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脑深部病灶边缘点定位.在立体定向开颅手术中引导术,以期彻底切除病灶。方法:应用驹井式计算机体层摄影(CT)立体定向仪对11例脑深部病灶进行立体定向开颅手术,其中腔质瘤8例.转移瘤3例.直径25~45mm.影像学显示肿瘤边界不清。术前对病灶边缘点三维座标进行测量登记,术中通过导针引导切除病灶。结果:术后半月内增强CT或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显示:9例病灶完全消失.2例肿瘤周边有少许残余。无手术死亡及昏迷等。结论:对于脑深部边缘不清的病灶,在立体定向开颅手术切除病灶时,对病灶边缘点定位.可较彻底切除病灶,减少手术病灶残留。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脑深部病灶边缘点定位,在立体定向开颅手术中引导术者,以期彻底切除病灶。方法:应用驹井式计算机体层摄影(CT)立体定向仪对11例脑深部病灶进行立体定向开颅手术,其中胶质瘤8例,转移瘤3例,直径25~45mm,影像学显示肿瘤边界不清。术前对病灶边缘点三维座标进行测量登记,术中通过导针引导切除病灶。结果:术后半月内增强CT或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显示:9例病灶完全消失,2例肿瘤周边有少许残余。无手术死亡及昏迷等。结论:对于脑深部边缘不清的病灶,在立体定向开颅手术切除病灶时,对病灶边缘点定位,可较彻底切除病灶,减少手术病灶残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引导下显微手术摘除脑囊虫病灶的方法和优越性。方法应用ASA-602S型脑立体定向仪对囊虫病灶实施定位,配合显微手术摘除脑重要功能区及脑深部囊虫病灶。结果立体定向手术定位准确,均一次性找到病灶。其中颞叶病灶18例,额叶病灶14例,顶叶病灶9例,枕叶病灶7例。囊虫病灶直径为0.5~3.2cm。病理报告均证实为脑囊虫。术后3d~1个月复查CT或MRI显示病灶消失,无死亡病例。结论立体定向引导的显微手术摘除脑囊虫病灶是一种定位精确、对脑组织损伤小、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功能区深部小病灶手术切除的方式和方法。方法 22例位于脑功能区深部小病灶,均采用立体定向引导,经脑沟入路的方式进行病灶显微手术切除。结果 22例病灶均获得全切除,术后3例短期内功能下降,3个月后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立体定向引导经脑沟入路进行脑功能区深部小病灶显微手术切除,可以在保留皮层功能的情况下切除病灶。  相似文献   

5.
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脑内病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脑立体定向手术具有微创手术的特点 ,对脑内病灶及其毗邻解剖结构精确定位 ,使手术器械能精确地到达脑内任何一点 ,对脑功能区及脑深部小病灶、囊性病灶的手术治疗具有巨大优点。我们从1999年至 2 0 0 2年应用头颅CT引导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脑内病灶患者 4 1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男 2 3例 ,女 18例 ,年龄 5~ 71岁(5岁患者为 1先心病合并脑脓肿者 ,余患者均大于7岁 ) ,平均 4 5岁 ,小病灶 18例。病变部位 :运动区皮层下 6例 ,语言中枢皮层下 3例 ,顶叶 3例 ,脑深部 4例 ,病灶最小者 1cm× 1cm× 1.5cm ,…  相似文献   

6.
CJF-N多功能脑立体定向仪的研究及初步临床应用陈国强,左焕琮,田红我们自1992年5月研制成功一种更适合脑深部病灶直视手术用的多功能脑立体定向仪,经模拟靶点定位检测及初步临床应用,取得满意结果。现介绍如下:定向仪结构及功能特点本定向仪由固定、定位、...  相似文献   

7.
CT脑立体定向开放手术临床应用(附100例报告)张剑宁,章翔,易声禹,李安民,梁景文自1994年5月~1996年12月,我科采用CT脑立体定向技术引导开颅手术治疗颅内病变100例,其中脑重要功能区及深部小病灶72例(功能区皮质下60例。深部12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ZD(Zamorano-Dujovny)立体定手术系统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ZD立体手术系统,将CT扫描的资料输入计算机工作站,STP软件对病灶进行精确的测量定位,制定治疗计划后,对78例位于脑深部或位于运动区的颅内病灶进行定向手术。结果:ZD系统可迅速对脑深部的小型病灶精确定位,本组所有的病灶均做到一次性定向成功,未出现永久性的手术并发症。结论:应用ZD系统行脑深部及运动区的立体定向手  相似文献   

9.
神经导航系统在脑深部病灶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神经导航系统在脑深部病灶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ASA—610V神经导航系统对51例脑深部病灶手术治疗,术前采用神经影像导航扫描,对病灶进行三维重建,制定手术治疗计划,术中根据手术计划选择手术方式以及手术切除范围,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肿瘤及其周围结构定位准确。51例脑深部病灶.手术全切除42例(82.3%),次全切除3例(5.9%),大部分切除6例(11.8%);术后症状改善或不变48例(94.1%).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症状3例(5.9%),无死亡病例。结论应用神经导航系统可以精确定位脑深部病灶.设计最佳手术入路,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立体定向显微手术切除脑内小病灶26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引导显微手术切除脑内小病灶及组织活检的方法和优越性。方法应用Leksell-G型脑立体定向仪治疗26例脑重要功能区及脑深部病变患者,行开颅术22例,定向活检2例,脑脓肿抽吸术2例。结果病变性质:胶质瘤14例,动静脉畸形2例,炎性肉芽肿4例,转移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脑膜瘤1例和脑脓肿2例。病灶直径为0.6~3.0cm,均在立体定向引导下显微手术行病灶全切除。2例活检为星形细胞瘤(Ⅰ~Ⅱ级),行γ-刀治疗。2例脑脓肿经置管引流,抗炎治疗痊愈。结论立体定向引导的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小病灶(直径<3.0cm)及病灶活检是一种定位精确、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脑深部病变立体定向活检方法的临床研究于新,刘宗惠,田增民,李士月,黄红云,修波,赵全军,徐永革,杜青祥1991年1月至1996年12月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技术对386例脑深部或脑功能区病灶进行了定向活检手术,男232例,女154例,年龄4.5~71岁...  相似文献   

12.
神经导航下脑内病灶切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介绍应用神经导航下无框架立体定位系统进行脑内病灶微侵袭于手术切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24例部位深、病灶小或境界不清的脑肿瘤病人作4mm层厚的MR抽位成像,于导航计算机工作站行三维影像重建,拟定最佳手术入路,术中以观察棒或显微镜内指标帮助定位。结果 病灶定位准确,平行误差2.9mm,术后神经功能保留良好。结论 神经导航下脑内立体定位手术可以准确定位、减少损伤和保护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3.
实时超声引导下显微手术切除脑深部病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引导在脑深部病灶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4年开始我们在脑深部病灶显微手术中采用实时超声引导病灶定位,指引手术中皮层入路及路径的选择,并使用术中超声影像动态了解病变位置的变化情况、手术切除的范围,利用实时影像辅助判断病变切除程度。结果28例脑深部病灶,病灶直径为1.0~5.9cm,病理诊断包括蛛网膜囊肿5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动静脉畸形2例,肿瘤7例,脑内血肿12例。所有病例均显微镜下全切,术后28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神经功能保存良好,无新的神经功能损害,无手术并发症。结论术中超声引导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脑深部病灶定位方法,操作简便,定位准确,能够实时指引手术路径和动态了解手术切除病灶的范围,与显微神经外科配合能够有效地避免额外的手术损伤,提高手术精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CT辅助下脑立体定向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颅内深部小病灶,临床神经影象学难以确诊病例,经辅助立体定向活检后得以明确病理诊断.结果此种活检病检阳性率高.结论对于颅内深部病灶,应用CT辅助立体定向活检方法,可以取得创伤小,并发症少,提高病理诊断阳性率,对于小脓肿可达到治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实时超声导航系统在脑深部病变手术中的应用,总结应用术中实时超声解决脑移位、指导病灶切除的经验.方法 应用Vector Vision Compact神经导航系统结合术中实时超声对15例脑深部病灶行手术治疗.术中应用超卢指示病灶位置,在脑组织移位时利用实时超声对病灶进行手术中再定位、导向,并监测残余病灶的切除.结果 术中经超声探查和术前导航影像对比,发现有11例病灶有不同程度的移位,在实时超声的引导下纠正脑移位及切除病灶,全切除12例,近全切除2例,1例炎性病灶行活组织检查证实为慢性肉芽肿.结论 术中实时超声能进行病灶的实时定位引导,监测病灶深度,确定切除范围,避开功能区皮质和深部重要结构,对手术残余进行判断和指导再次切除,故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CT立体定位开颅显微切除脑内病变金一勤,张学磊,王伟明,右碎林,张诚,成力伟,程展宇,吴芳近年来,我院应用CT导向立体定向开颅手术,在显微镜下摘除脑内小病灶20例,男15例,女3例,年龄10~57岁,平均32岁。所有病灶均位于皮层下或大脑深部。病灶直...  相似文献   

17.
脑实质内小占位病灶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手术治疗脑内小占位病灶45例,其中经颅骨钻孔CT立体定向下摘除病灶19例,而3例是以显微手术完成的。在CT立体定向下用显微手术摘除脑实质内小占位病灶具有定位准确,更易保护脑组织及血管,使术后患者脑组织功能保持或优于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18.
CT引导立体定向脑深部病灶活检术(附2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1年1月至1994年1月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技术对241例脑深部或脑主要功能区病灶进行了活检手术。其中男153例,女88例;年龄平均34.8(5~70)岁。病变位于鞍区44例.基底抻经核区43例.第三脑室后部35例,大脑半球深部55例,脑室内17例,颅内多发性病灶28例.脑干内6例、小脑半球13例。活检总阳性率为97.92%,肿瘤植出率为86.71%。3例并发颅内出血(1.24%),无手术死亡及其它严重并发症。认为CT引导的立体定向脑深部病变活检是一种明确颅内占位病变的组织学诊断并利于采取最佳治疗措施的最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简易CT定位法脑内小病灶切除杨全祥,张延庆,陈德勤,任宪军,孙新海,孙力,刘如恩,伦学庆我院自1992年以来,应用简易CT扫描定位法切除脑内小病灶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61岁,病程半个月~5年。临床表现癫痫发作15例,头痛16例,呕...  相似文献   

20.
在立体定位下直视开颅术是由Shelden和Jacques于1980年首先报道[1]。目前这一微侵袭性的手术方式已愈来愈广泛地应用于脑深部和重要功能区内的病灶摘除。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自1991年5月~1997年4月期间,应用CT和MRI导向立体定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