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重庆市1999年道路交通事故伤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重庆市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分布规律,为事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市道路交通事故资料进行清理登录和计算机处理分析。结果:(1)1999年共发生交通事故8093起,死亡1039人,受伤5309人,比上年分别上升28.6%、0.1%、48.4%。伤亡比为5.0:1;男女比为2.4:1;年龄主要分布段21-45岁之间,占伤亡人员的61.6%。(2)步行和乘车两种方式伤亡最多,死亡73.4%,受伤68.4%。(3)10:00-12:00和14:00-16:00是一天中的事故高峰。(4)事故中人为因素占94.8%,车辆因素占2.3%,道路因素占0.01%(没有死亡)。结论:重庆市道路交通事故处于严重的时期,加强机动车职业驾驶员和新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和管理,严格控制行人和乘车人的事故伤害,将会使重庆市的安全状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近十年交通事故抽样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机选择重庆市所辖市区和近郊交警大队各2个、郊区县和高等级公路交警大队各1个,对1988-1997年间一般事故以上的交通事故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以探讨重庆市不同地区交通事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在总共13121起事故中,伤人事故6201起,特大事故14起,重大事故977起,共造成1086人死亡、3165人重伤和7327人轻伤。乘客和行人伤亡分别占伤亡人数的44.0%和42.5%;在行人中,重伤和死亡者占57.9%。事故总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有明显的时间分布特征;事故原因多与违章行车和行走有关,不同地区的事故原因、时间分布和人员伤亡情况各有特点。因此,各地区应分别有针对性地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和交通管理,以减少交通事故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道路交通事故伤中驾驶员及相关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作为道路交通事故主体的驾驶员在交通事故发生时的特点及规律。方法:随机对1988-1997年十年间重庆市市区、近郊、郊县及高速公路6个交通警察大队的交通事故资料进行回顾性抽样调查研究。结果:(1)调查登记肇事驾驶员8329人,男:女=28.9:1,平均事故年龄31.3岁;(2)驾龄在2年以内的肇事驾驶员占49.89%;(3)与驾驶员有关的责任事故6858起,占82.34%,98.12%的事故原因系人为因素造成;(4)肇事机动车以小型客车和大型货车为主,占57.17%;非机动车事故中自行车占75.29%;(5)驾驶员主要受伤部位为头面部,占57.70%,下肢占31.22%。结论:重视驾龄在2年以内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加强小型客车和大型货车的交通管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是减少交通事故的有效措施,安全带的使用是减少驾驶员伤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某区道路交通事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城市发展新区道路交通事故(简称事故)的分布特征,区域性事故预防和控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对重庆市道路交通管理局收集2000~2006年的事故登记信息,以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资料整理,分析描述近年来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以某区为例)事故发生的现状及分布规律。结果2000~2006年,重庆市某区共发生事故13 685起,其中一般及轻微事故13 170起,重大事故515起。7年间,从事故的时间分布特征看,一般及轻微事故年均发生1 881起,其中2000年、2001年和2005年发生均在1 600起以下,2003年、2004年和2006年发生均超过2 000起,2004年事故最高,为2 102起,占总数的15.96%;月均事故发生为157起,其中1月、7月和11月为事故的高发期;每月的下旬事故有下降趋势;每周星期六发生事故次数最多,周三最低;单日事故发生最高分别是每月的1号和14号;每日24小时事故中,一般从早上7点开始逐渐上升,11点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白天的事故发生案例明显高于晚上。重大事故的分布特点与一般及轻微事故有一定区别,主要体现在从2002年后发生开始下降,至2006年一直稳定在年60起左右;每年5月、9月和11月和每周的星期三和周四为高发时间;每日以上午10点左右最高,下午在4点左右次高。结论2000~2006年某区事故发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重大事故发生有降低趋势;事故的发生在时间分布上有明显的特征,但一般及轻微事故与重大事故的分布特征有一定的差别,相关分析信息可作为制定交通事故控制措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1134例颅脑交通伤特点及救治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 探讨现代颅脑交通伤的特点及救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配本科8年间收治的颅脑交通伤1134例。其中男837例,女297例;平均年龄31例。本组轻型颅脑伤325例,中型339例,重型470例。结果 本组手术治疗363例,死亡87例。非手术治疗771例,死亡60例。总死亡率12.96%。治愈838,治愈率73.90%。结论 (1)城乡机动车辆尤其是摩托车的急剧增多是颅脑交通伤高发的主要原因,其特点是  相似文献   

6.
交通事故伤流行病学调查中若干要素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相似文献   

7.
合肥市1989—1991年交通事故伤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8.
332例交通事故伤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重庆市2006年~2010年高速公路部分致死性交通事故的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探讨其事故特征.方法 对重庆法医验伤所2006年1月~2010年6月高速公路部分致死性事故死亡人员尸检报告及重庆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高速公路支队所提供的事故情况报告进行分类、归纳、整理与统计.结果 (1)共693起致死性交通事故,死亡人数...  相似文献   

10.
沈大高速公路交通伤基本流行病学特点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了解沈阳至大连(简称沈大)高速公路交通伤的基本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交通事故原始数据,利用计算机技术统计分析。结果1990年1月~1996年12月(7年间)沈大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609起,累计伤亡1161人次,其中376人死亡。交通事故的频度呈波浪型逐年上升趋势,交通事故频度以及所致人员伤亡情况以夏秋季节(6~11月)为高。在1天24小时内的分布可能具有一定的差异,但1周内的星期一和周末高峰分布的特征不明显。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地区性高峰分布的特点在本研究中得到证实。伤亡人群男女性别比为5∶1,20~49岁年龄组的累计构成比分别占伤亡人员总数的85.9%和死亡人员的81.4%。青壮年的死亡率低于全组的平均死亡率,10岁以下和50岁以上年龄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全组的平均死亡率。结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有时间、地区分布的不均衡性,男性青壮年为发生概率的高危人群,但高龄受累人群的死亡率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重庆市部分地区道路交通事故致行人伤亡特点. 方法 从“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库”调取2000 -2006年重庆市1个主城区、1个近郊区、1个农村地区行人伤害交通事故数据,分析行人事故严重度、行为与位置及其损伤等情况. 结果 7年间3个支队辖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致行人损伤7 934人,占所有受伤人员的24.74%,行人死亡867人,占所有死亡人员的49.46%.农村地区行人事故烈度明显强于主城区和近邻区.57.91%的行人伤亡发生在行人横穿马路,15.43%的行人伤亡发生人行横道线上.行人伤亡主要集中在主干路、3级公路和次干路上,但1级公路、2级公路和等外公路事故烈度最强,分别为3.17,4.31和5.42.重伤中行人损伤比例达52.46%,高于轻中度损伤.行人损伤以头部伤最多见,重度损伤中胸部伤也是常见类型之一.结论 在重庆市交通事故死亡人员中,行人占到一半,在农村地区更为突出;其事故原因以行人违章穿行车行道为主;值得重视的是处于人行横道的伤亡行人比例较高,提示在交通安全与生命价值的教育、管理与执法等方面还需有针对性加强.行人严重交通事故伤害以头部和胸部损伤为主,救治中需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12.
Research into crainiocerebral injury (CCI) characteristics of traffic accidents with fatal outcomes, as well as certain types of CCIs and defined categories of traffic participants, has been conducted. The research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autopsy protocols at the Institute of Forensic Medicine in Serbia. Out of the 202 cases of individuals who had been fatally injured in traffic accidents, CCIs were diagnosed in 82.7% of them.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CCIs was established for front-seat passengers (95%), while for drivers it was 86.2%, pedestrians 78%, and 76% for rear-seat passengers. The domination of males among the deceased was also found, mostly as drivers (92%). The majority of individuals who experienced a CCI were in the age group of 21 to 30 years old, while pedestrians were commonly older than 60. In these cases, a high frequency of skull fractures was usually localized in different cranial regions (67.7%). In the majority of cases with CCIs (81.4%), these injuries contributed to an ultimate fatal outcome, mainly in pedestrians (93%). Fatal and non-fatal CCIs resulting from traffic accidents can result in significant socio-economic consequences for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y as a whole that include specifically the ongoing costs and outcomes in cases from non-fatal injurie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重庆地区19岁以下人群交通伤害的流行病特征,分析该人群交通事故伤害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重庆市南岸区、巴南区、江津区3个行政区2000~2006年各交警支队交通事故档案,获取0~19岁人群交通伤害数据,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该人群交通伤害特征.结果 2000~2006年重庆抽样地区共发生2408起19岁以下人群伤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雅安地区颌面部交通伤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7月~2013年1月收治的163例颌面部交通伤住院病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63例中,男性占78.53%,男女比为3.7∶1;21~50岁为高发人群,占74.85%;机动车致伤为主要原因,占92.02%,机动车驾乘人员占伤者总数的76.69%;下颌骨在颌面各骨中受伤比例最高,占39.69%,合并伤发生率为26.38%.结论 雅安地区颌面部交通伤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应遵守颌面部交通伤临床救治原则,做到诊治局部与兼顾全身统一,修复外形与恢复功能统一,提高颌面部交通伤治愈率,降低伤后致死率及致畸率.  相似文献   

15.
报告了1995~1996年大连市交通事故发生情况,并对车祸发生的原因及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人-车-环境这三个车祸发生的环节中,人为的错误是引发车祸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近年来酒精与交通事故相关性研究资料分析发现,酒精通过对人信息的接受和感知能力、反应和操作能力及自我控制和定向能力的损害,影响人的驾驶能力。疲劳、人格、药物、年龄、职业等因素对酒精与交通事故的关系也有影响,血液酒精浓度与交通事故的发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交通事故致肢体严重挤压伤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交通事故所致肢体挤压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利用创伤数据库采集分析我院自2003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交通伤病人诊治信息,统计分析其中挤压伤的发生特点、临床特点、救治方法与结果等.结果 5年共收治交通伤2845例,肢体挤压伤82例,其中青壮年77例,占93.90%;发生部位分别为:小腿39例(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