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探讨本院门诊儿科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和合理用药的措施。方法 对本院门诊儿科 2 0 0 0年1~ 3月间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小儿伤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 2 0 1 2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所使用的抗菌药物中 ,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美欧卡霉素等颗粒剂的使用率占 78.96 % ,其中作为新品种、高价位的前三种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占 71 .0 6 % ,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占 2 .49%。结论 建议在使用抗菌药物时 ,应严格遵循用药原则 ,并制定合理的用药措施 ,病毒感染性疾病避免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贵港市妇幼保健院门诊5岁以下儿童抗菌药物使用状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资料.方法 随机抽查2013年门诊5岁以下儿童处方815例,按预先设计好的表格分类一一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5岁以下儿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9.51%,预防用药占1.89%,治疗用药占98.11%.一线用药占70.44%,二线用药占29.56%,无一线+二线联合用药,无三线用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占使用抗菌药物的9.43%,主要表现为给药次数不合理26.67%,给药途径不合理13.33%,疗程不合理20.00%,用药指征不明确占40.00%.结论 医院门诊5岁以下儿童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需进一步强化管理,进一步降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率,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邓彩霞 《安徽医药》2010,14(12):1496-1498
目的监测和评价我院门诊用药的现状,为我院持续改进、合理用药工作提供参考信息。方法所用的处方来源于我院2009年9~12月份,每个月随机抽查一日的处方(正常工作日),统计基本药物的处方数、药品通用名、处方金额、抗菌药物、注射剂的百分率等,从中抽查不合格处方进行点评。结果本院门诊处方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3.14种。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99.31%,处方的平均金额为98.22元,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1.23%,其中成年人使用抗菌药物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88%,儿科使用抗菌药物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5.11%。使用一联抗菌药物,占抗菌药物总处方85.34%。使用二联抗菌药物,占抗菌药物14.29%。使用三联抗菌药物,占抗菌药物0.31%。注射剂的使用率为27.82%。门诊处方合格率为94.08%,不合理处方为5.92%。结论通过处方点评,提高了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特别是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水平,为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用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帮富  陶嫦娟 《中国药业》2010,19(12):71-72
目的评价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6月儿科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品种、使用率、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8.02%,抗菌药物联用率为37.02%,头孢菌素类使用率占首位,其次为大环内酯类;单药使用率占首位的是阿奇霉素注射液。结论抗菌药物使用较合理,但使用率和使用级别较高,病原学送检率低。监控和规范小儿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涛 《海峡药学》2007,19(4):97-98
目的 分析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抽取门诊2005年第四季度每月12、13两天处方共6072张,按抗菌药物的种类及使用处方数以及联合用药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41.04%,抗菌药物的单用率为76.14%,联合用药占抗菌药物总使用率23.85%.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个药的使用和联用上的不合理及需要改正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查阅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西药房1~6月每月1~10日处方,从中筛选出抗菌药物处方5315张(占27.64%),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结果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7.64%;给药途径以口服为主,占76.64%;药物以单用为主,占80.32%,二联用药占17.12%,三联用药占2.56%。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用药指征不明确、用法和用量不合理、配伍和联用不当、给药途径错误。结论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需制定相应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该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状况.方法 随机抽查2010年该院儿科门诊处方696张.按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线使用状况及不合理使用等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5.46%(386/696),其中治疗用药占86.01%(332/386),预防用药占13.99%(54/386).一线用药占53.89%(208/386),二线用药占46.11%(178/386),无三线用药和一线+二线用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占6.75%(47/696),依次为用药指征不明确、给药途径不合理、疗程不合理、给药次数不合理.结论 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二线用药、预防用药和指征不明确用药较高,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指导与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医院门诊处方合理用药进行国际指标调研分析,了解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08年第4季度每月5个工作日的门、急诊处方并进行统计评价分析。结果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6.73%,注射剂使用率为11.15%,基本药物处方百分率为75.35%,单张处方金额主要集中在100~500元之间(占58.04%),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单联为主(占78.06%),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处方占所有抗菌药物处方的11.28%。结论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抗菌药物的选用还需进一步规范,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调查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调查本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查分析2004年7月~12月本院门诊处方5 000张.结果: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约占2%,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0.26%,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70%.结论:本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合理用药主要以抗菌药物为主,临床医生及药师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再学习.  相似文献   

10.
张恒  郭磊  滕春霞 《医药导报》2000,19(5):490-491
目的 :了解抗菌药物在青岛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门诊的使用现状。方法 :采用儿科门诊 1999年 5 ,6,7月份门诊处方 13 92张 ,按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数、抗菌药物种类及联合用药情况排序进行分析。结果 :该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 67.9% ,联合用药占抗菌药物总使用率的 9.8% ,其中青霉素类的使用率为 45 .2 % ,占第 1位。结论 :新型抗菌药物应用广泛 ,不合理用药现象在临床使用中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1.
高凤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6):858-859
目的 分析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40例三种Ⅰ类切口手术(乳腺、甲状腺、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药物的种类、给药时机、疗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0例三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使用率达100%;抗菌药物使用频次居前3位的分别是头霉素类(116例)、头孢菌素类(18例)、氨基糖苷类(8例);术前给药127例、术后给药13例;抗菌药物总的用药时间不超过24h为56例、48 h为42例、72 h为36例、96h为6例;单一品种用药136例、两种联便用药4例.结论 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12.
11522张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西药房1999年3月~5月的处方11522张,对应用的抗菌药物的品种、出现频率、给药途径及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应用率为39.11%,应用品种有58种,主要是青霉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以单种药物治疗为主(75.30%),2种联用占21.86%,最多可达4种联用(0.  相似文献   

13.
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应用抗菌药物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调查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2005年10月~2006年3月出院病历133份,对抗菌药物的种类、用药时间、用药频度、药物利用及药物联用等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132例,使用率达99.24%,其中单一用药占49.62%,二联占37.59%,三联及以上占12.03%;抗菌药物品种有10种,头孢菌素类最多,喹诺酮类和硝基咪唑类次之;围手术期存在用药疗程过长、用药起点偏高、个别联用欠妥等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 强化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管理,进一步提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临床药师干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全程持续的干预实现围手术期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通过临床药师组织的一系列措施来改变临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对干预效果从术前用药时机、术后用药时间以及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使用剂量、用法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与干预前的数据进行比较来验证干预效果。结果Ⅰ、Ⅱ类切口围手术期用药的合理性明显提高,术前用药合理率达91.67%;术后平均用药时间由原来的8.14d缩短到4.98d,抗菌药物费用降低了29.49%;各种不合理用药情况得到抑制,围手术期用药趋于规范。结论临床药师直接组织并干预抗菌药物的使用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积极地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该院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制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对策。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08—2012年处方11000张,对抗菌药物的名称、规格、剂型、使用频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000张处方中含抗菌药物的处方3725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3.86%;单联抗菌药物处方2050张(55.03%),2联用药1510张(40.54%),3联用药156张(4.19%),4联用药9张(0.24%)。在所应用的各类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及喹诺酮排前3位。个别处方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现象,包括药物选择或剂量、用法不当,不合理联合用药,重复用药,溶媒选择不当等。结论该院在抗菌药物的选择、给药方法、联合用药方面基本合理,但个别处方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现象,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6.
金梅  毛静怡 《天津药学》2005,17(4):42-43
目的:了解本院儿科抗菌药使用情况,以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查,本院儿科住院患者病历142份,统计每种抗菌药的应用例数,应用天数。药品总消耗量,并按例数排序,统计联合用药情况。结果:本院儿科抗菌药使用率98.50%,其中联用两种药者54例,联用3种药者5例,共涉及6类15种抗菌药。结论:我院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率较高,新型抗菌药应用广泛,合理用药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7.
李岚  王晓玲 《中国药业》2010,19(17):44-45
目的了解儿童医院外科病房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提取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出院的231例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7.84%,使用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使用了抗菌药物的226例患者中,术前不超过2h用药者142例(62.83%),平均用药时间为(5.93±2.92)d。结论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术前过早用药、术后用药时间过长、高起点等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的分级使用管理情况,了解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前后临床用药的变化。方法将我院使用的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在不同的医师范围内使用。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由69%下降到50%,合理使用率由59%上升到78%。三联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由8.4%下降到2%,不存在过去四联、五联使用抗菌药物现象。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所占的百分比各上升了13.74%和3.97%,而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所占的百分比下降为0.5%。结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可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意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妇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提高用药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妇科手术患者223例,回顾性分析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频度和方式。结果223例患者中未用抗菌药物54例;使用抗菌药物的159例,平均用药时间6.18d,抗菌药物种类包括氨基苷类、硝咪唑类、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抗菌药物使用合理与基本合理占73.37%,不合理占26.63%。结论妇科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应全面衡量、综合分析,以确保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的问题,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及管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选择2012年11月6日0:00~24:00住院患者资料,采用查阅病历和床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细菌学检查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464例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2.67%,其中治疗、预防、治疗加预防用药分别占51.52%、45.45%、3.03%;抗菌药物单用、二联、三联使用率分别占88.38%、11.62%、0.00%;在全院各科室中,以骨科使用率最高,为81.03%,其次是儿科为61.90%、外科为57.69%;在预防用药方面以产科最高,为100.00%,其次是骨科为95.74%、妇科为52.38%;细菌学检查率为48.15%。结论医院存在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需加强抗菌药物合理性应用及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