小脑后下动脉(PICA)21例(26.93%),AICA及PICA 10例(12.82%),PICA及椎动脉(VA)3例(3.85%),PICA及VA 2例(2.56%),AICA、PICA及VA 2例(2.56%),无明确责任血管1例(1.28%)。术后72例抽搐症状立即消失;5例抽搐症状好转,3~6个月内延迟治愈。结论血管压迫可能是HFS的主要病因,MVD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术中面神经根脑干区(root exit zone,REZ)的显露,准确判断责任血管,面神经REZ充分减压以及垫棉大小和放置的位置等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桥小脑角区小脑下前动脉的显微解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手术显微镜下观察研究桥小脑角区小脑下前动脉的显微解剖学。方法 采经福尔马林固定、灌注蛛红明胶的成人尸头22具(共44侧),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并没行有关数据学处理结果:①22具尸头44侧共发现小脑下前动脉41支。从基底动脉下1/3段发出者34支(占82、93%)从基底动脉1/3段发出者7支(占17.07%)。②小脑下前动脉起始段位于展神经根腹侧者34支(占82、93%);位于展神经根背侧者5支(占12.19%);穿展神经根丝者2支(占4.88%)。③小脑下前动脉与第Ⅶ和第Ⅷ对脑神经位置关系腹侧型者16支(占37.84%);穿神经根型者19支(占47.02%);桥袢型者4支(由9.76%),远隔型者2支(占4.88%)。④小脑下前动脉形成的桥臂袢位于三叉神经根腹侧者9个(占34.62%);位于三叉神经根腹外侧者15个(占57.69%);位于三叉神经根背侧者2个(占7.96%)。结论:桥小脑角区小脑下前动脉与展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及三叉神经的解剖关系极其密切,血管与神经之间可产生相互压迫而导致某些神经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3.0T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探究健康人群椎-基底动脉系统(vertebrobasilar system, VBS)的正常解剖特点、变异类型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集120例健康志愿的MRA原始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iection, MIP)重建,观察并记录VBS的正常解剖和变异,测量各血管管径并进行分析。结果 健康人群正常VBS占25%,各种变异类型有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PICA)、小脑下前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AICA)、后交通动脉(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PCoA)缺如,AICA、小脑上动脉(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 SCA)重复变异,右侧双起源小脑后下动脉(double origin of the 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小脑下前动脉的显微解剖学特点,为极外侧入路手术提供显微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5具红色乳胶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灌注头颈部标本于极外侧入路下对小脑前下动脉及其分支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测。结果:发现小脑前下动脉出现率为100%,其中分支有中央支、迷路动脉、回返穿通动脉、弓下动脉。中央支供血于脑干,迷路动脉走行面听神经的下方,回返穿通动脉行于面听神经之间,弓下动脉行于面听神经的后上方。结论:小脑下前动脉与脑干、展神经、面听神经关系密切。脑干腹侧及桥小脑角病变手术中应妥善保护小脑下前动脉主干及分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3D-TOF MRA联合双激发B-FFE结合后处理技术对三叉神经血管压迫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8月间经临床手术证实的26例原发性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MRI图像,运用3D-TOF MRA联合双激发B-FFE序列扫描获得的原始图像并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及多方位最大密度投影(MIP)分析责任血管与三叉神经的空间关系及责任血管起源,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26例原发性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MRI均能明确责任血管与三叉神经的关系,并与手术结果一致;责任血管分别为小脑上动脉(SCA)16例,小脑前下动脉(AICA)3例,小脑后下动脉(PICA)3例,岩静脉2例,桥脑横静脉1例,小脑上动脉及岩静脉同时压迫2例,椎动脉、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岩静脉共5组血管分支压迫1例;神经根进入区(REZ)是三叉神经最易受血管压迫的部位.结论 3D-TOF MRA联合双激发B-FFE序列扫描并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可清楚显示责任血管与神经的关系及责任血管起源,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工作研究了40例国人脑桥Ⅴ、Ⅵ、Ⅶ、Ⅷ对颅神经根的营养动脉,发现所有的神经根都存在有营养动脉。三叉神经根的主要营养动脉为长旋动脉(80.00±6.32%,32侧)和小脑下前动脉(72.50±7.06%,29侧);展神经根的主要营养动脉为短旋动脉(62.50±7.65%,25侧);面神经根和位听神经根的主要营养动脉基本一致,都是小脑下前动脉(97.50±2.45%,39侧)。除主要的营养动脉外,尚有其它动脉来源的营养支,但不起主要供血作用。本文叙述了各个神经根营养动脉的组合形式,并对其临床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策略。方法 以9例实施MVD手术的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三维时间飞跃(3D-TOF)序列技术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脑血管病变情况;分析术中所见、手术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 术前MRI显示粗大扭曲的椎动脉(VA)偏向患侧,甚至对侧VA也移位至患侧。术中见VA直接同时压迫面神经和三叉神经3例,小脑前下动脉 (AICA)和小脑后下动脉 (PICA)上抬间接压迫面神经和三叉神经5例,PICA和小脑上动脉(SCA)分别压迫面神经和三叉神经1例。术后,8例患者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症状即刻消失,1例术后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1例术后1周疼痛缓解。所有患者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粗大移位的VA通常是导致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直接或间接责任血管。MVD成功的关键是从后组颅神经开始解剖,逐渐将VA向下移位,而不是简单地在神经和血管间塞入垫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策略。方法以9例实施MVD手术的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三维时间飞跃(3D-TOF)序列技术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脑血管病变情况;分析术中所见、手术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前MRI显示粗大扭曲的椎动脉(VA)偏向患侧,甚至对侧VA也移位至患侧。术中见VA直接同时压迫面神经和三叉神经3例,小脑前下动脉(AICA)和小脑后下动脉(PICA)上抬间接压迫面神经和三叉神经5例,PICA和小脑上动脉(SCA)分别压迫面神经和三叉神经1例。术后,8例患者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症状即刻消失,1例术后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1例术后1周疼痛缓解。所有患者随访未见复发。结论粗大移位的VA通常是导致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直接或间接责任血管。MVD成功的关键是从后组颅神经开始解剖,逐渐将VA向下移位,而不是简单地在神经和血管间塞入垫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颅内后循环远端动脉瘤外科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6例破裂后循环远端动脉瘤病例共18枚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脉络膜后动脉远端1例,大脑后动脉远端2例,小脑上动脉远端3例,小脑前下动脉远端4例,小脑后下动脉远端6例(8枚动脉瘤)。 结果 4例使用微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患者均保持了载瘤动脉通畅,7例采用微弹簧圈+Onyx胶或仅用Onyx胶进行载瘤动脉闭塞,5例共7枚动脉瘤行开颅手术夹闭。其中3例术后出现无症状性小脑梗死,11例进行了DSA或CTA随访,均未见动脉瘤复发。 结论 后循环解剖变异较大,且侧支循环通常较好,动脉闭塞引起脑干缺血的风险较低。位于脑干前方及外侧的囊状动脉瘤,治疗时争取保留载瘤动脉通畅。如果动脉瘤远离脑干,可以直接闭塞载瘤动脉,且通常不会发生致命的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小脑前下动脉的临床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神经外科提供显微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15个成人新鲜头颅标本,颈内动脉及椎动脉灌注朱红乳胶后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结果:小脑前下动脉出现率为100%,其中分支迷路动脉、回返穿通动脉、弓状下动脉的出现率分别为100%、90.0%、13.3%。小脑前下动脉在面神经根附近形成小脑前下动脉袢,出现率为83.3%。结论:小脑前下动脉的显微解剖有助于神经外科医生在桥小脑角区手术,避免损伤这些动脉。  相似文献   

15.
三叉神经痛、半面痉挛、舌咽神经痛解剖学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第5、7、8、9、10脑神经根的动脉供应及它们与邻近血管的关系。探讨5、9神经痛和半面痉挛的原因。方法:解剖了45例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标本,从背腹两面观测第5、7、8、9、10脑神经根的滋养动脉及这些脑神经根与邻近血管制 关系。结果:三叉神经根的滋养动脉主要源于基底动脉发出的脑侨外侧动脉,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主要由小脑下前动脉发支供应,舌咽、迷走神经主要由小脑下后动脉和椎动脉发支供应,三叉神经根与邻近血管(小脑上动脉)接触的占50%,形成压迫的占12.5% ;面神经根被邻近血管(小脑下前动脉)压迫的占24.5%,与邻近血管接触的占14.3%;舌咽,迷走神经根与邻近血管(小脑下后动脉)接触的占24.4%。结论:三叉神经痛,半面痉挛,舌咽神经痛的是这些神经根受到邻近动脉的压迫。  相似文献   

16.
无小脑定位体征的小脑梗塞临床与MRI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扬  王继琛 《北京医学》1999,21(1):10-13
分析经MRI检查诊断的无小脑体征的小脑梗塞63例,发现无小脑定位体征性小脑梗塞发病率高,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干梗塞及颈内动脉系统病变,病变部位以PICA与SCA区的分水岭梗塞最为常见,梗塞灶的大小以腔隙性梗塞为主,其中24例合并脑干梗塞。  相似文献   

17.
面神经与周围血管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面神经与邻近血管之间的关系。方法:解剖尸体头颅20例40侧:剖开颅盖,去除大脑组织并剖开小脑幕,观察面神经和周围血管之间的关系,并测量其与最近血管之间的距离。结果:60%(24/40)的面神经与周围血管相交,距离面神经最近的血管87.5%(35/40)是小脑下前动脉,12.5%(5/40)是小脑下后动脉;面神经与最近血管的距离为0~5.78(平均为1.14)mm;94.3%(33/35)的小脑下前动脉由基底动脉中下2/3部分发出。结论:距离面神经最近的脑血管多数为小脑下前动脉,其次为小脑下后动脉;小脑下前动脉绝大多数自基底动脉中下2/3部分发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MVD)术后1年以上患者151例的远期疗效,针对MVD术中问题,对三叉神经痛相关血管神经复合体进行显微解剖学观察.方法 随访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1991~2004年间90例和日本山形大学医学部1982~1992年间6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13~126个月(平均60个月).应用15例经10%甲醛充分固定并灌有乳胶的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模拟临床枕下乙状窦后手术入路,在4~25倍手术显微镜下逐层解剖、观察、测量及照相.结果 MVD术后早期治愈率为93.4%,随访患者主观满意率为80%,术后疼痛未缓解率是6.6%,疼痛复发率为1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7%.三叉神经和相关的小脑上动脉(SCA)、小脑前下动脉(AICA)、岩静脉等关系密切,小脑上动脉的行程一般比较恒定,向尾侧凸起46.88%的尾袢对三叉神经造成压迫.结论 血管压迫是三叉神经痛的重要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