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查民用水井因含砷农药污染水源,超出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40倍,土壤、蔬菜含砷量分别超标5.5倍、2倍。饮用污染井水人群慢性砷中毒消化系统症状占受检人数的50%,神经系统占31.1%,砷在土壤中可长期稳定存在,对含砷农药的使用应定期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查清湖北省仙桃市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高砷水的分布,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地方性砷中毒分布调查实施方案》与《湖北省高砷水源调查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对病区进行普查,采用统一试剂盒半定量法进行调检居民饮水砷,超标水样再用国标法复核.结果 仙桃市沙湖原种场8个自然村中水砷超标的有7个村.共调查水井848眼,高砷井检出率为13.56%,病区南洪村检出超标井最多为48口,其检出率高达37.21%;东荆村未检出.高砷暴露人口467人,其中儿童129人.结论 仙桃市沙湖原种场广泛存在高砷水源,且病区南洪村高砷水源检出率、人口暴露率、儿童暴露率相对较高,应尽快落实改水这一根本措施,并扩大范围开展高砷水筛查及病情调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较大范围的水砷筛查进一步明确我省高砷水源分布,掌握地方性砷中毒的流行和危害情况。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饮用水高砷水源筛查方案,对全县12个乡进行饮用水源含砷量筛查,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砷。结果:12个筛查乡共调查52个行政村240个自然村,采集水源312处。〈0.01mg/L的合格水源为310处,占筛查水源数的99.36%;超标水源2处,占筛查水源数的0.64%。2处超标水源水砷均在0.01mg/L-0.05mg/L之间,最大值为0.016mg/L,且均为溪水。未发现水砷〉0.05mg/L的水源。结论:2006年度甘肃省迭部县高砷水源筛查县未发现水砷超标水源。  相似文献   

4.
负载Fe(OH)3沸石去除饮水中的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砷和砷化物具有毒性,且又是致癌物质.世界卫生组织在1968年的环境污染报告中把砷放在首位.由于自然界含砷矿的存在以及工农业生产中砷和砷化物的应用,造成砷对环境及水源的污染,导致地区性慢性砷中毒现象.1979年Lutwick 将 Fe(OH)_3负载于一定粒度的分子筛和硅藻土后用于饮水除砷获得成功.但未将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甘肃省(以下称全省)饮水水源中高砷水源的分布和地方性砷中毒的流行情况,为进一步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筛查全省24个县(区)、256个乡、869个村不同类型的饮水水源;对饮水水源砷含量超过0.05mgL地区的居民,按国家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进行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病学调查。水砷、尿砷均采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T8538—1995)测定。结果共筛查水样5016份,其中合格水样为4883份。砷含量大于0.05mg/L的水样133份,采集地覆盖全省6个县、17个乡、33个村,约有4459户共22954人。砷含量大于0.15mg/L的水样13份,采集地覆盖全省7个乡、8个村,约有1191户共7105人。砷超标水源以井、泉水为主,呈点状分布;河水中的砷超标则与采矿业污染环境有关。对6个县饮用高砷水的13132人进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普查,其中有4个县临床检出可疑地方性砷中毒患者133例,2个县未发现病例。36个高砷水源地区人群尿砷均值为0.0834mg/L,20个低砷水源区人群尿砷均值为0.0396mg/L,含量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首次查明全省有高砷水样分布,以井、泉水砷含量超标最为严重,同时饮用砷含量超标水的人群中部分有砷中毒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示存在地方性砷中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和掌握呼和浩特市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的流行范围和危害程度,为该地区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中国地方性砷中毒分布调查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水砷测定采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病情调查按照《地方性砷中毒临床暂行规定》WS/T211-2001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进行。结果:共调查3个旗县909个自然村,水砷含量超标率为14.19%,改水工程水砷含量超标率为13.86%。病情调查显示,51个高砷村砷中毒检出率为14.17%,病情主要以可疑和轻度为主,患病人群主要集中于40岁以上年龄组,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呼和浩特市地方性砷中毒病区以轻、中病区为主,今后应继续进行高砷水源筛查和砷中毒病情调查。  相似文献   

7.
一九××年×月初,在××市化工厂附近的生产队发生过一起急性中毒事件,有五户42名农民发生急性中毒。中毒发生后,各级党委对此极为重视和关怀。我们在中央燃化部和省、地、市委直接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参加了抢救和病因调查,查清了中毒原因系含砷废水污染水源引起,从而确立了急性砷中毒的诊断,抢救了重危病人,并采取紧急预防措施(封闭污染水井、供应自来水),使发病随即平息。半年后即一九××年×月,我们又对该厂含  相似文献   

8.
生活性亚急性砷中毒,往往是由于饮用了含砷量高的水引起。本文介绍一起用工业废渣填塘导致砷污染水质的事故,并对饮用该水而中毒的资料比较完整的65例进行分析。一、病因调查根据有关部门的分析,填塘废渣(内含有三氧化二砷)其含砷量高达14.15~21.35%,使塘水含砷量达20~25.2毫克/升。该塘水又通过灌溉渠道污染了多个饮水塘的水质,污染水面约2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9.
地方性砷中毒是指人群从饮水、食物或空气中摄入过量的砷而导致的慢性中毒。我国1983年在新疆首次报告以来,此后,在山西、内蒙、宁夏等地也发现饮水型砷中毒。20世纪90年代卫生部将地方性砷中毒列为国家重点防治的地方病,此后,各地陆续开展了地方性砷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饮水砷含量的检测工作,国内外对砷中毒的防治给予了极大关注。我国的砷中毒防治工作得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减轻砷中毒合作项目”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山西省高砷区和地方性砷中毒(地砷病)病区的流行范围和危害程度,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地方病防治项目方案》,选择了10个县348个村作为调查村;水砷筛查采用半定量试剂盒法,水砷定量测定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HG-AFS)进行检验,地砷病诊断按国家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进行,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结果在筛查的348个村中有6个县16个村的水砷含量超过了国家标准,水样超标率0.96%。高砷水源普查发现有2个村的水砷浓度>0.15mg/L,病情普查显示,2个村均为轻病区。患者病情以中度以下为主,患者主要集中于中老年。结论山西省又发现了高砷区和地砷病病区,病区均为轻病区,今后仍应继续进行高砷水源筛查。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0月,广西H市某冶炼厂因暴雨造成工业废水处理池涨满溢出,污染了附近两村屯的饮用水源,造成村民家里饮用的末梢水含砷量为3.26 mg/L,超标325倍,两村屯共721人饮用该水后导致452人亚急性水源性砷中毒,其中67~86岁老年人中毒患者26例。为探讨老年患者在本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分级及最佳应急救治方案,现将成功救治本组老年人亚急性水源性砷中毒患者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宁夏惠农区2005-2007年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及时、准确、系统地了解地方性砷中毒轻度病区的病情动态,进一步认识地方性砷中毒的发病规律,更好地指导地方性砷中毒防治工作。方法按照《全国地方性砷中毒重点监测方案》的要求,采取普查的方式,对全部改水工程及长住人口以户为单位进行调查。结果监测7处降砷改水工程,水砷含量均未超标;3年调查砷中毒患病率分别为7.61%、6.88%、8.24%;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饮用高砷水年限的延长,患病率逐渐增高,由砷引起的毒害可持续存在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13.
职业性慢性砷中毒的皮肤病变湖南省肿瘤医院(410006)刘保安,粟占三,陈森林长期因职业关系接触砷,因治疗的需要服用含砷制剂或生活环境中含砷浓度过高等都可导致慢性砷中毒。我们对湖南雄黄矿从事砷作业的489名工人作了全身皮肤检查,确定其中362人患有与...  相似文献   

14.
慢性砷中毒国内外已有许多报道,但关于地方性慢性砷中毒的防治研究则甚少。本文对地方性慢性砷中毒的治疗以及改水降砷的预防方法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可用于评价地方性慢性砷中毒的预防和治疗。选择饮水含砷量为0.6mg/L的新疆奎屯车排子地区123团场的榨油厂井水为调查点,以饮用此高砷井水并确诊为慢性砷中毒的患者59例为综合防治对象,以附近饮水含砷量为0.009mg/L的123团3连健康居民为对照者。测定受检者尿砷含量,观察患者皮肤改变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贵州省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防治地方性砷中毒项目及其效果评估提供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当地政府统计部门收集县、乡、村人口资料及家庭经济收入情况。采取普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项目村项目户食物干燥及食前淘洗情况、炉灶使用情况、学生和成人地砷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等进行了调查。结果兴仁、兴又、安龙3个县病区村取暖铁妒拥有率约为10%、烟囱出屋率40%以下,台灶基本无排烟设施,玉米和辣椒敞煤火烘烤率80%以上,食前淘洗率较低。结论病区村民砷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存在导致地砷病流行的不良生活习惯。建议实施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改炉改灶项目,必须以健康教育干预为先导,采取阻断砷污染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关于砷和氟同其他化学物质的相互作用已有所研究,但对砷与氟这两种元素的相互作用研究不多,目前只有一份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初步认为二者无协同作用存在。新疆奎屯地区居民的饮用水源中存在高砷或高氟,导致了当地居民出现慢性地方性砷中毒或氟中毒。有些水源中,砷和氟两种元素都超过国家所规定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中的最高容许浓度。所以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砷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饮水型砷中毒潜在病区农村改水工程进度及砷中毒情况,为及时调整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监测地点改水及水砷含量和暴露人口的砷中毒患病情况。水砷检测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砷中毒诊断采用《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211-2001)。数据处理采用SPSSl7.0软件。结果改水前水砷含量最小值0.001mg/L,最大值为0.260mg/L,不合格率为59.54%。目前已完成改水工程,改水后水砷浓度为0.001 mg/L。共调查出患砷中毒疑似病例11人,占所调查人群1.50%,主要表现为皮肤色素脱失。结论水型砷中毒潜在病区农村改水工程已完成,调查发现病情较轻,但防治工作还需重视。  相似文献   

18.
燃煤型砷中毒患者体内无机砷及相关因素对病情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分析燃煤型砷中毒病区人群尿总砷(Tot-As),尿无机砷(In-As)无机砷/总砷比值(In-As/Tot-As)和发砷以及相关因素对病情的影响。发现患者体内砷负荷的累积性增加及机体解毒能力的逐渐下降可能是砷中毒病理逐渐加重的原因之一。区居民长期燃用高砷煤致空气,食品严重污染以及改灶措施不彻底,是导致新发病人不断出现,病情继续发展及皮肤癌逐渐增加的原因。研究初步揭示砷中毒患者无机砷代谢研究的必  相似文献   

19.
地方性砷中毒是指特定地区的居民因自然污染或人为污染,导致体内摄入过量的砷化物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疾病。人体高砷暴露的主要途径是饮用被高浓度无机砷天然污染的地下水。除了慢性饮水型砷中毒外,煤型砷中毒有着病情严重、病区分布广和受危害人口多的特点。下面本研究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地方性砷中毒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河南省高砷水源的分布状况,为下一步改水降砷减轻饮用高砷水对人体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高砷水源形成规律,在全省可疑地区选择调查点进行饮水砷含量测定,测定方法采用原子荧光光度法。结果水砷浓度≥0.05mg/L的样品22份,占总样品数0.54%(22/4060),分布在8个自然村,占总调查村数4.62%(8/173),高砷水暴露人口数为6400人。结论河南省兰考县和滑县存在饮水砷含量超标自然村,超标严重,暴露人口较多,应尽快纳入农村改水范围进行改水,防治饮水型砷中毒病区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