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逢春 《东方药膳》2003,(3):16-16
出汗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一般因劳作急行,气候炎热,以及顿时大惊大恐,食欲辛辣大热之物而汗出,这是生理性出汗;如果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一时性低血糖和某些疾病的原因而引发汗出,则为病理性出汗。所谓自汗盗汗:自汗是白昼自然汗出,动则益甚,多因卫气不固而液外泄;盗汗为睡中汗出,醒后即收,多因阴虚热扰心液不能敛藏。汗证一般虚多实少,但亦有属于实热或虚实夹杂者。以虚者而论,计分为:(1)气虚自汗:症状为自汗常作,动则更甚,兼有少气懒言,面色无华,怠情嗜卧等症状;(2)阳虚自汗:症状为经常出汗,兼有形寒肢…  相似文献   

2.
汁出有生理性汗出与病理性汗出,病理性汗出又分白天汗出与夜间汗出。中医把白天汗出称为自汗,夜间汗出称为盗汗。白天汗出的原因有气虚汗出与受热汗出以及因劳累汗出等不同。受热或劳累引起汗出不需要治疗。若没有其他任何原因或没有脏腑病证而经常汗出且伴有少气乏力,不耐劳动,易于感冒的人,多为表气虚弱所引起,用玉屏风散治疗大多效果满意。夜间出汗不能用玉屏风散治疗。 方药组成 黄芪15克,防风10  相似文献   

3.
<正>天气渐渐热起来,人们出汗增多而且容易出现口干舌燥,此时就要注意补充水分。从中医角度,还有与气候、运动、情绪或药物无关的出汗现象,认为多是机体的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所致。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称:"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评热病论》称:"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汗的分类有多种,按出汗量可分为大汗、微汗。汗出量多,大汗淋漓称大汗;汗出量少,绵绵不断称微汗。自汗是指不因劳动、天气过热而汗出,动则益甚,称为自汗,多因阳气虚衰,表卫不固而致;盗汗是指睡后汗出,醒后汗止,多由阴虚,阴不  相似文献   

4.
自汗是指在清醒状态下无故出汗,稍动则汗出更多的异常现象,多是由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盗汗是指在睡眠中出汗,醒后出汗停止的异常现象,多是由阴虚内热所致.二者均属于因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在治疗上应以调理阴阳、补益肺气、巩固卫阳为手段.  相似文献   

5.
有些出汗是属于病理性的。若白天和夜晚时时汗出,运动后更甚,称为自汗,常伴汗后怕冷,气短乏力等症;如果在睡熟后不自觉地出汗,醒后即止,称为盗汗,常伴汗止后烦热、口渴、面红等症。现代医学认为多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汗腺分泌增加所引起。中医认为与体质虚弱、大病久病后、心情不舒、饮食不节等因素有关。选用中医药食调养的方法,一般均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自制药膳治疗自汗盗汗陈春一般来说,天气炎热,剧烈运动后,因汗腺分泌增加,会使人体出汗较多,而在天气凉爽的季节或休息时,汗腺分泌会减少,人体出汗也就较少,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医家就对出汗有一定研究,曾有“凑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相似文献   

7.
王庭巧 《东方药膳》2003,(10):14-14
排汗是人体正常调节体温的生理功能。然而有些人却在非正常的生理性的情况下出汗,而且量多。这种病理性的出汗,一般分为自汗和盗汗两种。中医学认为自汗多为气虚和阳虚所致,盗汗多为阴虚所致。现介绍几则防治自汗盗汗的药膳。芪杞炖乳鸽黄芪30g,枸杞子30g,乳鸽1只(未换毛的幼鸽)浸入水中淹死,去毛及内脏,洗净放入炖盅内,加水适量。再加入黄芪和枸杞子。将盛鸽和药的盅放入锅内,隔水炖熟即成。食用时,可加入食盐及味精少许,每3天炖服1次,适用于气虚自汗。附子肉桂炖羊肉鲜羊肉1000g,附片15g、肉桂6g,水中泡1小时后文火炖羊肉,分顿吃肉喝汤。…  相似文献   

8.
<正>在炎热的季节,人们出汗量普遍较多,但有些人在天气凉爽时仍然汗如雨下,或者晚上睡觉时出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出虚汗"。出虚汗是不是就意味着体虚呢?如果在安静状态下,全身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出汗较多,这种不正常的出汗现象在中医中称为汗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出虚汗。虚汗主要有"自汗"和"盗汗"之分,白天无明显诱因而不时出汗的症状是自汗,多与气虚有关;睡觉时身体出汗为盗汗,多与阴虚有关。  相似文献   

9.
百病验方     
汗证是指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的病证。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分为自汗、盗汗、脱汗、黄汗、战汗等。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为自汗;睡中汗出,醒来即止者为盗汗;大汗不止或汗出如油,肢冷息微者为脱汗;急性热病中恶寒战栗而后汗出者为战汗;汗色发黄而染衣者为黄汗。其中最常见的为自汗与盗汗。  相似文献   

10.
周新朝 《现代保健》2009,(24):131-132
汗证是指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外因和内因皆可引起机体阴阳水火失调而导致出汗症状:自汗者,汗自出,属阳虚,宜玉屏风散加牡蛎、浮小麦之类,以实表补阳;盗汗者,睡而汗出,醒而汗收,属阴虚,宜当归六黄汤,以补阴清火。又汗为心液,宜补其心,以人参养荣汤主之;液主于肾,宜补其肾,以左右归饮、六八味丸主之等不一而足!本文旨在辑论各种汗证之因果而为汗证之辨证求因论治起抛砖引玉之微力而已矣!  相似文献   

11.
出汗是人体散发热量的手段,在许多情况下,例如高温、闷热、运动、劳作,汗液的排泄是人体调节体温所产生的反射活动,也是一种不自觉的自我保护行为。在人体皮肤表面有无数细小毫毛、毫毛扎根之所即为毛孔,也称汗孔,汗液即是通过这些细微的毛孔渗出皮肤表面的。但有些情况下的出汗是不正常的,反映出机体处于某种病态,需要采取适当的治疗手段加以根除。这些不正常的出汗基本上可以归为两大类:自汗和盗汗。 所谓自汗是指人在清醒的情况下,未受热、未劳作、未运动而汗出不止,出汗后怕冷、精神疲惫等。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它是由于机体阳虚卫气不固引起;所谓盗汗是指人在睡熟后不自觉的出汗,醒后即止,汗收后感觉烦热,严重者可见全身大汗淋漓、卧处湿透。中医认为此病多因阴虚内热、迫汗外泄所致。 此病治疗是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虽然预后较好),如在饮食中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2.
正常情况下,汗腺分泌一定的汗液以保持人体皮肤湿度,并排泄部分代谢产物.但在某些疾病过程中出汗过多,则为异常表现.临床常见类型有盗汗(夜间入睡后出汗)、自汗(由于代谢旺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体虚出汗过多),十分常见.祖国医学认为肺卫之气不固,则毛孔疏松,易受外邪侵袭,肌表不固,津液外泄,可发生自汗,常采用中药固表敛汗.而西药尚无特效疗法.我院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盗汗自汗(简称汗症)12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盗汗的辨证异治举隅广东省化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525100)李振伟阳虚则自汗,阴虚则盗汗,是中医入门之常识,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亦不可拘泥不化。《景岳全书·汗证》指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故谨守病机、辨证...  相似文献   

14.
小儿盗汗须细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夜间出汗过多,许多人称它为盗汗。实际上出汗过多有两种情况:一种称为生理性多汗;一种称为病理性多汗。生理性多汗:正常小儿由于代谢旺盛,活泼多动,出汗比成人多,再加上婴幼儿皮肤含水量大,如遇天气炎热,室温过高,穿衣盖被太多,机体为了调节人体体温,通过出汗把机体过多的热排除体外,所以我们称他为生理性出汗,这种出汗是属于正常的。病理性出汗:这种出汗往往发生在小儿安静的状态时,也可见全身或半身大汗淋漓或出汗不止。小儿夜间出汗较多,我们应根据临床情况进行分析,一般体弱的小儿,在白天过度活动,晚上入睡后往往多…  相似文献   

15.
自汗与盗汗是人体常见的异常出汗现象,这两种出汗的原因、表现及治疗皆有明显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 自汗为气虚、阳虚所致,表现为自汗兼有气短无力、懒言寡语、疲乏嗜卧、面色无华、容易感冒、食欲不振、四肢不温、汗出后身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腹胀腿肿等,多见于体弱、产后、久病、重病的人。方药可用炙黄芪15克,防风3克,白术9克,大枣10枚,煅龙骨30克,煅牡蛎  相似文献   

16.
常怡勇 《现代养生》2014,(14):13-14
汗证是指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则更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发于病危时,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伴肢冷息微者称为脱汗;汗出色黄或染衣者为黄汗;发生于急性热病过程中突然全身恶寒战栗,继而汗出为战汗。一般以自汗、盗汗最为多见。■综合辨证□肺卫不固症状可见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苔薄白,脉细弱。病机是肺气亏虚,肌表疏松,表卫不固而汗出恶风,且易感冒;动则  相似文献   

17.
黄芪注射液治疗自汗与盗汗12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常情况下,汗腺分泌一定的汗液以保持人体皮肤湿度,并排泄部分代谢产物。但在某些疾病过程中出汗过多,则为异常表现。临床常见类型有盗汗(夜间入睡后出汗)、自汗(由于代谢旺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体虚出汗过多),十分常见。祖国医学认为肺卫之气不固,则毛孔疏松,易受外邪侵袭,肌表不固,津液外泄,可发生自汗,常采用中药固表敛汗。而西药尚无特效疗法。我院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盗  相似文献   

18.
古人对病致汗,对汗致病,认定为自汗、盗汗、大汗、额汗、漏汗、战汗、脱汗、心汗、阴汗、汗出如油等十种汗都有着不同的病因、不同的症状、以及不同的治疗方药。自汗指白天不因劳动,厚衣或发热而汗自出的一种症状。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所致。《柳选四家医案环溪医案》:李某平素举止汗自出,逢到冬春季节,气候变化,咳嗽即发。这年夏天就诊,其舌苔润  相似文献   

19.
手足多汗症皮肤出汗过多或稍动就出汗,为多汗和自汗症。中医认为多是由于心肺气虚引起。气虚则至表卫不固,津液外泄,汗就过多。同时亦与精神紧张、焦虑、  相似文献   

20.
夏季适当出汗,人体会感觉舒服些。但有两种“汗”不是健康的信号,一是动辄出汗,称为自汗,多见于气虚、阳虚的病人,是卫气虚弱、腠理不固的表现;二是夜间睡眠中出汗,称为盗汗,多见于阴虚病人,是阴虚内热、营气不守的表现。患者可以选用以下常用食疗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