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努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围产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孕产妇死亡涉及诸因素中,医学因素是直接原因,而社会条件、生育因素及保健状况等有间接关系,即非医学因素,是医学死因的促成因素。本文对174例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贫困地区高孕产妇死亡率的非医学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追踪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孕产妇、新生儿非医学高死亡原因 ,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孕产妇死亡原因已远远突破单纯卫生预防、保健、医疗服务范围特定的危险因素 (妊娠并发症 )与直接存在于孕产妇生存环境中的恶劣因素相互混杂、渗透 ,直接威胁着母亲、胎儿、新生儿的生命安全。而胎儿、新生儿的安全与否 ,又直接与母亲紧紧相连。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 ,母亲的存活对于婴儿、儿童胜过父亲。有关监测资料证实 ,我山区孕产妇死亡率是川区的 2~ 3倍 ,死亡的孕产妇中 ,可避免的死亡占 90 %。在可避免的死亡中 ,因为贫穷、交通、观念、多胎…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陕西省周至县及青海省乐都县在1990年1月1日至1992年12月31日所有死亡孕产妇进行了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探讨了影响孕产妇死亡的有关因素,其中包括生物、环境、卫生服务等因素。结果提示孕产妇本人有文化和孕产妇本人有经济收入对于减少孕产妇死亡有一定保护性意义,重男轻女的生育心理 、无计划生育指标、认为在家分娩好、非头位分娩和胎盘非自然也出则是孕产妇死亡的危险因素。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共有4个因素进入方程。通过死因顺位,发现造成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是产后出血、其次是妊高征和内科合并症。  相似文献   

4.
孕产妇死亡的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孕产妇死亡率的高低,与一个国家医疗、社会因素、政治、化、教育、经济水平及卫生服务等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本对国外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孕产妇死亡、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归纳及讨论。认为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医学原因、生殖因素、卫生服务的提供和利用的不合理、社会环境及综合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孕产妇死亡的文献,表明孕产妇死亡是医学、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提示我们应采取综合有效的措施,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西北地区孕产妇死亡的危险因素及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省周至县及青海省乐都县在1990年1月1日至1992年12月31日所有死亡孕产妇进行了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探讨了影响孕产妇死亡的有关因素,其中包括生物、环境、卫生服务等因素。结果提示孕产妇本人有文化和孕产妇本人有经济收入对于减少孕产妇死亡有一定保护性意义,重男轻女的生育心理、无计划生育指标、认为在家分娩好、非头位分娩和胎盘非自然娩出则是孕产妇死亡的危险因素。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共有4个因素进入方程。通过死因顺位,发现造成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是产后出血,其次是妊高症和内科合并症。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2003年农村地区孕产妇死亡综合原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全面调查、分析医学因素、经济社会因素以及政策与文化因素等对孕产妇死亡的影响,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实现两纲目标。方法利用查资料、现场查看、专访相关人员等方法,对9县的基本具情、所有死亡孕产妇死因及相关医疗机构进行全面调查。结果孕产妇死亡医学原因是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高征、肺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病,分别占37.93%、17.24%、10.34%、10.34%、6.90%。从综合原因分析,综合因素占24.14%、医疗保健缺陷、社会因素造成者各6例,分别占20.69%,疾病因素、家庭因素各5例,分别占17.24%。建议加强领导,加大对妇幼保健工作的投入;切实提高住院分娩率,狠抓医疗保健机构产科质量;巩固三级保健网,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依法行政,规范医疗市场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04-2013年佛山市孕产妇死亡率和死因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佛山市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应用χ2检验对2004-2013年佛山市孕产妇死因变化及死亡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004-2013年佛山市孕产妇死亡率由2004年的34.77/10万降至2013年的10.73/10万,降幅达69.14%,非户籍孕产妇死亡率下降速度明显快于户籍孕产妇。2.2004-2008年直接和间接产科原因孕产妇死亡分别占65.38%和34.62%,2009-2013年直接和间接产科原因孕产妇死亡分别占33.87%和66.13%,不同时间段的直接和间接产科原因孕产妇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孕产妇死因构成中,2004-2008年前三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34.62%、羊水栓塞12.82%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0.26%,2009-2013年的死因顺位为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17.74%、妊娠合并心脏病11.29%和其他血管疾病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9.68%。3.户籍和非户籍死亡孕产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低、多产、无产检、初入医院级别是乡镇医院为非户籍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孕产妇死亡评审十二格表因素分析,发现2004-2008年孕产妇死亡评审第一、第二因素的三个环节中均以个人家庭因素为主,其次是医疗保健系统因素,2009-2013年则相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是0.009和0.001)。结论 2004-2013年佛山市孕产妇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非户籍孕产妇死亡率下降速度明显快于户籍。2004-2013年佛山市孕产妇的死因由直接产科原因转变为间接产科原因,主要死因构成由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转变为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和妊娠合并心脏病。文化程度低、多产、无产检、初入医院级别为乡镇医院为非户籍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孕产妇死亡评审十二格表因素由个人、家庭的知识技能问题转变为医疗保健系统的知识技能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影响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出干预措施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花都区2000~2013年孕产妇死亡报表、核实调查报告、病历摘要及死亡评审资料。结果14年中孕产妇死亡65例,平均孕产妇死亡率户籍人口为21.73/10万,全人口为38.45/10万。近14年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尤其是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明显降低。死因顺位前3位依次为羊水栓塞、产后出血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008年及以前涉及非法接生引起的产后出血和羊水栓塞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2008年后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导致的孕产妇死亡不断增加。结论孕产妇死亡受医学和社会诸多因素影响。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一是加强流动人口孕期管理,杜绝非法接生;二是加强对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进一步提高对异位妊娠的识别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全面调查,分析医学因素、经济社会因素以及政策与文化因素等对孕产妇死亡的影响,了解英德市近5年孕产妇的死亡原因,以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实现两纲目标。方法利用查资料、专访相关人员等方法,对2001年10月至2006年9月孕产妇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叫顾性分析。结果5年中孕产妇总数42741例,孕产妇死亡25例,病死率为58.49/10万,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冈依次为产科出血、分娩期并发症、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腑部疾病、产褥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结论英德市是孕产妇死亡国家监测点,必须加强领导,加大对妇幼保健工作的投入,巩固三级保健网,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狠抓医疗保健机构产科质量,加强对基层产科工作者的能力培训,提高业务水平,规范高危转诊制度,才能降低孕产妇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1999~2002年东莞市石排镇非户籍孕产妇产妇死亡原因的调查,分析孕产妇的死亡率及高危因素。方法 对4年间死亡26例非户籍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死亡率与死因进行比较。结果 石排镇非户籍孕产妇死亡率为96.1/10万,远远高于我国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产科出血为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内科合并症、妊高征、宫外孕,其中宫外孕致死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1996~2007年海珠区所有死亡孕产妇的上报资料及接产医院的活产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外地户口及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较高。导致死亡率高的主要因素有:自我保健意识缺乏、计划外妊娠和非住院分娩。结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应从加强外地户口孕产妇特别是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着手,加强围产期保健及健康教育,减少计划外妊娠和非住院分娩。  相似文献   

13.
围产期孕产妇颅脑疾病比较少见,一旦发病常因诊断不明确、抢救不及时而死亡。本文对我院1995~2002年收治的合并颅脑疾病的孕产妇9例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广大妇产科医生对围产期孕产妇颅脑疾病的认识,降低非产科因素的孕产妇死亡。  相似文献   

14.
吴炜林  丁守勇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1):4810-4811
目的:通过孕产妇死亡评审了解主要死因,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芜湖市2003~2008年孕产妇死亡个案表、调查报告和评审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年中芜湖市孕产妇死亡27例,前3位死因分别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和心脏病。评审结果为可以避免死亡18例,占66.67%;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死亡4例,占14.81%;不可避免死亡5例,占18.52%。结论:孕产妇死亡是由医学和社会诸多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政府重视,全社会多方面、多部门共同努力才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宝鸡市1987~1997年283例孕产妇死亡社会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分析和掌握影响宝鸡市孕产妇死亡的社会因素,为领导决策和制订干预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对1987~1997年283例孕产妇死亡的社会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宝鸡市孕产妇死亡率由1987年的88.48/10万,下降到50.39/10万(P<0.05);孕产妇死亡与经济、文化、交通、非住院分娩、计划外生育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孕产妇死亡监测数据的分析,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03-2012年漳州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和省市级评审结果。结果 10年共报告孕产妇死亡病例110例,死亡率从36.66/10万降至17.01/10万。死因构成前4位为产科出血(23.6%)、羊水栓塞(19.1%)、心脏病(10.9)和各类肿瘤(10.0);非产科因素占46.4%。产科出血前3位是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和胎盘因素。省市两级评审,结论为不可避免死亡占33.6%,可避免死亡占66.4%。结论漳州市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但非产科因素占比较高。应重视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的早期诊断,强化高危孕产妇管理,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提高识别高危妊娠的能力,把握转诊时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影响中国农村孕产妇死亡的某些社会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全世界每年约有50万孕产妇死亡,严重威胁着各国(尤其发展中国家)孕产妇的安全,根据部分地区调查,我国孕产妇死亡率比发达国家高出数倍到数十倍,而农村又比城市高十倍左右. 国际上对孕产妇死亡的研究表明,影响孕产妇死亡的因素包括生物、环境、生活方式和卫生保健服务等,并指出88~98%的孕产妇死亡是可能避免的. 中国对孕产妇死亡的因素分析主要侧重在生物医学因素,而对社会因素的研究甚少,为了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找出有影响的主要社会因素,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北京医科大学妇儿保健中心及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在卫生部妇幼司的支持下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下,与江苏、河南两省有关部门协作,于1988年4月~1989年3月进行了该项目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被调查地区孕产妇死亡率为147/10万,江苏省为45/10万,均高于1984年全国21省、市部分地区孕产妇死亡监测的结果. 经单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人均收入低于500元,人工流产次数≥2次,分娩及就诊地点,未经医学训练的接生人员等原因可能是影响这些地区孕产妇死亡的主要社会因素.缺乏孕期保健知识,缺少产前保健等与孕产妇死亡也有一定关系.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可通过加强计划生育孕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孕产妇分级管理和高危转诊制度,提高村、乡二级医务人员及机构的医疗诊断和防治水平及设施,以改善对孕产妇的保健服务等方面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737例孕产妇死亡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湖北省孕产妇死亡状况、孕产妇死亡率、主要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998~2001年各市、县(区)妇幼保健机构上报的737份孕产妇死亡个案卡、相关的个案调查报告以及全省孕产妇死亡监测报表进行分析。结果:4年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48.76/10万。前5位死亡原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妊高征、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病、产褥感染。其中产科出血占54.3%。影响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计划内比计划外直接产科原因死亡的几率小,孕产妇从分娩到死亡时间越短越是直接产科原因导致的死亡。旧法接生、生育次数多、接生人员技术水平差、怀孕次数多、人流引产次数多、居住在边远贫困地区、分娩地点医疗水平差、经济水平差、年龄大都是直接产科原因死亡的促进因素。737例死亡孕产妇做过产前检查的占76.0%,产检次数大于5次的只有22%。分娩地点与死亡地点在家中或转诊途中的分别为40.4%、41.7%,非医务人员接生的占20.5%。结论:湖北省孕产妇死亡率略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主要死因为产科出血、妊高征、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病、产褥感染。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和数量,加强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和危急重症的救治,可进一步降低湖北省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郑全庆 《中国公共卫生》1996,12(12):540-541
7省20个妇幼项目县对孕产妇死亡危险因素的1: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单因素配对分析发现其中与孕产妇死亡有显著性意义的因素为计划外妊娠(OR=2.3)、生活在大家庭(OR=1.4)、想生男孩(OR=2.8)、无产前检查史(OR=2.9)、非住院分娩(OR=1.7)、产后大出血(OR=2.5)、孕产妇有一定文化程度(OR=0.7)和孕产妇本人有经济收入(OR=0.4)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孕产妇死亡有关的危险因素有计划外妊娠、想生男孩、非住院分娩、产后大出血、未消毒接生、孕期合并症等。并且发现孕产妇有一定文化程度、孕产妇有独立经济收入、孕产妇有一定保健知识对减少孕产妇死亡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70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70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和相关因素的分析,提出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永州市辖区内2002年1月~2004年12月70例死亡孕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永州市孕产妇死亡率有逐年增高趋势;产科出血仍为孕产妇死亡的第1原因,占44.29%,而产科出血主要的原因为胎盘因素,占58.06%,说明接生人员业务水平低;与孕产妇死亡相关的重要因素依次为存在高危因素、非住院分娩、从未产前检查、计划外分娩、产前检查小于8次、乡卫生院截留病人、绿色通道不畅。70例中可避免死亡20例,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36例,共占80%。结论永州市孕产妇死亡率有很大的下降空间;可通过加强系统保健管理、防治产科出血、增加妇幼保健资金投入、杜绝计划外生育、实行住院分娩、取缔家庭接生、加强产科从业人员和乡镇保健人员的培训、卫生行政部门对开展助产技术的医疗机构严格审核监管等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