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本期开始拟简单介绍国外近期精神科专业杂志主要文章的内容,为读者提供一些信息。由于篇幅有限,每篇文章只能以三言两语概括其主要内容。以下为1989年第四季度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最近发现有作者同时在不同期刊上刊登内容相同的文章,这种行为不仅浪费期刊资源,而且不尊重读者及编者,已引起广泛不满及关注.我刊坚决抵制这种不良行为.今后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将通报有关期刊,并对一稿多投的全部作者的来稿进行严肃处理.  相似文献   

3.
正《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自1986年创刊以来,在广大作者、读者的支持下,得以蓬勃发展。本刊既有高水平的研究报告、学术讨论、调查资料等论著,也有实用性强的临床实践、医疗探求、教学经验介绍等文章。内容多具备新进展和新知识,同时也有基础理论和新技术之类的文章。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办刊宗旨,及时反映所涉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的电子化,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本刊现已加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所以,向本刊投稿并录用的文章,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凡有不同意者,请特别声明另作处理。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不再另付。  相似文献   

5.
正《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自1986年创刊以来,在广大作者、读者的支持下,得以蓬勃发展。本刊既有高水平的研究报告、学术讨论、调查资料等论著,也有实用性强的临床实践、医疗探求、教学经验介绍等文章。内容多具备新进展和新知识,同时也有基础理论和新技术之类的文章。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办刊宗旨,及时反映所涉及领域科研、临床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神经精神  相似文献   

6.
读者来信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工作近30年的我,对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的厚爱和关注是不言而喻的。目前,各类临床杂志甚多,这为学术交流提供了平台,同时也对各类专业的学术杂志提出挑战,比如神外专业。大量的临床实用性较强的文章登在了其他期刊,而中华神经外科的大量篇幅刊登着较基础的文章,这类基础研究的文章,虽然代表着前沿的发展成果和方向。但是可读性差。如果本杂志不能以临床工作为主要内容,势必影响读者热情,长期下去可能会造成印象认为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主要刊登基础研究和新开展的高难技术,这样可能会影响文章来源与读者群…  相似文献   

7.
正《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自1986年创刊以来,在广大作者、读者的支持下,得以蓬勃发展。本刊既有高水平的研究报告、学术讨论、调查资料等论著,也有实用性强的临床实践、医疗探求、临床经验介绍等文章。内容多具备新进展和新知识,同时也有基础理论和新技术之类的文章。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办刊宗旨,及时反映所涉及领域科研、临床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神经精神领域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8.
<正>《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自1986年创刊以来,在广大作者、读者的支持下,得以蓬勃发展。本刊既有高水平的研究报告、学术讨论、调查资料等论著,也有实用性强的临床实践、医疗探求、教学经验介绍等文章。内容多具备新进展和新知识,同时也有基础理论和新技术之类的文章。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办刊宗旨,及时反映所涉及领域科研、临床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神经精神  相似文献   

9.
<正> 为了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的电子化,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我刊现已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lnfo)数字化期刊群”,所以,向本刊投稿并录用的稿件文章,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lnfo),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凡有不同意者,请另投他刊。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不再另付。  相似文献   

10.
针刀医学的学科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针刀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技术,近年推广普及非常迅速,骨科、疼痛科、康复科、肛肠科、整形外科等多个临床科室都有应用,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的:探讨针刀医学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可能性及其学科定位。 方法:以不同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01/2009-05相关文章,同时手工查阅相关专著多部。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纳入标准:与经筋的实质研究,经筋与软组织的关系,软组织改变对软组织本身、外周神经、血管、骨关节、肛裂和前列腺等特殊器官的影响,神经系统CT多平面重组同层显示技术等相关研究。排除标准:重复文献。 结果与结论:针刀医学具有充分的研究基础和独特的研究内容,能够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诊疗技术。文章从针刀医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可能性、学科定位及存在问题几方面进行了叙述。得出针刀医学源于中医学,与多个学科和多个临床科室密切相关;针刀医学能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医学科学的一个新的独立分支,一门发展中的交叉学科,一门中医新学科。但目前存在学科成熟度不高、缺乏规范化建设、相关教育不完善、科研基础薄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肖敏  张强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11,15(17):3200-3201
背景:选择合适的人工膝关节对于膝关节置换患者是非常重要的。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膝关节假体置换的适应证。 方法:由第一作者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中检索有关膝关节置换适应证及其相应假体选择的文章,检索时间范围:2000-01/2010-12,关键词为“膝关节置换,适应证,人工假体,生物相容性”。经检索共查到相关文献50余篇,排除内容重复、普通综述、Meta分析类文章后,筛选纳入5篇文献进行评价。 结果与结论:不同患者应根据病情、关节限制程度、固定方式和半月板功能来选择不同的人工膝关节。不同膝关节假体置换的适应证应由膝关节的骨和软组织条件决定,膝关节韧带的质量和状态、关节畸形以及关节软骨破坏的程度决定假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背景:神经调节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失神经骨折愈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目的:文章通过综合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回顾分析不同成分神经损伤及不同层面神经损伤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探讨神经损伤后骨折愈合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PubMed和Highwire数据库(1993-01/2009-10)与神经损伤和骨折愈合有关的文章,检索词分别为“骨折愈合;神经损伤;神经肽;生长因子”和“fracture healing;nerve injuries;neuropeptides;growth factors”同时对文章参考文献进行人工检索。纳入所述内容与骨折愈合、失神经支配骨折愈合以及神经损伤与骨折愈合关系相关的文章。排除相关性较低、重复研究以及较陈旧的文章。 结果与结论:初检索到1 638篇文献,中文文献有686篇,英文文献有952篇。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共纳入28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机体大环境以及局部小环境的多层面、多途径调节,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生长因子的参与。不同成分神经损伤及不同层面神经损伤对骨折愈合有明显的影响,脑损伤并四肢骨折的患者,其骨痂大量生长,甚至在肌肉中出现异位骨化,骨折愈合明显快于单纯骨折的患者。 关键词:骨折愈合;神经损伤;神经肽;生长因子;骨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评价不同新型天然类敷料的性能特点和在运动性皮肤创伤中应用前景。 方法:以“敷料,天然生物材料,皮肤创伤”为中文关键词;以“surgical dressing, natural biomaterials, leptin and healing of wound”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1994-01/2010-12相关文章。纳入与有天然累敷料与皮肤创伤相关的文章;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3余篇。经阅读标题、摘要、全文后,排除内容重复文献筛选后纳入22篇文献进行评价。 结果:传统的敷料虽然有一定的吸湿和保护作用,但愈合过程中易黏连伤口,造成二次损伤,并且止血能力不足,透气性能差等。临床应用或实验的敷料很少由单一原料制备,一般是一种或几种原料共同合成,这样弥补了单一材料的不足并使其各自发挥优势。目前,纳米银敷料、复合材料敷料、细菌合成纤维敷料在动物实验中取得比较好的疗效。但大部分新型敷料还停留在临床试验或试用阶段,各种敷料的原料特点或自身缺陷对其大规模生产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结论:应用于运动性皮肤创伤的敷料的发展将着重在于:一方面要加强止血、止痛、促进创伤快速修复的敷料发展;另一方面敷料能适应各种不同的恶劣环境;同时加强智能敷料的发展。 关键词:敷料;天然生物材料;皮肤创伤;创面愈合;智能敷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12.028  相似文献   

14.
刘艳  王健  高岩  马骋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8,12(12):2339-2342
学术背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的神经损伤一旦形成,则没有有效的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治疗方法。大量的实验研究证实,干细胞移植不仅具有功能保护作用,也为细胞替代和功能恢复提供了可能。 目的:综述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研究及应用特点。 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7-01/2007-10期间相关文章,检索词为“stem cells transplant,stroke,ischemia”,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1-01/2006-12期间相关文章,检索词为“干细胞、移植、缺血性脑卒中”,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和防治等研究进展中的应用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共收集到60篇相关文献,2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34篇为内容陈旧或重复文献。 文献评价:符合纳入标准的26篇文献中,1篇涉及缺血性脑卒中进行细胞移植治疗的特殊性,10篇涉及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干细胞介绍,4篇涉及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7篇涉及干细胞植入的时机,4篇涉及干细胞移植的部位。 资料综合:①脑卒中发病后影响的是多个不同的种(系)的神经细胞。目前应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干细胞来源于骨髓、脐血、成熟动物脂肪组织或脑组织。②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主要可以归纳为两方面的机制:重建损伤组织结构包括血管、神经环路、恢复损伤部位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分泌各种营养因子减少内源性细胞凋亡、促进内源性血管再生和神经再生。③目前关于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最佳时机还未明确。④不同部位的脑组织环境有利于不同类型的干细胞生存和增殖,不同类型的干细胞所植入的部位也不同。 结论:尽管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实验证实,干细胞移植能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损伤部位神经功能的恢复,但尚缺乏长期观察的研究数据。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 看到《中华神经科杂志》上陈海波和汪凯两位教授发表的前沿述评…:神经心理学发展的机遇,很是激动,真是令人耳目一新,的确在中国大陆迎来了认知神经科学发展的大好契机;另一方面,该文翔实丰富的内容也让人反复阅读、不忍罢手,由衷地感谢《中华神经科杂志》发表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随心血管支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并发症以及支架再狭窄等问题不断出现,利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支架术后的随访,对不同的心血管支架进行评估、并分析其生物相容性特点,对心血管支架发展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重要神经病学及精神病学类期刊的高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我国神经精神疾病临床、科研、办刊者正确选择研究方向以及撰写论文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以刊出高质量的科研论文,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检索6种神经病学及精神病学类期刊2005-2013年所发表文章中被引次数最高的前20篇(共120篇)进行分析,按照被引频次排序,对其栏目分布、年份分布、论著特点及内容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种期刊中,《中华神经外科杂志》被引次数≥5的文章所占比例最高(23.9%),零引用文章最少的为《中华神经医学杂志》(14.5%)。各刊之间被引频次相差大,同一期刊内被引频次差异也较大。6种期刊高被引文章主要发表于2005-2008年,4种期刊以论著类高被引文章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综述类,指南与共识类、述评和论坛类文章在个别期刊占一定比例。高被引论著类文章中,临床类多于基础类文章,临床类文章中以横断面研究为主,基础类文章以动物为实验对象的较多;两者均以单中心研究较多。高被引文章内容主要涉及常见、重大疾病如认知障碍、脑血管病、神经变性疾病、精神疾病等的患病情况、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由于每种期刊办刊侧重点不同,其高被引文章的内容亦有较大差别。结论期刊的影响力主要取决于少数高被引文章,从事神经及精神疾病工作者应关注本学科的前沿、热点问题,重视常见重大疾病研究,以及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主题,重视开展指南或共识类的制定工作,加强前瞻性多中心合作研究,以提高我国神经及精神疾病研究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自1986年创刊以来,在广大作者、读者的支持下,得以蓬勃发展。本刊既有高水平的研究报告、学术讨论、调查资料等论著,也有实用性强的临床实践、医疗探求、临床经验介绍等文章。内容多具备新进展和新知识,同时也有基础理论和新技术之类的文章。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办刊宗旨,及时反映所涉及领域科研、临床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神经精神领域的学术交流。本刊栏目如下:论著、综述、评论、论著摘要、经验交流、病例报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写过文章,也曾为论文撰写过点评,但是撰写整期杂志的导读还是首次。所以接到任务后深感责任重大,诚惶诚恐,不敢怠慢。如何抓住文章重点,又客观评价其临床意义和作用;如何避免吹嘘追捧,又切中要害不至于引起作者不满,确实挺难的。毕竟是第一次,准确与否敬请作者和读者朋友们海涵。本期专题内容紧扣神经外科热点话题:"什么是神经内镜技术?"、"神经内镜技术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内镜技术在颅底外科中的应用",以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支架材料治疗颅内动脉狭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防治情况。 方法:应用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检索Science Direct 数据库、Ei数据库1998-01/2009-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intracranial arteriostenosis,stent placement”,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1998-01/2009-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颅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此外还手工查阅相关专著数部。纳入不同支架置入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研究,包括基础与临床实验。 结果:从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多中心研究结果看,颈动脉狭窄的支架置入治疗较颈动脉内膜剥脱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随着球囊和支架柔顺性的改进及支架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材料及脑保护伞的应用,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狭窄已逐渐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血管内支架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相对安全有效的新途径。但支架置入治疗后会发生不同并发症如再狭窄、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高灌注综合征、脑血管痉挛等。 结论: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还缺乏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的支持。支架置入治疗术后较高的再狭窄率尚无很有效办法,有待支架材料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