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β-榄香烯对肝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β-榄香烯对体外培养肝癌细胞增殖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肝癌7402细胞体外培养,β-榄香烯干预;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β-榄香烯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肝癌7402细胞经过β-榄香烯干预,其存活率明显降低,并呈剂量依赖性。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β-榄香烯干预后,进入S期和G2期细胞明显减少,G1期细胞增多,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1期。结论β-榄香烯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阻滞细胞从G1期进入S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榄香烯对B细胞淋巴瘤Raji细胞株的体内外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榄香烯体外作用Raji细胞不同时间,CCK-8法检测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DAPI染色进行细胞核形态学分析,PI单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改变;动物实验观察榄香烯体内抑瘤作用。结果:榄香烯对Raji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量效和时效关系;榄香烯能诱导Raji细胞凋亡,呈量效关系;DAPI染色显示榄香烯作用Raji细胞具有凋亡细胞核的特征性核形态;细胞周期分析显示G0/G1期细胞相对增多、S期和G2/M期细胞均相对减少;榄香烯明显抑制Raji细胞在SCID小鼠体内增殖。结论:榄香烯对Raji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G0/G1期阻滞导致细胞凋亡发挥效用的。  相似文献   

3.
榄香烯衍生物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榄香烯衍生物(榄香烯哌嗪)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RB法考察榄香烯哌嗪对多种人癌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观察榄香烯哌嗪对HeLa细胞形态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eLa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情况。结果榄香烯哌嗪对HeLa、HepG2、SGC-7901及Bel-7402细胞有较强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榄香烯哌嗪10μmol.L-1处理的HeLa细胞,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皱缩致密,可见凋亡小体。此外,榄香烯哌嗪可将HeLa细胞阻滞于G0/G1期,且随药物作用时间延长或剂量增加,DNA直方图上可见渐强的SubG1峰。结论榄香烯哌嗪可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且具有细胞周期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榄香烯对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每批细胞按空白对照组和药物处理组随机分组,检测榄香烯对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光度分析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时相分布,同时进行细胞的形态学观察。结果榄香烯存在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榄香烯在48 h、72 h对A549细胞周期有明显影响;榄香烯可阻滞A549细胞于S期并诱导细胞凋亡,但细胞凋亡率并不完全与药物浓度成正相关。结论榄香烯对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在一定药物浓度范围内,随药物浓度的增加榄香烯可使细胞凋亡率升高,但超过一定作用浓度,药物的细胞毒作用增强,细胞凋亡率则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槐耳清膏体外抑制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槐耳清膏对血管内皮细胞体外构建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MTT实验、流式细胞仪、Matrigel实验 ,体外研究槐耳清膏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增殖和分化成血管能力的影响。结果 在浓度为 0 1~ 10g·L- 1时 ,槐耳清膏明显抑制VEGF诱导的内皮细胞增殖 ,呈量效关系 ;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 ,槐耳清膏阻止内皮细胞由S期进入G2 /M期 ;槐耳清膏浓度为 1g·L- 1时 ,可以抑制内皮细胞体外分化成管样结构 ,浓度为 10 g·L- 1时 ,则完全阻断内皮细胞体外分化成管样结构的能力。结论 槐耳清膏对血管内皮细胞体外构建新生血管具有抑制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S期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6.
β-榄香烯诱导人胃癌BAC823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对人胃癌BAC82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每批细胞按空白对照组和药物处理组随机分组,其中药物处理组依药物浓度的不同再分为0.01、0.02、0.04、0.08、0.10、0.16 mg·mL-1处理组,作用时间为24 h.采用MTT法检测β-榄香烯对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光度分析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时相分布,同时进行细胞的形态学观察.结果①MTT的检测结果显示药物浓度和细胞增殖抑制率间具有正相直线相关关系(P<0.01),β-榄香烯体外作用24 h,对胃癌细胞的IC50为0.078 mg·mL-1.②FCM检测及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β-榄香烯可阻滞BAC823细胞于S期并诱导细胞凋亡,但细胞凋亡率并不完全与药物浓度成正相关.作用时间为24 h时其诱导人胃癌BAC823细胞发生凋亡的最佳浓度是在0.04~0.08 mg·mL-1.结论β-榄香烯对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在一定药物浓度范围内,随药物浓度的增加β-榄香烯可使细胞凋亡率升高,但超过一定作用浓度,药物的细胞毒作用增强,细胞凋亡率则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KK3和MKK6在榄香烯致人U87MG胶质瘤细胞增殖抑制和细胞周期阻滞中的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榄香烯作用于人U87MG及U251胶质瘤细胞,应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检测MEK信号通路中MKK3和MKK6的总蛋白及磷酸化蛋白含量。通过转染显性负突变质粒DN-MKK3和DN-MKK6,抑制MKK3和MKK6的活性。然后分别行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榄香烯对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和细胞周期阻滞作用。结果榄香烯显著抑制了人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并可使细胞中MKK3和MKK6的磷酸化水平上调。抑制MKK3和MKK6的活性则可显著削弱榄香烯的抗胶质瘤增殖和G0/G1细胞周期阻滞作用。结论榄香烯可以通过将胶质瘤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进而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且MKK3和MKK6信号通路的激活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β-榄香烯对人肝癌细胞株的体外放射增敏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β-榄香烯对人肝癌细胞株的放射增敏作用机制。方法用克隆形成法检测不同时间-浓度条件β-榄香烯和/或放射作用后的人肝癌细胞株存活分数,计算放射增敏率(SER)。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时间-浓度条件下β-榄香烯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10、100、1000nmoL/L β-榄香烯作用24h后SER分别为1.32,1.71和1.36。β-榄香烯作用时间和浓度越高,人肝癌细胞G2/M期的比率也越高。100、1000nmoL/L β-榄香烯作用24h后,G2/M期比率明显升高。10nmol β-榄香烯作用24h细胞凋亡百分率20.71%。结论β-榄香烯对人肝癌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对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和β-榄香烯对细胞的G2/M期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板蓝根注射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板蓝根注射液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共同培养后,采用MTY法及形态学方法观察板蓝根注射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结果 不同浓度的板蓝根注射液对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结论 板蓝根注射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不但具有抑制作用,且与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黄富春  范钰  郑树 《医药导报》2004,23(10):0713-0715
目的:探讨榄香烯乳对结肠癌Lovo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用浓度的榄香烯乳处理结肠癌Lovo细胞后,分别应用四唑蓝比色试验、端粒重复扩增-微孔板杂交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及流式细胞仪研究榄香烯乳对结肠癌细胞生长、端粒酶活性、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榄香烯乳对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够抑制端粒酶活性,诱导细胞凋亡,且这种作用呈浓度及时间依赖;且细胞阻滞于G0/G1期。结论:榄香烯乳抑制结肠癌Lovo细胞恶性增殖与抑制端粒酶活性、诱导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β-七叶皂苷钠对血管形成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主动脉片96孔板培养,检测β-七叶皂苷钠对体外血管形成的影响;采用MTT法研究β-七叶皂苷钠对ECV-304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β-七叶皂苷钠对小鼠S180肉瘤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β-七叶皂苷钠50μg.mL-1组在d1~d5对大鼠主动脉片血管出芽发生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39.0%;在d2~d6大鼠主动脉片血管相对面积明显小于阴性对照组,抑制率均>68.9%。MTT实验证明β-七叶皂苷钠对ECV-304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100μg.mL-1抑制率为70.3%,50μg.mL-1抑制率为53.6%;免疫组织化学实验β-七叶皂苷钠1.4和2.8mg.kg-1组VEGF表达量均明显少于生理氯化钠溶液对照组。结论:β-七叶皂苷钠具有抑制血管形成的作用,其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是抑制血管发生、内皮细胞的增殖及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陈洲 《海峡药学》2006,18(5):43-44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四唑盐比色试验(M TT法)检测吡格列酮对正常血管内皮细胞(ECV 304)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吡格列酮在终浓度为1×10-8mm o.lL-1-1×10-4mm o.lL-1时对ECV 304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而且此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吡格列酮对ECV 304细胞具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类新的PI3K/Akt抑制剂CCT128930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增殖与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CCT128930对HUVEC存活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AnnexinⅤ-FITC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体外小管形成实验观察CCT128930对HUVEC体外小管形成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CT128930可通过阻滞细胞于G1期而抑制HUVEC的增殖,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但对HUVEC的凋亡无影响;HUVEC经CCT128930处理后,体外小管形成能力受到明显抑制;低浓度的CCT128930抑制内皮细胞中VEGF的表达,但对Akt的磷酸化水平无影响。结论 CCT128930能够抑制HUVEC的增殖与血管生成,其抑制血管生成活性可能与其调控VEGF的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术内酯Ⅰ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875的作用、对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和对小鼠黑色素瘤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白术内酯Ⅰ对A875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白术内酯Ⅰ对A875细胞周期及其凋亡的影响;白术内酯Ⅰ对体外血管内皮细胞成管的影响;白术内酯Ⅰ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小鼠体质量的影响.结果:白术内酯Ⅰ抑制黑色素瘤细胞A875细胞增殖;作用48 h后,细胞周期中G2/M期和S期细胞比例显著提高,G0/G1期细胞比例减少;细胞凋亡比例显著增加;白术内酯Ⅰ显著抑制内皮细胞成管;白术内酯Ⅰ显著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而对小鼠体质量无影响.结论:白术内酯Ⅰ抑制黑色素瘤细胞A875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发生细胞周期阻滞;并且能够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生长,不影响荷瘤小鼠的体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阻断PI3K-p70S6K和Ras-p42/p44MAPK信号通路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及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方法ANGⅡ联合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刺激体外培养的HUVEC,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和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信号蛋白p70S6K (p70 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ERK2(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CyclinA、和CyclinBt表达的变化。结果雷帕霉素抑制ANG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蛋白质和DNA的合成,并呈剂量依赖性,雷帕霉素抑制ANGⅡ诱导的p70S6K和CyclinD1的表达,阻滞细胞于G1期(P<0.01),而不影响ERK2、CyclinA和CyclinBt的表达。结论PI3K-p70S6K信号通路在ANGⅡ诱导的HUVEC增殖及细胞周期进程中起关键作用,雷帕霉素免疫抑制靶点p70S6K可应用于干预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6.
倪海雯  孔祥图  孙雪梅 《安徽医药》2012,16(12):1754-1756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LP-1细胞周期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台盼蓝染色法考察雷公藤红素对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划痕法检测雷公藤红素对血管内皮细胞体外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采用碘化吡啶(PI)染色法检测雷公藤红素对LP-1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结果雷公藤红素作用浓度为2μM时即可引起细胞生长停滞,雷公藤红素对人多发性骨髓瘤LP-1细胞的生长曲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效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雷公藤红素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人血管内皮细胞对划痕损伤的修复能力,雷公藤红素1μM作用24 h即可引起划痕修复停滞,并引起部分血管内皮细胞死亡,在作用48 h后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现出明显的杀伤活性。雷公藤红素以不同浓度作用24 h后随着雷公藤红素浓度增加,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进入G1期比例明显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结论雷公藤红素能抑制骨髓瘤细胞株的生长,并抑制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体外血管生成能力;雷公藤红素可将人多发性骨髓瘤LP-1细胞周期阻断于G1期,从而抑制其后续的DNA合成及有丝分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桦树皮抗肿瘤有效部位(HSP)对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以及其对JAK—STAT通路中磷酸化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HSP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体外琼脂法检测内皮细胞的迁移能力,并用光镜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测定肿瘤细胞HepG2培养液对EVC-304增殖活性的影响;WesternBlot法动态检测HSP作用前后肝癌细胞p-STAT3的表达情况。结果经不同浓度(75pg/mL、150ug/mL)HSP诱导的EVC-304的凋亡率分别是(67.1&#177;11.4)%(p〈0.05)、(84.3&#177;5.6)%(p〈0.01)。EVC-304迁移抑制率分别为(81.15&#177;12.36)%(p〈0.001)、(94.2&#177;9.15)%(p〈0.001)。肿瘤细胞培养液对EVC-304增殖有促进作用,HSP作用后肿瘤细胞培养液对EVC-304的增殖促进作用减弱,而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肿瘤细胞培养液促进EVC-304增殖的作用下降。WesternBlot显示,HSP作用前后,p-STAT3在肝癌细胞HepG2中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STAT3在HepG2中的表达量与给药浓度呈负相关。结论HSP对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通过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方面发挥药效作用,作用显著。HSP可能是通过阻断肿瘤细胞内STAT3高度磷酸化,抑制肿瘤血管生成。HSP阻断STAT3信号转导通路可能是其发挥抗肿瘤药效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华蟾素对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形态、增殖、凋亡、周期分布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Ishikawa细胞,不问浓度的华蟾素干预后,光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及其周期,用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结果 华蟾素作用后细胞由梭形、多边形变成圆形,浮起.华蟾素能有效地抑制Ishikawa细胞的增殖,降低侵袭能力,诱导细胞凋亡,并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减少S和G2期的细胞.华蟾素终浓度为3.0 mg/ml抑制作用最明显.结论 华蟾素抑制Ishikawa细胞增殖,降低侵袭能力,诱导细胞凋亡并阻断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19.
榄香烯乳介入治疗肝癌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榄香烯乳注射液是国家二类非细胞毒性的抗肿瘤新药,于1996年3月经卫生部审查后正式批准为"准"字药.榄香烯乳是从中药温郁金提取的抗癌活性成份,主要成份有β-榄香烯,经用对癌细胞亲和性甚强的乳化剂特殊处理而制成静脉用乳剂注射液,它阻滞肿瘤细胞从S期进入G期及M期,抑制细胞的增殖,使肿瘤细胞被迅速诱导凋亡,且副作用小,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藻酸双酯钠(polysaccharide sulfate,PSS)对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生长以及对血管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类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细胞株ECV-304),分别经50,100,150,200,250μg·mL^-1不同终浓度处理或不经处理后,采用MTT法观察各组ECV-304生长情况。建立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模型,检测经或不经H/R及PSS处理条件下培养的ECV-304与脑梗死病人外周血PMN的黏附率。结果 PSS浓度≤200μg·mL^-1各组ECV-304活力高于未经PSS处理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PSS浓度为100μg·mL^-1组最明显。PMN与非H/R处理的体外培养的ECV-304的黏附率在脑梗死组较健康组明显增高;ECV-304经H/R处理后与脑梗死病人PMN黏附率增高。体外培养的ECV-304无论是否经H/R处理,培养液中加入PSS(PSS终浓度100μg·mL^-1)组与不加PSS组比较,ECV-304与脑梗死病人PMN的黏附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适当浓度的PSS能促进体外培养正常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降低H/R血管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黏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